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昨天和今天裡,有萬千居民的幸福故事

2020-12-22 新民晚報

今年的「我的小康我幸福」社區日,上海各社區都在雲端展開了一波曬特色、曬美好、曬幸福的操作。做一做非遺小手工,看一場展覽,聽一場講座,秀一秀自己的旗袍秀,聽一聽弦樂四重奏……這就是周末市民身邊的小確幸。今天,全市200餘社區參與了社區日活動,一千多個活動在市民身邊展開。

圖說:「我的小康我幸福」社區日活動現場 官方圖

市民進入文化上海雲、上海數字文化館、上海市民文化節公眾微信號、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公眾微信號,可點擊進入「2020我的小康我幸福」活動主頁面。隨手點開「閔行區莘莊鎮」,可以看到「『莘』光璀璨-閔行醉美的夜色,主辦方從全市各區的街鎮製作的200餘張社區小康海報中,精選了100餘張分批展示給大家。這些分類為「都市風尚」「美麗鄉村」「活力無限」「人間煙火」「文旅美地」「文脈悠長」的展示中,市民看到了上海這座共同家園的魅力。

點開楊浦區大橋街道的社區日海報,可以看到社區對京劇臉譜、立體紙藝等非遺特色的傳承。線下,一場「大橋濱江人文行走」正在進行中,從網紅打卡點、接待過習近平總書記的人人屋開始,終點是今年11月2日剛剛建成的楊浦濱江黨群服務站「旗艦店」——電站輔機廠站。一座座驛站在為居民遊客提供便民服務的同時,也讓大家深入了解楊浦百年工業歷史的魅力所在。

圖說:「我的小康我幸福」社區日活動現場 官方圖

吳淞口炮臺灣歷來是重要的海防要塞,在鋼渣堆上建起的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是人與自然、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和諧發展的新模式。今天海江二村第一居民區在這裡進行了一場健康走跑活動,寶山區吳淞街道也在這裡舉辦了一場趣味運動會,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從鋼渣地到健康宜居地,60年變遷,讓市民走進小康生活。

徐家匯街道「文明互鑑:上海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藏珍稀文獻展」策展人分享會在徐家匯觀象臺舊址(上海氣象博物館)舉行。分享會後大家一同參觀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徐匯觀象臺,見證氣象科學的發展。走進浦東陸家嘴社區活力102,有非遺文化、社區射箭、林峰西洋棋圖書館開放日活動供老、中、青各人群體驗,累了喝杯咖啡,附近居民一家三口、老少齊上陣,其樂融融。2018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破舊的老城區,在浦東新區「美麗街區」專項工作實施以來,活力102經過舊城區改造煥然一新,新型「體育+」社區生活空間正式對外開放,一攬子滿足全家人的需求。

樹影婆娑,落葉盤旋,落葉和手風琴演奏譜寫了一段音畫奇緣。在長寧區著名的黃金城道步行街,手風琴藝術節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參與,在金黃的秋葉中聆聽上海手風琴聯盟樂團、Muzika Ensemble室內樂團和Celty's樂隊的優美琴音,還有音樂愛好者走上舞臺在「手風琴開放麥」環節中來一曲自我表達。黃金城道2009年開街,為這裡的中外居民創造了更加融合親密的開放式街區生活。它串聯起周邊社區,成為周邊居民的樂園與港灣。

圖說:「我的小康我幸福」社區日活動現場 官方圖

縫紉機、留聲機、老式電話、打字機……超級電力/千人千杯——收藏家馬繼秋的私人珍藏展在黃浦區豫園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四樓展出。馬繼秋是一位道具師,他收藏了2000餘個印有上海工廠名的搪瓷杯。上世紀,上海工廠曾達20,000多家,承載著無數人一生的回憶,不同的廠杯也凝聚著上海百年歷史。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收藏,來向偉大的上海製造業致敬。

孫愛梅是松江區嶽陽街道長橋小區的居民,1987年的一個夏天,她不幸成為一名全聾的殘障人士,退休後不久,老伴又因病去世。居委會得知後,主動勸慰她走出家門,走進社區。這些年,她參加了小區讀書學習會,代表小區進入嶽陽中心讀書會學習,還成為長橋小區首創的「娘家人」志願者隊伍,擔任縫紉隊隊長。自信起來的她走進松江區老年大學,結交了很多新朋友,鼓起了生活的勇氣,獲獎證書累積了50多本。孫愛梅感慨:「我感謝社會各界幫助我走出困境,讓一個獨居的殘疾人生活如此出彩,在新時代中感受到幸福!」

點擊進入活動欄目「社區居民話小康」,你將會看到更多居民講述自己的昨天和今天,描述我們的美好小康生活。(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相關焦點

  • 《幸福裡的故事》:在「幸福裡」追求幸福
    三十年後看這部《幸福裡的故事》,我們的電視劇人又把鏡頭對準了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渴望》裡的老百姓渴望的是幸福,而現在,「幸福裡」的百姓正是在追求幸福,而且也追求到了幸福。  電視劇《幸福裡的故事》別名《北京西城故事》。因此,它要講述一些北京西城市民的故事,藝術地演繹一個時期內,他們在這個地方的生存狀態和文化心態,用來表明這部電視劇的創作者們對這個時期的社會生活是怎樣描述和評價的。
  • 《幸福裡的故事》:在「幸福裡」追求幸福
    三十年後看這部《幸福裡的故事》,我們的電視劇人又把鏡頭對準了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渴望》裡的老百姓渴望的是幸福,而現在,「幸福裡」的百姓正是在追求幸福,而且也追求到了幸福。電視劇《幸福裡的故事》別名《北京西城故事》。因此,它要講述一些北京西城市民的故事,藝術地演繹一個時期內,他們在這個地方的生存狀態和文化心態,用來表明這部電視劇的創作者們對這個時期的社會生活是怎樣描述和評價的。
  • 全媒體新故事|九聖祠:「千米社區」成居民幸福驛站
    寬敞明亮的公共服務中心,極具親和力的社區工作人員,大樓內不時傳來的歡聲笑語……18日,記者來到目前我省單體面積最大的城市社區——南關區民康街道九聖祠社區。九聖祠社區建築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但95%以上的空間都讓位於民,這裡也成了轄區居民的幸福驛站。
  • 城市有大腦,人民更幸福
    以人為核心,容納和助成幸福的達成,是城市存在的意義,也是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二之選。今天,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知與能力,已不同往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日新月異的自然、經濟、社會發展,內外部頻繁衝刷著生存與生活。時代在催問:如何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讓城市居民的生活更有品質,成就一座幸福之城?城市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為幸福作為一種感受、作為一種能力提供支撐?
  • 昨天今天明天後天
    昨天是歷史,昨天是回憶。昨天,幼維無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童言無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狗子口小孩手,什麼都往嘴裡塞。昨天是一張白紙,隨便你寫隨便你畫。昨天睡在媽媽懷裡甜甜睡去,昨天跨在爸爸肩上享受快樂。
  • 月下桑《奇幻異典》:山海鎮裡的認真少年和痞痞的城市人兒
    02初遇這本書在繁忙的生活裡,有沒有過忽然間冒出來的這樣的疑惑: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真實的嗎?現在這個時刻經歷的事情仿佛發生過。今天和昨天如何判定?我們每一個人因為自己的見識、眼界、認知,對這個世界有著獨自的定義。每一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各不相同的。
  • 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
    今天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昨天 曾經年少的我們,都幻想過自己的未來。 對,就是掉隊,不知道這個詞,在當時青春年少的時候有沒有回擊過長輩呢?「你們的思想已經和社會脫軌了。」我想很多人都多少表達過這個意思。可今天這個詞快用到我們身上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天道輪迴吧!
  • 鈴鐺萬千寵愛萬千,盼幸福歸來
    鈴鐺」萬千寵愛萬千,盼幸福歸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年少不知詩中意,讀懂已覺春已盡,春雨貴如油一陣斜風細雨而過,打溼了綠葉,紅花,還有院子裡的青石板。雨後的鈴蘭花兒朵朵晶瑩剔透,伴著泥土的芬芳和鈴蘭獨特的清香,更加惹人喜愛。還有幾條養鈴蘭養殖心得分享給大家不要嫌我嘮叨哦!首先土壤條件還是喜歡肥沃而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土質,對空氣溼度要求比較高,可以採取用小噴壺給植株周邊或者葉面噴水的方式。這種土辦法著實有效果呢。
  • 睡前英語故事|Today or Yesterday 今天還是昨天
    小朋友們晚上好呀~今天帶來的繪本是Today or Yesterday 《今天還是昨天》小朋友們,你的今天和昨天,都發生了什麼事情呀?我們一起去看故事吧~↓↓↓Today or Yesterday今天還是昨天今天的繪本詞彙量大概120-150左右,適合5-9歲孩子學習~想知道你家寶寶適合什麼階段的繪本和兒歌嗎?
  • 2020中國城市「幸福論」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頒獎現場孕育城市幸福共識本次調查推選活動繼續沿用中國幸福城市實驗室研發的基於大數據的城市幸福感指標體系,分別測量了具有代表性的1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縣級市(區)的居民在城市教育、
  • 《幸福裡的故事》李晨王曉晨演繹青年奮鬥故事
    《幸福裡的故事》用平民生活視角反映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講述了北京胡同裡,一群年輕人因高考成績不同而各自走向不同人生的故事。從已更新的內容來看,無論是一心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不放棄與命運抗爭的陳瓦兒,還是李牆緊跟改革開放的潮流下海工作,撈到人生第一桶金……《幸福裡的故事》圍繞著奮鬥的主題展開,跨越不同時代把青年群體的生活故事與成長故事漸次打開。
  • 我的昨天與今天……
    01愛死你了,我的昨天!愛死你了,我的昨天。不去說初識的美好,不在想相聚的浪漫。既然你已經不是我的紅顏,我又怎能為你湛藍?你已經不是昨天的你,我也不是昨天的我。希望你多多保重,天天都開心,事事都如意,幸福又美滿。愛死你了,我的昨天。我們相聚時間雖然很短,但我仍然好喜歡你的浪漫。我們結緣於文字,是文字搭橋,讓流星劃破了夜空,演繹了璀璨。可是好遺憾,沒有了文字,一切都變得好冷淡。
  • 「住在雙流,就是住在幸福裡!」星空講堂分享雙流幸福故事
    11月23日,一場以「住在雙流,就是住在幸福裡」為主題的第18期星空講堂在西航港街道中公未來學習城中公書館多功能廳舉行。與往期不同的是,本期星空講堂採用「演講 睿評」的方式進行,活動現場熱鬧非凡,由3名分享嘉賓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何為幸福,以及在雙流體會的幸福感緣何而來。他們分別是四川東航投資有限公司辦公租賃經理潘星,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成都市雙流區攝影協會副主席劉偉和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會客座講師劉克錦。通過大家分享在雙流的幸福故事,感受幸福雙流幸福感從何而來。
  • 《幸福裡的故事》開播意外好評 幸福裡盡顯生活百態
    《幸福裡的故事》在北京衛視、廣東衛視正式開播,首播當晚收視數據意外喜人。據酷雲EYE實時數據,在一級城市直播關注度中,《幸福裡的故事》收視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了9.9285%;在全國衛視排行中,《幸福裡的故事》雙臺收視率均進入了前五名。
  • 昨天,再見;今天,你好;明天,會更好!
    昨天,再見;今天,你好;明天,會更好!和昨天說再見,是為了放過自己;和今天說你好,是為了活出自己;相信明天會更好,是為了給自己打氣,加油!昨天已經過去,就把所有的悲傷和煩惱,都留在昨天;今天很美好,我們都要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活得開心,過得快樂;你要相信,明天會更好,會更精彩。不要再為昨天而哭泣,不要再為昨天而傷心,不要因為昨天,而遺失了今天的美好。
  • 在「幸福裡」追求幸福
    三十年後看這部《幸福裡的故事》,我們的電視劇人又把鏡頭對準了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渴望》裡的老百姓渴望的是幸福,而現在,「幸福裡」的百姓正是在追求幸福,而且也追求到了幸福。電視劇《幸福裡的故事》別名《北京西城故事》。因此,它要講述一些北京西城市民的故事,藝術地演繹一個時期內,他們在這個地方的生存狀態和文化心態,用來表明這部電視劇的創作者們對這個時期的社會生活是怎樣描述和評價的。
  • 昨天,今天,明天
    、今天和明天。昨天就是過去,今天就是現在,明天就是未來。再好的過去,都會成為歷史,再差的現在,也需要去珍惜,再遠的未來,也必須去努力。人生,一邊是拿起,一邊是放下,生活,一邊是忘記,一邊是珍惜,想擁有幸福,就要學會知足,想一直快樂,就要學會簡單,要想活好這輩子,就必須做到三件事:一、把不好全留在昨天,二、把希望都留給明天,三、把努力都用在今天。
  • 火線財經:昨天520 今天174 轟轟烈烈的愛情
    來源:金融界網站風風火火 轟轟烈烈我們的愛情像一場戰爭我們沒有流血卻都已經犧牲這是王菲2003年11月7日發行的同名專輯《將愛》的主打歌,用來形容今天的創業板收盤點位在合適不過。昨天:一生一世我愛你;今天:一起死。
  • 江蘇無錫新吳居民家門口的「小確幸」和「微幸福」
    一個城市的生命力不只在於鱗次櫛比的一樓一宇更在於居民的一顰一笑社區是所有居民群眾的「家」新吳區著力實現社區治理「顏值」和「內涵」的優化升級讓社區在居民「自治+共治」中重新煥發新活力為居民帶來越來越多的家門口「小確幸」和「微幸福」
  • AI如何助力幸福城市?王海峰在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為你揭秘
    11月18日,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和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百度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根據論壇發布的《2020中國城市幸福感報告》,以及「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單」,國內共有40個城市及地區榮獲本年度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