錫蘭的《冬眠》斬獲金棕櫚
當地時間5月24日晚,第67屆坎城電影節落幕。在當晚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土耳其導演努裡·比格·錫蘭的《冬眠》斬獲金棕櫚,義大利年輕女導演愛麗絲·洛爾瓦徹的《奇蹟》獲得評審團大獎,評委會獎則由最年輕的坎城導演澤維爾·多蘭和最年長的讓·呂克·戈達爾分獲,最佳導演發給曾執導《卡波特》的美國導演貝尼特·米勒,最佳編劇獎由俄羅斯電影《利維坦》獲得。演員方面,《透納先生》的男主角蒂莫西·斯波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朱利安·摩爾則憑藉《星圖》斬獲最佳女演員獎。
在評委主席、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的帶領下,本屆電影節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和均衡,一派男女老幼都有獎的皆大歡喜局面。
新人與大師同等對待
2007年坎城電影節六十大壽後,今年又是一屆大師和藝術品雲集的電影盛會,戈達爾、肯·洛奇、達內兄弟等「吸獎」能力超強的電影大師,集體被召喚至主競賽單元,其競爭的激烈程度堪稱坎城之最。但最終錫蘭的《冬眠》斬獲金棕櫚,達內兄弟首度顆粒無收。
錫蘭登頂,堪稱是眾望所歸。有「孤狼」之稱的他曾兩度獲得坎城評審團大獎(《遠方》《安納託利亞往事》),一次獲得最佳導演獎(《三隻猴子》),無數影迷希望這位「千年老二」能夠登頂成功。事實也正是如此,《冬眠》自出爐後便更奠定其金棕櫚種子選手的地位,場刊評分高達3.4分。人們看到,錫蘭用3小時16分鐘的篇幅、標誌性的壯麗遠景和滔滔不絕的激辯臺詞,站在自己過往成功作品的肩頭,又提供了一種沉鬱的生命反思,該片不僅是他的進步,也奠定了他的大師地位。錫蘭的獲獎致辭十分簡單,他希望把這部電影獻給那些失去生命的土耳其年輕人。
金棕櫚之外,坎城評審團大獎是僅次於該獎的重要獎項,今年的評審團大獎被年輕的義大利女導演愛麗絲·洛爾瓦徹獲得,在拍攝《奇蹟》之前她僅有兩部電影作品,也並未在任何獎項中露面,算得上籍籍無名,可是仍憑藉一個養蜂人的故事博得了評委們的歡心。
相比愛麗絲·洛爾瓦徹,本屆坎城嫡系導演、唯一一位亞洲導演河瀨直美,她的作品《第二扇窗》頗有「金棕櫚」氣質,劇組還走上閉幕紅毯,似乎已鎖定獎項,沒想到最終坐了一夜冷板凳。相比愛麗絲·洛爾瓦徹的《奇蹟》這部充滿對底層關懷的作品,河瀨直美的《第二扇窗》有不少語焉不詳之處,也曾被評價略顯做作。
年長與年幼平分秋色
與前兩個大獎相應的戲劇性一幕還出現在評委會獎,25歲的澤維爾·多蘭與84歲的讓·呂克·戈達爾分享這一獎項。
多蘭年少成名,5年前他自編自導自演的《我殺了我媽媽》獲得坎城青睞,但今年的《媽咪》才是多蘭從「一個天才」到「一個導演」的質變。多蘭在過去的幾年裡一直沉溺於同一題材的反覆使用,《媽咪》把他帶到更深刻的母子話題,完成了他導演生涯的突破。
戈達爾並沒有親臨坎城,他入選本屆坎城的是一件行為藝術作品《再見語言》,無序的畫面和暴躁的節奏配合景深過度的3D效果,影片夢囈般地深化著電影的標題——再見,語言,這件作品被視為一代新浪潮宗師的概念之作,當然也代表著老一代經典電影人對電影的不斷創新和努力,當然,對於戈達爾來說,獎項早已成浮雲,但與多蘭共同獲獎,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坎城對電影傳承的態度。
影后爆冷門影帝無懸念
在演員方面,憑藉在《星圖》中的表演,朱利安·摩爾擊敗瑪麗昂·歌迪亞、安妮·杜爾瓦勒等諸多強勁對手,爆冷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這也使得她成為繼朱麗葉·比諾什之後,又一位包攬三大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的明星,之前她曾經憑藉《時時刻刻》《遠離天堂》分獲柏林和威尼斯影后。在《星圖》中,朱利安·摩爾扮演一位事業陷入停滯狀態的明星哈瓦娜,刻畫出盛名之下好萊塢名人們內心的病態。
影后得主爆冷,《透納先生》男主角蒂莫西·斯波則無懸念獲得影帝桂冠,這位英國戲劇界的甘草演員,為準確把握英國畫家透納的精神世界,學習繪畫長達四年,在片中他的表演無懈可擊,獲獎可謂是實至名歸。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演員最被中國觀眾所熟悉的作品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蟲尾巴」,這一次他精湛的表演再次徵服了評委。
□伴奏
登坎城作頒獎嘉賓
有一種「壓軸」叫作李宇春
本屆坎城頒獎典禮上,李宇春成為亮相的唯一一位華人女星,與電影大師阿巴斯一起頒發短片單元獎項,她用中文、英文、法文與大家打招呼,顯得沉穩大氣。
李宇春出現在全世界電影人關注的舞臺上,這的確是令人驚訝的事,眾所周知,她出演的電影作品《十月圍城》《龍門飛甲》等從未參加過坎城電影節,在電影上的成就也很少被國際媒體提及。而且,能成為頒獎嘉賓的,往往都是往年的獲獎者、國際知名電影人,如章子怡和鞏俐。有猜測,李宇春的出現恐怕與她是官方主贊助商的代言人有關。
實際上,國際電影節頒獎嘉賓,還有一種可能,是常年成為紅毯嘉賓的超模,李宇春通過時尚領域打入坎城,或許官方看中的,更多是她在中國的商業價值。可以想見,這也會成為其他在電影領域的地位還有待提升,卻希望登上國際官方舞臺的中國藝人的一條新路。
□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冬眠》(努裡·比格·錫蘭)
最佳導演獎貝尼特·米勒(《狐狸獵手》)
評審團大獎《奇蹟》
最佳男演員獎蒂莫西·斯波(《透納先生》)
最佳女演員獎朱利安·摩爾(《星圖》)
最佳編劇獎《利維坦》
評委會獎《再見語言》(戈達爾)、《媽咪》(多蘭)
□議論紛紛
美國《ABC》新聞:錫蘭將土耳其的煤礦火災事件與《冬眠》相聯,認為藝術家的責任是要引發大眾對社會的思考。這是導演值得尊敬的職業道德體現。
美國《綜藝》:《奇蹟》頗具賣相,但是讓人感覺有些虛浮,好像一幅主題不夠鮮明、框架有待商榷的印象主義素描。
@古月月14321:無論你怎樣看李宇春,但她代表中國成為坎城頒獎嘉賓,這都是值得榮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