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刀財經 ▲ 做您的私人商學院
面對痛苦起伏,努力向上,把餘生獻給熱愛的事,以平凡之身,對抗世事艱難,換取驚鴻瞬間。
最近,一位「TVB男神」從北大EMBA碩士畢業的消息兩度登上熱搜。
第一次是49歲的他在微博曬自己通過了畢業論文答辯,引起一波網友跪拜。
明星愛用高學歷鍍金並不少見,人設翻車的更是很多前車之鑑。然而這位男神的畢業論文順利通過查重,相似率只有0.77%,不得不說十分優秀了。
也因此被許多官媒稱為「勵志大師」,二度衝上熱搜,而他卻謙遜澄清回應:
「大家過譽了,畢業的是課程,不是學位,不能相提並論。」
造假的人總是狂妄自大,真正努力的人往往低調謙遜。
而這張對知識充滿渴求尊重的清秀面孔,就是49歲的馬浚偉。
你可能不熟悉「馬浚偉」的名字,但絕對看過他演的TVB古裝劇,那些有書卷氣的溫潤貴公子。
最經典的角色當屬98版《鹿鼎記》的康熙皇帝,扮相又萌又瀟灑,深刻烙印在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1998年 鹿鼎記
和蔡少芬主演的《洛神》,是當年TVB投資最大的人文古裝劇,他在劇中是一代才子曹植,七步成詩,心善痴情。
▲2002年 洛神
除此外,他還主演過《秀才愛上兵》、《帝女花》、《妙手仁心》等多部TVB熱劇。
20年前,天生清朗俊秀的扮相,隔著屏幕散發溫潤氣質。
如今男神依然瀟灑,而且內外兼具,因為練就了貨真價實的知識本領。
原來這麼多年,他已暗地成長,越活越勵志。
影視劇裡,馬浚偉演慣了儒雅貴公子角色,臉上看不到悲苦歲月的痕跡。然而他的真實人生曲折迷離,可謂命途多舛,一路乘風破浪。
他是香港屋邨仔,1971年出生貧民的七口之家。
父親是九龍巴士司機,母親是製衣廠女工,父母的早出晚歸、吃苦耐勞,是他做人的榜樣。
他從小明白做人要付出和爭取,今天有不代表明天有。
6歲的馬浚偉,常常半夜被父親叫醒,一起照顧患癌症的母親。
14歲在雪糕店做兼職,16歲在圖書館當管理員。
他的青春,於嘗試擔當責任的乖順,和承受密集的辛苦中度過。
讀書的夢想被生活擱淺,年少輕狂的日子,他沒有狂過。
生存是首要的,骨子裡也有不甘。
他喜愛唱歌,參加了44次歌唱比賽,1993年以歌手身份踏著荊棘出道,這一年他22歲。
這是生活給他打開的一扇窗,也是一次殘酷的試煉。
唱片公司給他的出道宣傳語,迅速讓他被大眾認知,卻一次性拉踩了三位天王:
「他不是克勤,他不是學友,他不是黎明,他是馬浚偉。」
世人記住了這張和黎明酷似的少年臉,卻不了解他作為新人的被動和尷尬:
「你唱歌不錯,新人憑什麼和天王比較?!」
每一次出場被喝倒彩,就這樣持續了2年。
最腿軟的一次,是在慈善晚會,主持人介紹他時,說接下來出場的是那個像黎明的人。臺下360°的唏噓倒彩令他哭了出來,躲在後臺不敢出去。
出師未捷,公司也不再與他續約。
受盡挫折,他一度放棄做歌手。
年近30歲,轉回去做營業員吧,一樣也可以養活自己。正心灰意冷時,生命中的貴人曾勵珍鼓勵他改投TVB電視劇,他陸續演了一些小角色。
1998年,試鏡《鹿鼎記》時,馬浚偉的心態是死馬當活馬醫,這次是退出演藝圈的最後一搏。
沒想到,《鹿鼎記》成為經典,康熙的角色令馬浚偉一炮走紅。
當時,這部劇獨創用話劇的形式表達人物心理,對演員的演技是很大考驗。馬浚偉毫無經驗,只能用勤能補拙這一招,他花費更長的時間鑽研表演。
好在走一步終有一步的成長。
馬浚偉用機靈與青澀,努力演活了身負重任、危機四伏的少年康熙,眼神清澈堅毅,就連金庸也評價他,是眾多版本中演得最似康熙的一個。
他唱的主題曲《頭頂一片天》,道盡了少年天子心中的寂寥,與從前發小的不舍與留戀,都是回不去的日子。
在那個沒有腐女的時代,「玄桂CP」一度成為兄弟友情的最高形式。
從「選秀回鍋肉」歌手起步,人生十字路口,別人的看法,終歸只是參考意見。慶幸馬浚偉選擇了不畏懼的前行,晉級成為了TVB當紅古裝小生,在演藝事業裡重獲新生。
《鹿鼎記》是馬浚偉的翻身之作,事業起色之時,他本應順著男一號的道路,保持努力上坡的勁頭,迎接下一個高峰,卻被推入了人生的至暗時刻。
1999年,忍受了多年病痛折磨的母親,需要進行一次極其痛苦的手術。
在馬浚偉的哭求下,母親才答應接受。進手術室前,母親恐慌發作,拉著兒子的手質問:「你是不是要我死!」
手術雖成功了,遺憾母親仍未戰勝病魔,因併發症悄然離世。
馬浚偉對母親感情越深厚,越難走出罪疚感。
內心精神的崩塌,意味著更大的世界等待你去重組。
他陷入了極度痛苦,閉門不出,連喝三四打酒也不能醉,喝到吐光,又繼續喝,始終無法幫他解除情緒。
他患上了嚴重的驚恐障礙和抑鬱症,20年來,經歷了上千次的發作。期間,女朋友許慧玲也和他分了手。
有次採訪,他說:「大家不知道,表面樂觀的我,其實笑得很假,我一直都沒開心過。」
人生的谷底,他把劇烈的悲傷留給了自己,醞釀著浴火重生的勇氣。
8年裡,他獨自在深淵裡苦撐著。不斷進行藥物治療和運動健身,尋求愛和信仰的力量,直至傷口平復。
竭盡全力不影響工作,2002年《洛神》、2003年《帝女花》,他演繹的曹植和周世顯,都是才華橫溢、情深義重的暖男角色。
時隔20年,因愛而自責,在抑鬱井底體驗傷痛的掙扎經歷,沉澱為了馬浚偉的創作養分,被寫入自編導演的第一部電影《生前約死後》故事原型:
一個兒子從自怨自責放棄人生,最終釋懷放下重新上路的成長經歷。
他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情緒病不可怕,愛與痛的糾纏過後,愈加懂得投入當下生活的可貴,實實在在做個有擔當的人。
每一份生命投餵的痛苦,都被他極力轉化為成長的禮物。
母親患病的22年,他收集關於中醫藥和食療的各種資料,剪存在兩個厚厚的硬皮本裡。
當48歲計劃學中醫時,他說:「我學醫,不是為成醫,而是為成全!」
他成全的是當年親眼目睹母親失去各種生理機能卻無能為力的自己,也能免費給別人看病。
近日,北大EMBA碩士畢業後,他說到做到,9月即將入學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基礎班,12月還有一個短期的兒童心理學課程。
抑鬱症沒有殺死馬浚偉,他不斷通過工作和學習打撈自己,先自愛沉穩,而後愛人。
40歲以後,馬浚偉走出陰霾,重新握住了生活的方向盤,彌補自己前半生的時光,追回那些被擱淺的夢想。
2018-2020年,馬同學在微博上記錄了北大念EMBA的全過程。
他每周從工作現場飛到北京,歡欣雀躍地融入校園生活,開心得像個49歲的孩子。
早上5點半起床,上課前會騎著單車在校園轉悠,穿著正式的西裝,帶上書包文具,準時來到教室開課。
一絲不苟地按照16大模塊,逐一完成3萬字EMBA畢業論文,細節到未名湖畔實地打卡、教授上課心得、課題新進展都會分享出來。
這還不是馬同學的全部日常,除了寫劇本、演話劇電影,還努力身兼了多重身份:
2018年,在新加坡學習咖啡師課程,拿到了SCA咖啡文憑,創建咖啡品牌,將愛好變成了事業。
2013年,在香港和家人經營連鎖教育培訓機構,2019年出版教輔圖書。
這些都是利用工作之餘進行,網友稱他為「真·時間管理大師」,這一次是褒義。
他說,「活到今天,要我給錢買車,我寧願給錢去讀書。越是接受新的專業知識,越會看清自己的無知和局限。」
這兩年,馬浚偉一邊照常拍戲工作,一邊堅持每周飛到北京上課,兩年間在學費和交通住宿上的花費近200萬。
他能夠動不動就進修,並非單純來自有錢任性,還有背後的辛苦付出和上進意志。
每個人都有長長的願望清單,它需要勇氣驅動,而總誤以為被時間、金錢的各種因素限制。
實現心中願望,哪怕時間和金錢就位,還得心中有一股拼盡全力,不怕輸的勁兒。
他最常掛在口頭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怕輸,但我想贏!」
北大光華管理的入學競爭非常大,他也自認為並非聰明,懂得不多,所以不斷閱讀、學習、練習,不斷重複!
哪怕已經49歲,經歷了五光十色的娛樂圈,還是想認真充實自己,做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馬同學。
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熱忱、對世界的求知慾,才是他越活越童真的秘訣。
他明白,一個人的開心不是擁有多少東西,而是沒有背負什麼煩惱。要出現的事,自然會在未來發生。
他努力去做的,就是逐漸修補自己,從物質條件獨立到內心強大,兩者缺一不可。
他百般嘗試歌手之路,承受著詆毀和不堪,人看清自己很難,需要時間和實踐的證明。不退縮逃避,才能在事業低谷迎來轉機。
母親離世和抑鬱症,是命運安排的沉痛打擊,並沒有徹底使他一蹶不振,不毀損自己,聽從內心的聲音,才能走出迷霧。
馬浚偉說,「我走過的路,很多是出自自己的心願,有些不是,但我感到是有上天帶領的,我的路就是這樣。既然有勇氣爭取,就要有勇氣承擔。」
一路上,他送給自己後半生最好的禮物,是持續進修學習,善用光陰。
對喜愛的事情,毫無保留地投入,將稟賦的力量發揮到極致,打破來自家庭和自身條件的局限性,同時還能去成全別人。
學過的每一樣東西,遭受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派上用場。
走過半生,馬浚偉已經沒有偶像包袱,他常說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屋邨仔,又沉又重的生活,反而令他腳踏實地,努力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面對痛苦起伏,努力向上,把餘生獻給熱愛的事,以平凡之身,對抗世事艱難,換取驚鴻瞬間。
曾經的玉面男神,如今的工作狂、理想狂、實踐狂,這就是49歲的真·男神馬浚偉!
作者簡介: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麥子熟了(maizi8090),一個有溫度有態度、全網最優秀青年聚集地。分享最深刻觀點、見證最精彩人生,麥子與你一同遇見成長!
寫在最後:各位朋友,囿於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快刀財經部分文章被被強制性刪除。現在我們做了另一個有特色的公號,會將不少深度原創分流過去。為防失聯,可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備用號,篇篇也都是精品。快刀財經已同步入駐:36氪、虎嗅網、鈦媒體、i黑馬、品途網、商界、趣頭條、砍柴網、梅花王、艾瑞專欄、億歐網、創業邦、知乎、雪球、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新聞、一點資訊、網易號、搜狐自媒體、鳳凰網、新浪財經頭條、新浪看點、UC大魚號、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投資界、思達派、獵雲網、簡書等30多家自媒體平臺。
快刀財經
社群 | 內容 | 連接 | 商學院
商業快媒體、思維孵化器、價值試驗場和洗欲中心。專注網際網路以及網際網路正在影響的其他行業。有趣、有料、有態度,加入我們,擁有您的私人商學院。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營銷策劃、社群電商、創業投資和知識充電服務。
投稿、轉載、內容合作,請添加微信ikuaidao
長按上方二維碼,一鍵關注快刀財經後回復「福利」有驚喜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