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蘇梓/研究員 杜鋒 時風/編審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進度」,一時間,「新基建」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新基建」包括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領域,而這些領域的大規模投資建設或將帶動新一輪鋁消費增長。
據預估,2020年,「新基建」將帶來接近96.99萬噸用鋁的消費增量。在鋁合金型材領域持續耕耘的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豪美新材」),科研實力雄厚,研發團隊優勢顯著,或將乘著政策「東風」,迎來新的「上升期」。
一、下遊需求穩步增長,市場「蛋糕」龐大
鋁,作為世界上產量和用量僅次於鋼鐵的金屬,在節能環保領域越來越體現出其獨到的價值。近年來,隨著全球環保及節能減排意識的推廣,鋁及鋁合金的綠色環保性能也正在被社會廣泛認可,其應用規模也在逐漸擴大。
從整個鋁行業的產業鏈來看,鋁加工是一個應用導向性行業,對技術工藝水平要求較高,而擠壓則是鋁加工方式中最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鋁擠壓型材就是通過對鋁合金鑄錠進行加熱、擠壓等工序而生產出來,並廣泛用於建築、汽車輕量化、交通運輸等下遊領域。
據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信息,2019年,鋁材綜合產量為4,010萬噸,其中鋁擠壓材產量為2,008萬噸,佔重量的50.07%。在鋁擠壓材中,鋁型材的產量為1,878噸,其中建築性鋁型材為1,315噸,工業鋁型材為563噸。
據推算,2020年鋁型材消費量將超過2,500萬噸,市場容量巨大。
而鋁型材的原材料主要為電解鋁,我國是全球電解鋁產量最大的國家,產量穩定,佔全球電解鋁總產量的50%以上。
據工信部數據,2020年1-3月,我國主要鋁產品生產保持總體平穩,其中,電解鋁產量884萬噸,同比增長2.7%。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除了上遊原材料供應充足,下遊市場也活力迸發,潛力廣闊。
建築行業作為鋁型材應用的主要領域之一,可用作門窗、幕牆、支架、商業建築室內裝飾等一系列用途。
隨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新房建設及舊房改造帶來的增量需求,使得鋁合金門窗的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並帶動鋁型材需求的同步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新開發房屋面積為227,15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51%。
製圖:國家統計局
除建築行業外,汽車也逐漸成為鋁型材行業未來重要的應用領域。
隨著汽車的普及,節能減排的需求日益迫切,基於鋁合金的汽車輕量化改造有利於實現油耗降低,而鋁合金對鋼材進行替代,也易於循環利用,有效促進節能減排。
據工信部發布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第四階段標準解讀》,2020年,我國乘用車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下降至5L/100km左右,對應二氧化碳排放約為120g/km。
且研究表明,轎車每減重10%,油耗可降低8%至10%,而16噸至20噸的載重車輛每減重1,000公斤,油耗可降低6%至7%,採用鋁合金代替鋼鐵是全球交通運輸業減重的主要措施。
同時,新能源汽車的興起也將成為鋁型材新的消費點,基於鋁合金的汽車輕量化成為減輕電池負擔、增加續航裡程的有效途徑。目前,鋁合金已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託架、底盤、防撞梁等部件。
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超過120萬輛,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可增長至210輛,2025年可增至500萬輛,2030年可增至1,500萬輛。
據國際鋁業協會發布的《2016-2030年中國汽車行業鋁用量評估(2019)》,預測2030年,中國汽車行業的鋁消費總量將達到10.7百萬噸,複合增長率為8.9%,其中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量佔比高達34%,約為3.7百萬噸。
而鋁在新能源汽車應用也離不開政策的扶持。
據工信部信息,《中國製造2025》提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明確了「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發展戰略。
此番上市,豪美新材的募投項目主要圍繞公司重點發展產品汽車輕量化鋁型材進行,在現有基礎上擴大核心產品的生產規模,從而滿足公司業務不斷增長的需要,滿足下遊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二、乘行業「東風」,收益質量走高
成立已十六載的豪美新材,繼續秉承「讓每一塊鋁更有價值」的企業使命,堅守「誠信、責任、專注、創新」的核心價值觀,逐步發展成為行業內最具競爭力與影響力的系統門窗、汽車輕量化鋁型材和中高端鋁合金型材的提供商。
在營收質量上,2016-2019年,豪美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44億元、23.63億元、26.82億元、29.68億元,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1.57%、13.5%、10.64%。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同期,豪美新材的淨利潤分別為0.91億元、1.13億元、0.94億元、1.67億元,2017-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24.32%、-16.29%、77.41%。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2019年,豪美新材的業績向市場上交了滿意「答卷」,其現金流也表現良好。
2016-2019年,豪美新材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69億元、1.36億元、1.25億元、1.37億元。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而豪美新材良好的業績表現,得益於穩步提升的產銷量。
2016-2019年,豪美新材產量分別為10.38萬噸、11.35萬噸、13.96萬噸、14.53萬噸;同期,銷量分別為10.31萬噸、11.14萬噸、13.41萬噸、14.34萬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3.82%、103.2%、93.07%、90.81%;產銷率分別為99.26%、98.12%、96.06%、98.72%。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據統計,截至2016年,我國鋁擠壓企業超過900家,但其中大部分企業生產
能力較為薄弱,生產能力低於5萬噸/年的企業數量超過800家。
數據來源:招股書
按2016年產量計算,豪美新材的生產能力水平為全國前4.33%,其規模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通常,淨資產收益率越高,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強,經營管理水平越高,也綜合反映了投資報酬的大小,以及未來投資的價值。
2016-2019年,豪美新材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0.23%、11.08%、7.85%、12.55%,整體呈上升趨勢,在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中處於中上等水平,未來可期。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而豪美新材亮眼的表現也離不開近年來政府對鋁行業的大力支持。
2017年1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制定並發布了《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在發展方向中提出了「加快推動先進基礎材料工業轉型升級,以基礎零部件用鋼、高性能海工用鋼等先進鋼鐵材料,高強鋁合金、高強韌鈦合金、鎂合金等先進有色金屬材料」。
2017年1月25日,為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全社會資源投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公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提出了在高性能有色金屬及合金材料方面,將高性能鋁及鋁合金線、棒、帶、管、板、異型材等產品,電容器鋁箔,親水,特薄鋁及鋁合金箔材,半凝固態鑄造加工的鋁和鋁合金材,高強度鋁合金鍛件作為重點發展的產品。
2017年4月14日,科技部制定並印發了《「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了在新材料技術發展方面,以「輕質高強材料」作為研究重點之一,並將新型輕質高強材料的新原理與新技術,先進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金屬間化合物、高熵合金等輕質高強材料,新型輕質材料/結構一體化、智能化、柔性化設計與製造技術。
2019年10月30日,發改委修訂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鼓勵在交通運輸及汽車領域裡使用鋁合金產品。
「打鐵還需自身硬」,豪美新材作為一家從事鋁合金型材和系統門窗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長期堅持致力於研發高品質、環保節能的鋁合金型材。
三、創新「驅動」成長,產品獲市場認可
以「做行業內最具競爭力的企業」為願景的豪美新材,重視技術研發工作,積極參與、承擔國家、省、市下達的科研課題和國家標準化工作,被評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中小企業創新產業化示範基地。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豪美新材一直十分重視研發方面的資金投入。2016-2019年,豪美新材的研發費用金額分別6,284.09萬元、為7,427.91萬元、7,900.52萬元和9,404.13萬元,佔當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23%、3.14%、2.95%、3.17%。
創新同樣離不開人才,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豪美新材聘請了一支涵蓋材料學、材料加工、模具設計、汽車設計等方向的多位知名教授組成的專家團隊組成專家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15位專家,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名。
更值得一提的是,豪美新材的核心技術人員曾多次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專業過硬。
其中,項勝前先生曾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技術標準優秀獎一等獎、二等獎」,首次制定並主編國家標準「GB/T 34493-2017易切削鋁合金擠壓棒材」,同時參與制定多項國家標準。
蔡月華先生參與國家標準GB/T33910-2017《汽車用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GB/T33228-2016《電站高頻導電用鋁合金擠壓管材》和GB/T6892-2015《一般工業用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等標準的編寫和實驗研究工作。
周春榮先生先後參與國家標準鋁合金建築型材第6部分:隔熱型材(GB/T5237.6-2017)」、全鋁橋梁結構用鋁合金擠壓型材(GB/T34488-2017)和易切削鋁合金擠壓棒材(GB/T34493-2017)等十多項國家標準的編寫和實驗研究工作。
據招股書,目前豪美新材及其子公司擁有專利共計333項,其中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177項;共主持或參與制訂國家標準42項,行業標準18項,協會標準1項。
專利上「碩果纍纍」的豪美新材還獲得了省、市及行業協會頒布的科技進步獎、技術標準優秀獎等26項,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等機構進行的科技成果鑑定16項。
專利及獎項無疑是公司及子公司堅持以科技驅動成長的重要體現,也加強了豪美新材的市場競爭優勢。
而由豪美新材一手打造的「HAOMEI」、「貝克洛」品牌也已經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其中「HAOMEI」品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榮譽稱號。2017年,發行人被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評選為「中國建築鋁型材十強」企業之一。2019年,獲得清遠市高新區「十大創新型企業」榮譽稱號。
令人關注的是,豪美新材成為廣州新電視塔唯一鋁型材供應商,或鑑定了豪美新材在超高建築鋁型材的龍頭地位。
與此同時,豪美新材還參與了世博會中國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廣州火車南站等知名工程的建設。
根據豪美新材的未來發展目標,可分為四大方面:1、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公司新合金材料在中高端應用領域的市場佔有率;2、優化現有業務,延伸公司在建築用節能鋁合金材料領域的產業鏈;3、強化技術研發,使公司成為行業內技術領先者;4、加大市場推廣擴大銷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