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秘 | 為什麼道教宮觀內會種下一棵佛樹

2021-01-09 玉面如川水

唐開元十二年(724年),玄宗召一代宗師司馬承禎入京,命他在王屋山自選形勝,建觀而居。元廿三年(公元735年)道院落成,取名陽臺觀。(1215年改觀為宮)踏入宮門,映入眼帘的是一株七葉樹。此樹高14米,樹圍近3米。相傳為司馬承禎祖師與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親手所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很多遊客見此大樹都會聯想到佛教之娑羅樹或菩提樹,進而產生「為什麼道教宮觀內會種下一棵佛樹」的疑問,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究一下這個問題。

早春的七葉樹

一、七葉樹、娑羅樹是什麼

地球上的物種多樣性極高,種類豐富,為了區分及歸納,生物學中設有界、門、綱、目、科、屬、種七個級別。七葉樹是無患子目,七葉樹科,七葉樹屬,落葉喬木。其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約有30餘種,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之一。我國的七葉樹種植區域北達陝西、甘肅、河北、河南,東達江蘇、浙江,南達雲南、廣西及廣東北部。

而娑羅樹是山茶目,龍腦香科,娑羅雙屬,常綠大喬木。其生於低熱河谷地區,海拔1000米以下。主要分布於印度,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我國娑羅樹主要分布於雲南西部和西藏東南部。

七葉樹分布地區廣泛,與法國梧桐、椴樹、榆樹並稱為世界四大行道樹,為許多城市的綠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娑羅樹對生活環境要求苛刻,適應性較差,在中國比較少見,是國家二級保護稀有樹種。

它們各自的拉丁文名為:

七葉樹(aesculuschinensis)

娑羅樹(sorearobuta)

娑羅樹的真身——雲南娑羅雙

二、七葉樹與道教的關係

我國七葉樹樹種主要是本土七葉樹Aesculuschinensis Bge、浙江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 Bge.var.

chekiangensis(Hu et Fang)Fang和天師慄Aesculus wil-sonii Rehd等。

這種叫做「天師慄」的七葉樹,與道教有著極其深厚的淵源。

天師慄的花朵

史載,在東漢末年,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修道過程中親手培育了一種果樹,這種果樹的果實肉嫩、色鮮、味甜,既可食用又可人藥,在兵馬徵戰的年代給了很多飢餓的人一線生機,後人稱之為「天師慄」。《留青日札》則謂七葉樹(天師慄)「秋後結實如慄,可食」,《益部方物略記》中對天師慄有「似慄味美」的評價。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到:「按宋祁益州方物記云:天師慄,惟西蜀青城山中有之,他處無有也。雲張天師學道於此所遺,故名。似慄而味美,惟獨房若橡為異耳。今武當山所賣娑羅子,恐即此物也。」看來,在中國古代也時常有將天師慄誤認為娑羅樹的例子。

目前,天師慄成為了貴溪龍虎山的一大特產,貴溪縣上清鎮的漢南、沙灣等村及魚塘、文坊等鄉都盛產天師慄,年可收穫數十萬公斤。不只是在龍虎山,許多道教名山如青城山、武當山、王屋山等都有七葉樹的身影。

天師慄的葉片

三、樹種被認錯的實例

其實,不僅僅在陽臺宮,各地均有樹種被認錯、被附會的經歷。早在宋朝,歐陽修有《定力院七葉木》詩云:「伊洛多佳木,娑羅舊得名。常於佛家見,宜在月中生」,南宋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對此就提出質疑:「所謂七葉者未詳」,即你寫娑羅樹為什麼以七葉樹為標題?同時洪邁還指出:「世俗多指言月中桂為娑羅樹,不知所起。」的確,也不應該把桂樹和娑羅樹混同起來。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歌曲《菩提樹》的歌詞中有「門前有棵菩提樹,生長在古井邊,我做過無數美夢,在它的綠蔭間……」這首歌中所唱的菩提樹實際上是椴樹。心葉椴,屬於椴樹科椴樹屬。據傳,佛教傳入歐洲以後,當地信徒也希望能種植菩提樹,但最終因歐洲嚴寒的氣候而無法成功種植,於是他們把當地生長的高大樹木、同樣也有著心形葉且帶有長長葉尾尖的心葉椴作為菩提樹,甚至擴展到其他椴樹,從而逐步形成了西方的「菩提樹」文化。

歐洲心葉椴

由此,「為什麼道教宮觀內會種下一顆佛樹」的問題,也就不攻自破了。實際上,陽臺宮內的這棵樹,實為七葉樹,而非娑羅樹或菩提樹。所以,對它的種種揣測,如:「這棵樹見證了道佛同源、這棵樹是世界上最北的熱帶樹、這棵樹是道教為了向佛教示好而種下」等等,皆為無稽之談。

道生育萬物,無所不包,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種事物都蘊含著大道,皆是大道的化身,而一棵小小的樹,道又怎麼不能接納呢,即使有道觀將菩提樹植於廟內,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一棵樹的回應
    被砍掉半個樹枝的那天,是去年的年底,我也恰巧不在,和妮妮一起回到廚房後,看到光禿禿的半棵樹,看到園林工人漠不關心的樣子,我發了脾氣,很大,我摔了包,很大聲的質問,為什麼要砍掉一半的樹枝,園林工人說因為這些樹枝妨礙了他們種其他的樹。
  • 《一棵開花的樹》
    《一棵開花的樹》作者:席慕蓉    朗誦:思凡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臺灣詩人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深受海內外讀者喜愛。
  • 一棵假樹
    我買了一棵假樹。而且是兩米的假樹。類似於下圖。
  •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經典朗讀
    作者:席慕蓉朗讀:鄭偉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 三分鐘讀懂北歐神話,為什麼說宇宙樹是北歐神話世界的全貌?
    宇宙樹是北歐神話的全部北歐神話的世界輪廓非常有意思,如果採用上帝視角看,整個北歐神話就的一棵樹。這棵樹的名字叫宇宙樹。跟佛教的須彌山一樣,是北歐神話世界的中心。北歐神話中的諸神們在創天地的同時,也創造了一棵十分巨大的梣樹。這棵巨大的樹就是宇宙樹尤克特拉希爾。
  • 一棵唱歌的樹
    唱歌的樹(SingingTree)。我固有地喜歡蘭庭:乍暖還寒,在種滿蘭草的前庭,手捧一杯咖啡,抑或紅茶,過眼都是碧綠青翠,洋洋暖意。生命本應如此:有清新的氣息,陽光與雨露,閒適的午後時光。如果是這樣,君蘭說,她願意做一棵唱歌的樹咖啡館最終的名字。恬靜如空谷幽蘭,隨意滋長;夕陽下的古堡旁,憑欄遠眺,堅定而倔強,這就是君蘭?
  • 冬天,讓我看到一棵樹的命運
    冬天,讓我看到一棵樹的命運 文/孫樹恆 目前,在眾多的事物面前,我只注視 最低的樹,卻擁有著最高天際裡的藍 這些深扎泥土又深藏的樹 在一棵細小的樹面前 我止步過嗎 我曾爬上一棵棵嶙峋的樹 上升到大風和虛無的雲朵 我也曾深入樹洞
  •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 吉尼斯認證全球最小公園,只能種下一棵樹,40年被偷上百次
    小到只能種下一棵樹,40年來已經被偷了上百次。在我國大小城市中,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有著幾座公園,就像呼倫貝爾的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佔地222萬畝,參觀這樣的公園,必須驅車才可以,而這樣的公園多是來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是佔地僅0.5平方米的公園你見過嗎?
  • 祖孫情:一棵橘樹的溫暖
    文/途中也許每個記憶深處都有棵埋藏在底的樹。在午夜夢回時它會不知不覺的浮現在你眼前,在你坐鐵靠窗聽歌迷茫時它會代替遠的景色,忽略掉你中的歌曲,讓你的跳入過去的記憶。對於我來說它是棵橘樹,也是我那段美好的童年時光。橘樹是外公家的,種在外公家的院子裡。
  • 羲和姐┃3月,為你開的每輛車種下一棵愛的精靈樹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我們還有夸父追日的神話,連夸父死後的手杖最後也變成了一片滿是桃樹的鄧林。在我們日出和日落兩地,不僅有扶桑和若木兩棵神樹,甚至我們上古先民用來溝通天地之界的是一棵叫建木的神樹。在著名的《山海經》中對樹木的描述更多,典型的就是神樹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崑崙山西王母的後花園裡有一大片蟠桃神樹;佛陀老祖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的;我們的神鳥鳳凰非梧桐神樹不息,華夏人文始祖伏羲更是以梧桐木做成上古神琴;在月亮之上我們還有月桂神樹;甚至還有專職管理樹木和春天的大神句芒。
  • 為什麼「菩提本無樹」?因為其他樹也能湊合
    可為什麼慧能又說「菩提本無樹」呢?這是因為,佛經中的「菩提樹」不是特指某一種樹木,只要是在佛爺們的悟道時刻提供了陰涼的,都是菩提樹。「菩提」一詞是梵語 bodhi 的音譯,意思是覺悟。不知為何,佛經裡所描述的諸佛覺悟成道之時,總是坐在樹下,那些樹就叫做「菩提樹」,梵語是 Bodhi vriksha。真·菩提樹。
  • 這棵愛心樹 到底招惹了誰
    昨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市區火車站廣場南鐵路東街,有一棵冬青樹多次被人剝皮。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鐵路東街,市民說的這棵冬青樹位於鐵路家屬院7號樓門口道牙上。這棵樹與別的行道樹比起來相對弱小些,但枝葉還算茂密。樹幹從根部就分成兩枝,樹幹下半部分已被塑膠袋包裹住。樹的兩個主幹都被人剝皮了,怕樹活不了,附近商戶用塑膠袋給它包住了。
  • 席慕容的詩《一棵開花的樹》《無怨的青春》的賞析
    《一棵開花的樹》作者:席慕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這是席慕容所有詩歌中較好的作品。
  • 「在沙漠種一棵花棒樹」 大眾網·海報新聞2020年線上植樹節啟動
    在3月12日植樹節即將來臨之際,由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主辦,大眾網·海報新聞與貝樂谷營地教育、沃童年聯合承辦的「在沙漠種一棵花棒樹」線上植樹節活動正式啟動,活動發起後得到了當地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林業工作站將為本次活動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大眾網·海報新聞網友在小程序或海報積分商城在線認養,當地機構在阿拉善沙漠地區開啟為期3年的植樹和養護活動。
  • 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樹,沒那麼簡單
    用戶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每棵樹,都是由現實生活中的這群人親手種下的。三個故事,三個主要人物,傳達「種一顆樹,就是種一個夢」的美好願景。這些樹把人與人緊密聯繫在一起,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慢慢地改變這個世界。
  • 朗誦 我是一棵秋天的樹
    《我是一棵秋天的樹》文/聽閾 朗誦/陽光心情我是一棵秋天的樹。我出生在秋天。我知道這不是一個適合我生長的季節。可是,我出生在秋天。我是一棵秋天的樹。面對未來我很迷茫。我沒有父母,沒有人告訴我該如何面對嚴寒,面對風雪,面對現實。
  • 讀者活動招募|這個臺灣男人用三十年種了三十萬棵樹…(12.26上海分享會)
    從未想過放棄賴桑,三十年,三十萬棵樹______距離他種下第一棵樹,已經過去三十年了原本以為,能在山上半隱居種樹三十年的人,應該是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孤僻的,事實並非如此。初次見面時,人們會先注意他的眼睛,大而有神的眼睛直勾勾看進對方的心思裡;當笑起來的時候,露出兩排牙齒及深深的法令紋,仿佛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在笑,讓人不由自主也跟著開心起來。
  • 你依偎一棵樹,你會感到樹的溫度
    你守望家園,這林子裡便會結出果實。」  少時被崇明島荒野溼地蘆葦蕩浸潤而溼漉漉的心靈,後來一直伴隨徐剛浪跡天涯——在鄉間小路,在西部荒野,在林中小屋;從熱帶雨林,到白山黑水,到大漠胡楊……  在塔裡木河畔一棵高大的傷痕累累的胡楊樹下,他感覺著人的渺小、樹的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