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樂壇著名的女填詞人丁曉雯前幾年出了一本書---《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講述了她在樂壇這三十年的故事:最初參加大學城比賽的意氣風發,在滾石唱片做製作助理的艱辛與快樂,三進三出飛碟唱片的複雜心情,不過這些都被丁曉雯以一種相對輕鬆的筆調記錄下來。
丁曉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
這已不是她第一次出書了,前兩年她寫過一本有關「大學城」歌唱比賽的書,這也填補了那段歷史資料的空白。音樂人出書,這幾年在樂壇也不算新鮮的事了,能通過這些詞人、策劃人、唱片公司老闆的筆端,去記錄並了解那風起雲湧的年代,去知曉許多歌曲背後的故事,對於樂迷來說也是件新鮮而有趣的事。
早期雜誌中有關丁曉雯的報導
而僅僅把丁曉雯定義成作詞人,似乎也有些狹隘,她最初是以歌手的身份出道,後來既做過梅豔芳這樣大牌歌手的唱片製作人,又較早地在臺灣樂壇參與了音樂版權的事務,應該說一位經歷挺豐富的音樂人。其實從她的個人成長,也可以看到樂壇這三十年發展趨勢。大學期間,丁曉雯參加「第二屆大專創作歌謠比賽」,獲「創作組亞軍最佳演繹獎」。在比賽後出版的紀念專輯中,丁曉雯演唱了《告白》、《神話》兩首歌曲,漸漸步入唱片界。剛出道的時候,丁曉雯與林隆璇是以歌壇情侶的形象出現。
丁曉雯和林隆璇曾以歌壇情侶的形象出現
我個人 最早注意到這個名字,還是因為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1989年當這首歌曲正風靡時,第一次在這首歌的作詞欄看到了「丁曉雯」的名字,這也是我第一次認真記住一個創作人的名字。
丁曉雯《青蘋果樂園》手稿
在書裡丁曉雯說了寫這首歌的初衷:「青蘋果」當然就是青少年,而「樂園」則是暗指當時還沒解禁的地下舞廳。不過,歌詞卻表達的令人放鬆和開心,也很好地塑造了小虎隊開朗健康陽光的積極形象。而後,丁曉雯在寫詞的這條路上越走越寬,你可能沒留意過她的名字,但是你一定會記得這些歌:《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祝福》、《像霧像雨又像風》、《徵服》、《值得》……,不少都是華語樂壇的經典之作,也直接改變了歌手的命運,成了歌手的招牌歌曲。
我想推薦一首我喜歡的丁曉雯的作品,出自張學友《祝福》專輯裡的《最後一封信》。當時丁曉雯聽說張學友的新專輯在收歌,就把這兩首都推薦了過去,最初這首歌是由郭子演唱的DEMO版,專輯製作人黃慶元打電話給丁曉雯,讓她把歌先Hold著不要給別人,最後的結果這兩首歌都收錄了進了張學友的《祝福》專輯,這首《最後一封信》雖然不及主打歌《祝福》這麼火,但也是一首很耐聽的歌。
聽臺灣的流行音樂20多年,其實一直對於幕後的音樂人挺關注。歌手在臺前幕後的光鮮亮麗,離不開每一個幕後人的努力。多年前,曾在電臺做過一系列的幕後音樂人的節目,丁曉雯也是其中一位,當然,對於她更多的了解還是通過她的歌詞。她的歌詞沒有華麗辭藻的堆砌,十分淺顯易懂,但是頗能引起聽者內心的共鳴,又能通過歌者的演繹,讓聽眾一步一步去發覺歌詞背後更多深層次的情感。對於創作的過程,丁曉雯在書中也形象的說到「搔頭抓發,來回踱步,不知所措的煎熬……」,就仿佛是一個人獨自走進一條黑暗、漫長、陰冷的隧道。
丁曉雯演唱會海報
其實這《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亦是丁曉雯2014年3月演唱會的名字,此書也是為了這次的演唱會而作。歌唱是她進入音樂圈的初衷,也是她喜歡做的事情,能做一次演唱會對她來說更是一種重要信念。2015年民歌40的舞臺上,我們又看到了丁曉雯以一個歌手的身份回到舞臺上,無論是演唱還是寫歌,都印證了她的一句話「回返我愛音樂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