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浦東疾控 疾控U健康
近期,浦東新區某鎮出現蜱蟲侵害事件。
小U和疾控的同事立即前往
開展蜱蟲侵害調查和滅蟲指導工作。
有的朋友可能要問了:
不就是個小小的蟲子嗎?
小U為啥要這麼緊張?
NO NO NO,
蜱蟲可不是什麼小小的蟲子,
它號稱「最髒」的媒介生物,
攜帶病菌種類多,危害大。
夏季蜱蟲十分活躍,
因蜱蟲叮咬感染
新型布尼亞病毒的報導時有發生。
最近報導,
江蘇省因蜱蟲叮咬
已有37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別看個子不大,蜱蟲危害不小
蜱蟲屬於寄蟎目、蜱總科,是一種專性體表寄生蟲,也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目前世界上已知蜱種897種,其中以硬蜱種類最多,包括13個屬705種。我國蜱類種類繁多,約佔世界蜱類總數的13%,已記錄的硬蜱有119種。蜱通過叮咬動物吸血寄生。蜱的宿主包括多種哺乳動物、鳥類,少數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亦可侵襲人體。
吸血後
吸血前
上海地區蜱蟲的主要宿主動物是犬類。人和犬接觸密切,一旦犬體表寄生蜱蟲後,容易帶入室內侵襲人體。
別小看蜱蟲,蜱媒傳染病了解一下
蜱蟲叮咬傳播多種病菌,
常見的蜱媒傳染病有:
01
萊姆病
萊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體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經蜱蟲叮咬傳播。危害人和多種動物, 可造成全身感染, 發病早期可見叮咬處紅色斑疹或丘疹, 一般無痛感, 或是灼熱或瘙癢感, 有時局部或全身蕁麻疹, 同時伴有噁心、頭痛、肌肉酸痛, 偶可見局部淋巴節腫大。此病有季節性, 多發於春、夏季。
02
蜱傳斑點熱立克次體病
蜱傳斑點熱立克次體病是由蜱蟎叮咬所傳播的斑點熱群立克次體(SFGR)所引起的一類疾病的總稱。斑點熱發病時, 可出現皮疹、持續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該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全年都可發病, 但是主要集中在4-9月。
03
Q熱
Q熱是由貝氏柯克斯體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經蜱蟲叮咬傳播。由於貝氏柯克斯體可通過空氣傳播使人或家畜感染病原體, 而且人類患此病的病程及嚴重程度等差異非常大, 其中有60%的患者無任何特異性症狀, 誤診和漏診相當嚴重, 對人類危害極大。
04
土拉弗氏菌病
土拉弗氏菌病,又稱野兔熱、鹿蠅熱, 是一種多宿主、多媒介、多傳播途徑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可經蜱蟲叮咬傳播,由土拉弗朗西斯菌(簡稱土拉弗氏菌)引起的能夠在人類和家畜中廣泛傳播的疾病, 多數發生在北半球的國家, 在我國東北、西南地區也有分布。
05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SFTS)是在中國首次被報導的一種新發出血熱, 經蜱蟲叮咬傳播,由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種新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患者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消化道症狀, 嚴重病例可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湖北、安徽、浙江、遼寧和江蘇等中東部地區。人與人間傳播基本已證實,主要通過接觸患者血液或分泌物引起, 少數存在空氣傳播, 續發病例臨床症狀輕, 病死率低, 早期診治預後良好。
上海蜱蟲分布情況,
出門請躲著點!
那麼,小夥伴們是不是好奇
上海的蜱蟲分布如何?
《2012-2014年上海市部分區寄生蜱捕獲數》
《2011年3-12月上海市犬體表寄生蜱分布情況》
總體來說,2014年以前的上海,蜱蟲密度不高。但是近年來,隨著氣候變暖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寵物犬增多等原因,上海地區蜱叮咬事件不斷增多。因此,居民發現蜱蟲須及時報告,警惕蜱傳疾病發生。
害怕了嗎?請做好防護工作!
看到這裡,
大家是不是有點瑟瑟發抖了?
別慌,請做好防護工作!
個人防護指南:
前往草地、樹林等蜱類棲息地時,最好不要裸露太多皮膚,穿好光滑緊口的長袖衣服,不宜穿短褲短裙、涼鞋等,儘量不要長時間坐臥,避免給予蜱蟲叮咬的機會。
選擇顏色儘量淺的衣物,以便第一時間發現附著在衣物上的蜱蟲。
皮膚上塗抹羅浮山百草油以驅避蜱蟲的侵襲。
離開有蜱區時,注意檢查頭髮、腰、腋窩、腹股溝和腳踝等處是否有蜱附著。
那麼萬一不幸被蜱蟲咬了該怎麼辦?
治療措施如下:
目前,蜱媒傳染病一般採取抗炎、抗病毒,輸注新鮮血漿等治療措施。
小小蜱蟲危害大,看完這篇科普,
大家應該都對蜱蟲有所警惕了吧~
小U建議,大家一定要主動
了解蜱和蜱媒傳染病知識,
增強個人的自我保護意識,謹防蜱蟲叮咬。
-參考文獻-
[1] 姚清媚,周素芳,張儀,夏尚,薛靖波.我國蜱媒傳染病與氣象因素的相關性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2020,38(01):123-127.
[2]朱娜玲,唐偉平,程明基,唐時幸.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布尼亞病毒研究進展[J].中國熱帶醫學,2018,18(03):282-288.
[3]朱奕奕,吳寰宇,張春哲,毛盛華,周欣,張清慧,潘浩.2012—2014年上海市蜱和宿主動物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狀初步調查[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7,33(08):700-704.
[4]劉琪,王偉利,孟慶峰.蜱及蜱傳病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03):1107-1109.
[5]劉琴,危芙蓉,朱丹,蘭勤嫻,施文琦,張儀.上海市犬體表媒介蜱寄生情況初步調查[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誌,2012,24(05):537-539+543.
撰稿人:病媒科 王潔蕊
審稿人:劉漢昭 郝莉鵬
原標題:《恐怖!「江蘇37人感染新型病毒」,竟是因為小小蜱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