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小姐》:瞧,那些上流社會的人

2021-01-18 上智下愚

隨著都市劇《三十而已》的熱播,劇中不少情節也成為廣大觀眾熱議的內容,其中尤其為人所津津樂道者,還是顧佳拚著刷爆卡也要買個大牌包以換取進入貴婦太太團的權限那節。一時間,愛馬仕、太太團、上流社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正如古代勞動人民對於皇后的生活總局限於「皇后娘娘午睡起床吃柿餅」、「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卷大蔥」的想像中,人民群眾對於上流社會的好奇與嚮往由來已久,從古至今,始終不變,且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傳媒手段的發達,不斷與時俱進。

當年天涯熱帖周公子大戰易燁卿,自稱為上流貴婦的臺灣許純美的走紅,都從側面證明了大家對於上流社會的嚮往。對於上流社會到底是何模樣,一幹普羅大眾一直保持著極其旺盛的好奇心。

1

因電視劇《清平樂》為大家熟知的宋代著名宰相晏殊,曾對一首名曰《富貴曲》,描寫富貴景象的詩詞嗤之以鼻,對於詩中「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所展示的富貴豪奢畫風極不認同,認為這是:「此乃乞兒相,未嘗諳富貴者」。

太平宰相心目中真正的富貴景象是「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對於自己所寫的上述金句,晏殊自己也頗為滿意,曾向人得意的展示:「窮兒家有這景致也無?」

清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發展的巔峰時期,全面展現清代社會狀況的百科全書《紅樓夢》中的賈家,富貴已歷四代,是真正的公候富貴人家,不是那種暴發戶,所以小說中賈家雖然不斷走向衰敗,但賈家從上到下說話行事,都是有規矩有尺度的,顯出一種真正的大家風範。

在脂硯齋點評《紅樓夢》中,也曾提到世人因為不熟悉真正上流社會的生活,一寫到公候之家時總帶著一種「莊農進京」的臆想。脂硯齋說:可笑近之小說中,不論何處,則曰商彝周鼎、繡幕珠簾、孔雀屏、芙蓉褥等樣字眼。甲眉:近聞一俗笑語云:一莊農人進京回家,眾人問曰:「你進京去可見些個世面否?」莊人曰:「連皇帝老爺都見了。」眾罕然問曰:「皇帝如何景況?」莊人曰:「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寶,右手拿一銀元寶,馬上捎著一口袋人參,行動人參不離口。一時要屎了,連擦屁股都用的是鵝黃緞子,所以京中掏茅廁的人都富貴無比。」試思凡稗官寫富貴字眼者,悉皆莊農進京之一流也。蓋此時彼實未身經目睹,所言皆在情理之外焉。 又如人嘲作詩者亦往往愛說富麗語,故有「脛骨變成金玳瑁,眼睛嵌作碧琉璃」之。餘自是評《石頭記》,非鄙棄前人也。

如果說晏殊、曹雪芹筆下或輕描淡寫、或濃墨重彩所描述的貴族家充分體現出老錢家族的風採,那麼洪晃的小說《張大小姐》筆下的上流社會便是新貴階層的最佳寫照。

在一幹普羅大眾寧可節衣縮食也要將各種大牌披戴武裝到身上時,以名門痞女著稱的洪晃卻寫了一本小說,對女主人公--京城名媛張大小姐頗具諷刺挖苦之能事。

《張大小姐》是有「名門痞女」之稱的專欄作家、網絡紅人洪晃寫的第一本小說,講的是京城張大小姐在愛情事業兩得意之際,忽然接到警方電話通知她去辨認一具無名屍體,張燕到現場後發現,這具面部已經被砍爛的屍體是她在紐約留學時的初戀情人,故事由此展開。洪晃從對張大小姐過去、現在經歷的交錯描寫中,展現了上流社會的獨特風景。

當年娛樂新聞中常被提起的洪晃在小說中嘲諷蘇芒和她的慈善晚會一事,既來源於小說中關於孟主編的描寫。

「你好,你好。」方總勉強掐了一下那棉花手。他萬萬沒想到,在他的手接觸到孟主編那一刻,這個女人急轉身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的腿上。

「別在意哈,」孟主編湊在方總耳邊悄悄說,「我說著玩兒呢。你肯定比劉有好更有錢。」

在座的其他男人都好像司空見慣了,戴衝還說:「老方,你腿麻了就讓主編坐到別人那裡去,孟主編你不僅要認識,還要見識一下,現在時尚人士都不坐椅子,只坐大腿了。還有,你可再也不要穿秋衣啦!讓我們孟主編看見就會當場扒下來!」

2

眾所周知,各種霸道總裁小說中的富貴景象多半都是作者的YY,因為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做出精準恰切的描寫。《張大小姐》可以算是一本客觀寫實描述上流社會眾生相的小說。

有人說時尚雜誌就是一群月薪3000的人教你怎麼裝成月薪3萬的樣子,那是因為那些月薪3000的小編們沒有見過真正的上流社會究竟是何模樣、也正因如此,當初易燁卿在天涯上的帖子才被人如此追捧,周公子大戰易燁卿才會搞得如此轟動。

歸根結底,還是大家對於上流社會的真實面貌太過於渴望,太想知道它的真正模樣,從這方面講,看這本小說得到的信息量足以勝過100本時尚雜誌的總和。

雖然,小說寫的只是一個典型的新貴人家的故事。雖然,作者本身想寫一個懸疑題材的小說,但是,以洪晃的風格,實在寫不來福爾摩斯式的探案。小說中大部分內容還是自帶她當年寫各種專欄時那種嬉笑怒罵的文風,這種諷刺與幽默相結合的風格將張大小姐這種上流社會女性的精緻利己主義、各種矯揉造作、外表高貴美麗、內心怯懦自私的性格描寫的淋漓盡致。

以至於,有人說這是一部體現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小說。個人覺得覺得拿這本小說比《紅樓夢》實在有些太過。但這也的確寫的也是一個有錢人快速發家、又極速衰落的故事,黨小明的身上有許多人的縮影,令人印象深刻。

有人知道這本小說大多是因為其中有關於那位絕不穿秋褲、喜歡坐男人大腿的時尚主編的橋段。但當你看完整本小說,才會發現這本書的精彩之處遠遠不止這些娛樂性質的吐槽。

如果讀者是一個平時對於各種財經新聞絲毫不感興趣、一竅不通的人,甚至會覺得那些有錢人推杯換盞間談的那些資本運作事宜很難理解。

對於一般讀者而言,書中一些情節的確有些燒腦,這或許是因為洪晃自己每天置身其間,本就是圈內人,信筆寫來自是毫不費力,但我等終日沉迷拼多多的底層民眾看這些如雲裡霧裡一般,頗有瞠目結舌之感,沒辦法,差別太大了。畢竟大家圈子不同,也不必強融,當然也根本不可能強融。

白先勇曾經說過,一個作者翻來覆去就是在說那幾句話。白先勇筆下翻來覆去總愛寫各種落魄貴族,而洪晃這本小說裡寫的是有錢新貴們,大家寫的都是自己熟知的領域、熟悉的內容。

作為一本非專業寫著玩兒的小說作者,我們當然不能對洪晃有太多苛求,如果硬要從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人物塑造上去進行各種專業化的分析,那麼各項得分加在一起,這本小說不會註定獲得太高的分數。

但是,我們必須得承認,這的確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小說,非常好玩的小說,是一本讓你看了以後,對於中國現在的上流社會,有一些真正理解和認識的小說。

另外,機緣巧合之下,很有可能還能治癒幾個女生的購物綜合症,把那些沉迷於消費主義的女生,從購買買買的深淵中拉出來幾個。許多品牌總是在說你在鼓吹自家產品如何的精緻高雅,在你耳邊喋喋「你用了什麼你就是什麼,你穿成什麼人你就是什麼人」一類高度消費主義的標語。

不過,看過這本小說以後讀者或許就會發現,就算你砸鍋賣鐵、咬牙吐血買上幾套衣服、拿下幾個包包,你也永遠不可能真正和書中那些上流社會人物並肩站在一起,能夠被他們視為同等人來看待。

所以,如果我們從實用主義角度看這本書,倒是可以將其視之為一本反消費主義的論著。因為你還可以從書中人物的經歷中發現,雖然那些有錢人吃的是大餐,用的是名牌,但是他們並不快樂,甚至說他們富貴榮華的生活也是曇花一現,如夢幻泡影,轉眼成空,看過這些以後你就會覺得那些包包、鞋子、首飾什麼的都是虛的,遠不如稱二斤豬肉吃來的實際。

3

雖然我們可以就小說的思想方面做出上述花式解讀,但也不得不承認小說自身情節的多處不足。

或者說,對於一位第一次寫長篇小說的作者,我們似乎不能要求太多。尤其這是一部融懸疑、破案、愛情、官場於一體的小說,對於一個擅長寫專欄的新手小說作者來說,想面面俱到是註定求而不得的,最終只能顧此失彼而已。

所以,小說讀到最後,讀者會驚詫於為何張大小姐母親一看到姜鹽就知道他是張大小姐的兒子?奇異於姜平到底是做什麼工作的?為何一個搞藝術做個展的人分分鐘就去做人販子這份與藝術家反差巨大的工作了呢?更不必說小說前面當年張大小姐誤以為她的孩子生下來就死了,光速與黨小明結婚這節,很有些脫不了小言文男女主角分開總是因為一個壞人作祟讓他們產生誤會的惡俗套路不說,這一段故事經過交待的太過突兀,很難自圓其說也是真的。別的不提,光是黨小明如何騙過張大小姐,尤其騙過張大小姐那位精明強幹的母親這一點,便很令人費解。

不過,這些線頭的存在並無損於整件華服的美麗。何況廣大讀者原本也沒有期待要看一部如何深刻、如何完美的小說,更不必太過糾結於此。

畢竟,要看推理破案小說,日本的東野圭吾、江戶川亂步、島田庄司的作品已經足夠大家享用了。

人們更關注的,還是更多想一窺真實的上流社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廣大群眾真正喜聞樂見的情節,是孟主編如何坐大腿,是那些上流社會的人如何在觥籌交錯間談合作,換消息,就像大家對《三十而已》中的太太團聚會既好奇又有些鄙夷一樣。

可以說,看完這本被作者自稱為時尚懸疑愛情偵探小說的《張大小姐》,讀者可以得到的實際收穫是,滿足了自己對於中國當代上流社會的好奇,了解了一個雖然有些BUG,但整體而言非常有趣的集懸疑破案、男女關係、社會八卦於一體的故事。綜合評估下來,這個故事還是值得一讀的。

相關焦點

  • 洪晃《張大小姐》:名門貴女掀開上流社會、時尚圈的虛偽面紗
    因為說話比較直爽,讓人招架不住,被人送雅號「名門痞女」。近年來,她出書、拍電影,懟天懟地橫掃時尚圈、娛樂圈,又被稱為毒舌第一人。洪晃說,「張大小姐」是我一輩子都不想成為的女人,她就是那種「欲拒還迎」的中國女性。
  • 真實上流社會什麼樣?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揭露上流社會的《張大小姐》  洪晃的這部小說故事其實非常簡單幹淨,主要就是在講一位出身名門望族的女孩的前男友被謀殺,這起案件牽扯出一系列人物,進而帶出了上流社會的黑暗面。類似這樣上不得臺面的交易,就這樣被赤裸裸地展現在《張大小姐》中。  我們一直想像,上流社會的人大都不會在意金錢,因為他們多的是。可在《張大小姐》裡,女主角還是會心疼自己的鞋子與不能水洗的襯衫。  這些上流社會的邊邊角角都被洪晃寫出來了,原本漂亮、豪華的上流社會在洪晃筆下,醜相盡出,物慾橫流,俗不可耐。如此大膽的筆觸,難免會在公眾之中引起一陣波瀾。
  • 真實上流社會有錢沒煩惱?洪晃:上流社會沒你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上流社會是最虛偽的一群人。她用一本《張大小姐》向我們描繪了上流名媛眼中真實的上流社會,徹底撕下了那些固有印象的面具。 跟隨洪晃的視角,人們可以對真實的上流社會一探究竟,才發現原來上流社會並不似我們想像般光鮮亮麗,也有別人讀不懂的無奈和狼狽。
  • 真實上流社會是什麼樣?洪晃: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類似這樣上不得臺面的交易,就這樣被赤裸裸地展現在《張大小姐》中。我們一直想像,上流社會的人大都不會在意金錢,因為他們多的是。可在《張大小姐》裡,女主角還是會心疼自己的鞋子與不能水洗的襯衫。這些上流社會的邊邊角角都被洪晃寫出來了,原本漂亮、豪華的上流社會在洪晃筆下,醜相盡出,物慾橫流,俗不可耐。
  • 洪晃:真實上流社會是什麼樣?不是「小時代」也不是「三十而已」
    生活在上流社會的人,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少部分人,一直過著底層社會甚至是中產階級無法企及的生活,上流社會的一切仿佛都帶著神秘的面紗。 不少影片把背景選為上流社會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說,滿足了不少人的窺探欲。因此不管是《小時代》也好、《三十而已》也好,播出以後都引起了不少的關注度。
  • 洪晃:張(章)大小姐的「上流社會」啟示錄
    《張大小姐》以一樁兇殺案為切入點,講述了一個叫張燕的年輕女人橫跨十八年的殘酷愛情故事。在洪晃看來,這個故事關於陰謀與真相、關於獨立與依附、關於愛情與回憶,但是一切都與「虛榮」有關,或者說,她用這樣的故事來映射中國上流社會的虛榮。
  • 《上流社會》上流社會沒有上流
    沒錯,也真的是這樣,不過電影想要設定的是,女主角是想進入上流社會的上流人。 所以說,上流社會眼裡,只能容得下自己的人,比如美術館館長雖然和韓會長關係不好,但他們還是捆綁在一起,牢牢構成上流社會的大圈子,外面的人 no way 本片還有幾點,比如其中情色畫面的展示,在男主和秘書有那一部分的畫面時 大多數人心中應該是想的:哦,接下來應該輪到女主了吧,果不其然,女主和前男友也拍了。
  • 《上流社會》上流社會不「上流」下流社會不「下流」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上流社會的定義不單單是極大的財力、極大的權利、極廣的人脈,當然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古有中舉遊街,今有媒體巡演。試問人活一世誰不想人前顯貴躋身上流?我個人所理解的上流是在擁有上述東西的情況下仍然有極好的教養和極高的覺悟。上流社會的人不一定幹著「上流的事」,下流社會的人也不一定就幹「下流」事。
  • 《上流社會》藝術就是大便,上流社會就是垃圾!
    導演通過這「上流社會」的畫面襯託出現實的醜陋及貪慾。遺憾的是,看看5.5分的評價,看看這些沒有信仰,沒有人性及沒有思想的評論吧!每個人居然把情色的部分來調侃。但實際上,我們同樣應該反思,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每天早出晚歸拼命工作的國度,我們的「上流社會」是怎麼樣,是如何剝削我們的。難道這種所謂的」上流社會」不是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們身邊嗎?
  • 《上流社會》上流的欲望
    上流社會,從社會學角度解釋是指掌握政治權力社會資源、自然資源分配權的一小撮核心人員。但是,上流社會不是社會,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個權力中心,而不是一種社會形態。按照字面意思,上流社會能夠成為掌權者和分配者,自然是人人希望擁有的,但是過程可能並不高尚。成為上流社會的途徑,一是世襲的貴族(權力者)、一是財富的擁有者,可能這個圈子裡面,沒有牢不可破的戰友關係,只有你我認可的價值利益。
  • 韓劇上流社會評價如何?
    在演藝圈中,《上流社會》作為一部青春偶像劇,圍繞三個不同背景的上流社會女人尋找愛情的故事而展開。全劇一共16集,和那些動不動就煽情的韓劇相比,《上流社會》就愛情觀、金錢觀、生活觀方面的演繹更加真實。在演員陣容方面。金宥真在韓國屬於實力派美女藝人,她的氣質比較多變。
  • 《上流社會》欲望,出軌,上位,這部韓劇將上流社會的醜陋扒的一乾二淨!
    想過成為人上人,成為有錢,有權的人嗎?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有想過,畢竟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要想真的不被沾染,幾乎是不可能的誰不願意成為一個上流社會的人,不在為了金錢忙碌,不在為了工作低三下四求人於是欲望成為了當代人最大的動力,領導要求員工要有狼性,所謂狼性無非就是掙更多的錢,直白的說就是金錢至上而這部韓劇就講述了兩個中產階級的人,一個想要踏入政治圈,一個想要成為館長,在進入上流的社會過程中
  • 《三十而已》上流社會的「寄生上流」
    原來上流社會中也存在著鄙視鏈。下面和黑仔來看一看劇中上流社會中的上流社會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這部劇讓小夥伴們知道了,原來上流社會中還存在著「寄生上流」。
  • 他極力諷刺批判上流社會,卻得到了上流社會的認同與讚美
    他的父親是英國人,任職於東印度公司。1817年,父親去世後,薩克雷被送回英國讀書,常受人欺凌。1829年,薩克雷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就讀,境況才稍有改觀。不過因為學業平平,他沒能拿到學位就離開了劍橋。不過薩克雷的幸運之處,在於早逝的父親為他留下了大筆遺產,使得他能夠四處遊歷,並活躍於社交領域。在那個年代,旅行是一件極度奢侈但又能馬上讓人脫胎換骨的事情。
  • 《上流社會》所謂上流社會
    朋友推薦的,看到一半的時候我覺得可能確實很反應政黨上層這種生活,我很難受,可能是因為沒有太多的接觸到社會,我帶著震驚,不理解的態度去看,甚至有些難以接受,所謂的上流社會就是這麼骯髒不堪嗎? 或許以後我工作了正式進入社會在看這部電影也會有新的看法,希望以後我經歷的沒有太多黑暗。
  • 《上流社會》上流社會卻下流
    上流社會看起來光鮮亮麗,實際上處處都是黑暗,不正當的金錢交易。會長將噁心的sexy場面當作藝術,甚至將作品掛在牆上當藝術品,可真夠臉皮厚的!太噁心了!鏡頭還那麼多,差評,唯一差評!扣一星!女主男主都是底層人物(沒錢沒勢),為了內心的欲望,迷失了自我。欲望是動力,也能毀滅一個人。
  • 「名門痞女」洪晃:上流社會、時尚圈,有多虛偽?
    她被稱之為"名門痞女",她好似不被人接受,但背後是看透世事、不願與場面人為伍的自信與明白,那一份灑脫與不羈讓人欣賞。她的背景給她的人生帶來了底氣,但她為自己的人生贏得了硬氣。她的人生,從來都只能由她自己掌控。
  • 韓劇《頂樓》又一上流社會悲劇上演
    最近在看點上看到了一小段視頻,一個女人在坐電梯的時候看到一個女生從樓上被人推掉了下來,當那個女生掉下來的那一刻,女生的眼神裡道印出那個女人的倒影,那個女人崩潰的大哭。最後搜索了,是一部韓國電影《頂樓》,裡面充滿了上流社會中的富人們站在人性邪惡的頂端。劇情只更新到第四集,看過之後,才知道那個女生是那個女人的女兒,那個女人現在的老公,也是這座頂樓的大佬把那個女人以前的老公殺了,還把她的女兒送進了孤兒院,。
  • 上流社會 상류사회 (2018)
    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上映日期: 2018-08-29(韓國)片長: 120分鐘又名: High Society上流社會的劇情簡介 · · · · · ·    有著信念的大學教授張泰俊(樸海日飾)為了改變世道夢想進入政界,張泰俊的妻子美術館副館長吳秀妍(秀愛飾)想要成為館長。
  • 相泮讀書45《上流社會》
    韓國電影《上流社會》,邊赫執導,樸海日、樸秀愛、李陣鬱、羅美蘭、金奎善、尹宰文等主演。大學教授張泰俊(樸海日飾),想進入政界,妻子吳秀妍(樸秀愛飾)欲晉升美術館館長。他們是韓國典型的中產家庭,為進入上流社會,秀愛甘為會長洗黑錢,泰俊則始終只是黨派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