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2月5日,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新華日報社全媒體評論理論部共同主辦的「『強富美高』:新起點新徵程新實踐」專家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桑玉成、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江蘇省戰略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林康、江蘇省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薛宏偉、長江產經研究院首席專家張二震、紫金傳媒智庫兼職研究員朱春琴等知名學者參加會議,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諮政建言。
周文彰:「強富美高」重在補短板
江蘇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很多地方已經達到「強富美高」。但顯著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南北發展差異較大、地區GDP差異大、財政收入差異大,經濟發展差異必然到來分配收入、教育投入、文化建設、民生水平等各方面的差異。一要確立「補短板」的戰略思維。認識「補短板」的全局意義,制定「補短板」的戰略目標。二要細化「補短板」的具體鄰域和具體項目。認真排查和開列各地區、各領域的「短板」細目。三要拿出「補短板」的硬措施。加快蘇北振興,激發「短板」地區和領域的內在動力。四要制定「補短板」的時間表。沒有時間表,就沒有硬約束。只要集中全省之力下功夫「補短板」,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要求,一定會在江蘇全面「飄紅」。
桑玉成:治理能力現代化,省級政府大有可為
我們注意到,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在闡述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時,比較宏大。也就是說,需要「發展和完善」的空間很大。尤其是在國家治理體系的「次體系」領域,地方政府應積極探索,取得經驗。何為「次體系」?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思考和推進這些「次體系」,並通過這些「次體系」的發展和完善,來促進整個國家治理體系的完善。我認為,最有可能在國家治理體系的「次體系」方面作出突破的,是「縣政」體制的改革。縣級政權是我國長期以來最為穩定的一級政權,但是隨著當今社會帶來的城鎮化進程,原來的「縣政」毫無疑問已經不能適應。儘管江蘇的很多「縣」已經實現了「縣改市」的體制,但是到目前為止,所謂縣政治理,依然是過去的「鄉」(鎮)治理模式。還有一個可以創設經驗的就是基層治理,需要很好地去研究梳理。
成長春:生態文明建設,制度要防「碎片化」
當下,江蘇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進入應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窗口期」。要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綠色發展方式,推廣和完善綠色發展評價,協調市場與政府關係,用法治力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研究重點制度及其實施機制的銜接與配合,發揮制度體系的效益而避免制度「碎片化」,從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縱深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綠色發展、永續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林康:產業培育,要重視「從1到N」,更要重視「從0到1」
省委提出著力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為此,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作進一步努力探索。第一,高度重視服務業,服務和製造是一體的,不能放鬆服務業對製造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第二,提高創新創業能力,江蘇注重招商引資、擴大產業規模,從1到N的能力很強,但是從0到1的產業培育需要加強培育。第三,在調整存量方面,一是調整更多面向消費者的終端產品,從面向大企業的產品配套到面向消費者終端產品轉變;二是更多把調控的眼光放在產品上,從關企業、停產業向調整產品轉變,以產品先進性作為調整方向。第四,重視輕資產投資,投資結構的改善與經濟結構的改善密切相關,不僅要重視固定資產投資,還要重視人力資本等輕資產資本。第五,加強省級統籌和資源配置能力,特別是重要產業布局,要強化省級統籌,防止產業地區間同構發展。
薛宏偉:打造升級版的「平安江蘇」
「平安江蘇」是「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重要組成部分。平安建設、公共安全是社會發展的保障,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近幾年,江蘇在公共安全體制機制建設,共建共治共享平安江蘇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是全力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全力應對「顏色革命」,堅決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各種滲透顛覆和破壞活動,不斷深化反恐怖反分裂反邪教的鬥爭。二是堅決遏制犯罪轉型態勢。江蘇犯罪總量、重大案件連續三年持續下降,群眾安全感、破案率不斷上升。三是不斷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加強安全風險防控、糾紛矛盾化解、安全隱患排查、安全事故預防,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安全感、獲得感。今後,通過新理念新平臺新手段積極打造服務民生新舉措,通過公正性規範性為民性不斷營造執法辦案新環境,持續打造升級版的平安江蘇 。
張二震:建設「制度型開放」高地
面臨國際國內環境深刻變化,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進入到了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和新階段。對於江蘇來說,紮實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加快推進規則等制度型開放,推動二者相互促進,是江蘇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抓手和現實路徑。江蘇要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率先在「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和制度型開放方面出成果出經驗,繼續在全國對外開放發揮引領和探路作用,將江蘇自貿區打造成制度型開放的高地。
朱春琴:推進「數字江蘇」建設
數字江蘇建設為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提供了有力信息支撐,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數據資源共享意識不足、法律法規制度有待健全、國家數據接口供需匹配程度不高三大短板。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進三方面工作:統籌謀劃「數字政府」「智慧江蘇」頂層設計,編制我省推進政府數位化轉型的指導性文件,統籌建設基礎設施體系、數據資源體系等「四橫三縱」的政務信息化和大數據發展體系。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推動雲化基礎能力、雲優先能力和自主化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有序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包括構建優化全省一體化共享交換體系、強化目錄和清單機制以及提供高質量共享服務。
交匯點記者 楊麗 陳立民 袁媛 魏曉敏 攝影 魏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