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民航體制改革後,實行政企分開,各大航空公司相繼成立,市場競爭逐漸開始,空中服務越來越被關注。1990年,恰逢亞運會首次在中國舉辦,舉世矚目。
剛剛成立的北方航空公司開民航之先河,特意為乘務員們趕製了一批旗袍,紅色大絨面料上繡著金色的鳳凰,既洋溢著盛會的喜慶氣氛,又充滿了濃鬱的民族風情。因為亞運會,飛機上多了許多穿著各異、膚色各異的外國運動員,古典豔麗的中國乘務員引起了他們的極大關注,攝影機、照相機在客艙中寸步不離地追隨,甚至不惜攪亂乘務員的服務程序,美麗的中國乘務員和異國的「追星族」成了當年航班上兩條對比鮮明的風景線。東方空姐的優美形象,也因此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其實,北方航空空乘服裝的演變,也展現著民航近30多年發展的縮影。
一、1979年:18位女高中生首穿乘務員服裝
1979年,瀋陽民航局第一次面向社會招收空中乘務員,經過層層篩選,18位年輕漂亮的女高中生幸運地成為新中國民航史上第一批不帶軍籍的乘務員。乘務員的制服在告別了中性化的軍裝後,小巧的蝴蝶結第一次飛上了乘務員潔白的衣領。女性美第一次在服裝上加以強調。
18位乘務員一起剪短了頭髮,清一色地燙成了當時最流行的同花式髮型,加之高挑的身材、姣好的面容,使當年的瀋陽乘務隊豔驚全國。
一時間,「空姐」成為許多女孩兒夢寐以求的職業。攝影師也將她們請上1980年的掛曆,這是首次在年曆上起用乘務員形象。這不但使普通百姓能一睹芳容,還催生了一段經典的愛情故事。一位年輕的飛行員被照片女主角——李紅的甜美笑容所傾倒,愛在一見鍾情,追得義無反顧,最終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
二、上世紀80年代:時髦的白色的確良襯衫和藍色西服套裝
上個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國家主席胡耀邦邀請日本「中日友好三千青年代表團」到中國參觀訪問。從此,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日本旅客往來於國內航線。於是,第一批日語專業乘務員應運而生,穿梭於安-24、伊爾14飛機的客艙中,她們身著時髦的白色的確良襯衫和寶藍色西服套裝,好像藍色的蝴蝶飛舞於藍天白雲間。眾多的日本旅客在驚豔之餘,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記錄下這美麗的瞬間。
後來,還是那件白色的確良襯衫,還是那種沒有行李箱蓋板的三叉戟機艙,但是這時的旅客已經可以「非常幸福」地獲贈標有「中國民航」字樣的小飛機模型、指甲刀、鑰匙鏈等小巧的紀念品,長航線的旅客還可以就著李谷一的甜歌,細細品嘗炒飯、對蝦等美味,不過當時的飛機通通沒有烤箱,旅客對飯菜的溫度也不過多要求。
三、1988年:乘務員制服突出女性的曲線美
1988年,三叉戟已逐漸淡出民航,取而代之的是「空中美男子」——MD-82。這種飛機機上設備新,服務設施全,噪音小,機上的烤箱隨時可以加工熱騰騰的米飯。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機上有了餐車,乘務員們再也不用託著沉甸甸的飲料在客艙裡找平衡了,安全係數也增加了不少。
由於勞動強度減小,這時的乘務員制服更注重突出女性的曲線美,顏色從寶藍色變成了國際上流行的深藍色,襯衫也由直領改成了更加女性化的刺繡花邊領。
四、1998年:制服區分工作性質
上世紀90年代初是中國民航飛速發展的幾年,年運輸量成倍增長。乘務員的制服因時而變,襯衫在幾經變化後,越來越時裝化,並出現了大手筆的改變,先是在襯衫的領口飾以兩條飄帶,隨後又將飄帶加長打成蝴蝶結,制服外套也與北航的所有標誌一起統一成海藍色。因為著裝完全統一,旅客只能通過乘務員的年齡來辨別她在客艙中的地位,因為猜錯年齡而讓雙方尷尬的事兒時有發生。
各航空公司經過幾年在硬體設施上的投入與比拼,空中服務逐漸成為航空公司做大市場的主打牌,各式顧客至上的親情服務相繼出臺。乘務員的服裝也不只是裝飾,1998年,北航推出的純紅、紅藍相間、純藍三種領花,就兼備了區分工作級別的功能,這也敦促了乘務員更加努力工作。
五、2003年:南航北方分公司千名空姐著「紅裝」
2002年10月11日,民航體制改革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地處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南方航空集團,更是這場變革中的主角。伴隨著南航、北航、新疆航的聯合重組,新南航迎來了新的光輝航程。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三亞的千餘名乘務員告別海水藍,穿上木棉紅。同時,南航北方分公司也在此基礎上,屢次在重要節日推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在客艙中颳起了陣陣「民族風」。
從刻板、中性的軍裝到職業範十足的時尚套裝,空中小姐的服裝伴隨著中國民航前進的腳步不斷演變。世界在變,中國在變,民航在變,民航人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與服務理念。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服務,無論服裝如何變化,這一點永遠不變。
特別感謝微信公共服務號「南航微視窗」供稿,更多消息可關注微信公眾號「南航微視窗」
6薦聞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