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長的醜?這事,咋說呢?人和人的鑑賞水平不一樣,要俺看吧,就那樣吧,算不上醜,但也談不上俊俏,至少和現在那些個小鮮肉沒得比,您要拉現在一小鮮肉演這麼一個主,一準出戲。
所以慈禧對李蓮英那不叫喜歡,那叫得寵,所以相貌和得寵壓根他就不是一組前因後果的關係,整岔氣了。那麼接下來,咱就通過說說李蓮英的一些個生平,從中吧嗒吧嗒李蓮英為嘛得寵。
開頭需要交代的一些個事
李蓮英原來叫李進喜,很土的一名字,畢竟家裡邊就不是什麼文化人,李蓮英這名還是慈禧給起的,這還是李蓮英進宮十四年以後的事了。
其實李蓮英的家境也不怎麼好,他老爹開頭也就是個無業游民,後來給他們家一個遠房叔叔幫忙幹活,這叔叔沒後,就認了他老爹做了兒子,就是這叔叔張羅著給李蓮英的老爹娶了老婆,這才有了李蓮英兄弟四個。
這不後來這叔叔就死了,這叔叔家還算有一點家財,那麼這族裡頭的人,就惦記著這叔叔的那點子財貨,就想著把人家給瓜分了,裝自己口袋裡頭。
那麼李蓮英一家在當地就待不下去了,一家老小這就遷到了北京城。來了北京城,一家老小就靠著父母弄個制皮的活來補貼家用,但這點東西賺來的錢,壓根不夠一家六口吃喝。在這麼下去,一傢伙就得吃散夥飯了,父親瞅著四個孩子,就屬李蓮英聰明。老人嗎,就那樣,聰明的孩子出去了有活路,笨蛋出去了那是找死,指不定還得把家裡頭連累了。
於是找了門路把李蓮英下邊給拉了,讓他做了太監,這門路其實是他們家鄉一個討生活的路子,就有著傳統。所以這門路也好找,就找了一個叫沈蘭玉的太監把這事給辦了。
最開始的時候,也沒進宮伺候,而是去了鄭親王的府上做太監,也算是個實習,這鄭親王一瞅這孩子還成吧,一傢伙就送到了宮裡頭伺候著了。
說道這裡咱插一句嘴,有的說法是李蓮英打八歲就進宮了,這是扯淡,清宮裡頭的記錄是十三歲,也不是因為李蓮英掌握了一門梳頭的好手藝,這才被推薦進了宮裡頭,沒這檔子事。
慈禧身邊可是有正兒八經梳頭的,當年在宮裡頭相當有名,叫梳頭劉,所以梳頭這事,李蓮英壓根就插不上手的,有關這事在《宮女往談錄》中就有記載。
也就是說,李蓮英能夠進宮,那是按照正常的手續走的,沒有什麼天賦異稟的手藝。
所以最開始李蓮英在奏事處,景仁宮先後都當過差,領頭的太監感覺這小子可以啊!聰明,伶俐,一個眼神過去就明白要幹嘛?得咧,這就接著往上推,這一傢伙就推到了同治身邊,同治一瞅不錯啊,就賞給了慈禧,在慈禧的身邊聽用。
這個時候,李蓮英才十六歲,瞅見沒三年就湊到了慈禧的眼跟前。後來的事。這個時候,慈禧身邊最得寵的太監其實是安德海,就那個蹦上跳下給慈禧聯絡外頭勢力的傢伙,慈禧拌到八大顧命大臣,安德海就是一牽線的。
這貨知道的慈禧背地裡幹的事,那是不老少,按理說你得消停消停,他可不,儼然把自己當成了大紅人,慈禧的代言人。
後來不就被丁寶楨抓住給咔嚓了嗎?安德海的死,壓根就是自己作的,慈禧也不想他活了。這些個事,李蓮英那是看在眼裡,聰明讓他學會了討好主子,安德海讓他學會了,奴才就奴才,小心謹慎才是上道。
咱這裡舉個例子,您就明白了
當年李鴻章不是建立了北洋海軍嗎?這不軍隊建成了,你咋也的讓慈禧知道是咋回事,怎麼個樣子吧!他就上奏讓朝廷派大臣去瞅瞅。
那麼慈禧就指派醇親王去看看,那會光緒還在,醇親王是光緒的親爹,醇親王啥人?他就知道慈禧這輩子都不會相信任何人的,所以就拉著李蓮英一塊去。
「準了!」得咧這倆人算是欽差吧!可到了地頭您都想不到,這李蓮英天天捧著煙杆子走在醇親王的身後,就不走前頭,有那麼個不搶醇親王戲份的意思。
而李蓮英你咋瞅都像個伺候人抽菸的,沒人問的時候一句話不說,幹的活不是給醇親王裝煙杆子,就是遞煙杆子。
一但回去,啪的一聲就把門關了,誰也不見。李蓮英能夠活到最後,不是沒有道理的。當年安德海和李蓮英也差不多一塊進的宮,一個讓人給剁了,一個活到了出宮。
當然謹慎還不行,你還的聰明,把該辦的事能給辦了,出了紕漏還能把窟窿給堵上,有著不能讓慈禧出醜的本事。
咱再舉個例子,您體會一下
大傢伙都知道慈禧這人特別的喜歡聽戲,當年同治剛死了沒多久,就跑到戲園子聽戲去了,一點憂傷都不帶著,估計還有那麼點權利回歸的喜悅吧。
而這唱戲的慈禧就很喜歡一個叫楊小樓的人。那麼有一天吧,慈禧聽完了楊小樓的戲,笑的很開心。好吧,開心就好,你想討個賞啥的,這不就是個順理成章的事嗎?
於是這楊小樓就想著讓慈禧給自己整個墨寶,回去也好嘚瑟嘚瑟。沒毛病,慈禧就答應了:「拿筆來!」「刷刷!」就這麼的寫了一個福字,嗯,這傢伙慈禧寫錯字了,偏旁給整錯了。楊小樓一瞅,這接不是,他不接也不是。
您想啊,這可是慈禧的寫的字,一回去可不就要讓大傢伙鑑賞鑑賞,這傢伙壓根是個錯字,這要是傳出去,別人沒事,他楊小樓可撐不住啊!
但你要是不接,完蛋了,慈禧當時就要怒了:「你幾個意思?」這傢伙立馬就尬住了,場子冷了下來。就這個時間點上,李蓮英馬蹄袖這麼一打:「還是老佛爺啊,這福比旁人還是要多的!」這好,楊小樓也是個聰明人,借驢下坡跟著就說:「老佛爺您這福氣可多啊,萬人之上啊,咱一個奴才可領不起!」
慈禧笑容可掬:「那好,隔天再給你吧!」給不給到無所謂,這傢伙尷尬算是撩過去了,要是沒撩過去,輕了咱就不說了,重了也許就有人要蹲大牢了。慈禧可不是好人啊!
那麼李蓮英這麼有眼色,把事辦的這麼好,慈禧當然就喜歡了
所以給李蓮英的權利是越來越大,而李蓮英是越發的謹慎了。到了李蓮英四十六歲的時候,一頂二品頂戴花翎就落到了李蓮英的腦殼上了。那麼為嘛要提這件事呢?很簡單按照清朝的規矩,一個太監,這輩子弄個四品頂戴就是極限了。慈禧為了他,可是打破了祖制,直接給了一個二品。這其實也不算什麼?想當年慈禧眼跟前最得寵的倆太監,一個是李蓮英,另一個是崔玉貴。崔玉貴一直想和李蓮英爭寵,結果是被慈禧給掃地出門了。對於慈禧來說,李蓮英懂他所想,懂他所要,不用這都沒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