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張(章)大小姐的「上流社會」啟示錄

2020-08-27 TIME2018

11月中旬,洪晃召開了自己的新書發布會,演員譚卓、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浙江文藝出版社副主編邱建國前來捧場,洪晃身穿淺灰色連衣裙,顯得格外活潑,她看起來很高興和老朋友們一起分享新書《張大小姐》,這是洪晃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張大小姐》以一樁兇殺案為切入點,講述了一個叫張燕的年輕女人橫跨十八年的殘酷愛情故事。在洪晃看來,這個故事關於陰謀與真相、關於獨立與依附、關於愛情與回憶,但是一切都與「虛榮」有關,或者說,她用這樣的故事來映射中國上流社會的虛榮。

在預售當天,洪晃專門發了一條微博,稱這「不是自傳體,更不是身體寫作,主人翁很瘦、很時尚。是一個時尚懸念愛情偵探小說」。但是結合洪晃的家世、背景、經歷,依然會有讀者遐想,《張大小姐》的主人公——出身高幹子女的張大小姐是不是就是這位「章家大小姐」本人呢?

關於洪晃的家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出生,就處於金字塔尖。她家當年就住在赫赫有名的史家胡同,與之有著最密切淵源的人都是中國歷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外祖父是大學者、大律師,曾和魯迅打過筆墨官司的著名文人章士釗,母親是著名外交官章含之,生父洪君彥是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繼父喬冠華是新中國著名的外交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恐怕還是曾經和導演陳凱歌的那段婚姻。

1986年,洪晃和陳凱歌走到一起,當時她正在外企工作,但是沒完沒了的談判和應酬越來越讓她力不從心,按照洪晃自己的話說,接觸到搞藝術的人後,突然有了一種被解脫的感覺。所以義無反顧的和陳凱歌結了婚。婚後,他們各自忙碌,即便偶爾在一起,卻會為誰應該給誰做一碗熱湯麵而爭執不休。個性這東西,呈現在藝術上,是其獨特魅力的閃光點,但外延到生活裡,往往成為雙方感情的殺手鐧。他們離婚是在《霸王別姬》康城得獎之後,正是陳凱歌事業大紅大紫的巔峰期。這個離婚的決定,是洪晃經過審慎思考後主動提出來的。她說這個決定也不是特別容易做,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但「我不愛記恨他人。走過來了就念一點別人的好。再說,兩個人的婚姻的失敗,是兩個人對這份感情不夠珍惜才出現的問題,兩個人都有責任。 」看,她就是一個如此豁達的女人,所以即便離婚後,洪晃都從來不是以「陳凱歌的前妻」存在的,這正是源自於她內心真正的自信,或者說她身上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正是這種氣質讓她做事乾淨利落,任何時候都不屑與人計較什麼。

去年5月,洪晃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張聚會照,裡面有李冰、蘇芒、鄧文迪等人。而時尚教主蘇芒發的合影,則裁掉了洪晃。對此,洪晃在微博上自嘲「顏值不達標唄」。沒有怒不可遏的質問,沒有斤斤計較的小家子氣,盡顯通透、豁達的大女人做派。儘管有工作人員替蘇芒來「背鍋」,但顯然此地無銀三百兩。做事高下,已立見分曉。

自由、率性、落拓不羈,一直是洪晃的重要標籤。所以不管是做雜質,寫書,還是創辦薄荷糯米蔥(一個獨立設計師平臺),她都遵從與自己內心的選擇。在洪晃看來,不管什麼事,既要享受她的A面, 又要承受她的B面。

所以,很多人在和她交往時,感受不到名門之後和時尚界人士不可一世的傲慢和孤傲。她是平和的,是敞開的,她的熱情四溢會感染到她身邊的每一個人。因其自由不羈的性格,她自稱為「痞女」。那種混不吝的作風儘管使其毀譽參半,但她慶幸自己歷經多年的洗禮,仍有一份快意恩仇的率性。

相關焦點

  • 真實上流社會有錢沒煩惱?洪晃:上流社會沒你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她用一本《張大小姐》向我們描繪了上流名媛眼中真實的上流社會,徹底撕下了那些固有印象的面具。 跟隨洪晃的視角,人們可以對真實的上流社會一探究竟,才發現原來上流社會並不似我們想像般光鮮亮麗,也有別人讀不懂的無奈和狼狽。
  • 真實上流社會是什麼樣?洪晃: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前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裡我們看到上流社會裡的三六九等,五萬的包竟然不值一提,何等奢侈。這一切都不斷地構築著我們對於上流社會的想像:光鮮靚麗,揮金如土……可不久前,大名鼎鼎的痞女洪晃寫了一本《張大小姐》,撕破了上流社會的面具,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相對真實的上流社會。
  • 洪晃《張大小姐》:名門貴女掀開上流社會、時尚圈的虛偽面紗
    浙江文藝出版社副主編邱建國這樣評價洪晃的新書《張大小姐》:一個好看的故事、一個有戲的本子、一次嚴肅的寫作。談及《張大小姐》的創作過程,洪晃透露,自己是受美國小說《虛榮的篝火》的啟發確定了《張大小姐》的主題,同時她本人知道很多人對上流社會有種莫名其妙的嚮往,在我們外人眼裡看,上流社會簡直是光彩奪目的一塌糊塗,有錢、有名,有顏值,什麼都有。
  • 洪晃:真實上流社會是什麼樣?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但現實恰恰相反, 上流社會的婚姻更多的是一場資源與資源的交易或者重組, 愛情從來都是上流社會婚姻的必備因素。《張大小姐》中的主人公張大小姐的婚姻便是如此。 香港賭王何鴻燊去世了,他和家人的故事也被網絡又扒了一遍。其中何超瓊與陳百祥的戀情尤其引人惋惜。
  • 「名門痞女」洪晃:上流社會、時尚圈,有多虛偽?
    但只有洪晃自己明白,要想活出自己有多麼困難。 對於母親,洪晃有愛有敬有佩服。但洪晃卻始終不願在母親的影子下過活,不願成為母親那樣的女人。 拿上流社會開涮,活得很通透 洪晃出生在上流社會,在這個環境下一路成長的她直說:上流社會有很多虛偽的東西。 洪晃曾被冠上"名門痞女"的名號。一出生就拿到頂級女主出場劇本的她顯然不是一個人們心中應有的豪門名媛形象。
  • 怒踹陳凱歌,罵馮小剛的洪晃,徒手揭開上流社會的「遮羞布」
    在娛樂圈中存在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內幕,現如今,娛樂圈這個上流社會,人人擠破頭都想進去。上流社會真的那麼好嗎?「名門痞女」洪晃用行動徒手揭開了上流社會的「遮羞布」。01.洪晃出生於北京史家胡同51號院,她是名門之後。外祖父是著名文人章士釗,繼父是喬冠華,母親是著名外交官章含之。
  • 曾罵過前任陳凱歌,懟過馮小剛的洪晃,揭開了上流社會的面紗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吵,但有人的地方也會有問題,在整個社會上每一天都會有爭吵。或者說有一些所謂的腥風血雨,而在娛樂圈裡面,她肯定也是有的,畢竟娛樂圈也是屬於社會中的一部分的。對於很多小明星而已,娛樂圈是一個上流社會。
  • 「名門痞女」洪晃的上流社會和豪橫情史
    之後洪晃有個養女,給她拿的卻是北京戶口,地址是史家胡同51號。 陳凱歌雖然不如洪晃有錢,但他讓洪晃這個一肚子洋墨水的女人找到了自己在本土文化中的位置,用洪晃自己的話說:給我接了地氣。
  • 《張大小姐》:瞧,那些上流社會的人
    當年天涯熱帖周公子大戰易燁卿,自稱為上流貴婦的臺灣許純美的走紅,都從側面證明了大家對於上流社會的嚮往。對於上流社會到底是何模樣,一幹普羅大眾一直保持著極其旺盛的好奇心。如果說晏殊、曹雪芹筆下或輕描淡寫、或濃墨重彩所描述的貴族家充分體現出老錢家族的風採,那麼洪晃的小說《張大小姐》筆下的上流社會便是新貴階層的最佳寫照。在一幹普羅大眾寧可節衣縮食也要將各種大牌披戴武裝到身上時,以名門痞女著稱的洪晃卻寫了一本小說,對女主人公--京城名媛張大小姐頗具諷刺挖苦之能事。
  • 真實上流社會什麼樣?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前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裡我們看到上流社會裡的三六九等,五萬的包竟然不值一提,何等奢侈。  這一切都不斷地構築著我們對於上流社會的想像:光鮮靚麗,揮金如土……可不久前,大名鼎鼎的痞女洪晃寫了一本《張大小姐》,撕破了上流社會的面具,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相對真實的上流社會。
  • 踹陳凱歌,罵馮小剛的洪晃,徒手撕開上流社會的「遮羞布」
    但這就是洪晃,一個敢直言的獨立女性。)03、一個敢直言的女人他曾在網上吐槽《一步之遙》(姜文導演,洪荒出演)電影爛,沒看的算是躲過一劫,洪荒直接回懟王思聰是富家公子哥,對他在網絡上發表的觀點充滿不屑。04、一個要獨立自主的女性上流社會習慣了在人前偽裝
  • 「京城名媛」洪晃:上流社會是最虛偽的一群人
    而洪晃自己的親生父親洪君彥是北大經濟學系的教授,繼父是前外交部長喬冠華。最開始時,洪晃不叫洪晃,而是「洪冕」,這是外祖父章士釗為她取的名字,結果卻因為戶籍人員錄入錯誤,便成了「洪晃」。或許這就註定了,洪晃不必承繼家業,接過那世代傳承的「官冕」,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家世顯赫,洪晃從小便錦衣玉食。
  • 「上流社會」太可怕:拎著一套房逛街,朋友圈相片裁剪掉別人
    顧佳深深感受到了來自上流社會的鄙視。《三十而已》當然只是個電視劇,然而,藝術源於生活,《三十而已》顧佳相片被裁剪的情節並不是憑空捏造的。據說,這個情節是根據洪晃親身經歷而來的靈感。按社會地位,洪晃是絕對處於上流社會的。就是這麼一位名士,一樣被名流圈排擠、鄙視。
  • 「名門痞女」和她的「上流社會」
    第二日,洪晃也曬出照片,原來照片本來是7個人的,蘇芒把張欣和洪晃裁掉了。故事很簡單:一個京城名媛的前男友被謀殺,從而牽扯出一系列人物,反應出了一個骯髒可笑的中國上流社會。看洪晃的身段、聽洪晃犀利的言辭,也許破滅了你對於「名門才女」的幻想,離大家閨秀、窈窕淑女的形象相去甚遠。
  • 《上流社會》上流社會沒有上流
    沒錯,也真的是這樣,不過電影想要設定的是,女主角是想進入上流社會的上流人。 所以說,上流社會眼裡,只能容得下自己的人,比如美術館館長雖然和韓會長關係不好,但他們還是捆綁在一起,牢牢構成上流社會的大圈子,外面的人 no way 本片還有幾點,比如其中情色畫面的展示,在男主和秘書有那一部分的畫面時 大多數人心中應該是想的:哦,接下來應該輪到女主了吧,果不其然,女主和前男友也拍了。
  • 背五萬的包都不配跟人家合影,《三十而已》影射上流社會太真實
    儘管這裡面顧佳最年輕、最漂亮,身材也最好,但顯然,就憑她背的這包包,也是最沒資格混跡於上流社會的。所以顧佳感嘆,「原來在這些太太的朋友圈合影裡,自己是被裁掉的那個」。《時尚芭莎》雜誌的創立者蘇芒在時尚圈內可謂大名鼎鼎,也是一位經常混跡於上流社會的大咖。
  • 上流社會殘忍法則:沒包的顧佳被裁出合影,陳凱歌前妻因太胖被裁
    這就是《三十而已》裡顧佳所面對的狀況,在一次上流社會太太們的聚會中,其他太太們背的都是幾十萬上百萬的包,顧佳看著自己6萬塊的包感到很自卑,於是在和太太們合影時,故意把包藏在身後,可即使這樣,在最終發布的合影中,顧佳發現自己竟然被裁掉了。
  • 《上流社會》藝術就是大便,上流社會就是垃圾!
    這些都不重要,真的,因為他們表現得都不錯,無論是張教授的秘書,還是會長的秘書,或者李館長的律師等。導演通過這「上流社會」的畫面襯託出現實的醜陋及貪慾。遺憾的是,看看5.5分的評價,看看這些沒有信仰,沒有人性及沒有思想的評論吧!每個人居然把情色的部分來調侃。但實際上,我們同樣應該反思,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每天早出晚歸拼命工作的國度,我們的「上流社會」是怎麼樣,是如何剝削我們的。
  • 《上流社會》欲望,出軌,上位,這部韓劇將上流社會的醜陋扒的一乾二淨!
    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有想過,畢竟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要想真的不被沾染,幾乎是不可能的誰不願意成為一個上流社會的人,不在為了金錢忙碌,不在為了工作低三下四求人於是欲望成為了當代人最大的動力,領導要求員工要有狼性,所謂狼性無非就是掙更多的錢,直白的說就是金錢至上而這部韓劇就講述了兩個中產階級的人,一個想要踏入政治圈,一個想要成為館長,在進入上流的社會過程中
  • 現實中上流社會狗血一萬倍
    這部劇從底層社畜到上流精英,以三位三十歲女性—王漫妮(江疏影飾)、顧佳(童謠飾)鍾曉琴(毛曉彤)的視角,展示了三個相同年紀的女性處在不同階層的巨真實寫照。顧佳去因為貴婦趴體背了5萬塊的「便宜包包」被貴婦暗戳戳排擠,合照中被無情裁掉...我的天吶,上流社會的女人都玩這麼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