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標籤上的批准文號或備案號有什麼學問?這個總結一目了然

2020-12-18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買了那麼多化妝品,你有仔細看過它們標籤嗎?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化妝品監管處主任科員胡朝峰來教大家一招。

根據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籤GB 5296.3-2008,化妝品包裝上的標籤信息必須標註八個內容:產品商標和名稱(外國在中國的代理商,除標註英文外,還要有對應的中文);包裝、分裝者註冊的名稱和地址;淨含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化妝品生產許可證號和產品質量執行標準號;注意事項、使用指南、儲存條件及產品中的所有成分標識;特殊用途化妝品還應有特殊用途化妝品批准文號;進口化妝品還應有進口化妝品批准文號或備案文號。

批准文號或備案號是化妝品的「身份證號」,但一般人不太看得懂。胡朝峰就為大家總結了一下。

特殊用途化妝品文號示例:

國妝特字G+4位年份+4位順序號(國產化妝品)

國妝特進字J+4位年份+4位順序號(進口化妝品)

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號示例:

省份簡稱+G妝網備字+4位年份+6位順序號(國產化妝品)

國妝網備進字+省份簡稱+4位年份+6位順序號

國妝備進字J+4位年份數+4-5位順序數(進口化妝品)。

目前國產及進口化妝品的註冊及備案信息均可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http://www.nmpa.gov.cn/WS04/CL2045/)通過產品名稱、批准文號或備案號查詢。

相關焦點

  • 15個特殊用途化妝品批准文號被撤銷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2月9日了解到,日前國家藥品監管局撤銷了15個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批准文號。其中,包括寶健(中國)有限公司、肇慶苗和堂醫藥有限公司、上海邁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出品的化妝品。依據《關於實施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延續承諾制審批有關事宜的公告》(2019年第45號)要求,國家藥品監管局組織開展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批件延續申報資料技術審查,發現產品名稱為「寶芙煥白柔滑潔容霜」(批准文號:國妝特字G20151784)等15個特殊用途化妝品,存在不符合產品安全性相關規定要求等違法違規情形,現依法予以撤銷批准文號。
  • 每天都用的化妝品,你真得懂它嗎?速圍觀
    化妝品標籤上基本內容包括:國產化妝品標籤:產品名稱、生產企業名稱和地址、成分 、生產許可證號、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批准文號(僅特殊用途化妝品)。進口化妝品標籤:產品名稱、原產國、進口商或經銷商名稱和地址、成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批准文號或備案號。
  • 廣州市歐佩化妝品有限公司涉嫌生產未取得批准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陳娟女)據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廣州市歐佩化妝品有限公司委託生產特殊用途化妝品,但其沒有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批件。依據《廣東省化妝品安全條例》第五十五條,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並罰款。
  • 某淘寶網店涉嫌銷售無中文標籤的進口化妝品,被罰了!
    近期,江蘇省張家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舉報,稱某淘寶網店涉嫌銷售無中文標籤的進口化妝品。接報後,執法人員對該網店經營場所進行了突擊檢查,現場查見大量標有某知名品牌字樣的染髮劑、護髮素、洗髮水等進口化妝品,其外包裝無任何中文標識,該店負責人現場也未能提供相關化妝品的進口批准文件及檢驗合格證明。
  • 關務百科:一篇搞懂化妝品進口(定義、分類、備案、首次進口等)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市場,近年來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達10%以上,成為全球化妝品市場關注的焦點,進口化妝品的市場增量逐年上升。那麼海外的化妝品如何進口到中國的,海關是怎麼監管的?首次進口化妝品需要注意什麼?
  • 廣州市食藥監局公布2017年第4期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監督檢查結果
    2號實際檢出成分與標籤標識不一致,涉嫌生產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號101(可作廠房使用)涉嫌銷售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6號之三001涉嫌生產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
  • 茂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期化妝品檢查信息
    抽查:DRPLANT水漾柔潤倍護防曬露,委託方:北京明弘科貿有限責任公司,被委託生產企業:廣東盛美化妝品有限公司。批准文號:國妝特字G20190544,生產許可證號:粵妝20160816,生產批號:ABM3055,有效期:20221225。產品標準號:Q/SMHZP3(11)型。結論:符合。
  • 韓國化妝品條形碼掃不出來?教你如何分辨化妝品真假
    韓國的產品可以在產品的韓國官網而不是中國那些所謂的官網上或者www.naver.com上輸入產品的英文名字也能獲得信息。看清原產國根據我國《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無論是國內生產的還是國外進口的化妝品,都必須清楚地表明產品名稱、廠名、淨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和產品標準號等等的相關信息。
  • 青島公布2019年化妝品違法典型案例 這些套路要小心
    案例二:個人網上銷售未經批准進口的化妝品通過線上淨網行動摸排,黃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發現徐某個人在淘寶網註冊淘寶店鋪銷售化妝品。經查其銷售的「資生堂」品牌「sHIsEIDO(資生堂紅妍精華肌底液)」系列的共計27個品種的化妝品無中文標籤,銷售的「eLtama面膜」等19個品種的化妝品,不能提供進口批准證明和進出品檢驗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等合法證明文件,屬於銷售未經批准進口或者未經檢驗進口的化妝品的行為。
  • 網購化妝品應注意些什麼?如何查詢化妝品信息的真實性?化妝品會...
    但是各國在監測報告範圍、報告主體方面略有不同。在報告範圍上,我國採取「可疑即報」原則,而歐盟以及部分國家則要求「嚴重不良反應」上報。在報告主體上,我國目前採取的是醫療機構監測哨點和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報告方式,國外則由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為主實施報告。1、什麼是化妝品?
  • 這個APP在手,美白祛斑化妝品放心用!
    1、在購買祛斑美白類化妝品時要選擇正規銷售渠道,並查看產品是否標識了規範的批准文號。 今年6月,國務院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祛斑美白類化妝品作為特殊化妝品管理。祛斑美白類化妝品須經國家藥監局註冊後方可上市。
  • 外包裝沒標註生產日期、有效期 市場監管出擊化妝品市場
    一是查看經營戶是否存在無照或超範圍經營,是否經營宣傳療效、使用醫學術語的化妝品;二是查看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執行情況及查驗、購銷記錄是否真實完整;三是查看化妝品標籤標識是否完整、是否註明批准文號(特殊用途化妝品)、是否粘貼中文標識(進口化妝品)、是否存在塗改標籤標識等行為;四是美容美髮店是否存在銷售自製化妝品、分裝銷售化妝品的行為。
  • 西藏化妝品抽檢2%批次不合格 資生堂產防曬乳登黑榜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4日訊 (記者 馬先震 孫辰煒) 西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於近日公示的《西藏自治區2020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顯示,本次共抽檢化妝品585批次樣品,其中573批次合格,12批次不合格,經中國經濟網記者計算
  • 奢脈連載一:李彩樺代言的化妝品套證銷售 品牌背景感人或為杜撰
    天貓頁面顯示其備案的批准文號為「京G妝網備字2019005149」,為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清揚君認為,「奢脈倍潤修護面霜」只是普通化妝品,而「促進膠原蛋白合成」超遠化妝品的定義,並且涉及宣傳醫療作用。奢脈倍潤修護面霜宣傳其成分具有「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的效果,是明示或暗示其產品具有「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的作用,為其提升產品價格和產品功效賦能。
  • 化妝品科普|化妝品該怎麼挑?
    查看產品標籤的內容是否完整規範,在我國美白祛斑化妝品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標籤上必須要有特殊用途化妝品批准文號。同時,不要急於求成,不可輕信快速美白產品。在購買防曬類產品時應查看產品標籤的內容是否完整規範,防曬化妝品在我國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產品標籤上必須要有特殊用途化妝品批准文號,並且標明防曬係數SPF值和PA防護等級。一般情況下,SPF值和PA防護等級越高,防曬效果越好,但同時刺激性也越大,帶來的不安全因素也就越多。所以,消費者應根據日光暴露情況選擇適宜防護強度的防曬產品。
  • 寶健旗下化妝品被撤銷行政許可 產品配方安全性違規
    12月16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國家藥監局關於撤銷部分承諾制延續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批件的公告》。公告顯示,15個特殊用途化妝品存在不符合產品安全性相關規定要求等違法違規情形,現依法予以撤銷批准文號。直銷企業寶健(中國)有限公司旗下化妝品寶芙煥白柔滑潔容霜因產品配方違規,上質量黑榜。
  • 關於非特殊化妝品備案的疑問解答
    想要做化妝品OEM代加工貼牌的注意啦!您們知道非特殊化妝品備案有什麼要求嗎?接下來看看廣東歐泉化妝品代加工廠家的小編為您們整理出來的問題跟相關的解答吧。1、產品包裝上一定要寫警示語嗎?中文產品名稱 是否一定要標在正面?
  • 普萊柯3個高致病性禽流感相關疫苗產品獲得獸藥產品批准文號
    原標題:普萊柯3個高致病性禽流感相關疫苗產品獲得獸藥產品批准文號   12月17日,普萊柯發布關於全資子公司獲得獸藥產品批准文號的公告
  • 智同生物榮大科技進入上市輔導:智同生物擁有123個藥品批准文號
    智同生物始建於1993年,公司集生化藥品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生化製藥企業,位於河北省保定市,目前公司擁有123個藥品批准文號,適應症範圍涉及肝病類、神經類、心腦血管、消化系統、免疫調節、抗腫瘤等。。榮大科技啟動上市輔導:最大股東周正榮持股比例為43.75%北京榮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榮大科技」)於11月6日與國金證券籤署創業板上市輔導協議,目前已在北京證監會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