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9歲香港男藝人馬浚偉發布微博稱,自己已通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順利畢業。
該微博立馬引來大批網友熱議,甚至稱他為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翻看馬浚偉的微博,網友們更是發現在北大上課只是他日常的一部分:
在他北大入學前,因為興趣學習了咖啡師課程並且拿到執照;
北大讀書期間,課程滿滿當當,但因為要兼顧工作經常在兩地往返。
但這期間他還同步完成了寫劇本,演話劇,演電影等諸多工作,包括他自編自導自演舞臺劇,他兼任編導演三職的同名電影;
甚至還在運營公司開教育輔導、有了自己的咖啡品牌;
...
除了結束北大的課程外,馬浚偉還在微博表示,打算在今年9月攻讀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的兩年課程,用自己的行動立下了「真·學霸」的人設。
不少網友感嘆,原來擁有學習熱情的人是如此強大!今天萌奇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探討,怎樣把孩子培養成擁有學習熱情、積極向上的態度~
俗語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樣的,父母也會影響孩子最深的老師。尤其是當孩子還小,父母的一言一行總是會被孩子所模仿。在當下,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孩子也愛玩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iPad。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愛學習、愛看書,就要做到以身作則,每天可以規劃1-2小時當做親子共同學習時間。當孩子要偷懶耍賴,不想做作業的時候,看到父母都如此努力在學習,便會跟著模仿,把心思專注於自己的作業本上。
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常常忘了關心身邊的人。不少家長因為忙於工作和應酬,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遠,難以融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導致家長選擇用物質來補償孩子。然而,孩子往往只希望得到家長的一句簡單的關心。
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家長不妨從學會傾聽開始做起,在和孩子聊天時,有時候只要能做到引導孩子多說,好好地傾聽,表示理解和支持,當他們把情緒宣洩出來後,自然就好多了。
當下暑假正在進行時,然而因為疫情的反反覆覆,很多家庭的出遊計劃都取消了。萌奇收到不少小朋友的悄悄話,大家紛紛表示因為不能出去玩,暑假變得無聊了。萌奇已經收到了孩子們的內心想法,今天為寶貝們送上豪華大禮~
不少家長在在孩子犯錯後選擇懲罰孩子,初衷希望通過懲罰讓孩子記住教訓,避免再犯。然而,成人的指責批評往往容易刺激孩子心理。
研究表明,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要麼變得極其叛逆,要麼變得因恐懼而順從。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責難、羞辱或痛苦(肉體上的或精神上的)作為激勵手段。另一方面,嬌縱不論對大人還是對孩子都是一種羞辱,並會造成一種不健康的相互依賴,而不是依靠自己和相互合作。正面管教的目的在於獲得積極的長期效果,以及立竿見影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