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新華網安徽頻道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為全面反映安徽省2019年食品安全狀況,由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省食安辦)組織編寫的《2019年安徽省食品安全狀況》(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
白皮書顯示,2019年安徽省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中向好,全省未發生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食用農產品質量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99.6%,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98.2%,全省食品抽檢量達到4.07批次/千人。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整體工作位居全國前列,食品安全工作總體水平不斷提升。
發布會上,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韓永生對白皮書進行了解讀。 2019年,安徽省各相關部門加大對各類食品、農產品的抽檢力度,全省食品抽檢量達到4.07批次/千人。2019年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完成並對外公布143263批次食品的抽樣檢驗結果,合格樣品140628批次,總體合格率為98.2%。針對不合格食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產品控制到位,原因排查到位,整改落實到位,行政處罰到位,信息公布到位」的要求,組織開展核查處置工作,不合格食品的核查處置率100%。為消費者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9年,安徽省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查處各類食品安全違法案件(問題)7412起,罰沒款3454.75萬元,取締「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等無證生產經營單位477家,集中銷毀各類違法食品117.8噸。農業農村部門辦結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資打假類案件232起,立案查處侵權假冒偽劣農資案件187起,查獲假劣農資77.19萬公斤。市場監管部門查辦各類食品違法違規案件14922件,同比增長18.7%,行政處罰9948.87萬元,辦理大要案110件。公安機關立案偵辦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90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123人,移送審查起訴889人。
同時,生態環境、農業農村部門嚴把食品安全源頭關,開展耕地土壤環境治理、大氣和水汙染防治、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與獸藥(抗菌藥)綜合治理行動,全省64家涉重金屬企業完成整改,大氣汙染防治項目完成率99.1%,全省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比年度目標高5.7%,化肥使用量連續4年實現負增長,農藥使用量比2018年降低5.47%,試驗示範點漁藥使用量平均下降15.8%。
此外,2020年特殊食品專區專櫃經營首次寫入了新修訂的《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根據安徽省剛修訂的《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新增第20條規定,銷售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的,應當設立專櫃或者專區並在顯著位置標示,不得與普通食品或者藥物混放銷售。《條例》6月1日起正式實施後,全省各地認真落實條例要求,滁州、宣城、蕪湖等地迅速行動,相繼開出專區(專櫃)違規行為首張罰單,確保法規落地見效。
「2020年,安徽省將遵循『四個最嚴』要求,紮實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韓永生表示。(楊鈺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