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式滷水

2021-02-27 進廚師群

川菜作為中國內鏈變更漢族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其中川式滷水更是不傳之秘方,今天就為大家揭開川式滷水的神秘面紗。

一、川菜滷水的秘方

配料:

八角25克、桂皮15克、小茴15-25克、甘草10克、三奈10克、甘菘3-5克、花椒20克、砂仁10克、草豆蔻5克、草果15克、丁香5-15克、 生薑100克、大蔥150克、紹酒100克、冰糖350-500克、味精15克、精鹽350-500克、鮮湯5000克、精煉油50克、紗布袋2個

調製:

1、將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等分成兩份,分別裝入寬鬆的紗布袋中並用細繩紮緊袋口;姜洗淨拍破;蔥連根須洗淨挽結。

2、將大塊的冰糖先在火上炙烤一下,然後放在菜板上輕輕敲碎,再與精煉油一同入鍋,用小火炒至呈深紅色時,摻入500克沸水攪勻,即成糖色。

3、鍋置火上,摻入鮮湯5000克,放入姜蔥,調入精鹽、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燒沸後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時,即成新鮮滷水。

需要注意的問題:

1、炒糖色時,必須用小火慢炒,且糖色應稍嫩一些,否則炒出的糖色有苦味。

2、按傳統方法調製的滷水通常都不加味精,但由於新鮮滷水大都鮮味不足,加之近年來人們對鮮味的要求似乎已越來越高,所以在調製的過程中也可適量加入的味精。需要說明的是,在滷水中加入味精並不會起副作用.,因為味精在160℃以上的溫度中才會產生焦谷酸鈉從而失去鮮味,而滷水沸騰時的溫度一般不會超過105℃。

3、滷水中一般應加入嫩糖色,如此才會使滷水有回甜味。而加入了嫩糖色以後,便可以不再加甘草。但從藥物性能角度看,甘草有調和諸味及提鮮的作用。因此,在加了糖色以後,滷水中仍可考慮加少許甘草

4、丁香中含有丁香油酚,其味甚濃,使用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用量。一般來說,5000克鮮湯中丁香用量應控制在5~15克之間。

5、用於製作滷水的大蔥應保留其根須,那樣可使滷水的味道更香。這可是一位多年製作滷水的老師傅傳授給筆者的經驗。

6、上述滷水配方中加有糖色,且色呈棕紅,稱為紅滷,若去掉配方中的糖色便成了白滷。另外有人愛在滷水中加入幹辣椒,那樣就變成辣滷了。




二、滷水的使用及保管方法

滷水的使用

1、凡動物性原料在滷製前均需先做汆水處理,否則原料直接下鍋後,會導致滷水急劇減少,從而造成菜品口味過鹹。

2、一鍋上好的滷水,應經常滷製鮮味較濃的動物性原料,這樣才能增加滷水的鮮香味。有一句行話叫做「滷水越老越好」,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3、豬肉和雞、鴨、鵝、兔這類鮮香味較濃的原料,應與異味較重的牛、羊肉及各種動物「下水」如肥腸等原料分開使用滷水,以保證滷水和滷製菜品的質量。

4、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滷水的色澤、香味、鹹度以及湯汁是否充足等,一旦發現某方面有所減少應及時補上,即我們常說的「缺啥補啥」。

滷水的保管

1、滷水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會留下少數原料或香料的殘渣,這時便需要進行過濾,以此來保證滷水的質量。

2、滷水經反覆使用後湯汁會變得比較濃稠,雖經過濾,但還需「清掃」,即用乾淨的動物血液與清水混合後,徐徐加入到燒沸的滷水中,這便是利用蛋白質的吸附和凝固作用,吸去滷水中的雜質,以使滷水變得清澈,講究一些的還要用瘦肉茸對滷水進行「清掃」。但需注意,每鍋滷水清掃的次數不能過多,以免滷水失去鮮香味。

3、滷水中浮油要經常打掉,最好使滷水表面只保留薄薄的一層「油麵子」。否則,油脂過多,容易使滷水變質,脂肪氧化變質所致。

4、滷水在不使用時,應燒沸後放入搪瓷桶內,令其自然冷卻,且不要隨意晃動。另外,桶底還應墊上磚塊,以保持底部通風。若是夏天,滷水必須每天燒沸,如果有條件,還可放入冷庫中存放。滷水在長期不用時,也應時常從冷庫中取出燒沸,冷卻後再放入庫中。

以上僅是筆者製作川式滷水的一點經驗和體會。但烹飪是變化之學,所以讀者在調製川式滷水時,還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掌握滷水的用料及調製方法,這樣才能調製出令人滿意的滷水來。

紅滷水:

1、將八角25克、桂皮33克、甘草33克、草果8克、丁香8克、沙姜粉(山奈)8克、陳皮8克、羅漢果一小個放入滷料袋中備用。

將鍋放在中火上,加入4兩花生油、1兩拍碎的姜塊、2兩蔥節煸至出香味後加入淺色醬油3斤、紹酒1.5斤、冰糖1.3斤和滷料袋一起,燒開,轉小火煨半小時,至香味散出,撈出姜蔥,撇去浮沫就行了。

說明一下:如果經常用,那麼在用了6-8次後要換滷料包,而且醬油、紹酒、冰糖等要根據滷水耗用情況按比例增加。口味重的可以加15克-20克左右的鹽。

綏陽辣椒醬蘸水

綏陽辣椒醬蘸水的製作方法與糟辣椒蘸水基本相同,是將綏陽辣椒醬用熟菜籽油炒香後,加入適量的香菜末、側耳根末、苦蒜末和蔥花炒勻,隨後出鍋裝入一盛器內,隨用隨取。一般可用作素菜、燉菜的蘸水。

綏陽辣椒醬因產自貴州綏陽縣而得名,當地老百姓在採收辣椒的季節,將新鮮子彈頭朝天椒和小米辣朝天椒去蒂洗淨後,加入仔姜、蒜瓣、鮮茴香籽等,用石磨磨成辣椒醬,再加精鹽調好味,最後裝入土壇中,加蓋並注入壇沿水,密封30天左右即成。

綏陽辣椒醬除可以用於調製蘸水外,還可直接用於下飯,綏陽辣椒醬若保管得當,可1-3年不壞,且越陳越香。

紅、黃、白滷三種調製秘方,讓滷水更加入味!


滷菜是將初步加工和焯水處理後的原料放在配好的滷汁中煮製或浸熟而成的菜餚,如滷雞、滷鴨、滷豬肚、滷豆幹、滷雞蛋等,雖然這些滷菜紅、黃、白等色澤不同,但其甘香味美的特色依然讓食客百吃不厭。下面就給大家介紹紅、黃、白滷的製作方法。




滷汁的配製是做好滷菜的首要關鍵

滷汁配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滷菜的色澤和口味質量。滷汁一般可分為紅滷汁、黃滷汁、白滷汁三大類。

紅滷汁

原料:

八角20克,桂皮20克,陳皮50克,丁香8克,山奈20克,花椒20克,茴香15克,香葉20克,良姜20克,草果5個,甘草15克,幹紅辣椒100克,香蔥150克,生薑150克,片糖250克,黃酒1000克,優質醬油500克,糖色50克,精鹽200克,熱花生油250克,味精100 克,骨湯12千克。

製法:

①草果用刀拍裂,桂皮用刀背敲成小塊,甘草切成厚片,香蔥挽結,生薑用刀拍松,紅辣椒幹切成段。

②將八角、桂皮、陳皮、丁香、山奈、花椒、茴香、香葉、草果,良姜、甘草、紅辣椒幹一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③將香料袋、蔥結、姜塊、片糖、黃酒、醬油、糖色、精鹽、熟花生油、味精、骨湯一起放入滷鍋內,調勻即可。

黃滷汁

原料:

黃梔子150克,香葉10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良姜50克,砂仁25克,油炸蒜仁150克,油炸鮮桔皮150克,芹菜150克,生薑 150克,沙嗲醬1瓶,黃酒1000克,熟菜籽油250克,油咖喱150克,味精200克,精鹽23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

①黃梔子用刀拍裂,芹菜打成結,生薑用刀拍松。

②將黃梔子、香葉、山奈、花椒、良姜、砂仁、油炸蒜仁、油炸鮮桔皮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③將香料袋、芹菜結、生薑塊、沙嗲醬、黃酒、熱菜籽油、油咖喱、精鹽、骨湯一起放入滷鍋內,調勻即可。

白滷汁

原料:

八角60克,山奈50克,花椒25克,白豆蔻25克、陳皮50克,香葉50克,白芷25克,香蔥150克,生薑150克,水酒1000克,白醬油1000克,精鹽120克,味精100克,骨湯12千克。

製法:

①香蔥挽結,生薑用刀拍松。將八角、山奈、花椒、白豆蔻、陳皮、香葉、白芷裝入香料袋內,袋口扎牢。

②將香料袋、蔥結、姜塊、水酒、白醬油、精鹽、味精、骨湯一起放入滷鍋內,調勻即可。此配方適宜於滷製10~12千克的生鮮原料(家庭可按比例減少調味料的數量)。




滷汁配製三秘訣

一、香料、食鹽、醬油的用量要適當

香料過多,成菜藥味大,色澤偏黑;香料太少,成菜香味不足。食鹽過多,成菜除口味「死鹹」外,還會使成菜緊縮、乾癟;食鹽太少,成菜鮮香味不突出。醬油太多,成品色黑難看;醬油太少,口味不夠鮮美。

二、原料的選用

黃滷汁、白滷汁不宜使用醬油或別的帶色的調味品,也不要使用容易褪色的香料。

 三、滷汁不宜事先熬煮

滷汁應現配現用,這樣既可避免調味品中的芳香氣味白白地揮發掉,還能節省燃料和時間。




滷汁的保存

滷過菜餚的滷汁,應注意保存,留作下次用。滷汁用的次數越多,保存時間越長,質量越佳,味道越美。這是因為滷汁內所含的可溶性蛋白質等成分越來越多的緣故。

滷汁的保存,應注意以下幾點:

1、撇除浮油、浮沫。滷汁的浮油、浮沫要經常撇除,並經常過濾去渣。

2、要定時加熱消毒。夏秋季每天早晚各燒沸消毒1次,春冬季可每日或隔日燒沸消毒1次,燒沸後的滷汁應放消過毒的盛器內。

3、盛器必須用陶器或白搪瓷器皿。絕不能用鐵、錫、鋁、銅等金屬器皿,否則滷汁中的鹽等物質會與金屬發生化學反應,使滷汁變色變味,乃至變質不能使用。

4、注意存放位置。滷汁應放在陰涼、通風、防塵處,加上紗罩,防止蠅蟲等落入滷汁中。

5、原料的添加。香料袋一般只用2次就應更換。其它調味料則應每滷一次原料,即添加一次。

附註:有了老滷後,調製滷汁則不必非用骨湯,用清水亦可,也可不加油。

相關焦點

  • 川滷—麻辣滷水配方
    香料配方:八角40克,甘松20克,砂仁30克,當歸20克,小香30克,靈草10克,白蔻30克,廣香30克,桂皮40克,香葉20克,羅漢果2個,白芷30克,丁看10克,蘋果30克,黃15克,香10克,新一代幹辣椒1250克,大紅袍花椒1250克,以上所有香料沸水裝入料包中備用,(30斤滷水的量)
  • 《傳統川滷》滷菜成品顏色、味道、滷肉香氣三點辨別金汤滷水好壞
    川滷顏色的講究與滷油對氧化的重要性川滷顏色有很多差異,分為老滷和新滷,老滷因為使用頻率多,所以色彩較深,加上有兩層油脂的粘附對滷菜形成保護防止氧化,所以成品顏色非常油亮和穩重,新滷由於加工使用頻率少色彩較豔紅,在油脂積累和融合方面不足,沒有滷油油脂層的保護,所以成品顏色就顯得比較豔麗,預冷就會顏色變深,甚至風乾氧化變黑。
  • 詳解3 款滷水配方,粵式白切美味大揭秘
    粵式白切美味,從熬製滷水開始。6 月,天氣逐漸炎熱,為了配合夏季味蕾的變化,在烹飪中融合健康養生之道,名廚策劃一系列應季食材與烹調技法的內容推介。雖然注重凸顯食材的本味和鮮美,但白切並非有烹無調,根據不同的白切菜式,每一步有不同的細節講究。單就滷水熬製這一步,除了基礎的清水,還有白滷水、牛奶滷水、鹽滷滷水。今天,我們就為你一一拆解這 3 種滷水的製備要點,帶你一探白切鮮淡美味的奧秘。
  • 麻辣滷水配方視頻
    請點擊視頻放大觀看麻辣滷水配方 ▲滷水原料:  高湯30斤,生薑、大蔥各100克,香料包1包(香料包38元1包,3包起免郵費,諮詢手機152715178983、滷水要及時燒開,及時加味,調色,調香4、有異味的原料單獨滷製,比如豆乾、肥腸、豬肚。5、要隨時調味,增加鹹度或另加水。 6、應把牛肉及豬肉的滷水分開使用;鴨腸、豆乾、豆腐皮等原料單獨使用滷水;鴨腸是事先調製一鍋滷水,當一次性滷水。▲滷水保管:1、必須單獨放置在陰涼、乾燥處。
  • 潮州滷水的封油有什麼講究?為什麼必須用鮮南姜而不能用幹的?
    英雄哥的滷菜拿手技藝是蘇滷,最擅長的是川滷和醬滷,身處中部由於地域的關係,雖然自己在南派滷水製作上面也有不少的心得,但實際在經營中的運用卻的確不是太多,今天把我自己關於潮州滷水的技法製作上面的一些經驗與大家作一個探討:首先是潮州滷水的組方上面的心得,按照傳統南派組方技法:會使用到白豆蔻
  • 【每日菜品】12道川式家常菜品
    【每日菜品】每周六天,10點準時推送關注職業餐飲網微信(zycy168
  • 滷水如何保存?熟食店老闆公開滷水保存方法,趕緊收藏啦
    就是因為愛吃所以去了解了一下它的配方,其實很簡單,最主要的就是老滷水,滷水保存好,滷鞋底都香滷汁是燒菜情況下的必須品,適度添加一些能讓菜的味兒更美味,日常生活滷汁的類型有很多,普遍的有臘肉白滷 、北方地區大醬湯、粵式精滷 等味兒都非常的好,其成分有蔥、姜、蒜、八角、八角茴香、麻椒等各種各樣八角茴香,其他的成分需要依據自身的口感來適度加上,例如雞、鴨、豬骨頭、牛骨頭等全是能夠的
  • 劉力講你知:利用香料製作滷水
    上期「劉力講你知:50種常用頂級香料」為大家介紹了50種常用的香料,千百年來人們對香料的認實也在不斷的加深,也就形成各種各樣的香料配方,製作滷水就是其中一種用途,香料的合理搭配從很大程度上就是決定了一鍋滷水的好壞,本期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滷水配方!
  • 川式牛肉麵碗底、底湯、還有澆頭怎麼做
    我來介紹一下川式牛肉麵的做法,我覺得麵條是比較容易做到標準化的。最好從新店開始就走標準化路線,不管是操作流程還是製作辣椒油、製作澆頭或吊湯等都做到嚴格執行,為開連鎖店而做足更多功課。製作牛肉麵的澆頭,在四川叫做燒牛肉臊子。一般是牛腩肉用香料、辣椒、花椒、豆瓣等一起燒至軟糯即可。
  • 廚師秘籍:幾款經典滷水的細節製作
    《2》新川式滷水 原料:香料(香菜、良姜、八角各20克,洋蔥、胡蘿蔔、花椒、紅曲米各50克,芹菜、姜、蔥各100克,草果20克,桂皮、甘草各15克,丁香、砂仁、山奈各10克,排草、香葉各30克,肉豆蔻5克,幹辣椒250克,羅漢果2個),糖色、花雕酒各150克,玫瑰露酒、鹽各50克,高湯5千克,川式陳年滷水的滷油1千克。
  • 蜀大俠新品滷燙+川式火鍋組合,超低價99元上線!
    滷燙遇上川式火鍋,吃過嗎?秋冬不可少的就是火鍋了!!
  • 12款秘制辣滷水配方,值得收藏!
    辣滷跟普通的滷水和潮州滷水一樣,一個廚師一個配方,沒有固定的版本,只有口味的不同之分。
  • 8款南方滷水詳細配料、製作技術及其適用範圍
    在滷水中熬出味後經肉料吸收,可減輕酸味,使滷水保存較長時間。四、粵式精滷水(紅滷水)原料:a料:八角80克 桂皮100克 甘草80克 草果30克(拍破) 丁香20克 沙薑片25克 陳皮30克 羅漢果1枚b料:姜塊100克 長蔥條250克c料:淺色醬油5千克 紹酒2.5千克 冰糖1.5千克製法:
  • 它長在田野之中,一些滷水師傅視它為秘方,本草綱目關注它的芳香
    回歸自然,關注田野,在最近而言可謂是一個熱度漸高的話題,若是將香料引入這個話題範疇之中,小鳴能想到了便有這樣一種香料,它紮根在田野之間,它是一種雜草的根莖,而且在我們國家分布十分廣泛,而根莖用為香料使用,在一段時間之中,一些滷水師傅還將它視為秘方呢。
  • 牛肉滷水配方揭秘,從調製到保存一站式搞定
    長按二維碼,了解更多菜品信息滷水調製調製滷水需要用到鹽 300 克、冰糖 250 克、大蔥 300 克、姜 300 克、料酒 500 克,以及大料類料包,其中包括山奈 30 克、八角 20 克、丁香 10 克、白蔻 50 克、茴香 20 克、香葉 10
  • 《傳統川滷》不醃入味4個關鍵,什麼情況需要醃製,牛肉怎樣醃製
    傳統滷菜在不醃製的情況下怎樣做到自然入味傳統川滷的重點在滷水,味道也在滷水,我們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去醃製食材,靠三分滷七分泡的原理方可做到原汁原味,只要滷水夠濃,食材只需要在滷水裡面大概滷熟到7成,再關火,利用餘溫泡足2小時以上,自然而然,味道會慢慢滲透進入到肉質內部,形成味重滷菜
  • 滷水中的「姐妹花」,天然的上色香料,作用巨大,用對了事半功倍
    想要一鍋好滷水,少不了各種香料的搭配,香料重在精,而不在於多,香料是直接決定香味和口感的重要因素,如果某一种放多,會直接影響口味,導致滷肉成品發苦,想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滷水配方很難,有的朋友看到配方有幾十種,這麼複雜的東西,看上兩眼就打退堂鼓了,滷肉講究循序漸進,哪個店不是這樣過來的,除了要精通各種香料
  • 五香滷水配方 做法一目了然
    五香滷水是製作滷菜最為常見的一種滷水,因為五香滷菜老少皆宜、色香味美,存放時間長,攜帶食用方便,所以下面滷三國就重點講一講五香滷水的配方和做法,還有製作滷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 川式泡菜的製作及技術關鍵
    定期推送大西南文化,四川特色烹飪菜餚技術轉讓,同城活動,吃喝玩樂,新聞資訊,商家優惠等優質內容歡迎訂閱!川式泡菜的製作及技術關鍵文/圖 水晶言 最近十幾年,川菜持續在全國各地火爆,就是四川平常百姓家裡的隨飯小菜——泡菜,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 桂皮是滷水之中的禁忌?有些滷水師傅不願意使用它?原因竟是如此
    無論是滷水還是麻辣火鍋之中,也不乏桂皮的助力,由此可見桂皮的應用的廣泛,以及在香料應用之中的重要地位,正是這樣一種廣泛應用的香料,卻成為了一些師傅眼中滷水中不能使用的存在,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不少美食家稱呼潮汕地區為美食孤島,這裡有著不少傳統的美味料理,而潮汕滷水無可非議的佔了一席之地。潮汕滷水最為核心的理念,便是將底湯的鮮和香料的清新結合,賦予滷製食材別樣的鹹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