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但由於全球的疫情形勢仍舊十分嚴峻,所以出門仍需佩戴口罩。那麼,就有網友問了,既然戴了口罩,還要塗防曬霜嗎?
答案是當然需要。隨著夏季來臨,防曬工作可不能偷懶。
口罩並不能完全阻擋紫外線,並且不同款式和顏色的口罩也有差別。有人認為口罩可以遮擋住陽光,自然可以防曬。其實不然,我們日常所使用的防疫口罩中並沒有防曬材料,而防曬口罩則需要具備顏色深、足夠厚才能起到一定的防曬效果。
除此之外,口罩通常無法遮蓋住額頭、眼睛、側臉頰等部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面,還容易出現口罩曬痕。
因此,戴上口罩仍舊需要塗抹防曬霜。
為什麼需要防曬?
因為除了肉眼可見的皮膚曬黑,紫外線對皮膚的危害遠不止這些。日曬會造成皮膚光老化,使皮膚產生黑斑、雀斑等。
其次,過多的紫外線照射會加劇皮膚疾病,如面部痤瘡等,同時引起皮膚紅斑、水腫等曬傷表現。如果皮膚高強度長時間受到紫外線的損害,嚴重可引起皮膚癌。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曬十分有必要。
找到正確的防曬方法,能讓防曬工作事半功倍。國際通用的防曬ABC原則廣為人知,即 Avoid(避免被陽光曬到)、Block(物理防曬)、Cream(防曬劑)。
在進行室外活動時,要規避紫外線強的時段,同時選擇樹蔭下、背光處行走或活動。
出門時可佩戴絲巾、帽子、面紗、撐太陽傘等進行物理防曬,但只有物理防曬是仍不足夠。紫外線會從多個方位照射到皮膚上,因此,防曬霜在防曬工作中亦是必不可少的。
同時可結合紫外線指數等級選擇具體的防曬措施。紫外線指數變化範圍常用0~15的數字來表示強弱,數字越大,表示短時間內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越大。
紫外線指數等級分為5級
一級:指數0~2最弱,短時間出門可不用採取防曬措施,若長時間呆在室外,可以使用日光防護係數(SPF)較低的防曬霜。
二級:指數3~4弱,出門時可適當採取一些防曬措施,可使用SPF 12-15之間,PA+的防曬霜,PA是曬黑指數,主要指的是防曬產品對長波紫外線的防護指數。
三級:指數5~6中等,外出時戴好遮陽帽、太陽鏡和太陽傘等;塗擦SPF高於15、PA+的防曬護膚品。
四級:指數7~9強,儘量避免在10點~14點暴露於日光下,外出時戴好遮陽帽、太陽鏡和使用太陽傘等,使用SPF20左右、PA++的防曬產品。
五級:大於等於10很強,儘量不在室外活動,如果要外出,要採取各種有效的防護措施,如遮陽帽、太陽傘等,以及高強度的防曬產品。
除了夏季,其餘季節的防曬工作亦不能少。1~2月份紫外線量較弱,3~4月份開始遞增,5、6、7、8月份紫外線最強,9月份以後開始遞減,但可以看出,即使在冬季,紫外線量也有夏季的1/3,因此,其餘季節的防曬工作也十分重要。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站在室外的防疫人員以及其他室外工作人員由於長時間戴著口罩暴露在陽光下,摘下口罩時臉上會留下口罩曬痕,而這些可敬的「口罩臉」是2020年最令人感動亦是最美的印記,同時也提醒著我們戴口罩仍需防曬。
(銀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