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

2020-08-27 儲言小語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 陳道明 ​


新一季《嚮往的生活》播出後,郭麒麟獲得滿滿好評。出道以來,有禮貌,有教養似乎成為了大眾給他縫上去的標籤。脫口而出的禮貌用語和尊重別人的態度看得出已經變成了郭麒麟的日常習慣,就跟喝水吃飯一樣自然。

初到蘑菇屋彭昱暢幫他提行李,他也謝個不停。大家一起參觀水果地時他想從菠蘿地裡抄近路前先詢問何炅可不可以,獲得肯定的答覆才跨過去。大家都知道郭麒麟沒念完初中就因熱愛相聲輟學回家了。他甚至只有小學學歷,沒有大眾追捧的文憑。

雖然沒在學校繼續接受教育,父親郭德綱卻引導兒子大量讀書,他家的書房比劇場還大。郭德綱接受採訪時說:「我給不了他文憑,但這些教育會讓他受益終生。」


天津衛視有一檔求職節目叫做《非你莫屬》,這檔節目開播很長時間了,微博上評論不多,僅有的也多是吐槽之聲,例如主持人塗磊主持期間手插口袋,協調溝通能力欠佳,板著臉的訓斥口吻像極了求職者都欠他幾百萬一樣。招聘單位的各大小領導,擺更是個個擺出居高臨下之態,盛氣凌人,對求職者沒有顯示出該有的尊重;更有觀眾吐槽,這節目「吃棗藥丸」,趕緊涼涼......

除此之外,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其中一期,求職者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銷售人員,他很驕傲的介紹了自己的「豐功偉績」。大學兼職,他靠著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口吐蓮花之嘴讓一個月薪僅兩千多元的清潔工買了一套售價五千元的書籍給孩子。而他的言語間充滿的卻是對清潔工的不屑。

最後沒有一個企業選他。為什麼呢?他明明是一個十分優秀的業務員啊?嘉賓的點評一針見血:「我們並不質疑你的能力,但卻不看好你的人品,你利用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目的就是推銷他不必要的」奢侈品」。

主持人,嘉賓雖是嘴上這樣說,但是他們卻沒有考慮到自己的態度和骨子裡顯示出來的傲慢,也同樣是缺乏教養的表現。上面提到的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是他們沒有學好要怎樣尊重別人。上學能接受高素質的教育,但不代表就能成為高素質的人。

《資治通鑑》裡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簡而言之一個人有能力卻沒教養就會被稱為小人!所謂教養,大家很容易和文化教育劃等號,將自己的認知強加於他人,我並未從中窺見他們的教養那些有條件接受教育的人真正該學的先是怎樣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在散文詩《乞丐》中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1878年的冬天是一個寒冷冬天,屠格涅夫裹緊外衣,正在街上匆匆行走著。一個衰弱不堪、嘴唇凍得發青的乞丐在街上攔住了他。乞丐伸出一隻通紅的、腫脹的、骯髒的手,向屠格涅夫乞討。


他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沒有找到一個硬幣。屠格涅夫十分窘迫,便緊緊地握住乞丐顫抖的手:「我很抱歉,兄弟,我身上也一無所有。」乞丐也緊緊地握了握屠格涅夫的手。「哪裡的話。」乞丐口齒不清地慢慢說道,「就這也該謝謝您啦。這也是周濟啊,老弟。


那天去餐廳吃飯,鄰桌是一家三口,夫妻倆都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樣子。女兒二十出頭,亭亭玉立,穿著一條雪白的裙子。他們一家在等餐過程中不停大聲閒聊,時不時哈哈大笑。以至於坐在鄰桌的我都聽不到餐廳放的音樂。這時,一個看起來年紀很小的服務員端著南瓜湯準備放在桌上,可是不小心腳一滑,自己摔了一跤,還把整碗湯都撒在了白衣姑娘的身上,一襲雪白的裙子頓時被染成了金黃色。

萬幸的是,湯並不燙,女孩沒有受傷。我趕緊扶起這位服務員。還沒站穩,女孩的父母便火冒三丈,開口責難道:「這條裙子是女兒在英國留學時買的,價格不菲,今天你必須賠償。」

服務員的眼睛裡含著淚水,急忙道歉,大堂經理也趕來道歉,說這個服務員是第一天上班,一定會好好培訓之類的。衣服也可以由飯店送去乾洗,這餐飯也給打一個大折扣。但這家人依舊不依不饒,大聲謾罵。餐廳裡的食客們就像是欣賞一場鬧劇,覺得十分掃興。因為著急要送孩子去練琴,我們吃完就離開了,所以也不知最後結果到底如何發展的。

白居易說:待人接物之道,以心渡心,以身觀身。教養是一點一滴積累形成的品性。沒有教養不是靠一紙華麗的文憑和一段金光閃閃的留學經歷就能掩蓋的。真正有教養的人都懷有一顆憐憫之心。


名詞解釋中教養一詞是指:通過教育、自律等行為來不斷提高自己;一種具有教養的狀態;在行為與品位上的高貴優雅的狀態。


在我看來教養是:懂得換位思考的習慣,無需他人提醒的自覺,從一而終的堅持,習慣性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對他人發自內心的尊重。


其實培養自己的教養並不難,只要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由衷的微笑,不斤斤計較的氣度,隨和語氣和平穩的語調,懂得適當的控制情緒。慢慢的積累終能散發出屬於你靈魂的香氣,把你打磨成一塊溫潤的羊脂玉。

相關焦點

  • 陳道明:教養和文化不同,是兩回事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莫過於此;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受人尊敬和喜愛,靠的不是運氣,而是他骨子裡的教養和文化。
  • 陳道明:對弱者的態度是最真實的教養
    聽到這,陳道明站起來說:「你TM沒過看跳舞啊!」一個人對待弱者的態度才是真正的教養。綜藝節目《傳承者》邀請陳道明做嘉賓。在這一期中,來自山西吉山的50名農村兒童表演了一個高平臺花鼓,這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舞蹈,出現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之前的鳥巢中。
  • 陳道明拷問"文化失覺":泛娛樂 爛劇本 上市潮 沒教養
    「衡量一個民族是否有風骨和底蘊、判斷一部電影是否有價值和情懷、評價一名演員是否有教養和修養,看的是文化自覺。」
  • 陳道明偶遇前輩,葛優的耳光,不經意的細節,暴露了真實的教養
    在金雞獎的活動現場,陳道明和老藝術家牛犇老師偶遇。陳道明隔著人群看到牛犇老師,立刻點頭彎腰問候。照片被發到網上後,陳道明下意識的行為被眾人點讚。有知情人表示,現場的情況是陳道明剛從電梯出來,就碰到牛老師。被拍到是很偶然的,但就是這樣不經意間體現著尊重和修養。
  • 陳道明偶遇前輩,葛優狂扇7個耳光:不經意的細節,出賣你的教養
    水木君說:有教養的人,他們的靈魂都在閃閃發光。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無關出身、文化、財富,而是存在於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中。文/言偃來源/精讀 (jingdu999)⒈不經意的細節,出賣你的教養前段時間,看到網友發出的一組照片。在金雞獎的活動現場,陳道明和老藝術家牛犇老師偶遇。陳道明隔著人群看到牛犇老師,立刻點頭彎腰問候。
  • 怒懟郭德綱的「交大博士夫妻」終於道歉:教養,比學歷更重要
    很多時候,有文化和有教養真的不是一回事。有些人看著學歷很高,但論起教養來真是令人不齒。8月11日,在節目《相聲有新人》中,來自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妻李宏燁、鄭鈺因他們自創的相聲表演理念遭到導師郭德綱的質疑,結果,夫妻倆沒有半點虛心接受學習的意思,丈夫李宏燁還當場怒懟郭德綱:「我們走著瞧!今天是你不讓我們過的,明天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也許就是我們!」
  • 答案是:教養》
    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千金難買,萬金不換。作家笛安曾說:「教養,這個東西就像血管一樣。可以盤根錯節地生長在一個人的血肉之軀的最深處,不可分割。」再出色的演員,也「表演」不出來教養本真的樣子,那是藏在骨子裡的內斂和真誠。
  • 「國寶級演員」陳道明的流金歲月
    陳道明臉上常常掛著神秘和高傲的神情,內心充滿著冷靜與理智。淡淡的文人氣質中,懷抱著陡然劍氣。陳道明一眼相中,據說因為她和陳道明的夫人杜憲年輕時很像。前不久在金雞獎的活動現場,陳道明和84歲的老藝術家牛犇老師偶遇。陳道明隔著人群看到牛犇老師,立刻點頭彎腰問候。
  • 64歲陳道明偶遇84歲前輩:不經意的動作,暴露了真正的教養
    最近,抗疫劇《在一起》正準備拍攝,據說陳道明將飾演鍾南山,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評論:老戲骨hold得住,氣質也很符合。這幾年,娛樂圈小鮮肉層出不窮,拍戲唱歌上綜藝,一個接著一個「混臉熟」,生怕被觀眾忘記。
  • 老戲骨陳道明《慶餘年》再度爆火:對待弱者的態度,才是最真實的教養
    曾有導演拿著一份亂七八糟的劇本,高價請陳道明出演,但陳道明卻直言劇本太差,不演。導演說他太較真,現在大家都這麼拍。陳道明一聽,更火了:「人家都不對,所以我們也要不對下去嗎?幹一行有一行的規矩,我是不會拍這樣的劇本的!」對演員的敬畏心,讓陳道明有一種行業的文化自覺,所以他才能夠對社會輸出良性的情感。在《我的前半生》中,陳道明有一些客串演出,但他每次演完了,還是一直留在片場不走。
  • 出道36年,從無負面消息,陳道明:男人想變好,需懂三句話
    據女孩所說,自己被小三,被騙婚,男人以自己單身為名和她交往,並且見了父母,現在女孩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糞粗,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
  • 陳道明談明星吸毒:就你有壓力?有老百姓大嗎?
    陳道明(資料圖)    「衡量一個民族是否有風骨和底蘊、判斷一部電影是否有價值和情懷、評價一名演員是否有教養和修養,看的是文化自覺。」演員陳道明認為,泛娛樂的文化生態、唯票房的劇本創作、純圈錢的文企上市和沒教養的藝人涉毒,深刻反映出當前的「文化失覺」現象和文藝浮躁風。  文藝工作者如何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如何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如何提升學養、教養以言為士則、行為世範?親歷文藝工作座談會的陳道明連發三問,向新華社記者道出他的思考與答案。
  • 陳道明:在文化學識前,我的名氣分文不值,你應該讓孩子開闊視野
    說起陳道明,我想有很多人對他並不陌生,凡是他演過的影視,我幾乎都看過。作為演員,陳道明的藝術水準總是不言而喻的。但提起他的名字,大家首先想到的並不是精湛的演技,而是他的人品與涵養。近日,有網友曬出了一組陳道明與老藝術家牛犇老師偶遇的視頻。現場人群眾多,陳道明遠遠地看到牛犇老師後立馬點頭彎腰,問好後,接著快步向前和牛犇老師握手,十分有禮貌。
  • 陳道明為什麼被稱為「老戲骨」?
    陳道明,1955年4月26日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紹興。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廣電總局頒發優秀電影表演藝術家,2006年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委員。
  • 教養可以彌補文化的缺陷,而文化卻填補不了教養的空白
    「有教養的人,對車夫、侍應生、任何服務行業的人,從來不會敷衍搪塞。」金錢身份或許能包裝一個人的外表,但骨子裡的教養,是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的。2018年9月,濱江發生了一件同樣讓人震驚的事。網紅陳某被爆料和其母親施某毆打孕婦,致其高危入院。本來有錯在先的就是這位網紅,所以她動手打人的舉動更讓人驚訝。陳某遛狗不牽繩,狗狗多次撲向孕婦。
  • 葛優唯一古裝電視劇,和陳道明相愛相殺
    自從《大撒把》之後,葛優開始了和馮小剛的合作,就很少拍電視劇了。不過在97年的時候,乘著戲說的東風,他拍了一部實力派雲集的古裝電視劇,那就是和陳道明合作《寇老西兒》。這也是迄今為止葛優主演的唯一的古裝電視劇(早期《北洋水師》他非主演,而且嚴格說不算古裝,是近代戲),也是他拍的倒數第二部電視劇。這是童年時期美好的回憶,儘管當時對此劇的評價不高。
  • 博士怒懟郭德綱惹眾怒:你枉有高學歷,嘴欠沒教養的樣子真醜!
    這一系列行為都將他們無與倫比的自信(自負)和優越感(沒教養)展現的淋漓盡致。刻薄嘴欠和幽默是兩回事,口無遮攔和坦率是兩回事,沒有教養和隨性是兩回事,輕重不分和耿直是兩回事。一個人的談話讓別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他這個人的高度。
  • 陳道明談《圍城》:你在文化面前,狗屁不是!
    陳道明:你在文化面前,狗屁不是!多年以後,面對媒體的採訪,談起《圍城》,陳道明如是說道。想要演好這樣一部作品,這樣一個角色,陳道明怕自己駕馭不了,所以,即使陳道明讀過《圍城》,也十分喜愛這部作品,但是他知道這個角色太難了,他怕自己的表演不到位,影響了整部劇的質量,所以,他一次又一次拒絕了黃蜀芹導演的邀請。因為喜歡,所以更加謹慎。
  • 與錢鍾書談話2小時後,陳道明:在文化面前,自己狗屁不是
    說到陳道明,相信很多人還是比較熟悉,雖說現在娛樂圈的發展日益高漲,不乏流量明星,但像陳道明這樣的老戲骨,他們還是很難撼動其地位的。畢竟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了幾十年,陳道明的演技被磨練的堪稱教科書,塑造出了劉邦、越王勾踐、康熙帝這些令人影響深刻的經典角色。但要說到使得陳道明事業騰飛的起點,那一定是《圍城》無疑了。
  • 陳道明《傳承者》現場發飆:連常識都沒有就敢否定傳統文化!
    所以,不只個人表演有難度,集體性節目也講難度,講技術……  陳道明說,他曾經看過天津歌舞團的鼓表演,一條很長的繩子,繩頭栓著墜兒,從很遠的距離擊打鼓面,難度極高。  鼓文化的表現形式豐富,而青年團成員因為沒看過,就認為鼓文化技術簡單,比不上一些以個人表演為主的藝術形式,陳老師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