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我們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保護人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但由於居住環境影響、個人衛生、精神壓力大、飲食雜亂、濫用化妝品等因素,導致患皮膚病的人越來越多。
尤其是到了冬季,受冷空氣的刺激,皮脂腺、汗腺的分泌功能降低,也使得皮膚的抵禦能力降低了,因而冬天成了皮膚病的「高發季」。
不過,冬季同樣也是預防和治療皮膚病的好時節,今天可可就教大家幾招應對常見的皮膚病~
手足癬,趁著冬季治療,事半功倍
手足癬是發作於掌、蹠與指、趾間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在天氣炎熱時更高發,初起常表現為散發小水皰,漸至脫屑、損害增多擴大,融合成片,邊緣有環狀鱗屑,皮膚變厚,冬季可伴有裂隙。
到了冬天,氣候乾燥,出汗明顯減少,皮膚癬菌的生長、繁殖能力下降,活力減弱,所以治療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殺滅真菌、有效根治!
●
徹底擺脫手足癬的治療重點
①堅持用藥
治療足癬通常以外用藥為主,需要一個月時間;嚴重的則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合併內服藥,一到兩周,這是起碼的要求。
若是症狀減輕就擅自停藥,會使得沒有殺滅的真菌產生耐藥性,導致手足癬問題日益加劇!
②擴大藥膏塗抹範圍
塗抹藥膏時,不是哪裡癢哪裡紅,就僅僅塗在哪裡,而是應該連著皮損周圍2-3cm的外觀正常的皮膚,也一起塗抹。因為皮損周圍的正常皮膚,往往會藏匿著大量的真菌繁殖體孢子,需要治療時一起殺死。
③注意個人衛生
不要隨意抓撓,以免造成自身傳播。如摳完腳,不洗手,會把腳癬傳染成了手癬。
另外,不要與人混用毛巾、腳盆,混穿鞋等,以免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還要注意勤換洗鞋襪,並且勤殺菌,可以用抗真菌的散劑、噴霧等噴灑鞋襪。
冬季易犯的3大皮膚病
要學會「打壓」
●
凍瘡
在寒冷的季節,特別是氣溫驟降之後,一些暴露的部位會出現紅斑、丘疹,並伴有瘙癢,遇熱後還會加劇,這很可能就是長了「凍瘡」。
凍瘡不僅挑環境還挑人——寒冷潮溼或是冷暖劇變的氣候易引發凍瘡;而像老人、兒童等人群,末梢血液循環相對較差,則更易凍瘡。
凍瘡最難忍的應該就是癢,一般治療是使用一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藥,如肝素納軟膏,或者是一些凍瘡膏;還可以用一些理療方法,如紅外線或者紅光每日一次照射。
此外還可以試試下面的小藥方:
①取15-30克的生薑,拍扁放入鍋中,加水煮10分鐘左右。煮好後再添加適當冷水至40℃左右,泡手腳。
生薑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因而對於凍瘡有輔助治療效果。
②取紅花10-15克,按上述的方法煮水泡腳。
紅花能活血通經、祛瘀止痛,起到改善和預防凍瘡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凍瘡發生破潰,不能泡,一定要及時就醫用藥,避免發生感染。
小貼士:氣溫低於10℃時,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且衣著不宜過緊,以免影響末梢血液循環;穿鞋要透氣、寬鬆,避免引發腳汗而為凍瘡的發生創造環境。
●
雞皮膚
「雞皮膚」學名稱為毛周角化病,特徵就是毛囊周圍的角質會增厚,導致毛囊口被過厚的角質堵塞,形成一粒粒的小凸起。而冬季天氣乾燥,皮膚的角質增厚,「雞皮膚」也就顯得更嚴重了。
雞皮膚其實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因而無法進行根治,但是做好三件事,能改善肌膚狀況~
①去角質+保溼
雞皮膚與毛孔堵塞有關,因而保證毛孔通暢是第一步。可以用含有磨砂顆粒的沐浴產品,輔助沐浴球、海綿搓洗去角質。但使用不宜過於頻繁。
洗澡後一定要及時擦乾,並及時塗抹保溼的乳液,遠離乾燥。
②營養素的補充
少吃辛辣刺激的飲食,而像菠菜、胡蘿蔔、南瓜、芒果、杏、木瓜等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可以適當的多吃些,對嫩滑肌膚有好處。
③合理用藥
醫學上對付「雞皮膚」通常會使用含水楊酸、乳酸或維A酸的軟膏,但一定要遵醫囑或看清說明書使用。
●
銀屑病
銀屑病也叫牛皮癬,它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即「冬重夏輕」。
一方面是因為冬季氣溫低、日曬較少;另一方面,是由於氣溫下降,戶外活動少、屋內較少通風,利於病原體傳播和繁殖,從而使咽炎、扁桃體炎、氣管炎等疾病流行,而這些感染性疾病也是加重銀屑病的重要因素。
銀屑病作為一種免疫性疾病,除了會發生皮膚的改變外,還可能伴有代謝紊亂,比如易出現高尿酸、高脂血症、高血壓、血糖高、心血管的病變等。
因此,一旦皮膚出現散在的、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丘疹或者斑塊,表面覆蓋多層銀白色鱗屑,多是患有銀屑病,一定要及時就診,針對不同病因、分型、時期進行治療。
另外,患者在生活中也要注意:
①注意保暖,以免發生感冒、炎症等,加重銀屑病病情。
②飲食清淡且營養均衡,多吃有豐富維生素、纖維素、蛋白質類的食物,限制脂肪類、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③保溼要及時。冬季皮膚乾燥,可選擇相對油性的保溼霜/乳液,防止皮膚水分丟失,保持滋潤。
④生活要規律,避免熬夜、抽菸、酗酒等不良行為習慣,同時要保持樂觀放鬆的心態,勤鍛鍊,提高免疫力。
來源: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來源:健康巴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