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開卷的最新數據,2018年全國少兒圖書市場的同比增長率為13%,已不復2016年28.84%、2017年21.18%持續高位奔騰向前的勢頭。分析其原因,其一可能為少兒圖書已為圖書零售市場最大細分板塊,佔整體零售圖書市場的1/4強,大體量之下的高位增長已是難求;其二可能就是,靠出版資源、出版要素大量投入而實現的增長,由人海戰術、品種規模驅動而非質量效益拉動提升的增長,已經來到了頂點。
粗放發展的負面效應已經集中體現。比如,跟風出版、同質化出版、盜版盜印橫行;近兩三年以來,湧入少兒出版的新來者特別多,競爭白熱化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平庸產品,這些平庸的產品鋪滿了很多銷售資源與銷售平臺。新進入者採取過激的市場行為,不賺錢,賺眼球,由此形成少兒出版目前比較畸形的低折競爭狀態。
那麼,少兒出版業態如何完成重塑、跨界和升級,如何完成從市場中心向價值中心的過渡,完成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的轉換呢?在筆者看來,其一就是精品出版,重視圖書內在的品質要求,杜絕平庸甚至跟風之作;同時拓寬少兒出版精品孵化的題材,譬如培育科幻、魔幻、探險等類型化題材的上乘之作,而不是放任這些類型化作品注水速成,出現「文化缺鈣」。其二,豐富出版及商業運作手法,注重後續的立體化開發,最大限度的釋放少兒出版、兒童文學品牌及人物形象的市場潛力。
顯然,在三大出版中,最利於形成產業鏈條的是大眾出版。以內容為核心,輻射網絡付費點擊、紙質出版、影視劇本改編、網路遊戲改編、海外版權運作、數字出版等全版權運作的多種盈利模式。在少兒出版產業鏈中,最為人熟知的是迪士尼模式,即「輪次收入模式」,是指迪士尼通過製作並包裝源頭產品——動畫,更依託品牌形象,進行成體系的產品與服務研發,打造影視娛樂、主題公園、消費產品、兒童圖書音像出版等環環相扣的生產鏈。
透視迪斯尼或夢工廠的運作模式,一般的國際品牌都是聯動的,有了形象,有了故事,整個周邊產品再加上授權產品,就形成了產業鏈。迪斯尼進入中國後,中國沒有這樣的產業鏈,它就一部分自己製造,投資做,一部分授權,改造合作夥伴,產品形成互動後,其合力與爆發力,包括對品牌的口碑傳播,是單一的圖書出版想像不到的。
然而,所有IP品牌的核心,其秘密就是故事。迪斯尼有那麼多炫技的動畫電影,但是佔領世界和代代流傳的,正是它富於正面人性力量的故事。內容,才是產業鏈之王。
選題方向和趨勢
綜觀2019年各品牌少兒社的選題思路與方向,呈現出了兩大特色。其一是「專」「精」,其二就是跨行業、跨介質合作,做實融合創新項目,加速產業延伸。
多家少年兒童出版社將「明確主攻方向,優化產品結構,聚焦『種子』選題,突出內容特色,適度控制規模,注重原創和單品種效益」作為2019年選題研發的基本原則,如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明確提出,「持續打造精品,積累長銷優勢產品」;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提出,「精準定位,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做好主題出版;注重產品線培育,抓存量、求增量,實現規模效應;關注細分領域,發力原創精品,打造單品爆款」。
多家少兒社鎖定了2019年著重發力的專業方向,如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將強化主題出版,大力拓展兒童文學板塊規模,高度重視現實題材作品出版,加快建設嬰幼讀物板塊,下一步主要構架圖畫書閱讀產品、啟蒙認知閱讀、橋梁書閱讀、互動遊戲閱讀等一系列優質的引進及原創圖畫書;如明天出版社定位於主題出版、兒童文學、圖畫書;新世紀出版社將打造高品質的傳統文化產品線;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除繼續做大做強臺灣童書板塊外,將穩紮穩打推進童詩板塊建設;蒲公英童書館將重點圍繞中國傳統文化及中國元素,策劃出版一系列兒童文學與圖畫書作品,並持續鎖定藝術、科學、兒童經典文學等出版方向。
同時,探索媒體融合出版模式,增加閱讀載體形式,為讀者提供多樣化閱讀服務,成為多家少兒社提升出版效率,實現質量效益型提升的途徑嘗試。比如,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的「新教育晨誦」讀本,今年將攜手新教育研究院進行一系列的出版拓展,推出專題公益巡講、晨誦大賽活動、晨誦教學指導音頻課程發布等。圍繞繪本出版,蒲蒲蘭一直在探索構建多元繪本文化產業鏈,比如蒲蒲蘭繪本館、繪本展、打造「繪本育兒雜誌」《萌》月刊等。
從歷年少兒圖書選題趨勢來看,專業少兒出版社依舊發揮了主幹作用,絕大部分原創優質選題出自專業少兒社;大社名社加盟少兒出版趨勢明顯,在主題出版、人文出版、科普出版等三點發力;出版資源進一步向大社強社集中,部分小社、弱社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現象越來越凸顯。
主題出版形式多樣
少兒圖書主題出版的策劃含金量更加重要,出版品牌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進一步凸顯。整合一流作者和出版資源,構建多層次、多向性、多元化的產品線,此策劃和實現能力成為該板塊中的重要競爭力。新時代主題出版的呈現,形式應更為豐富,講述應更具溫度,更重視大眾化、通俗化表達,更肌理豐滿、有血有肉。
中國少年兒童新出版總社推出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的《速讀新時代》,用編年體的形式、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告訴讀者新時代的標誌和意義、內涵和歷史使命。
明天出版社將策劃出版報告文學書系《給孩子講時代楷模的故事》(三冊),旨在向當代中國的廣大少年兒童講述那些堅守理想、為實現中國夢而無私奉獻的新時代楷模的故事。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將推出中科院院士周忠和主編的《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講述100位中國頂級科學家為實現「科學強國夢」、在科學道路上求索鑽研的故事,同時也展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眾多科技成就。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將推出《紅孩子叢書》,韓靜慧、譚麗莎等作家講述戰火歲月裡,任弼時、彭湃、劉伯堅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後代以及革命烈士的後代和父輩一起並肩戰鬥的故事。接力出版社將推出「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呂麗娜等兒童文學作家用充滿濃鬱童趣的美文,描述了先鋒人物成長過程中的感人細節。
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領風者》系列漫畫,鍾君著、李楚濤繪,講述「千年思想家」馬克思一生的故事,讓孩子們走近有血有肉的馬克思。第一本《領風者·使命起源》,講述的是馬克思的青年故事。與其他沉醉於19世紀初歐洲奢靡生活的年輕人不同,從中學起,馬克思就樹立了為全人類幸福而奮鬥的崇高理想。為了實現自己的宏願,青年馬克思輾轉于波恩、柏林等地求學,此時此刻,籠罩在歐羅巴上空的陳腐空氣正面臨著一場來自青年黑格爾派思想的激蕩。
兒童文學原創井噴
兒童文學原創持續繁榮,豐富的題材、多元的風格,不斷壯大的作家隊伍、自覺的藝術追求,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新氣象。
一線作家寶刀未老,保持了恆定的創作節奏和旺盛的創作激情。作家曹文軒將在天天出版社推出《草鞋灣》,講述一個發生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充滿懸念的故事;作家秦文君將在天天出版社推出《雲三彩》,講述了東北農村女孩三彩如何融入上海的新生活的故事,寫了人與人之間需要跨越的鴻溝,也寫出了當今時代的生活洪流;「高洪波童詩繪本」由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以民間文學為母題,詩歌語言亦繼承了古典詩文的趣味,清新簡雅。張之路在新蕾出版社推出《我們好像見過面》,十多年來,張之路到過一千多所中小學,在與師生近距離交流的過程中,他經歷了許多讓人感動的事情,本書堪稱一部中國式《愛的教育》。
金曾豪將在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烏鴉開門》,講述了一個少年的奇幻之旅;梅子涵則將在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小說、散文精選合集《噴噴香的太陽》,童真童趣渾然天成;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將推出劉海棲的童話《了不起的鼠小殼》系列,通過鼠小殼的歷險,生動記敘了老鼠一家充滿歡笑與感動的生活。
成人文學作家也在持續奉獻兒童文學精品。作家楊志軍在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推出新作《巴顏喀拉山的孩子》,再現了藏地少年詩意盎然的童年歲月與心靈世界;作家裘山山將在明天出版社推出《雪山上的達娃》,以一隻軍犬的視角,為孩子講述在西藏高原上,駐紮在4000多米雪線無人區的中國軍人為國仗劍、駐守血脈長城的故事。
中青年作家的創作在題材廣度和寫作深度上不斷拓展。殷健靈在長江文藝出版社推出的非虛構作品《訪問童年》,年齡跨度將近一個世紀,年齡各異、成長時代各異的作者個體的講述,連貫成了「兒童」「百年」這兩條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經緯之線,從而構成了百年中國童年集體記憶的史詩;彭學軍在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向上生長的糖》,跳出少年成長小說的窠臼,將筆墨和思維延展到當下社會的多個方面;湯湯在明天出版社推出的《阿泥》,講述了一個獲得短暫生命的泥人尋找自我的過程;王一梅則將在新世紀出版社推出《石子路小街——尋找記憶中的鄉愁》,以優美、清麗的語言,講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我」,對童年生活、故鄉江南小鎮的回憶。
作家徐魯將在長江少兒社推出《追尋》,是一部以「長江瑰寶」白鰭豚和數十年致力於白鰭豚研究與保護的幾代科學家的真實故事為原型的兒童小說;曹文芳的《牧鶴女孩》(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則講述了少女娟草帶著保護丹頂鶴、建立丹頂鶴保護區的理想,來到遠離家鄉的鹽城溼地,在那裡獻出了自己年輕生命的故事;周晴的《像雪蓮一樣綻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立足當下孩子的校園生活,將上海的孩子和西藏墨脫大山中的孩子相關聯,講述了西藏孩子艱難的求學故事。
宋安娜在新蕾出版社推出的《泥土裡的想念》,為目前中國唯一一部描寫中國人救助猶太人真實歷史的兒童文學作品,這個關於大愛的中國故事,詮釋了愛與和平的永恆主題;史雷將在安徽少兒社推出《綠色山巒》,通過精準的兒童視角,細緻描繪川西某部隊大院的生活圖景,引領孩子體味英雄主義、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交融後產生的向善向美之力;鄧湘子即將在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的《像蟬一樣歌唱》,是一部展現山鄉巨變和少年心靈覺醒的長篇兒童小說;《周靜大幻想系列·天女》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以《山海經·大荒北經》中的神話故事為引子,述寫了天女魃在黃帝和蚩尤之戰後,走出沙漠尋找回歸之路、尋找自我的艱難歷程。徐玲在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我的紙片人爸爸》,將奇幻風格融入親情故事,講述了一個跨越生死的救贖故事,徐玲在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推出的《拆信貓時間:3號別墅的鬍子爺爺》,也延續了此類風格。
今年的一些原創套系圖書也值得關注。方衛平主編、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的《童詩三百首》,為方衛平沉澱數十載的精心選評,首次以「三百」的理念遴選中國當代兒童詩,重塑兒童詩觀。李東華主編,秦文君、黃蓓佳、韓靜慧、餘雷、李秋沅、王勇英、馮與藍、趙菱、吳新星、戴縈嫋、慈琪等創作的「中國女孩」系列,將由新蕾出版社推出,圖書跨越千年,以文學講歷史,十二位作家將共同書寫出中華女性自尊、自立、自強的形象。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的《大作家·小時候》系列,集合了韓少功、趙麗宏、鮑爾吉·原野、任林舉、葛水平、雷平陽、謝宗玉、葉夢、王開林等知名作家,是一套作家們根據自身的童年經歷為青少年創作的高品質文學作品。
一批年輕作家也在湧現。王璐琪在接力出版社推出的《給我一個太陽》,講述了留守兒童扶持成長的動人故事;鄒凡凡《奇域筆記》系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是以中華傳統文化與物質遺產為題材的少年探險小說,將傳統文化融入進當代少年城市冒險故事中;袁博在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恐龍故事大王袁博注音系列》,兩色風景在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童話集《黑眼睛的兔子》;「冰心獎」「青銅葵花獎」獲獎者西雨客,在北京少年而兒童出版社推出小說《被遺忘的》,為一部少年探秘異界的奇幻小說;諸葛星兒著、曼珠沙華插畫工作室繪的「朱大可新神話系列」由蒲公英童書館策劃推出,講述了神奇的味覺世界的殺伐徵戰;肖雲峰在新世紀出版社推出的《多米陽光成長記》,以李多米為故事圓心,勾勒出萬千中國小學生的成長故事。
引進版兒童文學則以經典作品為主。如中少總社推出的《丁丁歷險記》精裝版禮盒,明天出版社推出的《羅爾德·達爾作品典藏(彩圖拼音版)》,中國和平出版社推出的《小妖怪童話系列》(12冊)等。
原創圖畫書質量齊升
圖畫書市場的成熟,將是中國少兒出版延續黃金期的重要推動力。從本年度選題來看,經歷了十餘年來的「圖畫書熱」,通過大量譯介和引進國外圖畫書,以完成對圖畫書的「愛」與「知」後,原創圖畫書選題開始噴湧,精品出現。
海燕社推出的《豫遊記·幸繪中國尋年》,對年畫圖案進行了保護性創新,在其固有藝術風範、人文內涵、藝術風格的基礎上,賦予年畫新的福運內涵和生命力。曹文軒著、俄羅斯歐尼科繪,兩位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攜手推出《永不停止的奔跑》(接力出版社),講述了「不畏風雨,執念一生」的動人的人狗情緣。
中國和平出版社推出的「我+妹妹」系列(6冊),由方素珍文,郝洛玫圖,大寶哥每天都很忙,因為他有一個跟屁蟲小圓妹。大寶哥做什麼事,小圓妹都要跟著做。餘麗瓊文、周翔圖的《毛毛的記號》,將於今年8月由蒲蒲蘭繪本館策劃推出,以毛毛的胎記為引,講述了毛毛和姨姨之間質樸動人的親情,給小讀者講述愛的同時引導小讀者們思考,該如何對待那些與大家「不一樣」的人。海燕出版社推出《外婆家的馬》,由謝華文,黃麗繪圖,描寫了外孫小東西在外婆家度過的一段快樂的假期時光。劉奔著,李卓穎繪的《將來有一天》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呈現了多彩的童年生活,然而,這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卻隱藏著未來的全部秘密,當下和未來被一條「無形的線」連接在一起。《123,散步去》由劉豐著、繪,同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夏日的傍晚,公園裡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圖畫書產品線一直以來都是明天社圖書出版的重點板塊,2019年,明天出版社將在原創圖畫書板塊推出5種當代兒童文學作家新作,這其中包括擅長童話寫作的王一梅、擅長生活故事創作的史雷、擅長科幻作品創作的星河等作家的作品,在題材和形式上豐富和拓展原創圖畫書的表達領域。
蒲公英童書館策劃推出的「給孩子講的中國故事」(全20冊),作者為張世明、馮健男、毛水仙等,該系列是一套中國經典童話故事作品集,是一套結合世界華人圖畫書藝術家,精選中國各民族代表性故事,精心編纂的兒童圖畫書,嘗試以不同的角度來詮釋古老的傳說,賦予古老的民間故事更豐富的含義。
安徽少兒出版社推出的《給孩子的食育繪本》,聚焦那些生活中不起眼的尋常食物,如追求夢想、不走尋常路的地瓜,努力尋找幸福、實現自我蛻變的綠豆姑娘,謙虛內斂、低調深沉的餡餅,樸素淡定、實實在在的饅頭,以柔軟的力量贏得大家喜愛的豆腐,耐心等待自己生命綻放的龍鬚麵,和孩子在煙火氣息中感受美好的生活情趣,體會美妙的人生哲學。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的「愛書的孩子·繪本館」系列採用的是「原版引進+中文譯本」的模式打造,滿足越來越多家庭的雙語教育需求。原版繪本由澳大利亞圖畫書作者彼得·卡納沃斯創作,封底掃碼即可收聽純正英文朗讀,體驗原汁原味的英文表述。
宮西達也的圖畫書《永遠永遠在一起》,將於5月由蒲蒲蘭出版推出。
低幼讀物立體化、IP化
童書作為一種創意功能、創意啟發的價值,已經得到承認,市場對此類圖書形態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能力已經變強。旨在培養孩子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想像力、創造力,及情感發育的圖畫書市場已經成熟,益智啟蒙、遊戲玩具類的高端紙質書、立體書等,其消費需求也已凸顯。
與之相對應,從近年的低幼讀物選題來看,低幼讀物品牌化、專業化、IP化的趨勢明顯,注入了科研含量,啟蒙益智特徵凸顯,更依託品牌形象,進行成體系的產品與服務研發,往往囊括讀本、繪本、遊戲書、DVD及其他輔助教具,升級低幼圖書閱讀的傳統概念。
《地圖(手繪百科AR版)》由英國Nextquisite公司構思、編輯和設計,由北鬥童書引進推出。它通過1000多幅手繪插畫和引人入勝的文字描述,展現世界各地的人文特點和自然風光,讓地球在眼前栩栩如生。同時讀者通過下載免費APP,用平板電腦或手機掃描圖書頁面,即可欣賞代表當地特色的視頻及音頻片段。
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的《漫話國寶》叢書,每卷原創手繪7站國寶旅程,精選具有代表性的重點文物進行介紹,讓孩子們在趣味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通曉文博知識。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推出的《班班和莉莉的小王國雙語故事書》(全十冊)是一套雙語圖畫故事書。該書基於動畫片故事,將內容延伸至雙語閱讀,增加英語學習功能。每本圖書共分為四個環節:中文故事、英文小劇場、英文小劇場譯文、看圖記單詞,並配有中文廣播劇和英文音頻。童趣推出的《給孩子的詩畫國學系列》,內文附有詳盡的註解與譯文,方便初學國學知識的兒童學習與朗讀。書中配有朗讀音頻與配樂唱學兒歌,掃描二維碼即可聆聽。
安徽少兒社的《十二生肖》,以互動立體書的形式展現十二生肖這一經典民俗文化;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變形金剛領袖之證立體拼插》,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品牌科普,引進為主
中少總社的科普圖書繼續延續「親歷」和「探險」的特色,今年推出非洲的青山所著的探秘大自然叢書之《超級獅群》,將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獅群帶入了我們的視野。童趣出版公司則從文學入手,推出一套以怪博士和三個小學生希希、奇奇和鼓鼓為主角的原創科普圖書《稀奇古怪研究所》,介紹了動物、植物、人體、化學和物質、物理和能源、地球和宇宙、未來科學和環境各大主題的內容。
遺憾的是,品牌科普讀物還是以引進版為主,如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美國國家地理兒童小百科》、北鬥童書的《數學簡史》、湖南少兒社的《大英兒童漫畫百科》、接力出版社的《星球童書系列·給孩子的旅行書》、二十一世紀社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系列·絕境生存系列》等。
原創科普出版的繁榮,還得期待中國整體的社會協作系統的升級,如中國目前的美術設計、圖片拍攝、文本架構,整個知識生產的界面優化與年齡搭配的水準,青少年認知心理學與少年兒童接受能力匹配度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