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你們有在聽我說話嗎?

2021-01-18 福弟弟說時尚

我們常聽過一句話:「當你笑時,全世界都跟著你笑。」《小丑》,電影裡面所反映的世界觀,似乎不是如此。男主角亞瑟(瓦昆菲尼克斯)母親叫他「Happy」,母親告訴她,一定要裝出笑臉,為這世界帶來歡樂。他的職業是小丑,似乎也是最能實踐這份生之哲學的工作。然而他的笑眾人並不買帳,公交上的婦人怕她騷擾孩子,老闆和觀眾笑不出來,脫口秀的主持人莫瑞(勞勃狄尼洛)甚至以「以為一直笑就會紅」的酸言酸語,在節目上公然譏諷,地鐵上的三名華爾街菁英,直接認定了這樣的笑是訕笑,衝突隨之而起,被主流社會不認可的「小丑」應運而生。

在接演《小丑》之前,瓦昆菲尼克斯對這個角色是滿懷恐懼甚至排斥的,他擔心自己不夠好,他對漫改電影習於簡化角色、標籤化的做法有所疑慮,但導演陶德·菲利普斯說服了他,告訴他不會參考原作,會打造一部單純的角色電影,讓觀眾產生共鳴,並試圖讓觀眾去探索角色。瓦昆被說服了,他接下這個角色並為了完美詮釋小丑頻臨崩潰邊緣的狀態,為戲減去了近24公斤,雖然為戲減重不算鮮聞,同戲參演的勞勃狄尼洛(蠻牛)、馬修麥康納(藥命俱樂部)、克裡斯汀貝爾(燃燒鬥魂),都曾為了貼合角色成了戲瘋子,但瓦昆為戲瘦身所展現出來的成果,絕對讓觀者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他連背部都會演戲的模樣(媲美被人說在《神秘河流》連肩膀都會演戲的西恩潘)、在公廁和樓梯上翩然起舞的姿態、在節目中失控後邊笑邊顫抖的面容,每一幅畫面都像是藝術品,演員本身已成了作者,在銀幕上創作著屬於自己的傑作。

究竟是小丑讓高譚市陷入瘋狂,讓眾人隨之起舞?還是這個城市的惡意和冷漠,甚或身世對他的嘲弄,讓他一步步導向瘋狂?好的導演總有辦法從中抽絲剝繭,不去簡化角色,而去拓展這個故事的深度。一如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改編自當時震驚社會的茅武殺人事件,楊導讓大家看到可能是情殺導致的果,而去推衍小四為何要殺人的因,小明移情別戀固然是一個因素,但橫亙在他前面的,是揣揣不安的社會氛圍,聯考決定一切的升學壓力,教官學校不由分說的威權主義,宛如骨牌效應般讓他做了無可回身的決定。

陶德·菲利浦斯在《小丑》裡所做的,一樣是個反向式的、還原事情本質的非傳統敘事,在亞瑟成為瘋魔者之前,他經歷了什麼樣的故事?他的惡是天生還是有以致之?又或那真的是惡嗎?

我們需先拋開對這個角色等同反派的設定,一步步去聆聽他的故事,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導演並非要我們看到這個角色受盡欺凌,所以我們必須同情他,讓他的惡得以合理化,而是告訴我們這個社會就是有像有亞瑟這樣的存在,而你願不願意去正視他。

亞瑟曾跟社工師說:「你每次只會問我工作如何?有沒有負面想法?我告訴你,我滿腦子都是負面想法。你有認真聽我說話過嗎?」亞瑟也曾在日記寫道:「患上精神病最糟糕的,莫過於人們希望你表現得像個正常人。」希望別人聽他說話,無疑是他最卑微的願望,奈何不止社工師,除了唯一對他好的侏儒,沒有人要聽他說話,老闆質疑他帶槍到兒童醫院的動機逕自開除了他,觀眾對他的說話,不是笑梗接收不到,就是他欲為弱勢的一方發聲予人說教感,而要攆他出場。

而自小即被母親告知會忍不住大笑的精神疾病,初始他還能以字卡表示自己真的罹病,但醫院盤問他的警察卻說:「你這樣不時大笑是真的還是裝出來的?」

「你覺得呢?」亞瑟回到。更精準的臺詞應是:「你們覺得呢?」竟然我的存在無法見容於社會,我只好從自身萃取一個新的角色,你們認不認同、接不接受我都不在乎,因為我已經好話說盡、氣力耗盡了,亞瑟變成小丑的過程,誠然戲劇化但也搬演得非常日常,每個國家、每個角落,都有大大小小的亞瑟,期帶著被包容,渴望著被認同,但社會不允許他們展示傷疤,做自己變得艱難異常,小丑們的誕生,只是一個個被異質化的結果。

電影裡諸多場景都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同樣一個樓梯,亞瑟剛開場時在暗淡的夜蹣跚地往上爬,那樓梯像怎麼走也走不完,孤獨得令人鼻酸,後段當他興高採烈要去參加脫口秀節目時,徐步在樓梯上歡欣起舞的姿態又讓我們一同感受到他的喜悅,甚至可以說見證了他的「成功」(不用偽裝,不再強顏歡笑)

而電影裡安排勞勃狄洛飾演脫口秀主持人,更是對他主演過電影《喜劇之王》的致敬,在《喜劇之王》裡,勞勃狄尼洛飾演的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演員,幾番受挫後決定鋌而走險,差可比擬《小丑》裡瓦昆菲尼克斯夢碎後癲狂的過程,而片中一幕瓦昆裸身把玩著槍的場景,明顯是對一樣由勞勃狄尼洛主演《計程車司機》的諧仿,面對著不公的體制,傷痕累累的他們必須先做這樣的預演,來告訴大家「我有話說」。

我無法單純以「好看」來形容我觀看完《小丑》的感受,因為觀看的過程泰半時刻是不舒服的,倒不是殺戮的畫面太慘忍,而是較之刀刺肉身,人心的齒冷更令人膽寒,話語能殺人此話一點不假,看完你會不住回想導演在訪談中提到「我們都有罪,都犯了罪」的說法。而瓦昆為角色所增添的魅力,就算將時間拉到十年、二十年後,依然禁得起琢磨和考驗,他所詮釋的不是扭曲也不是邪惡,而是赤裸和真實,他的笑宛如魔音,在你腦海揮之不去,他的舞輕盈又沉重,意圖讓你看到他的存在,他將角色鑿進自己也鑿進觀眾心裡。

相關焦點

  • 《小丑》短評隨記:「希望我的死亡比我的生活有價值」
    「希望我的死亡比我的生活有價值」戴上面具是小丑,摘下面具依舊是小丑;工作是小丑,生活中是小丑;面對嘲笑和鄙夷,還依舊假扮小丑他儘量去抓住生活中對他僅存的善意,甚至是誇大和幻想不存在的感情。因為他太需要這些了。
  • 小丑:我希望我的死比我的存在更有意義
    黑化前的亞瑟,是一位際遇坎坷的社會底層人士,後來變成小丑,導火索是一次偶然的犯罪,真正的驅動力則是主人公發現了自己悲劇人生的背後真相。現實中,不少犯罪分子都有類似的心路歷程。此外,作為一種電影分類,超級英雄電影通常著力呈現視覺奇觀。而《小丑》不但沒有這類作品常見的飛天遁地場景,甚至連鳴槍鏡頭都屈指可數。《小丑》更著墨反映的是「真實的暴力」。
  • 6月排名第一的韓劇致敬《小丑2019》,那他背後的故事你們知道嗎
    在第一集中,朋友就評價文鋼太,」你的笑就像小丑,嘴巴是微笑的,但是眼神卻很悲「。突然讓小編想起的2019年的那部《小丑》,傑昆菲尼克斯飾演的小丑,帶我們看到了一個正常人如何變成了一個精神病人。那麼,已經看完《小丑2019》的你們,知不知道《小丑2019》背後的故事呢。
  • 他是小丑
    許舟說話了。(三)駱爺騎著騾子,出了鎮。車上已經沒了那兩個小孩的身影,已經換上了滿滿當當的貨物。騾車在駱爺鞭子的抽打下,飛快地向白水鎮的方向而去。「哥,你說縣城裡的人像咱農村人那麼好嗎?」許舟緊緊地跟在許舟的身後,生怕走丟了。即使這條路,只能通向同一個方向, 絕無可能還會有另外的路。「你以為我們每次都能遇到那麼好的人嗎?」
  • 我不是小丑
    今天我發了條朋友圈,被朋友圈的小姐姐懟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家裡人又跟我介紹一個相親對象。
  • 朋友請聽好:有多久,沒有人認真聽你說話了?
    讓我回想起上一次聽電臺,算算時間,已經過了七八年了。當聽到何老師在節目裡說到這句:朋友,你有多久沒有人認真聽你說話了?人們沒有時間去留出時間,停下腳步和別人說話,同樣,也沒有人來聽你說話。一禪小和尚說:有人陪你說話,其實就是種莫大的幸福,這種幸福逾越了任何一種關係,它的名字,叫做「懂得」。所以,在第一次聽到這檔節目的主題曲時,我又被感動了。
  • 我在家閒著,於是給小姨子打電話,聽她說話氣喘籲籲的.我說...
    不夠了再說話」前女友很是高興的回覆說:「夠用,還是我男朋友有辦法啊,你放心,我日後一定還給你,九年多沒見了你現在幹啥呢,這麼有錢?」我呵呵一笑:「沒事,不夠用您儘管說話,俺現在改做抵押貸款了....」小夥子你要單飛也不急於這一會吧,瞧把教練都給氣走了
  •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意思梗 小丑竟是我自己bgm是什麼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什麼意思梗小丑原指那些在雜技中滑稽表演,用來取樂觀眾的人。現常被用來指代「舔狗」、「生活不如意,在網上譁眾取寵的人」,常用於自嘲或嘲笑別人。小丑竟是我自己源於舔狗和女神之間的聊天截圖,和喜歡的人聊天的舔狗,活躍的像個挑梁小丑,舔著臉盡力去討好別人,卻得不到任何的過問。
  • 《囧媽》:有一種育兒方式,叫「我聽不見你說話」!
    萬事萬物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要接受就接受全盤,而不是只接受這個方式你認為好的一面,拋棄你認為壞的那一面。你沒有這個能力一件事的兩面性分開,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一)有一種育兒方式,叫:「我聽不見你說話」一份調查顯示:70%~80%的兒童心理衛生問題和家庭有關,特別是與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交流溝通方式不當有關。
  • 講道理,小丑到底有沒有愛過小丑女?
    ,達到精神上壓倒性勝利——講爸爸劃嘴的故事,來全面壓制小混混——勞資連老爸都敢殺,你們算什麼?講毀容的故事,來全面壓制身為女士的瑞秋——勞資被女人害慘了,我恨女人!幫助小丑越獄,變成小丑女後,小丑女便與自己原本光明的未來徹底告別了,而她並沒有「犯罪的動機」,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小丑所以,她是嚴重依賴小丑的,因為離開了小丑,小丑女就找不到存在的意義了因此,電影中看似莫名其妙的兩個問題「你願意為我死嗎?」「你願意為我而活嗎?」
  • 說唱聽我的《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第三期結尾的預告片,看到派克特在評委席上泣不成聲,我第一反應是這傢伙當老闆了也會演了,至於嗎?一首歌能聽哭了,我很是期待第四期,說唱聽我的如何能把這個梗圓好了,畢竟偽善的東西包裝再華麗,也不會進入大家的心中。
  • 最近火爆全網的「小丑竟然是我」,究竟是什麼梗?!
    小丑?它不是馬戲團挨打搞笑角色嗎?和我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我覺得大可不必。在我看來,大家明顯是對自嘲有了新的理解,我對自己自黑的越厲害,下次你再黑我,我就越不受你打擊。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只有我有發現美的眼睛。
  • 故事 | 會說話的貓
    「那你,能給我講講這一路上的故事嗎?」之之好像終於擁有了一個朋友,她極度的渴望著交流。……「爸爸,昨天晚上有一隻會說話的長耳朵貓,它是我的朋友。」之之第二天欣喜的和大鬍子團長說。「也許,我該給你找個老師了,教你讀書,怎麼樣?」團長對女兒的話不以為意,權當作小姑娘的奇思妙想。「老師會把書塞進我的肚子裡嗎?」
  • 骯髒的小丑
    我一直認為小丑是一個褒義詞,它是用來形容給別人帶來快樂,而自己忍受痛苦的人,最近我對這句話有了新的認識。盧梭曾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到:「人是生而平等的」;聖經上也說:人人生而平等。但是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這麼多的不平等呢?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些人就生在羅馬;灰姑娘嫁給了王子,是因為她爸本身就是公爵。為什麼小丑們都看不起普通人,而喜歡奉誠坐在第一排的觀眾呢?當我每天走進大門的時候都會看到在門口立著一塊很大的是石頭,上面寫著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
  • 葉知秋聊身邊女富婆太多,自嘲小丑竟是我自己
    節日是給有對象的人過的,對咱來說,普普通通工作日罷了!(我想過節!!!)    確實確實,葉老師說得對,男人不上進,怎麼會有女人喜歡自己呢!小見見就很上進,建議各位單身女性看看我。  有彈幕說不上進可以找富婆,沒想到葉老師一波靈魂拷問,讓小見見聽了都覺有覺得自閉了。  「男孩子要找富婆,你們有資本嗎?你有一米八幾嗎?你長得夠帥嗎?你身材夠好嗎?你說話好聽嗎?你能哄富婆開心嗎?你能滿足的了富婆嗎?」
  • 「CF」小丑在我身邊?原來CF裡有這麼多「小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靈狐姐。恰逢年末,回首不平凡的2020,依然是爆梗頻出的一年。從「專業團隊」到「大威天龍」,從「打工人,打工魂」再到「渾元形意太極門」等等,相信每一個都承載了各位小夥伴不同的樂趣及回憶。
  • 聽電影 | 《小丑》-- 揭開笑容背後的真相
    Hello各位,又到了周五晚上,又到了周末,忙碌了一周,今天就休息休息眼睛,來「聽電影」吧!
  • 小丑竟是我自己bgm 小丑竟是我自己表情包後續
    小丑竟是我自己bgm 小丑竟是我自己表情包後續時間:2020-12-22 23: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丑竟是我自己bgm 小丑竟是我自己表情包後續 小丑竟是我自己bgm是什麼?表情包後續故事是什麼?
  • 《小丑》壓抑卻有共鳴的小丑,不是預想中的小丑?
    (很久之前看了記錄下來的感想)只看了預告 沒有看別人的影評看之前非常不明白為什麼中國大陸不給上映,看完以後就明白了整部看下來非常壓抑,內心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特別是在小丑止不住笑掐住自己喉嚨的時候,我仿佛自己的喉嚨也被掐住。
  • 看過任嘉倫生日會嗎?結束蹲在舞臺聽粉絲說話,超暖心
    看過任嘉倫生日會嗎?結束蹲在舞臺聽粉絲說話,超暖心有一些明星是很忙的,他們時常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很滿。但也有一些明星是比較悠閒的,他們的時間管理相對輕鬆。有了背後團隊的支持,他這一次生日會是很成功的。在結束的時候,他的一個動作受到了不少人的點評,相對於其他明星辦完生日會直接離開的舉動,他留了下來。針對他為什麼留下來這個話題,不少人發出了疑問,有一些人表示很正常。不管是哪一種看法,看完這個視頻,你們會有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