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11月23日在上海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說,上海近期新確診的5例新冠肺炎病例出現味覺嗅覺減退等症狀。鄔驚雷提醒市民,如果近期出現突發的味覺嗅覺丟失,需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到醫療機構就診。
上海5例病例確定為普通型
鄔驚雷介紹,自2020年11月20日以來,上海新增了5例本地病例,後面4個病例都是在此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排查中發現的。
截至11月23日上午8時,總體看來,這些病例在入院前出現了發熱、乏力、乾咳、咽痛、頭痛、嗅覺味覺減退等症狀,胸部CT檢查時均發現有肺部感染灶的存在,核酸檢測陽性,經專家會診後確定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普通型),並轉入上海市公衛臨床中心的集中救治。目前5名患者病情穩定,仍在進一步治療當中。
實際上,嗅覺、味覺改變等新冠非典型症狀的出現並不是最新發現。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王一民此前曾稱,「嗅覺、味覺改變」這一非典型症狀在之前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比較少見,但在國外的一些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特徵中往往有關於「嗅覺、味覺改變」的報導。
此前,6月24日,在北京第131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也曾介紹,北京當時新增的256例確診病例中,有部分病例出現非典型症狀。其中,有嗅覺改變的33人,有味覺改變的21人。
北京一名臨床醫生透露,256個病例中,出現嗅覺、味覺改變的比例約為10%。
國外多項研究中,報告嗅覺味覺失調的病例佔比有的高達64%。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也在相關醫學專業協會建議下,將突發的嗅覺味覺失調納入COVID-19的診斷標準。不過,由於缺乏長期隨訪數據,尚不清楚有多大比例的患者會發展出長期持續的嗅覺功能障礙。
建議出現症狀引起警惕並隔離檢測
基於「突發味覺、嗅覺改變」或許可以預示疾病發生,特別是在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當中,包括美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英國耳鼻喉科協會(ENTUK)等機構都建議將這一症狀納入診斷標準之一。
相關醫學指南提到,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出現了嗅覺功能障礙,不管是否出現其他發熱、乾咳等已知症狀,一旦突發這種「嗅覺和/或味覺失調」症狀的患者應立即自我隔離,並應該檢測是否已經感染新冠病毒。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黃可醫生也提醒,如果沒有過敏鼻炎或慢性鼻竇炎等病史,突發了嗅覺或味覺的改變,同時伴有發熱等呼吸道症狀時,應該要引起警惕是否有感染新冠病毒可能,立刻自我隔離並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