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旅遊發展十大熱點

2021-01-09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9日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旅遊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行。

2018年中國旅遊發生了很多重大的變化,為了系統回顧和全面分析這些事件,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於2018年9月~10月通過組織中心特約研究員推薦、向社會公眾徵集,遴選出了2018年中國旅遊發展的十個熱點問題。

熱點一:機構改革為旅遊帶來新變化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深化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18年2月28日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

2018年3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為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2018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文化和旅遊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即文化和旅遊部的「三定」方案。

截至2018年10月底,全國2/3省份的省級機構改革方案獲批,信息由當地官方媒體公布。其中,涉及文化產業、文化事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的新組建或改組的部門有21個,大部分省份為文化和旅遊廳,而海南為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重慶為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

熱點二:「一帶一路」旅遊合作成效顯著

2018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自從2013年我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以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和交流互鑑為特徵的沿線國家旅遊領域合作成為熱點,直接表現是旅遊市場規模巨大,旅遊交往密切,合作成效顯著。2017年,「一帶一路」國家國際旅遊人次約為5.82億,佔世界國際旅遊人次的44.02%,較該區域GDP佔比高約10個百分點。國內旅遊方面,「一帶一路」國家以84.2億人次遙遙領先,佔比高達80%。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旅遊來往日益密切,沿線國家赴中國旅遊遊客保持穩定增長,由2013年的903萬人次,發展為2017年的1064萬人次。中國出境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遊客人次由2013年的1549萬人次,增長到2017年的2741萬人次,五年間增長了77%,年均增速達15.34%。沿線國家的旅遊合作持續深入,明顯提升了旅遊便利化水平,尤其推動了我國與沿線國家在旅遊投資、市場開發和產業支撐上的全方位合作。合作的區域也由內陸、沿邊擴散到沿海、沿江。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格局基本形成。彼此依賴、彼此成就的結果是「一帶一路」沿線整體成全球重要的國際遊客淨流入地。

熱點三: 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熱點事件在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部署的背景下,國家層面涉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的大舉措不斷出臺。2016年7月,原農業部專門發布《關於大力發展休閒農業的指導意見》;2017年5月,財政部發布《關於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以一號文件的形式發布《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9月下旬,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上述文件都明確包含涉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的內容,國慶黃金周剛剛過去,10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又聯合印發了《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進行工作部署。為了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2018年6月,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也成為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

熱點四:霸座現象引發文明旅遊反思

2018年,「霸座」意外成為熱詞。先是8月21日在G334次列車上,某男乘客霸佔一位女乘客的座位不肯讓,並稱「誰規定一定要按號入座?」;接著9月19日在G6078次列車上,一女乘客持過道票非得坐靠窗位置;又接著9月23日在D353次列車上,一60多歲大媽買的是無座票,卻坐在他人的座位上拒不讓座。此外,還有消息爆出霸座大爺、霸座老外、霸座兄弟等。一時「霸座」事件刷屏,事涉男女老少,無分中外。除了「霸座」事件之外,遊客亂丟垃圾、亂折花木、胡亂刻畫、隨意停車、隨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為也時有報導。

2018年國慶節前夕,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一批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三名遊客被列入「黑名單」,分別是在馬來西亞水上清真寺矮牆上跳熱舞的河北遊客王某、張某,以及在大理市遊玩時用兒童玩具擊傷紅嘴鷗的湖北遊客彭某。

熱點五:境外安全事件警示加強防範

近年來,我國出境旅遊人次逐年增加,人們日漸提升的旅遊消費能力和境外旅遊消費意願催生了境外遊的熱潮。然而,一系列海外旅遊安全事故為遊客們敲響了警鐘,其中不乏涉及中國遊客的傷亡事件。

2017年以來,僅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爾地夫等多個熱門旅遊目的地就發生了百餘起中國遊客不慎溺水身亡事故。2018年更是發生多起重大安全事故,事故傷亡觸目驚心,引發了民眾的關注和熱議。2018年7月5日,兩艘載有127名中國遊客的泰國遊船在返回普吉島途中,突遇特大暴風雨發生傾覆,導致47名中國遊客不幸遇難。涉水安全是赴泰旅遊面臨的最大安全風險。2018年9月6日,日本北海道遭遇6.7級地震,關西機場、新千歲機場兩大航空客運中心關閉,導致超過千名中國旅客滯留。2018年6月29日,印尼峇里島阿貢火山火山噴發。

熱點六:特色小鎮發展受到重點關注

近年來,特色小鎮建設在全國快速展開並迅速升溫,至2018年有幾千個特色小鎮項目進入或將陸續進入建設、實施期,這些動則幾十億投資的項目,數量多、分布廣。從一片叫好到各種問題漸漸浮出水面,特色小鎮一直備受關注。有一些特色小鎮成功運行,另一些特色小鎮建設走了樣,違背了建設初衷,項目觸碰生態紅線、房地產化傾向嚴重、地方政府大額度舉債、造成公共資源浪費。

2017年12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兩不能」和「四嚴」的要求。2018年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2018年8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再發《關於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針對問題進行規範糾偏,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

熱點七:高鐵線路旅遊帶動效應凸顯

2008年8月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鐵路開通以來,中國高鐵進入第十個年頭。2018年,渝貴高鐵、哈佳高鐵、廣深港高鐵相繼開通運營,特別是廣深港高鐵開通將高鐵網絡延伸至香港。全國29個省會城市、180餘個地級市、370餘個縣級市開通高鐵,時速350公裡的「復興號」高鐵已覆蓋京滬高鐵等25條線路,高鐵網絡日漸形成。高鐵旅遊迅速崛起,日漸成為旅遊發展主力戰場,旅遊企業紛紛上線高鐵旅遊產品,搶佔高鐵旅遊市場。各大旅行社推出各類「高鐵遊」產品,攜程上線「高鐵遊」綜合平臺,美團推出「高鐵+」戰略,同程藝龍也圍繞高鐵遊產品線路進行整合;洛陽、梧州等高鐵沿線城市推出憑高鐵票享受景區門票、住宿打折等優惠;鐵路部門也開通「高鐵旅遊專列」,推動「高鐵+旅遊」融合,高鐵旅遊帶動效應日益凸顯。

熱點八:制度紅利再促海南旅遊發展

201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發布,明確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新定位,大力推進旅遊消費領域對外開放,優化入境免籤的國家範圍、停留時間和人數限制,鼓勵「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鼓勵跨國企業、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在海南設立國際總部和區域總部,著力打造躋身全球前列的營商環境等新目標、新要求,為海南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少令人羨慕的「制度紅利」。

隨後,海南省一系列舉措亮相:實施59國人員入境免籤政策;支持郵輪企業以東南亞、港澳臺等航線為重點,推動瓊港澳遊艇自由行,加快瓊州海峽兩岸港航基礎設施發展;中國旅遊集團總部正式從北京遷入海口;與光大集團等大型央企以及與世邦魏理仕集團等知名外企洽談或籤署了相關合作事項……

熱點九:景區門票降價仍需狠抓落實

在2018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國有重點景區降價(以下簡稱「降價令」)。6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於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到「十一」前夕,共有981個景區宣布免費或降價,在降價的907個景區中,降幅超過20%的有491個,佔54.1%;降幅超過30%的有214個,佔23.6%。降價的5A級景區有159個,4A級景區有534個,二者合計693個,佔全部降價景區的76.4%多。面對景區降價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從宣傳引導、實施細則等方面加以強化,逐步實現公共資源全民共享、景區服務費用遊客合理分擔。

熱點十:目的地營銷新應用打造網紅

2018年,一批旅遊目的地和景區嘗試使用新技術和新媒體營銷自身,提升服務。基於抖音的旅遊營銷、基於移動旅遊服務的「一部手機遊雲南」、面向全面旅遊解決方案的飛豬升級版未來景區,均成為這一年的旅遊行業熱點。抖音成為旅遊目的地成功營銷的平臺,一批旅遊城市,如重慶、西安、廈門等成為抖音上的網紅,旅遊收入與遊客量顯著增長。重慶已經成為抖音上最火的網紅城市,李子壩輕軌站因為抖音上很火的視頻「輕軌穿樓過」,成為很多旅行社力推的重慶一日遊必去的景點之一,很多遊客專程去拍攝輕軌穿樓而過的瞬間。西安城牆腳下的永興坊「摔碗酒」也被抖音捧紅,「摔碗酒」配上一首《西安人的歌》,吸引「抖友」前來「打卡」。此外,廈門鼓浪嶼的「土耳其冰激凌」、濟南寬厚裡的「連音社」和張家界的天門山等都藉助抖音形成熱點傳播。

(責編:趙芮(實習生)、常紅)

相關焦點

  • 盤點:2017年中國旅遊發展年度十大熱點事件
    中國網1月12日訊 今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旅遊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旅遊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對中國旅遊發展年度熱點事件進行梳理和評述,是「旅遊綠皮書」過去十餘年的慣例做法。
  • 2017年《旅遊綠皮書》|梳理中國旅遊十大熱點
    展望未來,面對經濟新常態,要提升我國旅遊業發展質量和效率,有賴於制度、模式、科技、政策、資本等領域的集成創新。2016年,我國旅遊發展高潮迭起,熱點頻出。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的梳理和提煉,該年度中國旅遊十大熱點為:重大活動彰顯中國國際影響;旅遊市場監管手段不斷創新;邊境跨境兩區建設逐步開展;導遊自由執業試點尚待推進;旅遊業「營改增」推進仍待完善;自駕車露營地領域新政頻出;非標準化住宿行業發展迅猛;旅遊行業併購整合任重道遠;港中旅與國旅實施戰略重組;上海迪士尼帶動主題公園熱。
  • 旅遊綠皮書:發布十大熱點 解析疫情下的中國旅遊
    中國網4月21日訊 2020年4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線發布了《旅遊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2019~2020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即「旅遊綠皮書」No.18),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編撰的第十八本旅遊發展年度報告。全書圍繞「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這一主題,通過兩篇主報告和近20篇專題報告,對2019~2020年中國旅遊發展進行了透視和前瞻,同時設立「特別專題:疫情下的中國旅遊業」板塊。
  • 《旅遊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在線發布
    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2020年是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制定之年。面對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應加強旅遊制度體系建設,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並著力解決入境旅遊、景區建設、旅遊投資等制約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老問題。2019年,我國旅遊發展高潮迭起,熱點頻出。
  • 2017年《旅遊綠皮書》:國內旅遊將成國民經濟新發展動力
    人民網北京1月20日電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旅遊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旅遊綠皮書:2016—2017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發布會17日在京舉行。
  • 「2019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十大熱點」發布
    「2019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十大熱點」發布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20-04-30 近年歷史學研究熱點具有持續性,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為廣東所長
  • 2018年煙臺老齡十大新聞公布 康養產業蓬勃發展
    中國山東網煙臺11月22日訊 (記者 郭婉瑩 通訊員 葛海燕) 記者從市老齡辦了解到,2018年煙臺老齡十大新聞和十大新聞人物正式揭曉,煙臺市職工長期護理保險6月30日起正式實施 ,失能失智老年人護理保障落地等
  • 2018中國十大知名研學品牌、中國十大知名研學營地獲獎者公布
    2018年4月至8月,由主辦單位:中國研學旅行(廈門)論壇組委會,平臺支持:青蔥匯青少年教育旅行活動商城的「中國十大知名研學品牌、中國十大知名研學營地網絡評選」歷經5個月的人氣投票,我們根據平臺的最終的總票數,得出了人氣排名前10名的2018中國十大知名研學品牌和前10名的2018中國十大知名研學營地。
  • 《慈善藍皮書》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
    2020年1月5日《慈善藍皮書》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會暨慈善藍沙龍第11期在北京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慈善藍皮書》主編楊團,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慈善藍皮書》副主編朱健剛,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金錦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等專家參與了活動,並結合熱點事件就2019年度中國慈善事業發展做了回顧與點評,內容涉及慈善發展掃描與展望、社會組織國際化亮點與發展趨勢、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情況變化與發展趨勢,等等。
  • 安徽臨泉中環格林童話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
    12月12-14日,2020年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在北京發布,臨泉縣中環格林童話世界入選,這是該縣文化和旅遊項目首次登上全國展示平臺。阜陽市委常委、臨泉縣委書記鄧真曉作現場推介並領獎。此次活動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家文旅企業參加。
  • 盤點2019年金融圈十大熱點事件!你知道多少?
    摘要:2019年倒計時!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科創板開板、中國進入5G商用元年、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康波財經特設此文,為您盤點2019年金融圈的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熱點事件。回顧2019年,都發生了哪些金融熱點事件呢?
  • 哈爾濱領銜「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2021中國冰雪旅遊發展線上...
    論壇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1》,哈爾濱榮膺「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榜首。報告指出,哈爾濱未來將「邁向國際一流冰雪旅遊城市」。作為我國冰雪旅遊的首選目的地,哈爾濱發展冰雪產業條件得天獨厚。哈爾濱是我國冰燈藝術發源地和冰雪文化的搖籃,早在1963年哈爾濱就舉辦了首個冰燈遊園會,1985年,舉辦了首個以冰雪活動為主題的國際性節慶活動——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一直延續至今。
  • 財經眼丨夜經濟、商業街、數位化……2020中國商業將呈十大熱點
    1月15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展望」評述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商業預計將呈現十大熱點,涉及夜經濟、商業街、服務消費、業態創新、流通數位化等多個方面。熱點一:國內市場銷售持續穩步增長,消費結構和營商環境繼續改善。2020年,消費將繼續發揮經濟增長第一動力的作用;沒有導致物價大幅上漲的主客觀條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總體仍會保持溫和上漲,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會保持中速增長。熱點二:夜間消費熱度升高,闢出商業「新藍海」。
  • 中國家居輿情報告披露今年家居十大熱詞、行業十大熱點事件
    在此背景下,12月23日,新京報商業消費部聯合千龍智庫發布《2020中國家居TOP品牌輿情報告》。  該報告依託千龍智庫大數據,梳理71家家居上市企業行業品牌價值影響力指數並作排名,對8大細分領域進行多維度剖析,形成2020年家居行業十大熱點事件、十大熱詞、十大問題及四大發展趨勢等,為消費者了解行業現狀、認知品牌提供參考,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新視角。
  • 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彙總 十大網絡用語介紹
    ­  「改革開放四十年」,「奮」勇向前;「貿易摩擦」再升級,熱潮難「退」­  2018年的中國,砥礪奮進,再譜新篇。理性面對貿易摩擦,謀求合作共贏;攜手應對共同訓亂,維持穩定發展。世界盃為文化生活注入激情,區塊鏈為國際合作提供機遇。最終,「退」和「貿易摩擦」當選國際字詞。2018年,「退」字訣橫掃三大洲。各國「退群」目的不同,但都是國家利益使然。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引發「貿易摩擦」。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和平與發展是民心所向。對中美兩國來說,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的未來。
  • AIPPI中國分會發布2020年度版權十大熱點案件——上海智慧財產權頻道
    12月12日,國際保護智慧財產權協會(AIPPI)中國分會版權熱點論壇在京舉行,國內版權界專家、學者、法官、律師、智慧財產權從業者及企業的代表等就版權領域本年度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討,就理論和實務問題深入交流,並發布了2020年度AIPPI中國分會十大版權熱點案件。
  • 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 你了解多少?
    1月5日,《慈善藍皮書》2019年度中國十大慈善熱點事件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慈善藍皮書》主編楊團,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慈善藍皮書》副主編朱健剛,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金錦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等專家參與了活動,並結合熱點事件就2019年度中國慈善事業發展做了回顧與點評,內容涉及慈善發展掃描與展望、社會組織國際化亮點與發展趨勢、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情況變化與發展趨勢等等。
  • 2020國考時政熱點: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
    2020國考時政熱點: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時事政治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國考時政熱點,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陽城2020年十大熱點事件
    縣委宣傳部和縣融媒體中心經過盤點和總結,推選出2020年的10大熱點事件,讓我們從中共同感受和觸摸這一年來陽城的變化、收穫和進步,帶著滿滿的收穫,帶著新的激情和夢想,踏上新的徵程,走進又一個嶄新的春天。01.「解放思想、對標一流、敢乾乾成」,高質量轉型發展浪起潮湧
  • 盤點2016年新能源汽車十大熱點新聞
    盤點2016年新能源汽車十大熱點新聞 2016年,汽車行業從不缺少新聞,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在這一年經歷了太多的是是非非,當人們還在對騙補議論紛紛之時,不知不覺間國家政策已經初步完成了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