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赴泰南普吉、甲米、蘇梅等海濱旅遊地的中國遊客人數不斷上升,遊泳、浮潛等涉水項目也受到眾多遊客的喜愛,遊客意外受傷、溺亡事故時有發生。
今年1至5月以來,已有30名中國遊客在泰國意外身亡。2017年初以來,每個月都有中國遊客在普吉、甲米等地浮潛溺亡。中國駐宋卡總領館近日提醒暑期赴泰中國遊客注意涉水安全。
不聽勸阻強行下海
中國遊客1死4傷
中國駐泰國普吉領事辦公室日前向新華社記者證實,6月12日至13日,有9名中國遊客不聽勸阻並無視安全提醒,強行下海遊泳,被大浪捲入深海,導致1名18歲遊客溺亡、4名遊客被送入醫院搶救。
據泰國媒體報導,5月以後泰國進入雨季,天氣多變,海風強勁。4名中國女性遊客12日不顧工作人員勸阻及警示牌提醒,在泰國普吉府芭東海灘下水遊玩導致溺水,造成3人輕傷、1人重傷。
當地時間13日傍晚,普吉警方又接到報警稱,有3名中國遊客被巨浪捲入海裡,警方立即前往救起2人,另一名18歲男性遊客的遺體於次日上午在距離事發點約1公裡處被發現。
據泰國《曼谷郵報》14日報導,普吉島卡馬拉海灘的首席調查員說。一名18歲的遊客6月13日傍晚6點左右與他的兩名同伴一起遊泳。他們當時在距離岸邊大約50米的地方遊泳,當一個大浪衝向他們的時候,他們一邊大聲呼救,一邊試圖遊回岸邊。報導稱,兩名海灘安全人員趕來幫助他們。三名遊客中的兩名獲救。
報導稱,6月13日晚上搜救第三個人的行動失敗了。他的遺體6月14日上午在海灘上被發現。據悉,這三名來自中國的年輕人當時就住在卡馬拉海灘旁的一家旅館裡。
浮潛危險 不要輕易嘗試
很多人以為,浮潛這種戴著面鏡、呼吸管,浮在水面,通過呼吸管來實現呼吸的運動,比水肺潛水,即背一個甚至多個氣瓶下到水底要安全的多。實際上,浮潛的安全係數並不高,由於浮潛人員的專業性不強、裝備也相對簡單,所以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潛水專家:
面罩軟管裡有「呼吸死腔」
未經專業培訓參加浮潛、浮潛面罩使用不當是中國遊客在泰國溺亡的主要原因。
一家潛水學校的教練批坦說,浮潛時呼吸管中間會形成一個「呼吸死腔」:「浮潛時如果呼吸很淺,許多二氧化碳就會進入身體,因為此時大量二氧化碳都會沉積在呼吸管的呼吸死腔,一段時間後,浮潛者的腦部會有二氧化碳沉積,氧氣不足就會失去意識。」
更可怕的是,一旦發生浮潛者很難自知,周圍人更難以察覺。「一個人趴在水面,大家還以為他看得很開心呢,但是這個人可能不呼吸了,因為戴著面罩,即使他的臉在水面上,也沒人知道他已失去意識,這就會造成溺亡。
中國總領館:
若無培訓,不應參加浮潛
宋卡總領館強調,中國遊客如果沒有經系統性專業培訓,不應該參加浮潛。浮潛項目的死亡率是遊泳項目死亡率的幾十倍。「近年來,每年夏季均有考上名校的學生涉水溺亡,樂極生悲,教訓極其深刻。」
泰國政府:
來泰第一天不要下海
泰國政府建議,外國遊客來泰第一天不要下海,在下海活動結束後應再休息一天,不應立即搭飛機離開泰國。因為一些遊客來自氣候迥異的地區比如中國,剛到泰國可能不適應,第一天最好先適應一下,如果要潛水,可以考慮先去潛水學校練習一下,適應後第二天再下水。
1.非經系統性專業培訓的遊客切勿參加浮潛;2.所有涉水項目需全程穿救生衣,當海灘插有紅色警示旗幟時,嚴禁下海遊泳;3.普吉、攀牙、甲米等安達曼海域自5月16日已正式進入雨季,天氣多變、海浪洶湧,請廣大遊客敬畏自然,確保旅行安全;4.遵守當地法律法規;5.注意防範毒水母;6.增強交通安全意識,無泰國駕照或國際駕照者,請勿租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