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痞女」洪晃的上流社會和豪橫情史

2020-12-23 騰訊網

北京有句老話:「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似牛毛。」

這些胡同中,有一條胡同——史家胡同,是北京極富傳奇色彩的一個地方。

這裡住過權傾朝野的大官,也住過富可敵國的商賈,也不乏名震中國的人物。

有人甚至說,它吞吐了「半個中國」。

而再50年前,洪晃便在史家胡同51號院度過了她的童年。

洪晃的家世十分顯赫,外祖父叫章士釗,曾經和魯迅掐過架。

母親是章世釗的養女章含之,被稱為「末代名媛」,曾教過大人物學習英文。

洪晃12歲的時候,父母離婚,章含之改嫁給60歲的新中國著名外交大家喬冠華。

生在名門大院的洪晃,自小性格就是自由散漫,不像母親和外婆那般優雅精緻。

洪晃那時有個鐵打的髮小叫姜文,據洪晃說,章含之是姜文的夢中情人,每次姜文到洪晃家,都要看一眼她媽媽再走。

由於父母比較忙,便把12歲的女兒派去美國留學。

她是那個時代最早一批留學生,主修國際政治,與羅斯福夫人和甘迺迪夫人成為了校友。

經歷美國文化薰陶的她,真真實實的是喝著洋墨水長大,做事較為情緒化。

洪晃與母親章含之

那時被別人稱為「名門之後」的洪晃,曾懟到:「誰說我是名門閨秀?這是罵我呢吧!」

說話又直又野,讓人招架不住的她,又被安上了「名門痞女」的名號。

洪晃的青春時代,瘦的時候還是眉清目秀的

1983年,洪晃的繼父喬冠華病重,已然到了彌留之際。

在當時中美籤證制度還不夠完善的時代,洪晃擔心回到中國後很難在返美。

那一年,還在大學期間的她,選擇嫁給了同校學法律的青年Andrew,成功拿到了綠卡。

1986年,拿到美國綠卡的她沒有涉及外交工作,而是入職德國金屬公司。

在全國年平均工資才1271元的年代,25歲的她,年薪就已經高達七萬美金。

要知道那時的陳凱歌,張藝謀拍部電影也才幾百塊人民幣。

天生愛自由的洪晃更熱愛追尋藝術和創作,結識了執導《黃土地》的陳凱歌。

她形容那部電影就像是一首詩,非常震撼。

心中的藝術情結被點燃,她深深地迷上了才情卓然的陳凱歌。

兩人迅速同居,兩年後,洪晃離開了工具人前夫,投向了陳凱歌的懷抱。

1988年,《孩子王》拍完 ,被評為「最令人厭倦的影片」。

受挫的陳凱歌拿著獎學金去了美國,等獎學金結束,要被遣返回國。

1989年,為了助陳大導演拿到綠卡,兩人在美國結婚。

這個綠卡延續到陳凱歌這,也算發揮了最大效用,後來他和陳紅的二兒子陳飛宇也入了美國籍。

之後洪晃有個養女,給她拿的卻是北京戶口,地址是史家胡同51號。

陳凱歌雖然不如洪晃有錢,但他讓洪晃這個一肚子洋墨水的女人找到了自己在本土文化中的位置,用洪晃自己的話說:給我接了地氣。

1993年,陳凱歌憑藉《霸王別姬》走向了國際,拿獎到手軟,迎來了真正事業上的春天。

在陳導當紅時期,洪晃卻在這個時候提出和陳凱歌離婚,可以說是很有魄力。

當時接受採訪的時候,洪晃對於離婚的原因回答是性格不合。

直到2009年洪晃開了個自己的節目《亮話》,和嘉賓對談的時候,洪晃才說離婚是因為自己嫉妒陳凱歌身邊的鶯鶯燕燕太多,會把自己變成一個潑婦。

1991年時,兩人感情已經分裂,開始分居,陳凱歌跑去與倪萍同居。

直到1993年洪晃遇到新的愛人,才主動找陳凱歌離婚了。

離婚後,洪晃與大她12歲的法國駐上海領事館文化官員彭賽結婚。

後來,彭賽沒有選擇陪伴洪晃留在中國,而是回到了故鄉,這段感情也因之無疾而終。

對於感情洪晃自我剖析過:「也許因為我父母是離過婚的,我也是離過婚的,我的家庭概念比較薄弱......"

直到遇見了設計師楊小平,這是她第一次找到了家庭的感覺。

洪晃和楊小平的感情一直很好,小平沒有留洋背景,之前有個法國太太,離婚後帶著一個12歲的孩子。

但洪晃說:「就是跟楊小平好,待一起感覺舒服,婚姻什麼的多說無益,我和他就是好,連孩子也一起要了。」

楊小平和他的法國前妻的兒子少恩慢慢長大,洪晃決定從福利院再領養一個孩子。

洪晃按照自己的活法,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兩人更是一起努力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自由的天地。

洪晃的好友曾這麼評價楊小平:「他喜歡充當工人的角色,而不當藝術家。他的人生觀是活得隨意,不刻意追求,只要能伸展,地方大,當撿破爛兒的也行。」

但在在洪晃眼裡,他就是最典型的新好男人。

是真的給了我一個特別完美的生活。這種融洽,我這一輩子頭一次享受,覺得特別難捨難分。

在楊小平眼裡,不好惹的洪晃其實也特別好相處。

其實跟這樣又聰明又能幹的女人特別好相處,不累,因為你可以跟她溝通,她通情達理,她懂得容忍。

他們彼此理解、互相愛護,一家四口平淡幸福,且攜手走到了現在。

洪晃,這個略微發福的女人,身上有數不清的標籤,互媒CEO、陳凱歌前妻、中國設計教母等等。

2011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最有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之一。

2008年,她的母親章含之去世後,外交部收回了史家胡同的四合院。

洪晃當時還在微博說道,這是值得慶祝的一天。

有好的家業可以繼承,無數名譽背後,洪晃卻專走野路子。

「要臉的人跟著別人的感覺走,不要臉的人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我要做不要臉的人,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時刻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便是洪晃的生活態度。

1996年,她辭去了當時年薪18萬美元的外企首代職位,然後回國來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投身文化事業,成了雜誌出品人。

在這個事業中,她完全放開自己,因為邊緣,所以無所顧忌。

出書、拍電影,涉足時尚,還成了懟天懟地的毒舌第一人。

十多年來,娛樂圈風雲變幻。

她仗義執言,敢說敢言,偶爾冒出頭丟出幾句評論,總引得圈內一陣波折。

有一次有個計程車司機繞路不守行規,還態度惡劣。

然後大庭廣眾之下,一個名門閨秀、堂堂公司CEO,跟一計程車司機,在上海大劇院門口,先對罵,後大打出手。

2005年,博主胡戈發布了一則惡搞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內容重新剪輯了陳凱歌的電影《無極》,卻風靡全網,下載率甚至遠遠高於《無極》本身。

陳凱歌當然不能忍,直接把人家給告了。

眾所周知,《無極》一直是陳凱歌不能提的爆點。

之前主持人柳巖只是問了一句「如果票房不好怎麼辦?」

陳凱歌就突然勃然大怒,嚇得柳巖以為自己在娛樂圈肯定活不下去了。

對此洪晃直接嗆聲陳凱歌:「宰相肚裡能撐船,陳凱歌連個饅頭都放不下。」

前妻戳軟肋,脾氣大的陳凱歌卻不敢回嗆,選擇了沉默。

2009年底,章子怡位於北京柏悅酒店附近的海報被人潑墨,章子怡頓陷「潑墨門」、「換角門」、「詐捐門」等系列傳聞,備受醜聞困擾。

洪晃連續發表博文和言論,是唯一一個站出來,力挺章子怡的人。

當「名媛趙欣瑜」的名字浮出水面後,洪晃說:

所謂「名媛」我一直認為是公眾幻想中的人群,是不存在的。

英國有名媛,美國有,中國沒有。

我覺得媒體,特別是娛記對章子怡不公平。

她在明處,任何暗處的人都可以潑墨。這種事情發生後,吃虧的肯定是在明處的。

我總覺得,藏在暗處的人有本事站出來,不要這麼卑鄙。

而媒體的任務是挖掘暗處的東西,讓真相曝光,不是整死在明處的人。

章子怡感慨,風光時錦上添花的人那麼多,落難時雪中送炭的,居然是僅合作過兩次的洪晃。

2014年,洪晃給姜文導演捧場,出演了《一步之遙》,不料口碑票房都遭遇崩盤。

這迎來了「國民老公」王思聰發文吐槽:沒看過《一步之遙》的童鞋們,恭喜你們,躲過了一劫。

對此洪晃當然不會憋著,直接怒懟「權貴」,稱其是暴發戶的兒子,還揭穿了許多「上流」的「虛偽面孔」,為大眾出了口「氣」。

知名導演馮小剛曾在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爆出:「中國垃圾電影多,是因為垃圾觀眾多」。

此言論一出,立刻引起了輿論風暴,有人花了100塊錢問洪晃怎麼看,她直言:

在時尚圈,洪晃也毫不顧忌。

2017年,鄧文迪和小男友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時尚派對,洪晃、李冰冰、蘇芒、張欣等人去參加。

會後,蘇芒曬出照片。

第二日,洪晃也曬出照片,原來照片本來是7個人的,蘇芒把張欣和洪晃裁掉了。

蘇芒這個操作,突然讓我想起今年大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女主顧佳和富太太的合照被裁的情節怕不是靈感就來自於這。

說到這個蘇芒,不得不提一下「秋褲門」。

在2008年的時候,作為站在時尚界頂端的「高級名媛」,在接受魯豫訪談時,她說堅決制止她的上司在寒冷的紐約穿秋褲,還說穿秋褲會丟中國人的臉。

此話一出,「秋褲芒」的名號從此在江湖上流傳開了。

2018年底,洪晃寫了一本世情諷刺小說——《張大小姐》。

故事很簡單:一個京城名媛的前男友被謀殺,從而牽扯出一系列人物,反應出了一個骯髒可笑的中國上流社會。

其中有片段描述被網友發現「疑似諷刺蘇芒「:

這和現實中蘇芒的「秋褲門」,和被扒出曾為《時尚芭莎》主編蘇芒就曾一次性坐在了兩位大佬腿上,笑靨如花的照片。

2015年微博之夜,蘇芒坐在商界大佬史玉柱和潘石屹的大腿上。

有趣的是,其中這個潘石屹就是被裁掉的張欣的老公。

你看看,千萬別得罪文化人,罵人都和一般人不同。

出個書把人釘在恥辱柱上,還能流傳百年,真夠狠的。

不光是書,洪晃還出電影。

2019年,她拍攝的電影《無窮動》,一個吐槽中國文青「泡妞」的電影片段突然就火了。

裡面有段話特別有意思,妞妞(洪晃飾)這樣吐槽她的丈夫:

「中國男人談戀愛可得長呢,從文學聊到藝術,從藝術聊到哲學...

到了凌晨三四點鐘,把女方侃暈了,才切入主題。"

有沒有覺得這套路和前幾年吳秀波搬出《金剛經》「哄騙」女孩的如出一轍。

但這個名場面馬上就被網友扒出是疑似含沙射影諷刺前夫的。

但洪晃馬上出來否認:電影裡人物說的話叫臺詞,千萬不要聯想太多。

章含之說,這片子是2002年的春節拍的,沒有劇本。

當時都以為是拍著玩兒的小家庭電影,根本沒想過要上映。

不過後來電影得以上映了,卻不是很賣座,還被罵劇情不知所云。

可能是受到了刺激,她發誓以後再也不要拍電影了。

「看了十分鐘就出來找了咖啡館喝咖啡,喝完那倒黴電影還沒結束。」

這部並不賣座的電影是洪晃想探討女性在成功背後遭受的挫折和悲情的實驗片,但最終卻被發行方將「陳凱歌前妻」作為賣點。

擁有這麼多標籤,洪晃最無法容忍別人給她貼上「陳凱歌前妻」的前綴。

對已經離婚12年兩人還綁在一起,洪晃非常氣憤。

她甩給記者一句:」我現在根本就不搭理他。「

甚至直接和導演寧瀛決裂了。

看洪晃的身段、聽洪晃犀利的言辭,也許破滅了你對於「名門才女」的幻想,離大家閨秀、窈窕淑女的形象相去甚遠。

洪晃昔日好友,法國時尚雜誌《ELLE》的主編曉雪,曾經這樣描寫洪晃:

「我覺得大部分人的生活狀態,是一個立體的三角形,或者正方形,頂多是個菱形。

就是說,你可以數清楚他有多少個面。

可是,洪晃是一個球,她的性格和她幹的事兒都無盡頭地向外發散。」

從不畏畏縮縮,敢愛敢恨,洪晃活成了酣暢淋漓的「痞女」。

她國際化的視野、自由獨立的觀念、打破常規的創意精神,一張敢說敢言的名嘴,滿腦子活得透徹活得明白的犀利觀點。

洪晃說當下中國不存在名媛,但如果有,我想她就是真正上流社會的「頂級名媛」該有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名門痞女」洪晃:上流社會、時尚圈,有多虛偽?
    她被稱之為"名門痞女",她好似不被人接受,但背後是看透世事、不願與場面人為伍的自信與明白,那一份灑脫與不羈讓人欣賞。她的背景給她的人生帶來了底氣,但她為自己的人生贏得了硬氣。她的人生,從來都只能由她自己掌控。
  • 「名門痞女」和她的「上流社會」
    洪晃12歲的時候,父母離婚,章含之改嫁給60歲的新中國著名外交大家喬冠華。
  • 洪晃《張大小姐》:名門貴女掀開上流社會、時尚圈的虛偽面紗
    洪晃12歲便被送去美國留學,經歷過美國文化薰陶,做事雷厲風行。因為說話比較直爽,讓人招架不住,被人送雅號「名門痞女」。近年來,她出書、拍電影,懟天懟地橫掃時尚圈、娛樂圈,又被稱為毒舌第一人。在回來的路上她和送自己的鮮肉警察共度了一晚上,不料捲入了一場陰謀中。正如書中所言,這是一部關於陰謀與真相、獨立和依附、關於愛情與回憶的故事,讀完會發現,所有關於都和虛榮有關。洪晃說,「張大小姐」是我一輩子都不想成為的女人,她就是那種「欲拒還迎」的中國女性。
  • 真實上流社會是什麼樣?洪晃: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前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裡我們看到上流社會裡的三六九等,五萬的包竟然不值一提,何等奢侈。這一切都不斷地構築著我們對於上流社會的想像:光鮮靚麗,揮金如土……可不久前,大名鼎鼎的痞女洪晃寫了一本《張大小姐》,撕破了上流社會的面具,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相對真實的上流社會。
  • 怒踹陳凱歌,罵馮小剛的洪晃,徒手揭開上流社會的「遮羞布」
    在娛樂圈中存在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內幕,現如今,娛樂圈這個上流社會,人人擠破頭都想進去。「名門痞女」洪晃用行動徒手揭開了上流社會的「遮羞布」。01.洪晃出生於北京史家胡同51號院,她是名門之後。外祖父是著名文人章士釗,繼父是喬冠華,母親是著名外交官章含之。
  • 真實上流社會有錢沒煩惱?洪晃:上流社會沒你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然而"名門痞女"洪晃卻直言:上流社會沒你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她用一本《張大小姐》向我們描繪了上流名媛眼中真實的上流社會,徹底撕下了那些固有印象的面具。 跟隨洪晃的視角,人們可以對真實的上流社會一探究竟,才發現原來上流社會並不似我們想像般光鮮亮麗,也有別人讀不懂的無奈和狼狽。
  • 路子野的「名門痞女」洪晃:女人必須獨立,多睡幾個想睡的男人
    在如今社會發展,女性撐起半邊天的今天,社會上的「壞女人」其實也不少了。要說起社會中的那些十分獨立的女性,那肯定要提到有著「名門痞女」之稱的洪晃了。出生名門,卻是痞女>洪晃從小住在史家胡同51號,她外祖父章士釗曾和魯迅打過筆墨官司,是有名的學者、律師。
  • 曾罵過前任陳凱歌,懟過馮小剛的洪晃,揭開了上流社會的面紗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吵,但有人的地方也會有問題,在整個社會上每一天都會有爭吵。或者說有一些所謂的腥風血雨,而在娛樂圈裡面,她肯定也是有的,畢竟娛樂圈也是屬於社會中的一部分的。對於很多小明星而已,娛樂圈是一個上流社會。
  • 「名門痞女」洪晃:一生不羈,路子野;曾甩陳凱歌,怒懟王思聰
    洪晃有著「名門痞女」的稱號。年輕時的洪晃她是章士釗的外孫女、章含之的女兒、喬冠華的繼女,痞女,商人,雜誌發行人,陳凱歌前妻,主持人,電影演員,時尚圈老教母……此人渾身標籤如此之多,沒點分量真背不動,所以大傢伙兒也就別老拿人家的體重說事了。
  • 踹陳凱歌,罵馮小剛的洪晃,徒手撕開上流社會的「遮羞布」
    況且還是出生名門。但這就是洪晃,一個敢直言的獨立女性。01、「名門痞女」:我這半輩子都活在撕標籤上,在21歲選擇和異國男友安德魯結婚。04、一個要獨立自主的女性上流社會習慣了在人前偽裝因為她不僅是一個名門之後、名媛的女兒;她還是洪晃本人,一個敢發言、敢「叛逆」、敢表達內心想法,值得人尊敬的女性。
  • 「名門痞女」洪晃:曾是《三十而已》顧佳,因為陳凱歌與導演決裂
    童年的洪晃得到了家族成員的無限疼愛,像是生活在世外桃源裡。但是父母的爭吵和離異、文革時期的動蕩和不安,父母被查前後人們的"前倨後恭",也跟那份美好的童年回憶相伴相生。;這些美和醜,快樂和感傷,善良和罪惡,都擰在一起的記憶,正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 陳凱歌在她面前秒慫,蘇芒不敢和她對嗆,名門痞女為啥這麼剛?
    對於光鮮的上流社會,她說:「上流社會可能是最虛偽的一個人群」。陳凱歌當年和洪晃結婚,是名副其實的「高攀」。所以,他敢告導演,罵柳巖,懟李誠儒,卻對來自前妻的辛辣嘲諷不敢吭一聲。她內心清醒,不想被周圍人的看法捆住腳步,對「上流社會」也是滿滿不屑,活成一個另類。
  • 洪晃:張(章)大小姐的「上流社會」啟示錄
    11月中旬,洪晃召開了自己的新書發布會,演員譚卓、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浙江文藝出版社副主編邱建國前來捧場,洪晃身穿淺灰色連衣裙,顯得格外活潑,她看起來很高興和老朋友們一起分享新書《張大小姐》,這是洪晃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張大小姐》以一樁兇殺案為切入點,講述了一個叫張燕的年輕女人橫跨十八年的殘酷愛情故事。
  • 「名門痞女」洪晃:漂亮的皮囊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
    雖系出名門,卻自稱「垮掉的一代」;說她是「大家閨秀」,她會覺得是在罵她。嘴巴素以「刻薄」而著稱,但她聲稱喜歡的是和人辯論而非罵人。她享受思想交鋒的樂趣,逸興遄飛時,她往往忘乎所以,甚至可以手舞足蹈。面對一些自己非常看不慣的現象和現實,她覺得保持沉默是一種羞恥,如果給她一份能解決某個社會問題的權力,她的理想就是「實現法大於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當她發現本土設計師最急缺商業平臺時,洪晃又投資了「薄荷糯米蔥」,為中國原創設計師提供線上線下的商業平臺。
  • 有著「末代名媛」之稱的母親,洪晃卻成為了「名門痞女」
    不過,一切到洪晃這裡卻都不一樣了,不僅外貌跟媽媽相差甚遠,還曾說過很多「忠貞不渝並不比睡5個男人更高尚」、「雖然我名花已有主,但希望你來松鬆土」等語錄被評價為「名門痞女」。洪晃和生父本就叛逆的她,在美國那個穿著破洞牛仔褲的時代變得更加叛逆了:
  • 真實上流社會什麼樣?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前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裡我們看到上流社會裡的三六九等,五萬的包竟然不值一提,何等奢侈。  這一切都不斷地構築著我們對於上流社會的想像:光鮮靚麗,揮金如土……可不久前,大名鼎鼎的痞女洪晃寫了一本《張大小姐》,撕破了上流社會的面具,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相對真實的上流社會。
  • 「陳凱歌前妻」洪晃不做名媛偏做「名門痞女」,不愛打扮自然老去
    洪晃其實是一位真正的名媛了,但是這個女人註定不一般,59歲的女人了,雖然說形象上也已經能看出老態了,特別是一頭白髮,加上身材也發福,已然是一副老女人的形象了,但是這個小老太太卻非常可愛,受到大家的喜愛,提起洪晃,關於她有太多的定義,她的母親是章含之,繼父是喬冠華,這樣的出身足以讓大家驚訝了,可是她卻不做名媛,偏做一位「名門痞女」
  • 洪晃:真實上流社會是什麼樣?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而影視劇中的上流社會,是編劇眼裡的上流社會,是導演眼裡的上流社會,唯獨不是真實的上流社會。 觀眾沒有見過真正的上流社會到底是怎樣,所以編劇和導演就用他們的想像告訴觀眾什麼是上流社會,是真是假,無從判斷。
  • 「名門痞女」、「陳凱歌前妻」,撕標籤之路
    當時和外交部打官司的正是洪晃。 這一天,洪君彥對洪晃說,早在兩個月前就和章含之協議離婚,回不到那個政府送給章家的51號院了。 上個世紀70年代,思想並沒有像現在開放,父母離婚的事情本來就不多,像這樣的名門離婚更是影響很大。 父母的婚姻也對洪晃的以後生活產生了不好的影響,此後她的幾段婚姻都跟兒戲一樣。
  • 《張大小姐》:瞧,那些上流社會的人
    當年天涯熱帖周公子大戰易燁卿,自稱為上流貴婦的臺灣許純美的走紅,都從側面證明了大家對於上流社會的嚮往。對於上流社會到底是何模樣,一幹普羅大眾一直保持著極其旺盛的好奇心。如果說晏殊、曹雪芹筆下或輕描淡寫、或濃墨重彩所描述的貴族家充分體現出老錢家族的風採,那麼洪晃的小說《張大小姐》筆下的上流社會便是新貴階層的最佳寫照。在一幹普羅大眾寧可節衣縮食也要將各種大牌披戴武裝到身上時,以名門痞女著稱的洪晃卻寫了一本小說,對女主人公--京城名媛張大小姐頗具諷刺挖苦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