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國家最難對付?美總統感慨:不是中俄是美國,虛偽的人太多了

2020-12-24 騰訊網

美國大選已進入最後計票階段,結果不會等很長時間。而作為現任總統的川普,任職期間完全把美國當成了自己的一樁生意,縱觀全球,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有美國的影子。迫於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面對美國的幹涉打壓,很多國家都選擇妥協服從,但是隨著我國崛起,美國自認為自己的國際地位有了壓力,將我國、俄羅斯等一些國家作為仇視對象。但最近,川普卻發表了與此前行為不符的觀點!

據《環球時報》11月4日報導,川普近日在接受時,回顧過往任期後發出了感慨:這段經歷太討厭了,你得和許多可怕的人打交道,你得和非常虛偽的人打交道。在被問及哪個國家最難以對付時,他的朋友們認為是俄羅斯,中國。但川普的回答是:「目前為止不是中俄,最難對付的國家是美國,我們的人非常虛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採訪正好是美國總統大選選舉日,而選票還在進行當中。相較於前一天參與了5場競選集會的狀態來說,川普在這段電話採訪中聲音顯得沙啞,並且還帶有點沮喪。或許是選舉完之後的放鬆,亦或者是選舉完之後的擔憂,對自己的不自信,都使得川普狀態發生改變。

而川普說「最難對付的國家是美國」,這其中包涵了幾種意思。一是川普認為自己在國際上限制了中,俄,外交、經濟上成就顯著。二是川普認為,即便是這樣但在國內也很難處理與他人的關係,這裡可能意旨共和黨內與他作對的人和支持拜登的人。

縱觀這一次的美國總統選舉過程來說,川普確實是不太順利的,並且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場。

首先是面對川普自認為不如自己的拜登,卻一直在民調中處於落後狀態。而在第一場辯論中,自己的表現明顯是要優於年長自己的拜登,但是最後結果還是落敗。

其次是在風口浪尖的緊要關頭,第二次辯論前自曝感染新冠入院,隨後雖然迅速出院,但也因為此原因導致第二場辯論取消,而最後一次辯論至關重要,但是川普認為辯論主辦方有意偏袒拜登,臨時改變辯論題目,並且還為自己設立了一個「禁麥」新規定,使自己完全沒有優勢可言。

最後則是在第二場辯論宣布取消之後,共和黨內部發生了嚴重內訌,頗有樹倒猢猻散的意思。對於一直處於落後的川普,此時不僅缺少了共和黨內的支持,反而受到黨內重要官員的反踩,其中不乏與自己親密的政要。

這種競選還未結束,就出現黨內內訌的情況還是頭一次見。這可能就是川普口中所說的虛偽,但反觀川普的所作所為,這一切又都可以理解為理所應當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川普選舉日當天接受福克斯專訪回顧任期:最難對付的國家是美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不,到目前為止,最難對付的國家是美國……實際上我可能沒在開玩笑」。美國選舉日當天,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回顧過往任期時,川普發出了這番感慨。當地時間3日,川普接受《福克斯與朋友們》節目採訪。
  • 美國最難對付的國家是誰?總統又出「金句」:真正的敵人只有自己
    美國作為世界強國,一直擔心別國的發展超越自己,只要有風吹草動,美國就得探個究竟,甚至對別國採取必要的制裁,尤其是俄羅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主要的軍事遺產,還研製出了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所以,將俄羅斯作為自己的頭號對手,但俄羅斯真的是美國最難對付的國家嗎?
  • 美國打了500多仗,哪個國家最難對付?美上將直言:頭痛的有3國
    而美國之所以能在建國200多年的時間裡成為世界霸主,靠的就是全球徵戰,從戰爭中獲利,迅速崛起,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可以得知,至今美國大大小小的戰役打了將近500多場,直到今天敘利亞戰爭、利比亞內戰等都有美國的影子。那麼,美國徵戰全球,哪個國家最難纏?
  • 美國打了500場仗,哪個國家最難對付?美上將直言:3個國家最難纏
    誰最難對付?01.美上將直言不諱:三個國家最難對付對於這一問題,美上將直言不諱地指出,在這些打過的仗中,唯獨3個國家最難對付,導致美軍吃了大虧,損失嚴重,這三國就是日本、越南以及阿富汗,表面看起來,不論是裝備精良程度還是整體作戰能力,美國都要超出他們好幾倍,但為何還會付出如此慘重代價呢?
  • 中俄轟炸機聯合巡航,引關注,中俄軍事聯盟,美國最怕這一手
    對於俄方稱"不排除俄中建立軍事聯盟"的可能,中方沒有回應,因為中國是個不結盟國家,對於友好國家,中國會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對於不友好國家,中國只能正面面對。不過,如若有些國家依仗霸權聯合多國欺侮中國,中俄在某些軍事方面進行聯手是可能的。
  • 美國打遍了全世界,哪些國家最難對付?美上將:只有這三國
    美國建國至今,只有短短200多年時間,但是卻能在眾多國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霸主,背後與之四處徵戰有莫大的關係。據不完全數據統計,美國參與、發起的戰爭有500場左右,敘利亞戰爭、海灣戰爭等都有美國的身影。但美國也不是戰無不勝,也有些國家曾讓美國吃過大虧,之前就有美國退役上將稱:在世界各國中,有三個國家最難纏。
  • 美國試圖在大國戰場擊敗中俄!中俄做了兩件事
    12月10日,美國《空軍雜誌》月刊網站報導: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司令蒂莫西·雷上將稱,如果試圖在大國戰場上擊敗中國和俄羅斯的美國,就要進行「無限博弈」。▲資料圖片:美空軍蒂莫西·雷上將。(美空軍官網)對付中俄,美國想了很多辦法。1、美國報告強調中國和俄羅斯構成的所謂「主要威脅」,並認定在美國國內所有暴力極端組織中,白人至上主義者構成「最持久和最致命的威脅」。
  • 美對中俄捆綁打壓 再將103家企業列入清單
    美商務部將103家中俄企業列入認定與軍方有關聯清單據彭博社最新消息,美國商務部將58家中國公司和45家俄羅斯公司列入一份新清單,稱這些公司與「軍方有關聯」,任何尋求向這些公司出售最終可能用於軍事用途的物品
  • 美國最大對手是哪個國家?答案出乎意料卻可以接受,不是中俄
    事實上,儘管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也不意味著沒有可以威脅美國的存在。恰恰相反,美國多年來不斷推行霸權主義的舉動,使其到處樹敵。可以說,美國有不少潛在戰略對手。而隨著世界各國力量的不斷崛起,加上美國本土面臨的多線危機,有分析認為,美國的權威早就遭到挑戰。那麼,哪國才是美國的最大對手呢?
  • 中俄的否決是「人性的汙點」?美國這種虛偽令人作嘔
    減輕該國苦難的最好辦法,是結束美國和歐洲聯盟實行的所有單方面經濟制裁。經過9年的戰爭,數百萬人喪生、受傷或流離失所,華盛頓和布魯塞爾堅持延長對這個阿拉伯國家的經濟和外交制裁,以阻礙敘利亞的重建。這個國家陷入困境有什麼好奇怪的嗎?
  • 美國建國後打的500多場仗中,哪國最難對付?美上將:只有這3國
    地球上從有了人開始,就有了爭鬥,隨後開始演變為戰爭,整個世界到現在發生過多少戰爭已經數不清楚。而現在的世界強國美國建國之後對戰爭十分熱衷,尤其是二戰結束之後更是覺得,戰爭可以給美國帶來很多好處,大大小小的戰役都經歷過。
  • 美媒:有3個國家非常難對付,美國已打趴一個,最後一國無人敢動
    作為世界上的軍事強國,美國經常打著維護世界和平的名義幹涉別國行動,即使沒事兒也要整出點事兒。我們都知道,進入戰爭時期後,美國也發動了不少次戰爭,經過時間驗證,美專家認為有3個國家最難打,這三個國家分別是越南、日本和瑞士。前兩國已經被美國和中國擊敗了,還沒有國家敢對瑞士出手。
  • 中俄戰機聯合巡航向美發出信號?日媒驚呼中俄軍機飛向釣魚島
    韓外交部對中俄軍機進入其防空識別區「表示遺憾」;日本媒體大肆渲染「中俄轟炸機一度朝釣魚島方向編隊飛行」,日本政府抱怨沒有收到關於這次行動的通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3日強調,「需要指出的是,防空識別區不是領空,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飛越自由」。近來,中俄兩國頻繁互動,美國及其盟友擔心中俄會團結一致對抗西方,甚至可能會「軍事結盟」。
  • 在職場上,面對虛偽的人要怎麼去對付?
    不管是做什麼事情,我都會把應該公開的步驟全部公開,不給那個虛偽的同事一點可以做手腳的機會。當你面對一個虛偽且圓滑精明的人時,你用不著和ta費那麼多心思,直接一點大方一些,ta心眼再多也拿你沒轍。在ta面前管住你的嘴再一個虛偽的人面前,除了保護好你自己的隱私外,你還要管住你的嘴。
  • 美國離間中俄,俄羅斯痛斥其「卑鄙無恥」:和江湖騙子沒什麼差別
    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需要正視的對手又多了一個,為了阻止中俄聯手,自川普總統上臺之後,華盛頓就不止一次使用離間計。最近俄羅斯就對美國的這種行為予以了痛斥,中國隨後跟上,點讚戰鬥民族的「正義之舉」。中方發言人表示,某些國家「違背國際關係準則」、「有失大國風範」,企圖挑撥中俄關係,在兩國間「無中生有」、「製造矛盾」,對此,拉夫羅夫外長曾多次表示反對和予以嚴厲批駁,中國「完全贊同」俄方的「正義立場」。
  • 美國建國後打了500多場仗,哪國最難對付?美上將:只有這3國
    人類文明可以說是隨著戰爭而發展的,目前最接近我們的戰爭應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此戰造成9000多萬人死亡,造成數百萬美元的經濟損失,幾乎讓人類文明受到重創。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大贏家,美國自建國以來至少打了500場戰爭。在採訪一位美國退役將軍時,他被問及與美國打過交道的國家中哪個最難。
  • 美媒:雙拳難敵四腳!中俄聯手將終結美國霸權
    12月14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媒和韓國KBS以及緬甸《緬甸時報》等多國權威媒體近日針對當前國際大形勢紛紛發表文章稱,各種跡象顯示中俄兩國準備共同努力對抗美國主導的現行自由主義世界秩序!文章大多強調俄羅斯和中國對美國壟斷國際秩序中的所謂規則很不滿意,這是雙方重要共同利益。
  • 美國正經歷最難總統權力交接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美國正經歷最難總統權力交接川普目前的各種做法可能是出於三個原因:為接下來的政治活動持續募款、測試自己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以及尋求在1月20日卸任後仍然能夠左右共和黨,但更重要的是他本人目前可能被恐懼麻痺了文|《財經》記者 蔡婷貽 「我叔叔在投票夜的演說不只是徹頭徹尾的謊言,這還意味著危險。
  • 雲石:無論塞爾維亞多麼親近中俄,但它終將別無選擇的被美國馴服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武契奇與川普會面時的場景:橢圓形辦公室中,川普端坐在寬大的辦公桌背後,而武契奇作為一國總統,卻跟小媳婦似的,端坐在桌前的小椅子上——這不像兩國總統會面,倒向是下級在向上級回報工作。推特上有不少用戶把這一幕和時任塞爾維亞總理佐蘭·金吉奇(Zoran Djindjic)與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會面時的場景進行對比,批評武契奇「失去尊嚴」。
  • 美國50年來總統年齡的變化,其背後說明了什麼
    」時期,美國總統年齡普遍偏大,美國贏得冷戰勝利後時期年齡普遍屬於中壯年。 冷戰時期,因為美蘇爭霸,人們普遍心理是一種「懼怕」,這時的平常百姓更願意讓政治經驗比較多、年齡較大的人擔任總統。 冷戰勝利後,美國的國家情緒高漲,人們把所有熱情都轉換到經濟發展時期,同時中產階層擴大後普遍要求自身的政治主張得到反應。所以,要求政治領導者年輕化。一方面可以傾聽中產階層的聲音,一方面反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