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人統計過正確的罷工次數,但至少在印象當中,MBC電視臺最少每年也會罷工1~2次。到目前為止最嚴重的當屬2012的那一場罷工了,從2012年1月30日起,一直至同年的7月18日,罷工共計170餘日,是MBC建臺史上歷時最長、也是參與範圍最廣的總罷工。在這次總罷工中,MBC電視臺的兩大公會全面參加,影響之大迫使MBC王牌綜藝節目《無限挑戰》等一系列節目停播半年之久,而另有許多的節目受到了罷工的打擊,產生的損失史無前例。
除了這一次和2012年那次罷工之外,MBC電視臺曾經也組織過多次罷工,少則幾天,多則一個多月。可能在這裡有人就會問了,這個電視臺怎麼這麼頻繁罷工啊,難道是待遇不好麼?
其實雖然電視臺的活比較累、比較苦,但是MBC電視臺的待遇在韓國媒體圈當中也不算差,在權威機構發布的韓國媒體行業報酬排行榜中MBC電視臺是位於前列了,與此同時,進入MBC也要經過及其複雜的考試,進入程序也是相當麻煩。就是這樣一個電視臺,難道就是因為簡簡單單的因為「報酬」而搞罷工麼?根據韓國相關法律,主動性的罷工期間僱主是可以不發工資的。
事實上,要真正了解MBC這個電視臺,就要從MBC電視臺的組織結構開始了解。
MBC設立於20世紀60年代,這個時期日本有許多民營電視臺正在對隔海相望,還尚未開發的韓國市場「虎視眈眈」,當時的韓國政府對此深感擔憂與恐懼,於是在當時政府的授意之下,民間資金在首爾設立「首爾民間放送公司」,後改名為「文化放送」,並在1969年開通電視頻道。該臺雖然在1980年的「電視臺強制合併」(在這期間,韓國另外兩家民間電視臺TBS和DBC之聲被韓國國營電視臺KBS合併)當中倖存了下來,但是韓國政府成立了政府旗下的「放送文化振興會」來做MBC電視臺的大股東,以此來控制這個電視臺。進入20世紀90年代,韓國社會上自由的氣氛高漲,MBC電視臺的大股東「放送文化振興會」也有了一定改革,該組織的九位董事由曾經的政府全部任命被改為了執政黨、青瓦臺(韓國總統府)和在野黨分別推薦三人,最後由總統來任命的方式。
而這種與其他兩大電視臺完全不同(KBS電視臺為100%的國營,SBS電視臺為私營企業控股)的複雜所有制,外加上「電視臺」這個作為輿論傳播道具的特殊作用,就導致了MBC這個電視臺成為政治鬥爭的前沿,經常罷工這個問題也就很好解釋了。
MBC電視臺的社長是由「放送文化振興會」來選舉任命的,所以哪一派的委員佔多數這很大程度決定了MBC電視臺未來的方向。這次的罷工就與這個社長的任命有關。
MBC電視臺的工會認為:這些電視臺的高層曾經多次試圖來破壞MBC電視臺報導的客觀性,讓報導「更有利於自己」。不僅如此,當時曾經有媒體爆出當時的社長曾經多次貪汙公款,包養情婦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2012年那次罷工,MBC電視臺的工會打出「媒體自由」的旗號,開始進行大罷工,發誓要趕出由總統直接任命的「自己人」——當時MBC電視臺社長金在哲。最後在野黨和執政黨分別承諾將利用自己在振興會的委員來趕下這個社長,MBC工會這才復工。後來過了幾個月以後,MBC前社長金在哲被迫辭職下臺。
而對於2017年這次罷工,MBC當家PD、《無限挑戰》的金泰浩PD力挺罷工並發布聲明書
說明了罷工原因。
金PD在聲明書中表示:「搞笑並不容易,因為想要製作出讓人發笑的節目才成為綜藝PD,然而為了製作這些而挑選了我的公司卻在做著一些可笑的事情。不論是審閱還是省錢,這一切都非常可笑,就連字幕都要幹涉,如果不按上面的要求來,收視率再怎麼好也會砍了一檔好節目,我根本不是PD而是奴隸。先不說KBS和SBS,就連有線臺綜都比不上,製作費被大幅削減,我都不好意思提演出費。一邊臭罵一個節目光是行李就要裝一車,一邊卻在邀請了『老闆朋友』的活動上花費上億元。
除此之外,金PD還對電視臺數年不招聘新人一事表達了不滿,稱:「不讓招聘新人也很可笑,他們害怕我們關係緊密,害怕我們團結一心起來反抗,甚至不讓資深PD們加入勞工會。分不清到底誰是後輩,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工作方式又是什麼,那些見都沒見過的人卻與日增多。那些曾經呼喊著要創作出好的綜藝節目而投奔這裡的年輕人們,突然發現這裡其實是一個毫無意義甚至連報酬都拿不到的地方。公司砍了時事教養局,趕走了記者和主播,一心只想著用新聞開玩笑,我們熬夜的結果卻是一無所有,留下的只有令人丟臉到難以啟齒的『欲望』。
若9月4日前,罷工問題會持續多久不得而知,會不會同2012年一樣以社長下臺結束罷工,我們這些小觀眾就只能觀望著了!不過希望能儘早解決呀,電視臺會造成巨大損失不說,目前有線臺很強勢,還有可能造成觀眾的流失,各位在這個時間點回歸的愛豆也將受到巨大衝擊。
【已上資料小妞整理於網上,若有出入忘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