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有腹瀉、嗅覺味覺突然減退,請及時就診!

2020-12-27 澎湃新聞

注意!有腹瀉、嗅覺味覺突然減退,請及時就診!

2020-11-26 0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自2020年11月20日以來,本市新增了5例本地病例。總體看來,這些病例在入院前出現了發熱、乏力、乾咳、咽痛、頭痛、嗅覺味覺減退等症狀,胸部CT檢查時均發現有肺部感染灶的存在,核酸檢測陽性,經專家會診後確定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普通型),已在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集中隔離治療。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提醒:

市民若出現發熱、乾咳

或一般感冒的症狀

尤其是出現腹瀉

以及嗅覺味覺突然減退

甚至於消失的症狀

需及時就醫

並且不要忘記佩戴口罩

據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盧洪洲教授牽頭,聯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舒易來主任以及德國、法國等國際專家的一項研究,嗅覺或味覺失靈在新冠患者中佔據了較大比例,高達 41%,其中中國、德國和法國患者嗅覺或味覺障礙的發病率分別為 32%、69% 和 49%。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患者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嗅覺或者味覺減退,因此專家建議將嗅覺或味覺障礙納入新冠排查標準。

今年6月,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協會會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上。

盧洪洲認為,新冠患者之所以會出現嗅覺和味覺障礙,主要和 ACE2(血管緊張素轉換酶 2)和 TMPRSS2(跨膜絲氨酸蛋白酶 2)兩種基因有密切關係,前者主要表達新冠病毒的宿主細胞受體,後者表達介導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的表面蛋白酶。它們在多種嗅覺上皮細胞類型中高度表達,正是這兩種基因的表達促使病毒進入細胞,從而導致人體嗅覺出現障礙。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舒易來醫生指出,ACE2 基因不僅在肺部高表達,還在口腔黏膜和舌頭上高表達,所以新冠病毒也容易影響味覺。同時也有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鼻腔內複製高,在症狀出現後不久就檢測到高病毒載量。

那麼,這種嗅覺障礙和味覺障礙與感冒導致的感知障礙有何不同呢?論文第一作者、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口腔科副主任仇成豪表示兩者的症狀有差別。其一,新冠會導致嗅覺完全喪失;其二,可以不伴有鼻塞;其三,新冠症狀可能沒有感冒引起的其他上呼吸道症狀表現。他認為,這是因為導致感冒症狀的一般涉及鼻黏膜充血和水腫,而新冠引起可能和病毒侵襲化學感知受體有關。

此外,鄔驚雷還提醒

⬇️

戴口罩仍為重中之重

平時要攜帶口罩,乘坐公共運輸或者到人員相對比較密集的場所,特別是比較密閉的環境,比如醫院,一定要戴口罩。

時刻做到勤洗手

接觸口罩、餐前便後,都要洗手。外出回家、倒垃圾等也要及時洗手。洗手用適量洗手液或者肥皂,手掌、手背、手指縫都要做到搓20秒左右,並用清水衝洗。如果沒有衝洗的環境,可以用免洗手消毒劑保持衛生。

打噴嚏和咳嗽時要遮口鼻,儘量避開他人,防止飛沫

沒有洗手前不要隨便搓揉眼睛,黏膜也會有被病毒滲透的可能。

保持社交距離

尤其是在人群密集場所或者其他公共場所。如果已經知道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員,要避免接觸。

無論出現發熱咳嗽等典型症狀還是腹瀉、味覺嗅覺失調等不典型症狀,都需要提高警惕。市民若有可疑症狀,應及時就近前往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

資料:上觀新聞 DeepTech深科技

原標題:《注意!有腹瀉、嗅覺味覺突然減退,請及時就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衛健委提醒:如出現腹瀉、嗅覺和味覺突然的減退甚至消失,一定...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提醒,如市民出現發熱、乾咳或者一般感冒的症狀,以及出現腹瀉、嗅覺和味覺突然的減退甚至於消失症狀,一定要佩戴口罩、及時就醫。
  • 上海此輪5例新冠病例發現味覺嗅覺減退,衛健委建議出現該症狀就診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11月23日在上海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說,上海近期新確診的5例新冠肺炎病例出現味覺嗅覺減退等症狀。鄔驚雷提醒市民,如果近期出現突發的味覺嗅覺丟失,需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到醫療機構就診。
  • 嗅覺、味覺失靈,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感染?能否恢復?
    6月24日,在北京市召開的第131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介紹,6月11日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後,在北京地壇醫院收治的256例病例中,有發熱症狀的238人,發生率為93%;有咳嗽症狀的92人,發生率為36%;有乏力症狀的88人,發生率為34%;有咳痰症狀的61人,發生率為24%;有咽痛症狀的60人,發生率為23%;有腹瀉症狀的36人,發生率為
  • 上海確診病例均有味覺、嗅覺減退症狀 已形成進口冷鏈食品閉環管理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11月23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近期出現5例散發本土新冠肺炎病例,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23日表示,這些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熱、乏力,乾咳、咽痛、頭痛,還有味覺和嗅覺的減退和消失,肺部CT檢查都有炎症表現。
  • 有地區約15%新冠患者出現喪失了嗅覺和味覺的症狀!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胡洋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少病毒都是通過上呼吸道黏膜感染人體的,而嗅覺細胞或味覺細胞是上呼吸道黏膜表皮細胞的一部分,只不過它們功能比較特殊。這一部分細胞同樣也會受到病毒的感染,出現水腫的情況,甚至壞死、脫落。那麼,就可能導致嗅覺或者味覺的減退、喪失。
  • 被新冠病毒「偷走」的味覺和嗅覺還能回來嗎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秦賀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引起成人嗅覺障礙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肺炎等,引起這些疾病的病毒可暫時性或永久性損傷嗅區感覺上皮,還可對嗅覺傳導通路的感受器和更高層的皮層區域產生破壞,引起嗅覺減退或嗅覺喪失,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在感冒時會出現嗅覺減退或喪失,感冒痊癒後有些人嗅覺恢復,還有部分人嗅覺沒有完全恢復的原因。
  • 多國確診患者出現嗅覺、味覺喪失→
    大邱市醫師會閔博吉(音)表示:「即便是那些沒有出現發燒、咽喉痛等症狀的人,只要感覺到自己的味覺功能、嗅覺功能出現異常情況,就必須去醫院接受新冠病毒肺炎檢查並自覺開始實施在家隔離。」另外,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副部長權埈鬱在2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關於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會引發嗅覺、味覺功能障礙、缺失的問題,海外已經有不少專家對此提出了警告。
  • 多國確診患者出現嗅覺、味覺喪失
    大邱市醫師會閔博吉(音)表示:「即便是那些沒有出現發燒、咽喉痛等症狀的人,只要感覺到自己的味覺功能、嗅覺功能出現異常情況,就必須去醫院接受新冠病毒肺炎檢查並自覺開始實施在家隔離。」另外,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副部長權埈鬱在2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關於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會引發嗅覺、味覺功能障礙、缺失的問題,海外已經有不少專家對此提出了警告。
  • 嗅覺味覺喪失或為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
    韓國大邱15%確診患者嗅覺味覺喪失。據央視網27日援引韓國KBS電視臺報導,據統計,韓國大邱地區正在家中等候入院治療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中,有15%的患者喪失了嗅覺或味覺;如果將調查對象擴大到正在入院治療的患者,出現相關症狀的人數可能達到20%至30%。近日,英美兩國耳鼻喉專業組織也相繼發布聲明稱,嗅覺喪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重要症狀之一,應考慮對這些患者進行「自我隔離和檢測」。
  • 《自然》子刊:嗅覺和味覺變化是新冠社區傳播的早期跡象
    研究人員還觀察到,早在隔離實施五天後,嗅覺和味覺變化的自我報告有所下降,在採取最嚴格隔離措施的國家,這種報告的下降速度更快。 「為了應對COVID-19大流行,許多國家政府採取了嚴厲措施,防止重症監護病房人滿為患。」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教授約翰·海斯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突然發生嗅覺和味覺變化的機率增加,可能表明COVID-19正在傳播。
  • 多國感染者味覺嗅覺功能衰退甚至喪失 能否被醫治好?
    3月26日,據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報導,臺灣200餘名確診病例中,有5例境外輸入病例出現了味覺、嗅覺喪失。但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態度相對保守謹慎,表示這些症狀以前較為少見,已經提醒臨床醫師特別留意。該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味覺、嗅覺喪失是否由新冠病毒感染引發還有待查證。 事實上,味覺、嗅覺喪失或衰退可由多種原因引發。
  • 如果你最近突然失去嗅覺和味覺,要警惕了,這是感染新冠病毒徵兆
    嗅覺的下降和喪失,伴隨著味覺的退化,已經成為感染新冠病毒的獨特信號,並有可能是感染的標誌。3月20日,英國耳鼻喉科醫生引用世界各地醫生的報告,呼籲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對失去嗅覺的成年人隔離7天,這樣可減緩病毒傳播。
  • 多國確診患者嗅覺、味覺喪失!
    韓國:無其他症狀的情況下出現嗅覺缺失的患者顯著增加3月25日,韓聯社公布了一項調查:韓國大邱地區等候入院治療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中,約有15%喪失了嗅覺或味覺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副部長權埈鬱在2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關於感染新冠肺炎會引發嗅覺、味覺功能障礙的問題,海外已經有不少專家提出了警告。」
  • 30名幼童吃蛋糕後突然腹瀉、發燒,沙門氏菌如何防?
    劇烈腹痛,頻繁腹瀉。粑粑裡可能有未消化食物,有腥臭味,甚至出現黏凍膿血便;發燒,可能伴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噁心、嘔吐,嚴重時可能出現脫水等;食慾減退,哭鬧不安。四、就診前,家長們還要做點啥?在家中就收集好孩子的糞便標本!它幫助醫生準確判斷腹瀉的原因,對症用藥,指導治療。留取糞便標本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留取糞便的容器可使用醫院提供的便盒或乾淨不吸水的容器留取,如果家中沒有便盒可使用乾淨的塑膠袋或一次性紙杯等物品。
  • 嗅覺和味覺喪失,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增9倍!加州大學研究
    近日,《國際變態反應與鼻科學論壇》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研究證實嗅覺、味覺的喪失與新冠病毒感染有關。 研究結果提示,如果出現嗅覺、味覺的喪失,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增加9倍以上。
  • 確診病例發生味覺嗅覺改變?對於新冠病毒,我們認識的很有限
    在6月26日舉行的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6月25日的一例新增確診病例曾出現嗅覺、味覺減退現象。在6月24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也曾介紹,6月11日,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後,地壇醫院收治的256例確診病例中,自述有嗅覺改變的33人,發生率為13%;自述有味覺改變的21人,發生率為8%。6月16日,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在探望英國國民保健署工作人員時也曾透露,他自3月感染新冠病毒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嗅覺和味覺。
  • 可能是8個癌症的信號,還請及時就診檢查!
    還需留意8個癌症信號,還請及時去醫院檢查!■癌症引起的皮膚瘙癢有什麼特點?日常生活中,若你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瘙癢;但是最近卻突然有頑固性全身瘙癢,皮膚表明也沒有任何變化,瘙癢難以忍受,特別是夜裡最為明顯,無論哪種止癢膏都無法緩解。
  • 失去嗅覺味覺了?新冠肺炎後遺症機率有多大
    韓國一項針對在家隔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調查讓人不禁心中一顫,調查顯示有15%的新冠肺炎患者喪失了嗅覺或者是味覺。而此前確診的美國NBA球星戈貝爾也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相關內容稱「喪失嗅覺和味覺絕對是新冠的後遺症之一」。味覺和嗅覺的存在保證了人類的心理健康,美食和幫助舒緩心神的氣味都是有效防止人類出現抑鬱情況的輔助品。然而如果失去了嗅覺和味覺的話,勢必會在無滋無味的生活中感到疲憊和痛苦,最終演變成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