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寶安區的劉女士,這兩天可愁壞了。
一問才知,原來是她家2歲的「小皮猴」兒子,在戶外玩的時候,因為跑太快不小心「撲通」摔倒,把門牙磕掉了一半。雖然劉女士及時帶孩子到了醫院,卻因為沒有把磕掉的那半顆牙齒一起帶過來,耽誤了接牙的好時機。
相信很多家長此刻一臉疑問:什麼?磕掉的牙還能接回去嗎?
當然能!
磕掉牙齒,屬於牙外傷的範疇,簡而言之,就是牙齒受傷了。很多孩子因為運動或遊戲傷到牙齒,可能會出現牙齒疼痛、折斷甚至整個牙齒掉出來,這些都是牙外傷。
乳牙外傷多發生在兒童1—2歲,剛萌出的乳牙受外傷的機會較高,年輕恆牙外傷多發生在兒童7—9歲。外傷牙齒多發生於上頜中切牙,其次為上頜側切牙,下頜切牙較少見。
牙外傷後基本的檢查就是X片檢查,也就是一張小牙片。
其次,看一下牙齒有沒有移位,還可以看看牙齒有沒有牙根折斷。
除了上述這些檢查外,臨床上,還要結合一系列檢查,如:牙髓活力檢查、叩診(通俗一點叫敲一敲)看牙齒有沒有感覺、輕輕晃一晃看牙齒有沒有鬆動等。
首先,家長應該儘快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在這之前一定要找到磕斷的那一部分牙齒,如果還完整,建議把它放在液體環境裡。研究證明,方便保存的方法就是將牙齒放在鮮牛奶或生理鹽水中,如果實在沒有條件,把脫落的牙齒放在嘴裡,用唾液來保存也是可以的。
然後將脫落部分帶到醫院,醫生可以通過特殊的材料,把它再接回去,這個步驟稱為斷冠再接,這樣有利於牙齒形態的恢復。
注意!脫落的牙齒牙根部表面還殘留著牙周膜細胞,這些細胞對牙齒重新植到牙槽窩後的生長非常有用。為了保存它們的活性,一定不能用紙巾、手帕、塑膠袋等乾燥保存。一般分為以下三種情況進行處理:
如果只是缺了一點點,也就是單純表層的小面積釉質折斷,只需將牙釉質邊緣較銳利的地方磨光滑即可。
如果孩子的釉質牙本質折斷較多,但牙神經沒有露出來,可以採用斷冠再接的辦法,把這個牙冠再粘回去;如果牙齒摔斷之後,牙冠碎了或者找不到了,也可以在保護牙髓之後,用材料對牙齒進行修復即可。
還有一種情況是牙齒磕斷後,牙齒神經暴露出來了,治療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直接蓋髓術
牙齒磕斷了來醫院非常及時,一般指在2小時內,並且發現暴露出來的牙髓部分非常小:只有針尖孔大小,一般不超過1毫米,這樣可以採用一些材料,覆蓋在這個露出神經的表面,把它再封閉起來,然後再用材料把牙齒外形嚴密封閉,從而恢復牙體組織的健康。
一種是牙髓切斷術
如果牙齒磕斷時間較長,露出牙髓牙神經的孔比較大,我們還可以採取牙髓切斷術的方法治療,尤其對於牙根未發育完成的年輕恆牙,採取牙髓切斷術的方法可以把受感染的這一部分去掉,把健康的牙髓保留下來,讓年輕恆牙的牙根繼續生長和發育。
臨床上有三種牙脫位情況:
側方脫位
患牙向唇、舌或遠中方向移位,要輕柔地復位患牙並固定一段時間。
半脫位
要輕柔地復位患牙並固定一段時間。
挫入
挫入的患牙牙冠明顯短於原來的長度,也就是變短了,嵌入到牙槽窩裡了,如果是牙根發育還沒完成的年輕恆牙,不必強行拉出,一般可觀察一段時間,部分挫入的牙齒可自行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