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發現一處侏羅紀公園!1億多年前,山東為啥這麼多恐龍…

2021-02-21 齊魯晚報

最近,

電影《侏羅紀世界2》正在熱映,

暴走的恐龍、狂奔的人類給人視聽震撼,

影片中的帝王迅猛龍讓人眼前一驚。

與電影不謀而合的是,

6月17日,

一支由多名學者組成的考察團隊對外發布:

在山東郯城發現的白堊紀恐龍足跡點情況!


這個足跡點位於臨沂市郯城縣李莊鎮,

由300多個恐龍和鳥類的足跡化石組成,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4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龍類足跡,

據稱這是世界上

首次發現該類恐龍具有群居性的證據。

2015年,引起唐永剛關注的正是這些近圓形蜥腳類恐龍足跡。

馬陵山,橫跨山東臨沭、郯城和江蘇新沂等兩省的3個縣,是一條低山丘陵,北南走向綿延60餘公裡,以形似奔騰的駿馬而得名,是一處國家地質公園。馬陵山上的金雞嶺以出產鑽石聞名,當地居民曾在附近的地表先後發現了國內出產的兩顆最大的天然鑽石,分別重達281.25、157.786克拉。

2015年2月24日,農曆大年初六,知名「化石獵人」、臨沂大學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兼職教授唐永剛以及化石愛好者柳洋,從臨沂驅車來到金雞嶺「尋寶」,他們原本打算看看這裡還有沒有鑽石礦藏。

「看到一個人工開鑿的水塘,岸邊是巖層,下去走了十幾步就發現了蜥腳類恐龍足跡。」唐永剛諳熟各類恐龍足跡,此前在多地發現過恐龍足跡化石,而且馬陵山區域也曾多次發現過恐龍足跡化石。

讓唐永剛一行驚喜的是,經過簡單清理,他們發現了近200個距今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恐龍足跡化石,其中就有小型恐爪龍類足跡,以及留在巖石上清晰的雨跡、泥裂、水波紋等印跡。

除此之外,4道基本呈直線並且往同一個方向前進的兩趾型恐龍足跡引起了唐永剛的重視,「此前學術界對這類恐龍是群居還是獨行存有爭議,這片足跡有可能是該類恐龍群居性的直接證據。」

「當時不具備正式考察的條件,就先放了起來。」唐永剛介紹,這處恐龍足跡化石群緊靠村落,貿然考察既有可能得不出翔實的結論,還會導致化石遭受損壞。

直到2017年4月,這個村落因當地發展整體搬遷。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副教授領隊,臨沂大學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教授王孝理和張軍強、郭穎博士等組成團隊,開始了對這處恐龍足跡化石群的共同考察。

唐永剛(左)與邢立達(右)。攝影 王申娜

6月17日,隨著相關論文在以研究古生物學、地質學為主的國際學術期刊《白堊紀研究》上發表,考察團隊正式對外發布了此次考察結果。團隊現場考察雖然只有3天的時間,但後期的數據比對、數字模型製作以及論文撰寫、校對等文案工作很繁瑣,持續了近半年,再加上論文投稿後專家還需要審核,所以從正式考察到對外公布結果才間隔了一年多的時間。

在郯城縣李莊鎮金雞嶺的白堊紀巖層內,他們發現了6類恐龍和鳥類的共7類300多個足跡。


其中,4道平行並且朝著同一方向行進的小型恐爪龍足跡,說明當時這裡至少有4隻小型恐爪龍在集體活動。更為重要的是,直接證實了小型恐爪龍的群居生活特性。

「這4排足跡屬於恐爪龍類的似猛龍足跡,是兩足行走的食肉恐龍,它們的後肢有4趾,第一趾退化,第二趾高高翹起像鐮刀一樣,捕食獵物時可以一下子刺破獵物身體。它們行走時留下的是第三和第四趾形成的兩趾足跡。」6月21日上午,在郯城縣李莊鎮恐龍足跡化石現場,唐永剛與當地有關部門商討下一步如何對化石群進行保護時,向圍觀看熱鬧的人解釋如何根據這些足跡化石識別恐龍類型。

考察隊發現的一個獸腳類恐龍足跡,長約40釐米,根據足跡大小它屬於一隻白堊紀早期的肉食類恐龍所留,體長約4米。

在普通圍觀者眼中,這些恐龍足跡化石就是一些或大或小的石坑,在唐永剛的腦海裡這卻是一部活脫脫的「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大片:億年前,這裡是一片臨水泥沼,體型巨大的食草恐龍喝完水拖著龐大的身軀緩緩離去,一群體型小巧又兇猛的馳龍悄悄尾隨伺機發起攻擊。

侏羅紀世界中的Blue就屬於馳龍類。攝影 邢立達

這次公布的郯城白堊紀恐龍足跡化石群位於李莊鎮,在當地村民40多年前開採石材的石塘廢棄後形成的水塘裡。如果不是因開採石材暴露了恐龍足跡化石所在巖層,這些珍貴發現有可能還要長眠地下許久。

「天天打這邊過,一個坑一個坑的沒看出啥。」今年63歲的王勝葉在塘邊開荒種了糧食。就在距離她耕種的4隴花生不足兩米處的砂巖上,保存著食肉恐龍留下的3個足跡。

在王勝葉和其他村民看來,這些石頭坑不可能是某種動物留下的足跡。「石頭那麼硬,咋踩出個坑?」有人告訴她很久很久以前這些石頭是軟泥,恐龍走過去留下了腳印,這些保留了腳印的軟泥慢慢凝結、乾燥,再被沉積物填充,最終慢慢石化成了眼前的恐龍足跡化石。

也有人問既然能找到恐龍足跡化石,這附近是不是還會有恐龍骨骼或恐龍蛋化石。唐永剛說,足跡化石與骨骼化石的形成條件不同,前者需要一個固結的過程然後再填充沉積,後者要馬上覆蓋掩埋,所以一般來說恐龍的足跡化石與骨骼或蛋化石不會在同一地點出現。他還推測,如果對其他未暴露的巖層進行清理將會發現更多的恐龍足跡。

山東還有哪些地方出現過「恐龍足跡」?

來源|齊魯晚報(qiluwanbao002)記者 邱明、閃電新聞

編輯:丸子

別忘文尾給小編點個,一個工資漲兩毛

相關焦點

  • 恐龍電影-《侏羅紀公園》雜談之一
    《侏羅紀公園》這個系列電影,相信許多喜歡恐龍或者其他的一些影迷小夥伴肯定都看過,畢竟《侏羅紀公園》這部系列電影一直是風靡全球的,不僅是因為劇情寫的好,而且是因為他特效做的非常逼真,把本來已經滅絕的恐龍似乎復活了一樣,讓人們看起來不禁再次感受到史前恐龍的威猛。有些小夥伴可能會說,那麼這麼好的電影肯定有一個好導演嘍!那是當然的啦!
  • 1.9億年前的重慶是侏羅紀公園,生物學家找到證據:那裡全是恐龍
    根據新華社6月1日的報導,古生物學專家在重慶,發現了距今1.9億年的大型肉食類恐龍曾經在這裡出沒的證據,再次印證了此前對於重慶地區曾經是「侏羅紀公園」的猜想,證明在遠古時期,曾經有大群的恐龍生活在我國的土地上。如何找到「證據」的?
  • 《侏羅紀公園》重返侏羅紀 解讀25年恐龍熱潮的前世今生
    時間來到1993年,B級片教父羅傑·科曼製作的《肉食龍》(Carnosaur)5月21日在北美上映。影片儘管搶得比《侏羅紀公園》近三周的先機,但口碑卻一塌糊塗。直到電影上映,所有看完電影的人才發現《侏羅紀公園》真正做到了讓恐龍復活,這是人類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也讓電腦特效樹立了屬於自己的電影裡程碑。  史匹柏又恢復了狀態——《侏羅紀公園》是一部可以和《大白鯊》(Jaws)媲美的電影。事後,他也承認自己確實是把《侏羅紀公園》當成《大白鯊》的陸地版來拍的。
  • 22年了,《侏羅紀公園》我們為啥仍百看不厭?
    如今22年轉瞬即逝,你可曾想過,我們為啥對《侏羅紀》百看不厭?,因此當新書裡恐龍復活的創意點子不脛而走之後,頓時引起了多家電影公司的注意。9.14億,取代史匹柏自己的《ET外星人》成為了當時的新科影史票房冠軍,而這一紀錄直到5年後才被《鐵達尼號》打破。
  • 《侏羅紀公園1》中出現的恐龍們
    《侏羅紀公園》系列。今天主要就講講《侏羅紀公園1》中出現過的那些恐龍們。迅猛龍迅猛龍生活在大約於8,300萬至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時期。迅猛龍身長大約2.07米,臀部高約0.5米。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迅猛龍是群體恐龍,而實際情況是,伶盜龍的化石基本都單體被發現,它們可能並非是成群結隊的捕食出行的。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侏羅紀公園》真的要上演了嗎?
    從大小看,它又與一種1.6億前生活在中國華北地區的手盜龍類——近鳥龍(Anchiornis)相近。這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的新聞難免會讓我們想到一部電影《侏羅紀公園》。在《侏羅紀公園》裡,就是在琥珀中發現了吸了恐龍血並被完整保存下的蚊子。
  • 侏羅紀的名字咋來的?為啥它在恐龍史上這麼有名?
    侏羅紀電影中的霸王龍原著小說的鍋白堊紀是恐龍時代跨度最長的一個紀,長達8000萬年,而且那些著名的恐龍大多存在於白堊紀。相比之下,侏羅紀只有約5400年,比白堊紀短了三分之一。侏羅紀之所以這麼出名,和文藝作品對它的青睞是分不開的,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的原著作者麥可·克萊頓,為什麼要把白堊紀恐龍聚集的島嶼叫做侏羅紀公園呢?
  • 《侏羅紀公園》三部曲「全部登場恐龍」匯總!
    恐龍體長: 長23米,高12米 恐龍體重: 77-80噸 恐龍食物: 草食動物,它吃樹梢處的葉子 生存年代: 1億4500萬-1億5600萬年前,侏羅紀晚期 生存地點: 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大河谷和非洲的坦尚尼亞 辨認要決: 尾巴短粗 恐龍種類: 蜥臀目·蜥腳類腕龍(brachiosaurus
  • 【夜讀】22年了,《侏羅紀公園》為啥仍百看不厭?
    《侏羅紀公園》脫胎自高科技驚險小說家麥可·克萊頓的同名原著,彼時克萊頓已是舉世聞名的暢銷作家和電影導演,因此當新書裡恐龍復活的創意點子不脛而走之後,頓時引起了多家電影公司的注意。起初劇本只設定為主角聽到腳步聲就逃離,如今想來,少了那樣一場經典追逐影片該有多失色。劇本中還有兩個場景被剔除,一是秀顎龍攻擊孩子,另一是霸王龍將人追到瀑布後,試圖用舌頭把他們抓出來,這兩個段落後來都出現在了續集中。
  • 成都崇州有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2016年在成都崇州成立的天演博物館,以館藏近5萬件古生物化石標本,打造了一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這裡有體長23.8米、距今1.5億年左右的馬門溪龍,有化石含骨量高達67%、生活在6700萬年前的巨型山東龍,包括霸王龍、暴龍、劍龍、翼龍等電影裡出現過的恐龍,幾乎都能在這裡找得到標本。
  • 【解密】22年了,《侏羅紀公園》我們為啥仍百看不厭?
    《侏羅紀公園》脫胎自高科技驚險小說家麥可·克萊頓的同名原著,彼時克萊頓已是舉世聞名的暢銷作家和電影導演,因此當新書裡恐龍復活的創意點子不脛而走之後,頓時引起了多家電影公司的注意。起初劇本只設定為主角聽到腳步聲就逃離,如今想來,少了那樣一場經典追逐影片該有多失色。劇本中還有兩個場景被剔除,一是秀顎龍攻擊孩子,另一是霸王龍將人追到瀑布後,試圖用舌頭把他們抓出來,這兩個段落後來都出現在了續集中。
  • 《侏羅紀公園3》 恐龍集結號
    親愛的讀者們,之前小編為大家介紹了侏羅紀公園第一部、第二部中的恐龍,理所當然噠~接下來小編就來向大家介紹侏羅紀公園第三部中的恐龍啦
  • 恐龍出沒請注意!山東發現恐龍足跡,Toread熱推「恐龍衣」
    匈牙利的一家商場用AR增強現實技術給逛商場的小夥伴萌帶來滿滿的驚喜Look~行人玩的很嗨有木有不僅能投食侏羅紀公園裡的迅猛龍最近熱映電影《侏羅紀世界2》中暴走的恐龍、狂奔的人類給人視聽震撼影片中的帝王迅猛龍讓人眼前一驚
  • 【侏羅紀公園1-5】最經典的恐龍電影!
    在侏羅紀公園第一代投資商洛克伍德的資助下,克萊爾找到歐文·格雷迪(克裡斯·帕拉特飾)與其一起拯救恐龍。孰不知他們的冒險卻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最後,克萊爾和歐文等人雖然成功讓始作俑者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他們拯救出來的恐龍卻讓地球回到了混亂的「侏羅紀時代」.《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第一部於1993年上映。
  • 《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 恐龍集結號
    大家還記不記得小編給大家介紹過《侏羅紀公園1》 中的恐龍?
  • 《侏羅紀世界》恐龍圖鑑!
    電影一開始說侏羅紀世界裡一共有20種恐龍,14種食草,6種吃肉。但是,電影裡出現的種類肯定沒有這麼多。加上不是恐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也沒達到這個數。和老版三集《侏羅紀公園》類似,《侏羅紀世界》裡都出現的各種龍是最經典的種類--這一點特別重要,憑這個規則電影裡的恐龍是啥特別好猜。
  • 好萊塢大片背後的真實故事:復活恐龍真的可行?侏羅紀公園主角確有其人?
    其實我的意思是:一說到恐龍就想到侏羅紀公園,這部好萊塢經典之作科普票房兩開花。 憑《侏羅紀公園》的大名,應該不再需要多介紹了吧,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這部電影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好的恐龍題材科幻作品,但即便如此也不會有人把裡面情節和設定當真。可實際上,這部作品中還真的有很多內容是有真實來源的,甚至連主角都有真實的原型。
  • 延慶也有「侏羅紀公園」?
    伴隨它們的奔跑,地動山搖……這震撼的一幕,不是美國大片《侏羅紀世界》中的鏡頭,也不是小鮮兒童讀物看多了產生幻覺了,這是發生在1.4億到1.5億年前延慶地界上真實的一幕!如果您對《侏羅紀世界》裡的恐龍世界充滿好奇的話,今天,小鮮就帶您去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的千家店園區轉一轉,那裡,就是發現恐龍腳印化石的地方!現在,科學家們還在繼續這項研究,說不定哪一天,會有更驚人的發現!!到那時候,千家店園區,也許會成為現實版的「侏羅紀公園」哦!!
  • 侏羅紀時代,恐龍在巴彥淖爾留下的足跡~
    2.4億多年前的中生代,恐龍出現了。2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恐龍來到內蒙古並逐漸佔據了統治地位。雖然還沒有發現那時候它們的化石,但是它們踩下的腳印至今還保留在巴彥淖爾的侏羅紀地層中。中生代大致被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在白堊紀期間,內蒙古出現了很多大型湖泊,氣候溼潤,植被茂盛,爬行類動物迅速發展。
  • 恐龍來襲!歡迎來到《侏羅紀公園2》
    首先是電影的logo,這個繼承了老版「侏羅紀公園」恐龍世界的標牌又碎了……正如1997年的《侏羅紀公園2》與1993年《侏羅紀公園》的差別,表明公園再次成為一片廢墟,真是心疼反反覆覆建造公園的人們,每次都因為小疏忽,說壞就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