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得多就是好麼?一張圖告訴你真正簡單健康的飲食原則~

2021-02-23 成長樹

來源 | 林小暖bella(ID:askbabysleep)過節少不了各種聚,在這些聚會場所中,我倒是突然發現了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在餐桌上,娃媽們想要「母憑子貴」,基本完全取決於幼崽們的進食情況。那些既不挑食,又能專注而認真地把自己餵飽的幼崽,媽媽們往往都是氣定神閒,推杯換盞間談笑風生,毫無壓力。那些吃一口就要擺弄一下桌上的物品玩一玩,或者停下來發發呆左看右看的幼崽,媽媽們通常前一秒帶著笑容和飯桌上的人聊天,後一秒就扭頭髮幾聲「獅吼」,喝令娃子「好好吃飯!」。
那些看到什麼夾到碗裡,都將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的幼崽,媽媽們也只有一邊無奈地跟著搖頭,一邊向小吃貨的媽媽們取經。那些只顧著玩手機、看動畫片,對面前的餐盤連眼皮都不抬一下的幼崽,媽媽們只能像個老媽子一般全神貫注地給崽子餵飯。如何讓飯渣娃們好好吃飯,一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不吃飯母慈子孝,一吃飯雞飛狗跳。

奶奶輩的人聚在一起,更是不知道為何蜜汁喜歡比孫輩們的食量。吃得少的娃奶奶仿佛自家孫子比別人少得了幾分一樣,默默黯然神傷。

朋友D自從兒子出生以後,就陷在進食量的恐慌中無法自拔。因為兒子每次都不能喝到月齡段建議的奶量,而且看起來也不像其他小baby那樣肉肉的,所以她對奶瓶上的刻度一直糾結不已。婆婆又一直念叨著D的奶太少,D在自責和懷疑中早早給兒子斷了母乳,開始餵奶粉。每一餐,婆婆為了多讓孫子喝掉十毫升奶,使出渾身解數,但硬生生餵進去的奶最終還是被娃吐了出來。

就在擔心孩子吃不飽和害怕孩子吃太多吐奶的天平兩端,小D的心也跟著焦慮起來。我們似乎忘記了,孩子是胖是瘦,每一頓要吃多少,其實大部分是由遺傳決定的,並非父母所能左右。孩子們的內在調節系統,天然地決定了以下這兩項必須由他們自己說了算:所以,比起食量,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孩子的每一餐是否均衡。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我女兒在這方面倒還好,但我還真見識過吃飯異常挑剔的娃。朋友小F的女兒就特別討厭吃蔬菜,每次聚會,我們都能看到小F為了讓女兒吃幾口蔬菜而使出各種威逼利誘手段:

「必須吃完這些菜,才能再吃一塊肉。」

「如果你吃了這個菜,媽媽一會可以讓你看一集汪汪隊。」

「為什麼不把胡蘿蔔吃掉,媽媽要生氣了!」

回想一下,我女兒剛添加輔食那會也不太能接受綠葉菜。費勁心思地做完之後,小主嘗了一口就皺眉再也不張開嘴了。直到現在,她還是對肉類更感興趣,但為了讓她也儘量多攝入一點蔬菜,我倒也想了各種辦法。那會兒我們還沒去美國遊學,在網上我找到了一張美國幼兒園給小朋友們發的食物圖:一張A4紙畫了一個被分成四份的餐盤,裡面貼上了不同的食物。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來,美國許多幼兒園都會讓孩子們接受健康飲食的教育。2011年開始,美國的學校就開始推行「我的餐盤(my plate)」膳食計劃——將餐盤分為水果、蔬菜、穀物、蛋白質四個區域。每個區域會用一個顏色代表,每一個區域的大小代表了進食的比例。穀物大約佔30%,蔬菜佔30%,水果佔20%,蛋白質佔20%,餐盤旁邊的小盤子代表了一杯牛奶分量的奶製品。通過這樣鮮明易懂的圖解,孩子們從小就明白什麼樣的飲食才是健康的、營養均衡的。在「My Plate」之前,美國也一直通過「食物金字塔(Food Pyramid)」的理念和形式來給孩子們做飲食科普。這一層所佔比重非常小,也代表了人體對這三類的需求相對比較小,應該減少它們的攝入。我覺得這種「食物金字塔「的圖片也特別直觀,所以也找了許多圖片給女兒做了講解。不過,2005年時,美國推出了一個修訂版,改成了下面這張圖:粗一點的是五穀根莖類,蔬菜水果類、奶類,蛋豆魚肉類佔比稍小,油脂類最細。


而更新的這張圖在2011年也被最前面咱們說的「我的餐盤」計劃替代了。也就是目前來說,「my plate」當中的分類建議算是最新版本的指南了。

雖然「食物金字塔」已經被代替,但對孩子來說,這個模型還是非常能吸引他們注意的。於是我便利用這個金字塔的圖,嘗試給女兒做健康飲食原則的啟蒙。同時,為了讓女兒對「食物金字塔」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我借鑑了《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一書中提到的「紅綠燈」金字塔原則:如水、不加糖的茶、被充分稀釋的百分百純果汁、穀物、水果、蔬菜。我還在網上看見了一個有趣的遊戲方法,那就是用膠帶在地板上拼貼一個大金字塔,將切切樂和樂高中的食物模型拿出來,根據不同區域的紅綠燈原則,用樂高卡車運送食物。當車裡裝了蛋糕、餅乾、糖果、冰淇淋等食物時,便會被紅燈提醒,必須減少所裝食物,才可通行。這樣的遊戲玩了幾遍下來,孩子們對每日用餐的食物攝入比例,就會有大致的了解。我希望借這些遊戲來讓她明白,吃飯並不僅僅意味著填飽肚子,也不代表只吃自己想吃的食物。當食物金字塔的概念在女兒心裡扎了根之後,每次再吃蔬菜的時候,她都會提醒自己:遇到之前最愛的甜品,也會因為是紅燈而變得有節制起來。
就這樣,她從由我督促提醒,內化成某種自控力,開始慢慢擁有選擇健康食物的理念。

比如我就曾經把這個方法推薦給身邊的朋友,朋友表示自家娃屬於「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那一種。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依然要從前面我們提到的,父母能決定的三件事來下手。有的討厭吃豆子,有的不喜歡吃西蘭花,有的一吃到胡蘿蔔就皺眉頭。我們大可不必過於糾結孩子吃不吃某一種食物,而應該放眼某一類食物。比如孩子可能不吃特定的某幾種蔬菜,那我們可以做一個大拌菜或者蔬菜沙拉,多幾種蔬菜,便可以讓孩子自由選擇。這樣既不會因為我們的強迫而造成進食壓力,也能交由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在給孩子端上來的食物裡,儘量挑選好的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等)。對於在食物中加入油鹽糖的頻率、數量,提供油脂和甜食的次數和多少,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你的孩子自控力不高,就別在家裡囤積過多紅燈區的食物。在正餐時間,別把這些食物端上桌,孩子自然也就沒得選擇。

▍不用絕對禁止零食,但要有所限制但我並不會主動提供,除非女兒提出來要吃冰淇淋、糖果、漢堡、餅乾之類的東西。只是她要是偶爾想吃了,只要不是正餐時間,我一般會直接滿足她。但對於一周吃多少我也會有所把控,如果超量了,我會用自製的酸奶杯、水果奶昔作為替代品。我也不太主張,把這些誘人的零食作為獎勵給孩子。

身邊有朋友視零食為洪水猛獸,結果發現孩子會偷偷藏糖果在口袋裡。或者在超市的糖果餅乾專櫃,滿地打滾大聲抗議父母不給他們買的行為。仿佛食物變成了,父母與孩子爭奪權力與對抗輸贏的象徵。我們應該找到父母與孩子都可以接受的解決之道,不要讓食物成為戰場。

▍讓孩子幫助一起準備食物

讓孩子們幫忙做飯,比如讓他們加入配料,擦洗蔬菜,或幫助攪拌。這樣孩子們可以一邊學習、認識食物,一邊增加品嘗食物的興奮感。

對於那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娃,如果喜歡吃西餐的可以製作個蔬菜披薩。喜歡吃中餐可以包一些蔬菜和肉混合的餃子、包子或者餛飩。比如不喜歡吃水果的,可以製作水果奶昔,或者用水果擺一些小動物、小汽車的形狀,吸引孩子來吃。

▍在進餐時,多使用積極的語言鼓勵他們
將「給我把它吃了」換成「這個獼猴桃甜的像草莓一樣」——通過細節描述,讓孩子在頭腦中的意象更加豐富,以此來吸引孩子品嘗。將「你是個大孩子了,把它吃掉」、「你看弟弟都吃了」換成「你的肚子告訴你飽了嗎?」、「你的肚子還咕咕叫嗎」——以感受代替命令。將「如果你不吃完這份蔬菜,你就不能吃零食」換成「下次我們再接著試一試吃這個蔬菜」——避免硬碰硬將戰爭升級。當然,也有些時候,我們就是很難在孩子吃飯的問題上如此淡定。
辛辛苦苦為孩子準備好食物,再滿懷期待的看著孩子時,卻發現他們沒有那麼滿意那麼積極進食,甚至根本就拒絕吃的時候,我們也難免委屈或生氣,這也是人之常情。也許,我們一直都錯把「吃多一點飯」和「你好乖」、「你愛我」劃上了等號。但愛並非來自胃,我們的任務不是把飯強塞進孩子的嘴巴裡,而只是挑選好的食物端上桌而已。不如試試將飯桌從「戰場」轉變為家中愉悅、溫柔的一隅,幫助孩子真正享受一蔬一飯,讓食物成為聯結情感與幸福感的媒介。

讓孩子從小了解食物的原形原味,也讓他們在未來擁有選擇健康食物和生活方式的能力。吃得健康,也吃得開心,這才是「好好吃飯」的意義和價值。

 樹媽說:

因為微信最近改版了,互動少的話,媽媽們可能以後逐漸收不到咱們的文章了。文章之後,還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說一下,咱們開通視頻號啦。
好多媽媽提過沒時間看文章,後續我會在這裡,用短視頻的形式,跟大家分享我的有趣日常、心得、經驗……

大家掃描下方二維碼就能關注,歡迎來坐坐!

掃碼關注「成長樹」

[ 親愛的,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作者簡介:林小暖bella,香港浸會大學碩士,前資深媒體人,親子溝通講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養育領域知名科普作者,新浪微博粉絲250萬+。專注中西教育、親子閱讀、旅行遊玩、兒童心理、自我成長、好物評測、品質生活等話題。公眾號:askbabysleep

- 最溫暖的育兒公眾號 -

200萬父母已關注


大家好,我是小樹媽媽,愛閱讀、愛分享、更愛家裡的兩個娃。創辦成長樹這個平臺6年了,收穫了200多萬媽媽的關注,現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寶爸寶媽,每天為大家提供原創育兒好文、精選好物、有聲繪本,累計發布了300多篇原創文章。如果你家也有3-12歲的娃,那咱們就算相見恨晚,現在關注,小樹媽媽還有見面禮送給你。

相關焦點

  • 咱們中國人的飲食有缺陷?一張長圖告訴你真相
    不少出國工作、旅遊的朋友,最煩惱的可能就是吃了。剛到國外,對當地的飲食也許還感到新鮮,但是時間久了,就越發想念中國的美食。這時候,就連一包普通的方便麵都可以大快朵頤。所以出國黨常常會帶著方便麵、調味醬,在異國他鄉也能享受「中國味道」。
  • 減肥,堅持3個簡單的飲食原則,讓你邊吃邊瘦下來
    那麼,這就是各種飲食法成功的原因,生酮飲食就容易保住熱量缺口,通過完全限制一類元素——碳水,直接讓你扔掉碳水。平日裡你吃的那些垃圾食品,自然就被拒之門外了。
  • 少量多餐讓孩子更健康
    一到吃飯時間,孩子吃過幾口後便坐在那裡說什麼也不肯往口裡餵飯,一點胃口也沒有的樣子,這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開始軟硬兼施,威逼利誘,肝火上升,有時還得親自動手把剩下的大半碗飯塞到孩子口裡去才算結束。吃飯時間本來是愉快愜意的,卻變成了一場「鬥智鬥勇的任務」,而且這個任務看起來曠日而持久,要持續一年又一年。 應對孩子不好好吃飯,有很多個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 適合男人增肌減脂的飲食原則:多吃不胖,越吃越壯!
    前言: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自己的飲食和身體健康,健身的人群也隨之增加。 但是,世界上並不存在適用於每一個人的飲食計劃,小編通過總結髮現:幾乎可以讓所有人都受益的飲食計劃,都包含了4種原則。讓大家多吃不胖,越吃越壯。 只要能做到以下的4種原則,那麼就能實現自己增肌或者減脂的需求,一起來看看吧!
  • 美食家告訴你,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才能吃遍天下美食
    什麼是健康飲食,不是你看到一樣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胡吃海喝,也不是面對各種各樣的食物就一口氣吃光,而不顧自己的饑飽,好的食品是用來品的,就像喝茶一樣,慢慢的享受,輕輕的咀嚼,這才是享受美食的重要環節。現在是新世紀,每個人都要求自己瘦瘦的,流行骨感美,感覺這就是沒得象徵,所以節食或者不吃早飯,有時候,碰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一道有特色的美食,都會遠遠的看著,獨自吞咽口水。
  • 懷孕之後怎麼吃:注意4大飲食原則,要忌口的東西其實只有2類
    幸福的是,自己就快當媽了,隨著時間推移,孩子就快降臨了;煎熬的是,整個孕期基本每個孕媽都會過得不輕鬆,除了各種妊娠反應外,飲食也是一道門檻。 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怎麼吃,吃多少等等都是要注意的問題,光是飲食這一項,就夠孕媽們喝一壺了。
  • 看到鍾南山老先生的一日三餐,健康飲食簡單又重要
    他除了堅持鍛鍊,正常作息,從他在媒體上分享的健康飲食來看,這個健康飲食真的很重要。鍾南山先生提出飲食的三點原則,相信很多人也能倒背如流,就是: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雖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如果做得合理搭配飲食和控制好飲食,是最難做到的。
  • 怎麼才能邊吃邊瘦下來?牢記幾個飲食原則,讓你暴瘦一圈
    想要保持好身材,我們需要從飲食跟運動兩個方面入手。邁開腿的運動選擇有很多,但是減脂餐應該怎麼吃,這是很多人存在的疑問。很多人為了減肥只知道控制熱量,卻不知道均衡飲食。並不是說減肥就需要每天無油鹽飲食,每天只能吃水果蔬菜,而是要均衡飲食,控制合理的熱量範圍。
  • 腹肌是吃出來了!4個飲食原則+1個訓練原則,讓你練出六塊腹肌
    而我的回答是:腹肌是吃出來的,並不是練出來的。這個答案讓很多人都出乎意料,感覺小編就是不願意告訴我們好身材如何塑造,隨便回答了一個答案。其實,小編已經非常誠實地回答大家,腹肌確實是靠吃出來的,而不是練出來的,往下看分析,你就一目了然了。
  • 晚餐這麼吃,堅持4個飲食原則,30天讓你體重下降6斤
    減肥期間不要極端節食,也不要去相信水果代餐之類的快速減肥方法,這些方法只會讓身體的營養缺失,還會消耗掉你身體的肌肉,從而讓你的身體代謝下降。怎麼科學地吃對於減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特別是晚餐,只要你能夠掌握這4個晚餐的飲食原則,你可以完全可以輕鬆瘦下來!
  • 怎樣飲食健康又能減肥 什麼飲食減肥又瘦身
    核心提示:吃是人們獲得能量和營養的途徑,怎麼吃對於身體健康和控制體重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就是有很多人因為不知道控制而胡亂亂吃,最終使得身體越來越不健康,身材也開始越來臃腫了。 吃是人們獲得能量和營養的途徑,怎麼吃對於身體健康和控制體重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就是有很多人因為不知道控制而胡亂亂吃,最終使得身體越來越不健康,身材也開始越來臃腫了。那怎樣飲食健康又能減肥?什麼飲食減肥又瘦身?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怎樣飲食健康又能減肥?
  • 全家都用得上的《國民健康飲食課》營養學專家葛叔教你
    他的飲食理念,就是倡導適合中國人的飲食智慧,在吃出健康+吃出美麗上做到兩全其美。很多人在抗衰老護膚方面很偏執,完全戒油戒糖。且不說這避開了一些健康的營養物質,連吃的樂趣都沒有了。葛叔的膳食課,並不是讓你完全捨棄油、糖等等調料,也不是讓你只吃寥寥幾種健康的食材。而是學會科學地使用烹調方式和調料食材,吃得更講究,也通過吃讓身體更健康,減緩皮膚和身體衰老的速度。
  • 低碳飲食減肥三大飲食原則
    核心提示:現如今減肥的市場在不斷的擴大,隨著人們對減肥需求的不斷提高,因此減肥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五花八門,目前,低碳飲食減肥是比較流行的一種減肥方法,隨著說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減肥,但是只有堅持低碳飲食減肥的飲食原則效果才更好,下面為大家介紹低碳飲食減肥的三大飲食原則。
  • 一日三餐的健康飲食,你知道多少?
    飲食健康是老生常談,在很多新聞、雜誌、網站都有廣泛報導,但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時常注意飲食,並且貫徹始終、堅持到底的人並不算多,不然慢性疾病也不會如此普遍。到底一日三餐要注意什麼?我們如何確保飲食健康?要知道,晚餐至第二天早餐的時間相距較長,差不多10~11小時左右,什麼熱量都差不多消耗得一乾二淨,一大清早的第一餐亟需補充營養和水分,所以顯得尤其重要。也許,你會覺得偶然不吃早餐對健康沒有明顯影響,但時間一長問題就來了。
  • 吃什麼食物才健康?劉濤的飲食習慣或許會告訴你答案
    眾所周知,一個人之所以擁有美麗迷人的容顏和身材,除了注意鍛鍊身體外,與日常的飲食習慣也密不可分。吃什麼食物才健康?劉濤的飲食習慣或許會告訴你答案。吃炸醬麵的劉濤劉濤這碗炸醬麵只有花生,連肉沫都沒看見,辣椒也放得少,這說明她平時以清淡的素食為主。
  • 一張圖告訴你,馬東錫變強壯的秘訣!
    一張圖告訴你,馬東錫變強壯的秘訣!,滿滿的力量 根本就不需要「脫衣」才能讓別人知道「有肉」 穿著衣服就能讓人感受到什麼叫強壯和威猛 所以咱們今天就來說說馬東錫變強壯的秘訣 秘訣其實很簡單,看了下面這張圖你就明白了
  • 大健康大家談|吃得恰當身體健康
    控制此量因人異,如果你的活動量大,你可以適當多吃點。如果你覺得每餐二兩,每日六兩差不多,同時多吃穀類蔬菜水果,非常有利於健康。1三是每日三份高蛋白三份什麼意思呢?每份如下聽仔細,一兩瘦肉半兩豆,二兩豆腐雞鴨魚,還有一個大雞蛋,吃得過多反無益。所以我們的蛋白質來源不僅僅局限於動物蛋白,應該讓它非常豐富。還有植物蛋白,比如說各種豆類。
  • 想要吃得健康,就得善用拳頭 | 有意思博物館
    | 什麼是健康飲食?什麼是健康飲食?有人認為是啃草,吃一些無聊又沒有什麼味道的食物。有人覺得健康需要養神,需要保溫杯和枸杞。這張圖裡有沒有各位的早餐?如果有,我心疼你們五秒鐘,我要吃這些,媽媽會心疼我的。很多人印象中的健康飲食是原生態的、無聊的。這不是生活中飲食應該有的狀態——因為它沒有美感,這樣的生活是不能持續下去的。
  • 「得舒飲食」只要遵循7個原則,不用戒冰淇淋,就可以瘦身
    你聽過「得舒飲食」(DASH)嗎?DASH為「中壓的飲食法」(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的英縮寫,是一種被視為有助於預防高血壓、控制糖尿病、降低膽固醇以及減重的健康飲食方法。
  • 三種麵包多吃無益,營養低還傷身,孩子偏偏喜歡,家長要少買
    孩子要少吃的麵包★肉鬆麵包這類麵包一經問世就受到很多家庭的喜愛,肉鬆是其最大的特點,偏甜鹹的口感讓小朋友們為之痴迷,可是它卻存在很大的隱患。最突出的就是用料問題,真正的肉鬆是由肉製成,由於成本較高、保質期較短,商家通常為了減低成本、規避風險,會添加某些調味品製作「肉鬆」,儘管口感相似,卻很難保證其新鮮度和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