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假髮

2021-02-08 憲法與公共治理

在英國和香港法庭題材的電影中,你可能會注意到,法官和律師不但身穿法袍、律師袍,每個人頭上還帶著一頂特製的假髮,這假髮跟商店裡賣的一般假髮不同,它們造型奇特,多以灰白色為主,不分男女,都有髮捲。

這樣的假髮到底幹什麼用呢?

有人解釋說,普通法系國家的法官年齡都比較大,很多人幹這一行時已經年近半百,禿了頂,假髮就有了掩蓋「聰明絕頂」這樣一種效果。也有人解釋說,古人都習慣留長髮,不好打理,乾脆把頭髮剪短,戴一頂假髮,不就省很多事了嘛。這些說法,不能說一點兒都不靠譜,只是不夠準確。

在司法活動中,判決的權威既要來自強制威懾,更要來自理性的力量,還要藉助儀式和裝束的「符號作用」。身穿法袍,頭戴假髮,再加上莊嚴肅穆的法庭、嚴格的訴訟程序,這些都標誌著司法權威不可冒犯。

英國的法律服飾歷史悠久,富含象徵意義,法官和律師戴的「司法假髮」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從更加漫長的普通假髮歷史中演化而來的。

公元前3000年的時候,古代埃及就已經有假髮了,那時,講究衣著的貴族們喜歡戴上由人的頭髮或者羊毛製成的假髮。在古希臘,戲劇很流行,舞臺上的演員會用假髮來表現人物的特徵。在古羅馬,貴婦人們常常戴不同的假髮作為裝飾和炫耀。

到了16世紀的歐洲,假髮隨著王室的喜愛而流行起來。後來的法王路易十四,自稱「太陽王」,但年輕時就禿頂了,僱了48個工匠給自己做假髮。

      路易十四(1638-1715)

假髮具有裝飾功能,製作材料稀缺,工藝流程複雜,價格也極為昂貴,所以,假髮成為上流社會身份的一個標誌。在這樣的風氣中,一個有身份的人在社交場合不戴假髮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19世紀初,著名劇作家和詩人歌德在回憶錄中記錄的一件事,就反映了這種觀念。有一天,歌德拜訪了萊比錫大學教授戈特謝德先生。他寫道:

「我經歷了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我們的教授戈特謝德先生,是一個身材魁梧的人,當天他穿著一件家常大衣在客廳裡等著我們。但是,他頭上什麼都沒有戴,光禿禿的頭頂顯得很是刺眼。不一會兒,他的僕人手捧著一頂帶卷的長假髮從側門匆匆跑了過來,戰戰兢兢地把假髮遞給主人。教授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懊惱,他用左手接過假髮,很麻利地戴到了頭上,同時用右手打了那位可憐的僕人一記耳光。然後,就像喜劇情節裡經常見到的那樣,那位僕人立刻就從門口消失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這才莊重地邀請我們坐下,彬彬有禮地跟我們展開了長談。」 

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不用別人介紹,通過觀察一個人戴的假髮,就能了解他的身份,一個陌生的群體,也能藉此大致做出接納或者拒絕這個人的判斷。

一位叫騰哈特的貴族記錄了一次旅途經歷:

「我抵達薩克森之後,聽到一個消息,附近的鄉紳要處決一個殺人犯。犯人將會被布袋封起來,放到河裡淹死。我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去見證這個事件。到了處決犯人的河邊後,我發現自己同一幫當地的農民混在了一起;而在不遠的橋上,則站著一群優雅的紳士。他們注意到我的穿戴是一個外鄉人,但並沒有看輕我,原因就是我戴了一頂昂貴的假髮。他們竟然向我發出邀請,問我願不願意跟他們到橋上去看,那裡看得更加清楚。」

歐洲大陸的假髮時尚,早在17世紀就傳到了英國。1649年英國發生革命,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斷頭臺。1660年,逃亡法國的查理二世回到英國,不但復闢了王位,也把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的假髮時尚帶回了英國,這可能是英國假髮流行的開始時間。貴族們剪短自己的頭髮,戴上了假髮。由此可見,假髮在英國的流行,「榜樣」的力量也是很大的。

到了1680年代,英國的假髮開始受到女性的誇張髮型的影響,在詹姆斯二世執政的1685到1688那幾年裡,假髮變得長而且笨重,出席正式場合的禮儀性假髮,有的甚至長到腰部。

假髮的流行,除了王室「榜樣的力量」之外,還有一個原因。由於十七世紀的歐洲缺乏供暖系統,人們不便洗熱水澡,為了防止寄生蟲滋生,最好的辦法就是留短髮,而在出席正式場合的時候,用長長的假髮替代頭髮作為裝飾。

早期的假髮使用人的頭髮製作,有的債務人還不起債的,乾脆用自己的頭髮抵債。據說,那時的法庭上,各種假髮的氣味混合,簡直令人窒息,法官出庭時,有的不得不隨身攜帶一束鮮花,用花香來稍稍遮蓋一下。這種狀況直到1822年漢弗萊·拉芬斯克洛夫發明了利用馬尾製作假髮的工藝才結束。

順便交代一下,在很長的時間內,製作假髮所用的原材料馬鬃,大部分來自中國,這也是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中除茶葉以外的一種重要商品,因為歐洲馬匹的鬃毛不容易紡織,很容易折斷,而鬃毛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漂白和清洗,當時只有中國馬匹所產的鬃毛,能經歷製作環節的種種考驗。

在1680年代,律師們開始戴假髮、穿黑袍出現在法庭上。法官的假髮和律師的假髮還是有所不同的,通常來說,法官的假髮要長一些,英語中叫作「齊肩假髮」,律師的假髮要短一些,而且後面有一個結,叫作「短假髮」或者「帶結假髮」。

假髮上髮捲的數量和樣式也有不同。當假髮成為法庭的標準服飾以後,如果一個剛出道的律師穿戴不當,在法庭上沒戴假髮,法官可以拒絕傾聽其法律意見。而當事人往往也會對不戴假髮的律師心存懷疑。這就使得律師們要非常注意他們的裝扮。

與假髮配套的行頭,是法袍。法官的法袍要比司法假髮的歷史久遠得多,因為早期的法官多由神職人員擔任,而這些人是穿著專門的袍子的。

「律師袍」的產生同假髮的流行時間大體一致,可以追溯到1685年查理二世過世那年。查理二世死後,全國律師舉行哀悼,他們都穿著袖口寬大、左肩配有綬帶的黑袍。悼念雖已過去,這種著裝習慣卻保留下來。

律師袍是黑色的,在英國這是喪服的顏色,袍子背後還有一個「布兜」,這可不是用來裝律師費的,而是同喪服的綬帶相連的部分。「布兜」還有一個用處,據說早期的假髮凌亂而且有味道,需要撲上香粉加以掩蓋,而香粉會損害昂貴的法袍,所以在背部設計一個布袋來兜住假髮。

埃德和拉芬斯克洛夫工廠(Ede & Ravenscroft),是一家有三百三十多年歷史的假髮製造商,英國的學位服大多也出自他們之手。它製作的「律師用假髮」一頂要800美元,高等法院法官戴的假髮更精緻一些,要2000美元一頂,出席正式場合時佩戴的髮捲垂到肩膀的長假髮更加昂貴,一頂超過4000美元。

在早期,假髮同樣非常昂貴。由於這個原因,假髮的護理也成了一門學問,不僅有專門給假髮噴香粉的噴灑器,存放假髮的盒子通常也非常講究。一般每套假髮都配有一個通風的鐵盒或木盒,有些盒子甚至是一件獨立的藝術品,價值甚至超過假髮本身。早先「中國風」流行歐洲的時候,中國風格的木盒就非常受追捧。  

早期英國的假髮,在三個行業裡尤其流行——教士、醫生和司法人員。到了十九世紀,教士和醫生已經不再戴假髮了,但法官和律師戴假髮的習慣沒有變。原因是,長期以來假髮已經同法律的三個重要觀念融為一體了,這三個觀念是:莊重、獨立和公正

假髮怎樣體現莊重呢?

一個人穿上了法袍,帶上了假髮,它就得時時提醒自己行為舉止、言談話語要端正些。這有點兒像中國古代的官帽。宋代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官員戴的帽子上有雙翅,要是舉止輕浮,交頭接耳,雙翅就會晃動不止,引人發笑,有失體面。

假髮所代表的這種莊重,也同司法的權威聯繫在一起。一個律師,在一生的從業生涯中通常只會戴一頂假髮,不像女士們換帽子一樣經常換假髮,原因不在於捨不得花錢買多頂假髮,而是因為有一種說法:假髮越久,顏色越深,說明你在法律行當裡資格越老。在法律界,資歷和年齡就是財富,就像年老的醫生受歡迎一樣。據說,倫敦曾有一個律師世家,有一頂戴了近百年的假髮,傳了四代人,堪稱傳家之寶。

假髮跟司法的獨立有什麼關係?

從事法律職業需要接受漫長而嚴格的法律教育和長期的實踐,所以法官和律師被視為知識精英和有身份的人,法庭上的假髮,也成了司法特立獨行、拒絕外行插手的象徵。

關於司法官的獨立,英國歷史上有個著名的故事:1608年的一天,國王詹姆斯一世在宮中閒坐無聊,忽然想起來,好久沒到皇家法院去親自審理案子了。何不去審一樁案子解解悶兒,也順便體察一下民情?國王來到法院,表明來意,別的法官都附和國王,唯獨首席大法官愛德華·柯克爵士連連搖頭:反對!反對!

愛德華·柯克爵士(Sir Edward Coke,1552-1634)

國王感到很意外,居然還有這麼不識趣的。

「這國家都在我的統治之下,區區一樁案件,我竟然無權親自審理,這是什麼道理?!」

柯克大法官一板一眼地說:「的確,上帝賦予陛下豐富的知識和無與倫比的天賦;但是,陛下對於王國的法律並不精通。案件動輒涉及臣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只有自然的理性是不夠的,還需要專門的技藝。法律是一門藝術,只有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它。」

說這番話時,柯克很恭順,但也很堅決。言外之意是:國王審案件,不夠專業!國王碰了一鼻子灰。

這次衝突是英國法律史上的一座裡程碑。此後,英國的司法便成了職業法律家壟斷的領域。而假髮在司法界的長期保留,正是司法獨立精神的體現。

最後,假髮跟公正有什麼關係呢?

一個行政命令的做出,人們可以不在乎程序,但是一個司法判決的做出,公正的程序非常重要。程序的公正甚至可以說是司法的生命,它要求一種「看得見的正義」。

頭頂假髮,身穿法袍,有一種特殊的作用,或者說是心理上的暗示——它可以掩蓋一下不同的律師在年齡、性別和衣服上的區別,使法官不會因為律師個人的差異而有所偏袒。

對於法官來說,戴假髮也是在告訴當事人:無論判決結果有利還是不利,甚至對那些判處死刑的,這種判決都是根據法律作出的,而不是基於法官個人的好惡。不僅如此,法官和律師大致相同的裝束,也標誌著它們遵守共同的審判程序,接受共同的法律約束,秉持共同的正義信念。

法庭著裝對於一個律師來說是如此重要,使得製作假髮不但成為一項產業,也成了一門藝術。在英國歷史上,許多從事假髮製作的匠人,都是子承父業,成為世家,其製作假髮的歷史,比某些貴族的家族歷史還長。

早期的許多技藝高超的假髮匠人世家,對於每一頂售出的假髮都有記錄,而且要求購買者籤名,幾百年下來,在這些記錄中,可以找到許多名人的親筆籤名,因為許多知名政治家在成名之前,大多做過律師。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國本土,戴假髮的習慣在近些年也開始遇到一些挑戰。假髮是很貴的,一頂製作精美的假髮要一兩萬人民幣,最普通的假髮也要幾千塊。有的納稅人覺得,為法官支付這樣一副昂貴的行頭,是不必要的,不如省下錢幫助那些貧困的人們。

對於一個平民出身的律師而言,動輒數百上千英鎊的假髮,也還是很不便宜的。一則2007年的新聞報導裡就提到,一位剛出道的英國年輕律師說:「如果不廢除假髮,我必須得到銀行貸款才能買得起它。」

從外觀上看,假髮在現代社會越來越跟普通服飾有些格格不入,有時候甚至會影響到案件的審判。曾經有報導說,在少年法庭上,戴假髮的法官和律師把出庭作證的小孩兒都給嚇哭了。所以,不少人開始主張限制佩戴假髮。

按照英國的慣例,議會的議長也是要戴假髮的,還得是白色假髮,不但要戴假髮,還得穿黑色長袍和緊身襪。長期以來這個習慣一直得到延續。

但是1992年,英國議會下院產生了歷史上第一位女議長,她的名字叫貝蒂·布斯羅伊德。當議長自然是很風光的事情,但議會的特殊著裝習慣讓這位女議長很不適應,她公開抱怨說:「我不要戴假髮,我要舒適,我沒法變成男人,我就要穿裙子!」結果,她真的就穿著裙子主持會議了。

2008年,英國制定了法律,對佩戴假髮的場合做出了限制,規定在民事案件法庭上,法官和律師不用戴假髮了,但是在刑事法庭上,以及在一些重大的禮儀性場合,仍然需要戴假髮。

儘管確實有不少人反對戴假髮,但支持的人同樣很多,他們認為,假髮代表著當下同傳統之間的聯繫,這是一個「光榮傳統」,應該保留。大法官唐納德遜勳爵說:「既然假髮至少過時一個世紀了,那也不用急著取消。」也就是說,即使戴假髮已經不合時宜,那也不妨「將錯就錯」!

現在,世界上大約還有十多個國家的法官戴假髮, 據說有的地方,一個年輕人取得律師資格之後,家人或朋友給他的最好禮物,就是由某位名家製作的假髮。

正義,看來也是需要行頭的。

歡迎關注「憲法與公共治理」公號

相關焦點

  • 人為何戴假髮
    假髮從早王朝(公元前3100年)起開始普及,古王國(公元前2686年)起常見到男女都佩戴以羊毛混合人發製成的假髮。假髮的長度、樣式因社會地位與時代而異。從中王國(公元前2040年)起不論貧富、地位、性別,古埃及人都把頭髮與鬍子剃光,戴上假髮、假鬍子,只會在居喪時才任由頭發生長,否則會被恥笑。
  • 香港法官假髮的前因後果
    司法假髮發展至21世紀已有300多年歷史。     英國規定:2008年10月2日起,除了審理刑事訴訟案件的法官之外,全國大多數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可以不再佩戴假髮。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假髮在英國、中國香港還是保留這一習慣。因為假髮象徵著權威。       21世紀,假髮不再時髦,卻成了法律人遵循傳統的守舊形象。人們習慣性的將假髮與地位、身份乃至正義聯繫起來。
  • 香港法官,假髮戴久了腦子也不好,是時候告別了
    其實,香港司法界的假髮,是英國影響力的一種殘存象徵。英國人在統治香港時,拼命將法律體系從業者神秘化、特權化、神格化,把法律變成了一個超國家、超階級、超社會的純專業事務,假髮作為象徵物,便自然不能去觸動。  從來如此,便對嗎?一個背時、落伍,甚至是腐朽的法庭飾品為什麼還要在中國香港存在?
  • 法官為什麼要戴假髮?竟然是「梅毒」!
    是假髮嗎?為什麼要戴這個假髮?有什麼用?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解答我們就忘記了。香港法庭戴假髮的傳統源於英國,1997年回歸後,仍保留了下來。然而英國的司法假髮又源於哪裡呢?《分享:重溫香港法律人的職業禮儀及發套!
  • 法官為什麼要戴假髮?竟然是因為「梅毒」!
    有些人認為禿頭的人是被上天賜罪的人,無論是在找工作還是升職方面都會受到歧視,為了避免歧視,很多禿了頭的人選擇戴假髮。在羅馬帝國時期,由於假髮的美觀和功能性良好,進一步得到了普及,就連皇帝也戴著假髮,戰敗俘虜的頭髮也會被割下來進貢宮廷製作假髮。窮人也會拿自己頭髮去換錢。
  • 黃曉明《戴假髮的人》禿頭造型曝光
    黃曉明《戴假髮的人》禿頭造型曝光 時間:2021.01.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假髮平時怎麼打理?
    其實很多買過假髮產品的消費者都有這樣的疑問,假髮買回來了,造型完美,佩戴久了之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假髮髮型變得不自然,想收拾一下但又不知道怎麼操作是對的;又有的因為戴的時間久了,想清洗下假髮,但是不知道怎麼操作。在這裡,我們就為分開為大家講解一下假髮平時的日常護理和清洗是怎麼做的。1.
  • 香港法官為什麼要戴假髮?
    一個中國人,還是一個法官為何要戴著外國人的假髮呢,難道他們在偽裝自己的容貌,擔心被罪犯報復嗎?顯然,香港法官的假髮只是改變了髮型,沒有遮住法官的容貌,很難起到偽裝的作用。因此,不存在所謂的偽裝的作用。實際上,究其原因與300多年前英國國王有著莫大的關係。
  • 普通法系律師上court戴假髮,是因為他們更禿嗎?
    現實生活中其實大部分人沒有上過法庭,也不知道法庭是什麼樣子,法官是怎樣審案。作為粵語區的小夥伴更是受TVB的電視劇深深薰陶,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為法官律師上庭都是需要穿律師袍帶假髮,譬如上面這幅圖。事實上,戴假髮是普通法系律師開庭的一種常規配置,在英國法庭、香港法庭非常常見。這種奇怪的習慣,到底出處是什麼?有什麼必要上court一定戴假髮?
  • 假髮的原材料(材質)都有哪些
    假髮的原材料(材質)都有哪些之前我們為大家講解過假髮的常見種類,其中文章中提到了人造化纖和真人髮絲這兩個概念,很多人可能對這兩種東西不是特別了解,今天 哚咔絲假髮 一、人造化纖人造化纖就是在假髮行業內部統稱的化纖絲,是指通過化學「抽絲」或者「吹絲」工藝製作方法合成的化纖材料,類似於人發的假髮絲,是對人發原材料的一種補充。比較有名的是日本的 kanekalon 和 toyokalon 。早期使用較多的,最廉價的是PP料(也叫P料,即聚丙烯化纖絲)。
  • 假髮到底有多逼真?她戴假髮主持央視13年,卻沒人看得出
    對於假髮,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覺得很假,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假髮,戴上去就很尷尬。這種印象不太正確哦,也許傳統的假髮比較假,但現在很多假髮都可以以假亂真,和自己頭髮沒啥區別。 假髮到底有多逼真呢?看李梓萌就知道了,她戴假髮主持央視《新聞聯播》已經13年了,卻沒人看得出來。
  • 為什麼歐美國家這麼流行戴假髮?
    美國人喜歡派對文化,一般都會盛裝假髮出席,再加上美國的飲食以高熱量高脂肪為主的食物,也存在嚴重脫髮問題。在美國,曾有媒體說:「整個好萊塢有一半的頭髮都是假的。」自從古埃及人把假髮技術帶到西方後,西方人開始認為戴假髮是改善自身形象的一種手段,尤其是法律工作者。
  • 《戴假髮的人》底氣從何而來?
    看到董越導演新片《戴假髮的人》開機的消息,首先注意到的,是概念海報——極簡風,一張殘缺的肖像照,一張被撕去面容的臉。一部新片的第一款海報,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倆字——定調。《戴假髮的人》所傳遞的氣質,也是倆字,懸疑。
  • 古人也戴假髮?假髮從何而來?
    霍建華林心如七夕友人家聚餐的新聞,不由想起當年的「是胡不是霍,是霍躲不過「,霍建華與胡歌合作的《仙劍奇俠傳三》,以及霍建華的《花千骨》和胡歌的《琅琊榜》,直到今天仍牢牢佔據古裝劇必追榜單,兩大男神憑藉精湛的演技和丰神俊朗的外貌留在了我們每個追劇人的心裡
  • 這些美劇中的假髮也太讓人「耳目一新」了!
    假髮是大部分美劇中的「必需品」,但太過於難看的話會毀了整部劇,想像一下,一頂奇怪的假髮可以將我們最喜歡的男神女神瞬間變成渣渣,這就是假髮的力量,分分鐘影響著價值數百萬元的美劇。有的時候哪怕一個演員再努力,我們也難免會把目光轉向他們腦袋上的那頂假髮。小編盤點了一些美劇中最雷人的假髮造型,一起看一下。
  • 髮際線假髮_舒庭假髮價格實惠
    髮際線假髮,舒庭假髮價格實惠,3.捏住假髮兩側的中間位置,從前往後戴好假髮4.使「小耳朵」在太陽穴兩側對正5.戴好後效果6.用手抓抓假髮的頭頂位置7.再用梳子整理一下劉海,長捲髮假髮就戴好了二、怎麼樣帶假髮顯的自然步驟1、先將自己的頭髮編成麻花辮,如果頭髮太多太長,還可以編成兩束或者多束。
  • 內蒙古男士假髮_舒庭假髮實力很強
    內蒙古男士假髮,舒庭假髮實力很強,打造專屬您的髮型,包您滿意,服務到底。內蒙古男士假髮, 「河南中老年假髮,河南中老年男士假髮,河南中老年女士假髮」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
  • 假髮容易掉怎麼辦?假髮怎麼帶不會掉?
    如果說生活中哪些事情特別令人尷尬,那麼假髮從頭上掉下來的那瞬間,估計讓人想死的心都有。說到底,假髮畢竟不是長在自己頭上的,如果戴的不好看,就會很容易滑落!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假髮容易掉怎麼辦?假髮怎麼帶不會掉?
  • 網絡女主播假髮跟男士假髮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男假髮比女假髮還貴?
    喜歡看直播的朋友可以都會注意到,很多女主播都喜歡佩戴假髮,這會讓她們的形象更多變。
  • 國際頂臻高端假髮品牌:假髮品牌哪個好?假髮品牌哪個質量好?
    假髮品牌哪個好?假髮品牌哪個質量好? 審美提升,如今選擇假髮的人越來越多,好假髮,發質是關鍵。也就是假髮的用發原料,假髮的好與壞,首先主要是對比假髮的用發原料,看是不是比較好的健康的真人頭髮做的假髮,這是假髮好與壞的基礎。當然:真人發也分三六九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