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公募上演最強賀歲檔:密集發行跨年 年內注入A股超2萬億元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與疫情導致的電影總票房大幅縮水不同,公募基金今年發行的總金額已經接近3萬億;這也就意味著,按照平均7成倉位計算,公募基金今年新注入A股的活水也超過了2萬億。

12月份,電影賀歲檔正式拉開序幕,與此同時,公募基金髮行也迎來了「賀歲檔」。據《紅周刊》記者統計,12月還會有58隻基金等待發行,也有部分基金開始提早布局了1月份的發行檔期。

其中,下周一(12月14日)的混戰情況將尤為激烈。當天,記者注意到將有11隻基金一同發行,其中還包括長城基金的何以廣、泰康資管的桂躍強、廣發基金的苗宇、興業基金的臘博等人,他們誰能在此輪發行大戰中創出爆款尚未可知。

2020年公募基金髮行成績斐然

年內已斬獲近3萬億發行總金額

年關將至,電影的賀歲檔已經迎來了第一階段的競爭,《赤狐書生》、《如果聲音不記得》等15部影片都選擇在12月的第一個周末放映。不過電影賀歲檔的開局卻略顯慘澹,周末兩天的時間,票房破億的電影也只有這兩部而已,而且它們是剛剛踏過億元的門檻。

與電影賀歲檔不同的是,公募基金新品的賀歲檔則頗具看點:在11月27日成立的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3日募集總份額達到199億元後,12月3日成立的華夏鼎清也只用了7天的時間,收穫了106億元的募資規模。此外,在12月7日剛剛成立的南方產業升級,斬獲64億元的募集規模也僅僅用了3天的時間。

而從今年的「總票房」來看,截至12月7日,內地電影總票房為172億元;對比之下,截至12月7日,今年公募基金的發行總額已經達到了2.91萬億元,單只基金最高發行總金額已經超過了300億元。

在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火爆之下,A股市場則是最大的受益對象。如果按照平均70%的權益投資比例來計算,今年僅公募基金注入A股市場的活水就達到了2.04萬億元。此外,當下存量公募基金的資產淨值已經達到了18.36萬億元,也一舉創下了新的紀錄:在股牛債熊的格局持續的背景下,權益類產品的比重也越來越高,這一方面是新品大發行時大受歡迎,另一方面則是存續老產品也得到了投資者的大力追捧。

從本周的基金髮行排期來看,固收陣營也是有讓人期待的亮點:博時雙季鑫6個月、華夏磐銳一年定開和易方達滬深300精選增強都有望憑藉強大的公司背景,順利搭上年內的爆款末班車。

而在主動權益類基金中,記者查閱資料發現,12月11日開售的創金合信創新驅動頗為值得期待。根據Wind資訊,該基金由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周志敏進行管理。他是清華大學學士和中科院研究生博士,自從2017年12月28日接手管理創金合信科技成長以來,他的任職回報已經超過80%。從其重倉股的布局來看,他對於科技和新能源類的股票具備一定的造詣,特別是在創金合信這家小公司中能夠闖出一片天地,或許會成為年末新基金髮行中的黑馬。

歲末爆款基金或難突破天花板

「固收+」跨年走紅 純權益類產品或來年再燃

11月以來,基金髮行市場雖不乏爆款,但是與今年三季度初的權益爆款盛宴相比,的確有所降溫。如果將發行規模在50億以上的基金統稱為爆款,據《紅周刊》記者統計,今年7月成立的權益爆款數量有28隻,其中募集金額超過百億的達到了7隻,而且還有3隻基金的發行金額已經超過了200億元。而11月以來成立的爆款權益類基金的數量則只有9隻,募集份額超過百億元的有4隻,暫時還沒有基金的募集金額超過200億。

此外,記者注意到,11月以來新成立的固收類爆款數量也已經超過了權益類爆款。統計結果顯示,這一期間,發行規模超過50億的固收基金數量多達22隻,其中由張清華管理的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的發行份額甚至達到198.51億份。

但根據諾亞正行基金研究經理李懿哲預測,明年權益類公募基金髮行可能還會延續熱潮。「降低宏觀槓桿率、融資方式向直接融資轉變等宏觀邏輯導致監管對於做大資本市場持鼓勵態度。銀行理財和信託等剛兌打破,導致存量數額極其龐大的資金存在非常顯著的入市需求。而如今A股機構化越發明顯,直投收益率很難比肩基金,所以從長期看,現象級的爆款基金不可能迅速冷卻。但短期來看,明年市場可能受到基礎市場波動的影響,發行熱度可能邊際下降。」

此外,明星基金經理也起到了帶量的作用。李懿哲表示:「從基金髮行情況來講,出現了一種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情況。2020年下半年基金髮行數量相比上半年顯著下降,但下半年的發行份額卻增長了70%。換言之,下半年單只基金的發行份額增長巨大。究其原因,明星基金經理的吸金能力明顯增強。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在於明星基金經理在過去兩年的業績亮眼,與普通基金經理業績差距拉大;網際網路渠道放大了明星效應,利用直播帶貨、置頂推薦頁等方式加大促銷力度,投資者對明星基金經理的認可度更加集中。」

下周一(12月14日)將會迎來第一波發行大戰,長城基金的何以廣、泰康資產的桂躍強、廣發基金的苗宇以及興業基金的臘博都在當天發行新品,其中何以廣、桂躍強和苗宇均在任職過程中,取得了超過100%的任職回報率,相比之下,臘博不足60%的任職回報稍顯遜色,但他也曾經拿下過公募的年度狀元。

而接下來的競爭更為激烈,博時、鵬華、嘉實、南方、工銀瑞信等一眾知名基金公司都選擇了在年底再進行一波新基金的發行,抓住最後的時機來為基金公司規模的擴大添磚加瓦。

其中,嘉實基金派出了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譚麗「出戰」,嘉實新消費是她的代表作,她自2017年4月開始管理迄今,已經收穫了141.48%的漲幅。她堅持價值投資的策略,她認為要用絕對收益的視角選股,賺取企業成長的錢。今年三季度她主要的重倉股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汽車、航空、電子等板塊。截至12月9日收盤,她管理的幾隻基金的平均淨值增長率為57.02%。

記者注意到,譚麗當前似乎也頗受嘉實重視,在原本管理4隻基金的基礎上,今年她又新加入了嘉實3年戰略配售的管理隊伍中。此外她還在今年9月掛帥了公司的一隻新品——嘉實價值發現三個月定開。再加上此番即將發行的嘉實價值長青,她在管的基金數量即將達到7隻,也會是內地權益女將中管理數量靠前的公募基金經理。

無獨有偶,平安基金也派出了公司的王牌選手李化松發行新品。自2018年10月管理平安智慧中國以來,他也收穫了127.39%的淨值增長率。記者了解到,他關注以消費和科技為主線的行業和個股,概括為「新興成長+價值成長」。從基金季報來看,其重倉領域中不僅有食品飲料這類傳統消費行業,而且也有醫藥、電子等新興成長類行業。當前他管理的基金數量為7隻,其中有4隻都是今年新加入管理的產品。

綜上所述,跨年公募新品賀歲檔群星閃耀,或許明星基金經理的金字招牌會是票房最強有力的保證!

附表:年內還有爆款潛質的新發基金一覽

(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已逾3萬億元,超前三年之和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已逾3萬億元,超前三年之和2020年收官在即,公募基金新募集產品合計規模已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達3.04萬億元!這是中國基金業22年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一年新基金成立規模超過3萬億元。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新成立基金1355隻,合計募集規模3.04萬億。這不僅刷新了2019年新基金髮行規模保持的歷史最高紀錄1.42萬億元,更是超過了前三年(2017年至2019年)基金成立總規模之和,前三年總和為2.99萬億元。
  • 公募基金規模增3萬億元 百億元級爆款基金多達40隻
    3.06萬億元、1408隻、超1倍增長,公募基金新發市場的發展軌跡在2020年註定不平凡。權益類基金今年大發展逾3萬億元新基金火爆發行的背後,是權益類基金市場正在悄然挑起「大梁」。2020年,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權益類基金產品的發行熱度也隨之升高。這一年,伴隨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科創板首個指數發布和公募基金產品可參與新三板精選層投資等多項權益市場深化改革政策的出臺,權益類基金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
  • 超級公募年,多項數據創新高!總規模18.54萬億,新發超3萬億,「繼續...
    今年以來,公募整體發展也是有目共睹。公募基金市場規模連續邁過15萬億元、16萬億元、17萬億元、18萬億元大關,可謂氣勢如虹。截至12月24日,公募基金總規模攀升至18.54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公募基金產品數量更是從去年底的6500多隻增長到今年10月底的7600多隻。
  • 公募基金正式進入18萬億時代 今年新發基金規模或破3萬億
    年內新基首募規模超過2.85萬億,不排除全年新基規模突破3萬億元的可能。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數量達7682隻,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8.31萬億元,較2019年末的14.77萬億元增長逾3.5萬億元,增幅近24%。
  • 權益大年公募基金髮行兩極分化 中小公司缺席盛宴各有「苦衷」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作者:張桔2019年成為公募基金的大年,全年公募新發基金成績斐然:公募全年發行新產品數量達到1047隻,創出歷史新高;全年總發行規模達到1.43萬億元,平均發行規模達到13.68億。但是,有多家基金公司沒有參與到這場權益新品發行盛宴中,例如東吳基金、益民基金等等。
  • 公募大年多項數據創新高!總規模18.5萬億,新發超3萬億
    今年以來,公募整體發展也是有目共睹。公募基金市場規模連續邁過15萬億元、16萬億元、17萬億元、18萬億元大關,可謂氣勢如虹。截至12月24日,公募基金總規模攀升至18.54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公募基金產品數量更是從去年底的6500多隻增長到今年10月底的7600多隻。
  • 公募管理規模重返17萬億,債基三連降
    8月26日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7月份公募基金市場數據,129家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7.69萬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吸金能力強勁,規模繼續上升,達4.97萬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增長5402.1億元,環比增幅超20%。
  • 公募基金交出「成績單」——權益類基金規模和業績「雙豐收」
    Wind資訊統計顯示,2020年公募基金存量規模突破18萬億元,同比增長26%,較2019年底的數據增加約4萬億元,刷新歷史新高。在新發基金方面,2020年共成立新基金1431隻,合計募集規模達到3.16萬億元,超過2017年至2019年新發基金規模的總和。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新發基金規模合計2萬億元,佔新發基金的63%。
  • 2020年A股「吸金額」大增,牛年還有1.2萬億馳援?
    其中,2020年新基金流入或達1.14萬億元,為A股增量資金最大來源。兩融流入也在加速,今年淨流入5886億元;而外資流入速度則明顯放緩,年內淨流入1954億元,遠低於上年。相反,立訊精密被減持最多,為120億元;寧波銀行、藥明康德和寧德時代年內也被減持超百億。
  • 銀行理財產品闖關權益投資:PK公募基金戰績如何?
    金融市場大幅波動調整,資管行業還處在轉型期,尤其是銀行、信託等機構仍在嘗試著向標準化投資的資產管理模式轉型,在大資管統一的起跑線上,公募基金具備了相對更為成熟的運營模式。從市場表現上看,2020年是典型的權益市場豐收年。公募基金大發展,特別是權益型基金在發行量、收益率表現上都令人振奮。
  • 招商證券:2021年A股資金流入規模有望超萬億
    綜合以上因素測算顯示,2021年A股資金流入規模仍有望超萬億。  1、資金供給端:機構增量資金可期  (1)公募基金  2019年以來,公募基金規模持續擴張,開啟本輪居民資金通過基金加速入市。根據基金份額變化、單位淨值和倉位進行估算,2020年前9個月偏股類公募基金帶來增量資金1.06萬億,考慮到近期公募基金髮行略有放緩,保守估計最後一個季度帶來增量資金2500億元,則全年增量資金規模可能達到1.3萬億。
  • 權益投資「王者歸來」 公募話語權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監管近年來頗為關注權益類基金的發展。近期,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亦提及了「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權益規模重回巔峰公募基金行業經歷了22年的發展壯大,截至2020年9月底,管理規模已近18萬億元。
  • 2020年A股人均盈利超10萬引關注 a股股民數量2020及炒股賺錢的概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A股人均盈利超10萬引關注 a股股民數量2020及炒股賺錢的概率 現在炒股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今日最新消息統計A股股民人均盈利10萬,不少人都表示自己被平均了,那麼這個數據到底怎麼算的?你被平均了嗎?
  • 2016年A股資金動向:全年淨流出近2萬億(圖表)
    但由於大盤新股逐漸稀少以及IPO限價的緣故,今年的募資規模相較於2011年之前的A股存在不小差距。  而從個股的募資規模看,數據顯示,年內募資超過50億元的僅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華安證券3隻新股,其中募資超百億的僅上海銀行一隻,其首發募集淨額也達104.50億元,超過四成公司募資不超過3億元。而年內募資最少的海天精工僅為0.78億元,也是創下近5年來新低。
  • 2020年進擊的公募:爆款基金迭出 整體規模邁上18萬億大關
    ,新基金髮行數據創下歷史紀錄,整體規模邁上18萬億大關,成為大資管行業的中堅力量。新基金髮行數據創下歷史紀錄,整體規模邁上18萬億大關,成為大資管行業的中堅力量。  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髮行總規模為3.06萬億元,逼近2017-2019年三年基金髮行總規模之和,創下公募基金行業新的歷史紀錄。
  • 643隻新基金髮行 份額破萬億!2015年大牛市以來首次
    643隻新基金髮行 份額破萬億!2015年大牛市以來首次】新基金髮行屢出爆款,吸金猶如神助,僅僅半年時間,643隻新成立基金一起發力推開發行份額萬億份「大門」。而這是自2015年大牛市以來首次。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經理對結構性牛市的準確捕捉,使公募基金整體業績表現出色,普通投資者對公募基金認可程度不斷提升,助推發行市場火熱。
  • 布局跨年行情 公募基金瞄準「開門紅」
    摘要 【布局跨年行情 公募基金瞄準「開門紅」】近日,「賀歲基」「新年第一基」等字眼在多家基金公司的宣傳中頻現。不少2021年元旦後發售的新產品開始預熱,甚至有頭部公募已醞釀2021年的「百億爆款」基金,「開門紅」逐漸成為公募基金的年末重頭戲。
  • 博時資本陳喆:公募REITs潛在規模超萬億 三大挑戰待解
    陳喆:自2014年中國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類REITs在國內市場得到了有意義的探索、實踐,然而類REITs大多是結構化融資工具,在產品載體、交易結構、投資者數量及構成、投資門檻、募集方式、上市交易模式、信息披露等都跟REITs有明顯的區別,不屬於真正的權益型REITs,海外尤其是美國的
  • 2021年超2萬億,2025年超3萬億,這就是環保產業
    佇立「十四五」開局之年,在我國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環保產業的成長空間有多大? 生態環境部、中環協聯合發布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0)》給出了答案:環保產業營收規模2021年有望超過2萬億元,2025年將突破3萬億元。
  • 喜提超級大年,2020中國公募基金十大新聞來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李樹超 陸慧婧 張燕北01基金髮行超級「大年」 募集超3.1萬億2020年創下了太多新紀錄。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年內成立新基金1398隻,合計募集規模3.12萬億元。這當中,權益基金是絕對主角,發行規模達到2.001萬億,佔比64.15%,這也是權益新基金第一次年度成立規模超過2萬億。其中,有40隻基金髮行規模超過100億,這一數據是今年新基金創下的又一個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