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有著「名門痞女」的稱號。自然是因為她身出名門,她出生在皇城根下史家胡同51號那個有歷史的大四合院,大紅門走出的「三代」
年輕時的洪晃
她是章士釗的外孫女、章含之的女兒、喬冠華的繼女,痞女,商人,雜誌發行人,陳凱歌前妻,主持人,電影演員,時尚圈老教母……此人渾身標籤如此之多,沒點分量真背不動,所以大傢伙兒也就別老拿人家的體重說事了。這些榮譽的加持背後,她專走野路子。那麼她的野路子會比名門之路平坦、好走嗎?
為啥她父母都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樣子,生出來的閨女卻如此不走尋常路?
幼年洪晃與父母
洪晃哇哇落地在北京史家胡同51號四合院。洪晃一出生,就處於金字塔尖。這是她外公給她的福利。外祖父章士釗,民國名士,大律師,先後被袁世凱、段祺瑞、蔣介石相邀,參與國家政事。章士釗熱心資助出國留學的進步青年學生這一善舉,讓總理都對他特別優待,給他特批了一套北京四合院供他居住。這個四合院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就在皇城根腳下,就是北京史家胡同51號四合院。
洪晃的母親章含之也非常出名,出色的語言能力被主席看中,章含之曾是主席的英語老師。也是因為主席的一聲令下,章含之的人生發生了重大轉折,
通過章士釗的關係成為主席的英語老師,從北京外語學院調入外交部,而後憑藉得體、高雅的氣質和超強的談判能力,一步步成為了中國著名的女外交家。,是當時外交部的五朵金花之一。
而後憑藉得體、高雅的氣質和超強的談判能力,成為了中國著名的女外交家。
生父洪君彥,北大教授,經濟學者,繼父則是中國前外長喬冠華,在國際外交舞臺上也曾揮斥方遒,閃耀一時。
繼父喬冠華,外交部部長,他在任期間促成了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
洪君彥與章含之
生在如此傳統的家庭中,洪晃的童年卻過得十分隨心所欲,一點都沒遺傳到母親和外婆的優雅、從容作風。外婆去世後,母親由於繁忙的工作,無暇照顧洪晃。因此,洪晃只能去了北京外語學院附屬學校寄宿。完全脫離了家庭教育,這讓洪晃更加自由、任性。由於家庭背景的關係,才12歲的洪晃就被外交部選中,公派到美國學習。那時洪晃成為「特殊」年代的小留學生。
年輕時的洪晃
洪晃的婚姻有四段。看這數量,眾人不免生出情路坎坷的感嘆。其實這是她不走尋常路的結果。洪晃第一次結婚理由很單純。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洪晃嫁給了一位法律專業的美國青年Andrew,成功拿到綠卡。
可惜的是這次婚姻,不是愛情的因素在起主要作用。而是因為洪晃的繼父喬冠華病重,洪晃害怕回到中國後,沒法回美國了。所以選擇了婚姻。
洪晃第二任丈夫是著名的導演陳凱歌。
陳凱歌
這次婚姻,洪晃是嫁給了「融合感」。1985年的時候,洪晃選擇了回國,並輕輕鬆鬆地在一家外國企業找到了工作,月薪還高達7000美元,而當時中國大部分城市居民的平均月收入不過70元人民幣。這樣不差錢的生活,反而讓她很沒安全感。
丈夫是外國人,工作是在外國公司,雖然身處中國,但是一點回家的感覺都沒有,整個人都和周邊的世界格格不入。富裕的物質生活,讓洪晃感到生活的空虛。洪晃覺得藝術是精神世界的極大支撐,這時正好遇見了陳凱歌。陳凱歌正是那個可以把她真正帶回中國的那個人。洪晃只是把陳凱歌作為一根精神空虛的救命稻草,草率婚姻背後,根本無暇顧及兩人性格問題。
他們在陳未發跡時結婚,後來陳分別與倪萍、陳紅傳出緋聞
最終應了那句俗話,花無百日好,月無百時圓。兩人因為搭夥過日子問題多多,只能分道揚鑣、各奔東西,將陳凱歌甩掉。
洪晃直言不諱地說,其實離婚之前,他們已經分開了,之所以分開,是因為他看著我難受,我看著他也難受,既然這樣就別在一塊兒過了。
這個離婚的決定,是洪晃經過審慎思考後主動提出來的。
她說這個決定也不是特別容易做,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但
我不愛記恨他人,走過來了就念一點別人的好。再說,兩個人的婚姻的失敗,是兩個人對這份感情不夠珍惜才出現的問題,兩個人都有責任。
洪晃沒有被現實打敗,第三次結婚,對象是法國駐上海領事館文化官員彭賽。這次婚姻,洪晃破天荒地追求了儀式感,辦了場讓人關注的婚禮,最後卻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分道揚鑣,令人嘆息。
如果說洪晃的婚姻觀沒有受到父母影響那是不可能的。兒時,洪晃曾對生父洪君彥說:「你們倆離婚,我會這輩子不能愉快。」洪君彥當時開導她:「其實你自己活好了就行了,幹嘛老想父母的事兒。」
看似灑脫之舉,但她仍經歷了一個離婚後較為漫長的調整期。
現在,洪晃的第四任老公是室內裝潢設計師楊小平。跟前幾任相比,楊小平可謂是十分平平,非富非貴,無權無名,被人戲稱為「搞裝修的」,簡直是與名門痞女最不相配的一個了,奈何洪晃喜歡。洪晃說:
「就是跟楊小平好,待在一起感覺舒服,婚姻的感覺多說無益,我和楊小平就是好,連孩子也一起要了。」
洪晃口中的這個孩子,並不是和楊小平生的,是楊小平與原配所生的兒子。
洪晃的婚姻之路是波折的。這與父母親的離異不無關係。父母不幸的婚姻讓洪晃對婚姻沒有安全感,覺得家庭不是一個永恆的東西。小小年紀就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也讓她對家庭沒有概念。一個孩子的成長,家庭環境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導師。
痞從何來?洪晃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大家可能以前看過,名字叫《女人一生睡多少男人算「值」》,其中寫道——
零 = 白活了;
一 = 虧;
二到三 = 傳統;
三到五 = 正常;
五到十 = 夠本;
十到十五 = 有點忙;
十五到二十 = 有點亂;
二十到三十 = 有點累;
三十到五十 = 過於開放;
五十以上 = 完全瞎掰。
在對女性人生價值進行描述時,洪晃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她帶有匪氣地回應到,女人一生值得不值得的評判標準,可與睡男人的數量掛鈎——零個男人,人生相當於白活了;一個男人,這是很虧本的人生;二到三個男人,這是傳統女性的生活;三到五個的男人,才是一個正常女性該有的生活;五到十個男人,才算夠本的人生;十到十五個男人,會讓女性的人生過得有點忙;十五到二十個男人,這個女性的人生可以和有點亂沾邊了;二十到三十個男人,會讓女性有點累;三十到五十個男人,是女性過於開放的表現;五十個以上男人,這就是完全瞎掰的人生,活得有點不靠譜了。
隨心所欲率性不羈的形象躍然紙上,不少老學究氣得鬍子都歪了,卻想不到什麼角度反駁。
王思聰
電影《一步之遙》上映時,王思聰曾發博吐槽,洪晃看他不爽,怒懟他是個「暴發戶」的兒子,當真大膽!
別說王思聰沒敢回嘴,王健林聽了也只能一笑而過。
在世人看來,洪晃的前半生應遠比後半生要精彩。顯赫的家族背景,夠她吃一輩子的老本了。但她卻選擇做個痞女,混跡文化圈,活出自我。世間絕大多數的人都以如履薄冰、謹小慎微為生活準則,被所謂的責任與枷鎖套牢,活在他人的目光裡,活在世俗的框架裡。雖然不喜歡自己的生活,但沒有勇氣和智慧改變。人生本不該活在別人眼中、別人嘴上,本就應該是自己的感覺、體驗更重要。
眼裡有洞若觀火的透闢,但內心始終是一團燃燒的火焰。
原因無他,在魑魅魍魎橫行的世界, 她只願活出自己真實的模樣。
洪晃活得如此暢快淋漓,才是不負青春、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