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這天,又看到一大波人在為吃啥操心。
其實,在我們這裡,冬至原本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無特別之處。
如果有什麼特別的話,那就是「冬至至長,夏至至短」,冬至這天,是一年之中白晝最短而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一過,白晝時間就會慢慢增長,一直到夏至,是一年之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冬至一過,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個月就到來了。冬至,也就意味著寒冬真正要來到的。冬令進補,是從古流傳至今的說法。冬令進補,進而發展為冬至吃特定的食物,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生活環境,食物存在顯著差異。最典型的就南北差別,北方以麵食為主,冬至吃餃子,就是基本習俗。南方以稻米為主食,一年四季都吃米飯,冬至也吃米飯,但不能成為冬至的典型食物,否則與平常無異。
在我的家鄉,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狗肉大補,而尤其以冬至吃狗肉進補效果最好。具體到哪一天吃什麼食物最補身子,當然是心理成分大於實際效果。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冬至吃狗肉。我很疑心這是古代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想出一些辦法來置辦食物。冬季進補之說,大體上可以如此理解。
如果說,冬季進補,或是冬至吃狗肉,可以說是古代缺乏食物而遺留下的習俗,那麼現在的人們大多攝入的營養過剩,搞得到處都是胖子,不少人為了減肥而苦惱不已,再談冬季進補,再熱心於冬至談吃,已經意義不大。
可是,文化習俗總是具有強大的慣性,中國人能夠吃飽飯的時間還不長,因此,現在談冬季進補的人還很多,冬至操心吃什麼,也大有人在。
最有意思的是,明明是南方人,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根本沒有餃子什麼事。可是,我身邊的一些人,偏偏就要在冬至這天喊著鬧著要吃餃子。為什麼明明是南方人,卻要冬至鬧著要吃餃子呢?都是手機惹的禍,說到底,就是閒得荒瞎鬧騰。
冬至臨近,就有很多人在網絡上說說著冬至吃餃子的事。而我身邊的一些人,雖然是南方人,也要去湊這個熱鬧,拼命轉發冬至吃餃子的信息,搞得我們南方人好像一直以來冬至吃餃子似的。
就是有很多這樣的人,手裡握個著手機,天天刷手機,像個無頭蒼蠅,不分青紅皂白轉發信息,其實,就是閒得荒,起勁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