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這群人為了防控疫情在你身邊默默付出這麼多

2020-12-27 廣州日報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很多關於2020年的計劃,防疫防控讓每一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一些改變。位於廣州市東北面,佔地面積為1974.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4.71萬的從化區街頭場景也許就是縮影。

2月11日從化街頭 凌晨5點,在從化區大部分人還沒醒來的時候,從化呂田三村村的胡志山還未入睡。疫情期間,他參與了由黨員組成的「守村門衛」,凌晨1點在三村村村委路口值班,外人從桂三公路入村必須經過這個位置。手中的紅外線測溫儀是他的必備工具,拿測溫儀指著入村人的額頭,這個酷似《無間道》裡梁朝偉的動作,「白班門衛」要重複幾十次,「晚班門衛」可能只需要做2-3次。

「門衛」給車主測溫。巢金紅攝 寂寞不是最難耐的,最難耐的是凌晨3-4點徘徊在4℃-5℃之間的氣溫。一頂四面通風的帳篷之下,身高1.7米,體重68公斤的中年男子穿上棉襖,戴上手套都很難扛得住低溫。幸好,胡志山從家裡帶了些柴,凌晨3點開始點燃,用炭取暖,6點熄滅。這個時候可能出現早上第一個出門的人,有時候出村的人會提回打包好的腸粉和粥,熱氣騰騰,胡志山有點餓,打開準備好的泡麵,吃起了早餐。

9點,當氣溫升到8℃左右,「夜班門衛」下班,回家路上可能會遇到已經工作了一個小時的環衛工人,但是隔著口罩,沒能看清對方的臉。這段時間,環衛工人胡露花多了一項任務——每隔3日消毒一次公共場所,屋前屋後的溝渠、垃圾桶、五保戶居住點都是要特別消毒的位置。消毒液揮發出來的味道穿過一次性口罩和布制口罩進入胡露花的鼻腔,有點刺鼻,「消毒液的氣味讓我覺得安全些。」

2月8日從化街頭 確認每一處暗角都噴灑了消毒液之後,環衛工人繼續巡邏。而城南村的環衛工在偏僻處噴灑消毒液時,可能會聽到「不出門,不聚餐……」的廣播,這不是來自「村村通」,而是來自騎著摩託車的68歲老黨員黃鉅英。每日8點出門,摩託車和「小蜜蜂」擴音器是黃鉅英的必備武器,穿街過巷做防疫宣傳,他說不清自己每日走多少公裡路,但是能準確說出城南村總面積1.5平方公裡,共有5個自然村,3583名村民,因為他曾經擔任城南村村長。

68歲老黨員黃鉅英趕赴防疫宣傳的路上 當然如果這個點在呂田鎮塘田村的街頭巷尾,聽到則不是「小蜜蜂」的聲音,而是鑼鼓聲,伴隨著鑼鼓聲的是經濟社幹部自編的防疫順口溜——不聚會飲酒,健康才長久。農村的宣傳標語樸素、直白,呂田鎮那350條紅底黃字的宣傳橫幅和4塊大型戶外廣告牌就是最好的印證。

也有文藝一點的,87歲的粵劇人冰婆婆耍著快板,呼籲大家戴口罩;六年級的李智鋒和四年級的胡曉文也有一套專屬兒童的防疫宣傳快板;鰲頭鎮水西村78歲湯約新直接來了段粵語說唱宣傳防疫。藝術有天然的感染力,從化沙畫老師李勝全撒了一把沙子,創作出一幅《黨員流動崗》,致敬站在抗疫一線的基層黨員。

走出沙畫,這群基層黨員真實地走在街頭巷尾,上門入戶,在疫情時期站在了第一線。「三人小組」的成員最近總是奪走微信運動榜的冠軍。城南村出租屋管理員戚衛東的那支「三人小組」有四個人,除了他、防疫人員、公安人員外,還加了一名網格員。四個人每日都要上門給出租屋租客測量體溫,出租屋登記信息系統新增的疫情巡查功能是他的好幫手,輸入租客名字就有身份信息和照片,畢竟村裡有573名外省租客和150名本地租客,完全記住每個人的面孔和信息確實有點難。年後的外省返穗人員將要和戚衛東連續見面14天,如果身體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的話。

自2月9日起,此前總是佔領微信運動榜第一名的快餐小哥更忙碌了。欣榮時尚廣場及周邊兩成餐飲店開始營業,但暫停堂食。外賣小哥將快餐放在一個指定位置,打電話提醒顧客取餐。茶飲店店員有時候也會充當外賣小哥的角色,但是他們只會選擇方圓2-3公裡,走更遠就可能不認路了。

對從化道路最熟悉的可能是快遞小哥,不過最近呂田的快遞小哥小胡不能直接將包裹送到顧客面前,他每日坐在門店裡打電話,通知顧客來領快遞。快遞在來到門店之前已經經歷過一次用消毒液擦拭外包裝的過程。儘管如此,快遞小哥的工作量絲毫沒有減少,因為每日要消毒三次門店的每一個角落。

如今的快遞中,生鮮佔比很大。尤其在「果蔬定製平臺」推出之後,市民在手機上下單,蔬果直接送到家門口。亨隆鮮生上市場價4元/斤的新鮮菜心,補貼後只售1.98元/斤,上線4個小時,就賣出2000斤蔬菜、2200斤水果和2400託雞蛋。

作為廣州的農業大區,蔬果的問題從化人很少憂慮。4.8萬畝蔬菜地、3.5萬畝水果地、5.85萬頭存欄生豬、225.53萬隻存欄家禽、2.3萬畝水產養殖地。掂量這每一個數字,從化人都有足夠底氣度過寒冬。

除了生鮮,每日的快遞包裹中還有很大部分是口罩。大年初一,廣州福澤龍衛生材料有限公司就召集員工復工,日產20萬個口罩;同一天,廣州市金浪星非織造布有限公司也動員員工復工,2月13日,員工數量從原來的30多人增至110多人,日產1500套醫用防護服(貼條),以及超過8噸的口罩用無紡布。

在口罩最緊缺的春節,米埗村禤寶仲父子到了街口人流最密集的地區免費派發口罩,4天派了51000個口罩。

畫家鄧遠東以禤寶仲父子主題創作畫作《特別的春節》 疫情面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是對樸素從化人最恰當的形容。農業創業者紛紛捐出自家的農產品,果菜公司捐贈2000斤蜜橙,玫瑰柑園捐贈2000斤玫瑰柑,食品公司捐贈1000斤大米,農產公司捐贈100包湯料,雞蛋生產基地捐50箱雞蛋。

這些都是冬日裡的甜,當然甜的還有經歷過1月30日呂田那場霜降的大芥菜。墟日取消卻讓菜農犯了難,年初四起益農哥陳志強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幫菜農賣起了菜。最高紀錄那一天,他填寫了214張快遞單,賣出了兩千斤蔬菜。至今,近2萬斤果蔬的銷售量幾乎解決了附近4條村40多戶農民的燃眉之急。

買菜都在手機下單之後,搭公交車的人就更少了。春節期間,廣州公交集團二汽從化分公司的公交車客流量少了近八成,公交車司機王小紅開著限乘52人的車,好多時候車上只有一兩個乘客,只有自己一輛車在等紅綠燈的情況也會遇到。但公交人員的工作量有增無減,每跑一趟,車都要消毒一次。在公交公司工作的徐建寧每日至少全面消毒兩次車間、充電樁、油庫等生產場地。當用完第18包消毒粉時,他才可以下班,是最後一個離開公司的人。

疫情期間,公交車可能進入了最孤獨的時刻,就連它的夥伴校巴都暫停運行了,因為學校在2月底前暫不開學。但是老師很忙碌,從化某家教育培訓中心的陳老師在英文直播課上提問「attend、join與join in的區別是什麼?」她不像往日一樣面對20-30名學生,而是對著電腦屏幕上20-30個名字講課。

除了化身「主播」,還有370名黨員教師入駐37個社區,在路口站崗,上門派防疫宣傳單,協助居民測體溫,這些工作一點不比教書輕鬆。在碧溪社區崗點上值崗的流溪中學鄧老師曾測出一名體溫為37.9℃的車主,嚇了一跳,她勸其停車,關空調,透透氣,隔了2分鐘再測一次,幸好二次測量體溫低於37.3℃。

37.3℃是一個分界線,而對這個數字最為熟悉的可能是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的90後護士夏維。原定1月28日舉行婚禮的她因為疫情,延遲了婚禮,留在醫院正門的發熱分診臺為每位就診病人及其家屬測體溫,連同7名同事,每日要為800個左右的人測體溫。

從2月10日起,廣州市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許桂璇每日都會重複聽到一個問題——我會不會感染了?南醫五院疫情期間開通了免費心理熱線之後,八成電話來自院內感染科的病人,許桂璇是唯一的接線員,她經常建議對方趁著空餘時間可以看書或者思考人生。

而隔了一天,醫院裡心血管內科二區的護士郭遠雯則踏上了貼著「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橫幅的大巴車,遠赴荊州支援。這輛大巴車上同時還有3名醫生、5名護士和1名領隊,以及300套防護服、1000件隔離衣、100件頭罩、622件面屏、640個N95口罩與其他醫療物資。

車窗外一個男孩問身旁的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回來?」這個男孩是郭遠雯8歲的兒子。丈夫承諾郭遠雯會照顧好家庭,正如在醫療隊出徵儀式上,醫院承諾會照顧好64.71萬從化人的安全一樣。

立春已過,在素有廣州後花園之稱的從化區,鮮花爭先綻放,就算沒有如織遊人,但花知道,春天總會來。

2月4日,從化的田間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鑽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韻樺、何鑽瑩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

相關焦點

  • ...深圳司法行政系統默默奉獻的「他們」|疫情防控|楊彥華|林光鈿|...
    他們擁有普通的臉龐一入人海你很難一眼找出來他們擁有普通的家庭放眼全國這樣的家庭數不勝數如果說這就是平凡那他們確實是平凡的人可他們並不平凡面對洶湧肆虐的新冠肺炎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挺身而出面對因疫情而束手無策的人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出謀劃策文中的"他們"只是眾多深圳司法行政人的一個縮影更多的"他們"還默默奉獻在戰"疫"一線不懼不退致敬深圳司法行政系統默默奉獻的"他們"1、袁中毅袁中毅,深圳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室處長,也是"法律服務組
  • 德州公布第二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名單
    4月2日,德州市公布第二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名單,74人榜上有名。此次公布的第二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來自各行業各領域,他們立足不同崗位,或衝鋒一線,或保障後方,頑強抗擊疫情。為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在基層推薦的基礎上,經市文明辦遴選和專家評審,評選出第二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74名。
  • 9省連續14天無新增疫情 | 好消息背後還有默默付出的她們
    在酒店行業裡,有這麼一群人,她們身居前線,但她們一直默默無聞。精緻與高級的服務背後,是她們一直在默默付出。她們用堅定的信念、睿智的眼光引領酒店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她們用心的服務著每一位客人。很多人都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疫情當前,90後的 Alice ,一個多月連續奮戰酒店工作,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作為酒店一份子,Alice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時期(1月23日 – 1月29日)仍堅守崗位,從未懈怠,每一天義無反顧站在最前線,嚴格按各項規章制度做好每項防控工作,在酒店歡迎每一位抵店的賓客,主動承擔疫情防控的社會責任。
  • 趙威:抗擊疫情默默付出的「幕後」女輔警
    趙威:抗擊疫情默默付出的「幕後」女輔警她是一名女輔警,她又是一名帶著9歲兒子生活的母親。他是全局輔警中難得「多面手」:在全市公安演講比賽上她激情滿滿、神採飛揚,在公安大拉練中解說時她張弛有度、如數家珍,在「掃黑除惡」工作中她作為內勤工作幹的有聲有色,在這次全局抗擊疫情阻擊戰中,她又被領導選中做綜合工作,每天忙上忙下,有時吃住在單位,成為一名善打硬仗的幕後工作者,她就是女輔警趙威。
  • 記長城鎮泓燕村在防控疫情中默默奉獻的村主任——徐換葉
    長城鎮泓燕村在防控冠狀肺炎疫情中默默奉獻的村主任徐換葉風雨中的堅守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從荊楚大地席捲了整個華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廣大醫務人員衝鋒在前,奔赴一線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打響了疫情防控的狙擊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根據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安排,各村需設置防控疫情卡口。
  • 「越姐姐」就在你身邊,這群「姐姐」太可了~
    「越姐姐」就在你身邊,這群「姐姐」太可了~ 2020-12-22 2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化人的元旦和春節假期將取消?!
    不過下一個春節  從化可能就不會有這種景象了  可能是由於疫情等非常時期  這一次元旦和春節  從化人可能不能外出了  進入冬季以來,  我國多地發生局部疫情。  11月,天津、上海、內蒙古三地  出現新冠疫情;  近期,四川、新疆、黑龍江  也發現局部疫情。  這讓很多人擔心2021年春節的疫情風險。
  • 疫情中,這群人六天五夜「火速」為鄭州岐伯山醫院打通供水線
    六天五夜,這群供水人為鄭州岐伯山醫院打通供水線河南商報記者鄭超通訊員寧琳鍾夏文/圖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大多數人閉門不出,減少走動,而鄭州供水人選擇逆行而上,保證城市的生命之源汩汩流淌。雖然沒有在前線救死扶傷,但他們默默守護著城市供水「生命線」,確保用水安全與通暢。
  • 走進從化首批研學旅行基地,數百車主直播帶貨
    6月21日,「荔香尋味 車行從化」—廣東車主直播帶貨從化鄉村行暨從化首批研學旅行實踐基地授牌首發儀式活動在從化區生態設計小鎮舉行。該活動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從化區人民政府等單位指導,廣州市從化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州市從化區體育總會主辦。
  • 海西州副州長李家成一行深入天峻縣疫情防控檢測督導慰問疫情防控...
    海西州副州長李家成一行深入天峻縣疫情防控檢測督導慰問疫情防控工作 2020-02-10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了斂財,這群人有多瘋狂?
    疫情當前,卻有人昧著良心賺錢。1一年以來,新冠疫情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全球。目前,新冠病毒依舊在全球蔓延,但國人卻迎來了一大好消息:中國疫苗已經成功通過檢測並上市銷售。就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中國還宣布向全民免費注射新冠疫苗。這無疑是祖國送給中國人民一份最炫酷的新年禮物!
  • 利民社區:歲月靜好的背後 有群默默守護的「物業人」
    即使是在深夜 他們也沒有一絲鬆懈 舍小家、為大家 默默地守護著我們 致敬利民社區這群可愛的 「物業人」
  • DNF:策劃背後默默「付出」這麼多,卻被你們誤解,我來還他清白
    很多沒拿到阿拉德謀略戰光環的玩家,都在埋怨其他玩家為什麼不放20星陣容,開聖者遺物箱的玩家都在抱怨自己的人品太差,其實造成的這些結果,全都得歸功於策劃背後的默默付出!下面就盤點一下最近這些活動,策劃默默付出的那些事吧。
  • 從化:一根網線牽 一個不能落
    疫情當前,線上開課在即。從化區,一個位於廣州這座一線城市,而農村面積超八成的特殊地區,區教育局結合此特殊區情,迅速反應,發布詳細線上教學指引,協同學校、企業等力量,強調學校要「一人一策」做好託底方案,落實對農村邊遠地區學生、困難家庭學生、留守兒童、學習困難學生等特殊群體的學習指導和關愛保障,確保每位學生的線上教育需求,一個也不能落下。
  • 疫情防控觀後感100字 觀看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結合身邊事例講感想範文
    作為一名中共大學生預備黨員,我要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積極配合社區工作,儘自己所能為阻擊這次疫情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在這基礎上積極影響身邊人,配合社區工作,堅決打贏這次疫情阻擊戰。我相信,在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科學決策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堅定信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新型冠狀病毒!  2、「強風知勁草,國難顯忠良。」
  • 這些戰「疫」的背影,就在你身邊……
    這就是你認識的那個程欣欣、尹殿卿惠麗霞、史麗雲……曾經他們是你我身邊那群最普通的人林蔭街道國土資源樓居民史麗雲(左),是一名退役軍人家屬,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丈夫因為自己不能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力而十分失落。史麗雲看出了丈夫的心思,主動來到社區報名當志願者,在小區門口監測點進行值守。高永清是紡織街道南湖社區好佳明苑小區普通居民,主動到社區申請當志願者。20多天來,對400多戶居民反覆進行電話排查。
  • 疫情防控第一線 上海援鄂醫生:等一切塵埃落定,我們再補團圓飯
    這群可愛的援鄂醫療隊員便開始了防控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最前線工作。正月初三,也是上海交大醫學院第一批出徵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在武漢的第三天。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來到武漢,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患者和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
  • 宿松縣佐壩鄉:助力疫情防控 未成年人在行動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正值寒假期間,為了讓廣大家庭充分認識疫情,提高防控意識,佐壩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教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廣泛宣傳、了解疫情防控知識。  「防控手抄報——我來畫」  積極引導廣大家庭每天學習關注疫情防控知識,鼓勵未成年人在完成每日作業的同時,繪畫「疫情防控」主題手抄報。孩子們通過圖文並茂的手抄報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向冒著生命危險工作在抗疫前線的英雄致敬,呼籲大家共同努力,攜手抗擊疫情。
  • 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第三十五場)
    這顯示出援鄂醫療隊中女性多、護理人員多、年輕人多、黨員多等特點。  二是女警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廣州市公安局3.1萬多名警察中,女警有4100多人,其中有857位女警直接參與了應急處置、監管防護、交通聯合檢疫、定點醫療機構守護、隔離點守護等一線疫情防控工作。此外,還有大量的女警在本職崗位上默默堅守,服務這場抗疫戰爭。  三是女性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 哪3個月生的人,為身邊人默默付出,運氣也悄悄在變好,成就不小
    ,反而會忽視了身邊人的感受,發展之路也是不長遠的,像是下面此3個月出生的人,一直以來都為身邊人默默的付出,生活光景也在顯著的好轉,運氣不差,機遇不少,未來的人生成就也相當好,生活會在一年年之間發生改變,未來會很可能收穫最好的發展,善待身邊人,總不會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