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大年多項數據創新高!總規模18.5萬億,新發超3萬億

2020-12-27 證券之星

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2020歲末,「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證監會主席這一最新定調無疑又大大增強了市場信心。

12月22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會和黨委(擴大)會,傳達學習會議精神。會議強調,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推動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信心。

證監會發聲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的話題引起熱議。事實上,銀保監會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就曾經發文要鼓勵長期資金入市,鼓勵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

今年以來,公募整體發展也是有目共睹。公募基金市場規模連續邁過15萬億元、16萬億元、17萬億元、18萬億元大關,可謂氣勢如虹。截至12月24日,公募基金總規模攀升至18.54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公募基金產品數量更是從去年底的6500多隻增長到今年10月底的7600多隻。

經歷了超過20年的積累和沉澱,中國公募基金業在2020年再上層樓,正逐漸成為大資管行業的中堅力量。隨著「炒股不如買基金」的風氣漸盛,未來公募基金更有望成為居民資產配置轉移的重要去向。

公募大年,多項數據創新高

2020年可謂是基金行業的「大年」,爆款基金從年頭熱到了年尾,助推國內公募基金規模乘風破浪,再創新高。截至12月24日,資產淨值超過18.54萬億元,僅新發行的基金,規模就超過3萬億元。在資金的熱烈追捧下,「日光基」頻頻出現。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易方達均衡成長、廣發價值優勢等超過100隻基金出現了一日售罄的盛況。

隨著「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觀念深入人心,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也再上臺階。數據顯示,當前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18萬億元,較2019年底增長約4萬億元。自2014年以來,公募基金規模每年都邁上新的臺階。2014年,公募基金規模首次跨入4萬億元大關;2015年公募基金規模再次躍升,超過8萬億元;2017年,公募基金規模超過11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各類型基金的增長情況看,今年前11月,權益類基金規模激增2.7萬億,在公募基金新增規模中佔比67.6%,成為公募市場最重要的「生力軍」。其中,混合型基金激增2.1萬億,股票型基金規模增長5916億元。

截至11月底,權益類基金總規模已經達到5.88萬億元,在公募基金總規模中佔比31.37%,比去年底佔比大幅提升近10個百分點。同期,在債市調整行情下,前11月債券型基金規模萎縮2151億元,規模縮水7.8%。不難發現,在今年新基金火爆發行的背後,是權益類基金市場正在悄然挑起「大梁」。

針對上述現象,匯添富基金就表示,首先,我國實體經濟率先走出疫情的不利影響,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持續鞏固,產業發展升級的勢頭強勁,帶給市場極大的信心;其次,資管新規實施以來,公募基金制度優勢持續凸顯,居民家庭財富有很強的再配置需求,權益類資產成為主要的投資方向;第三,從政策面來看,2019年底以來,證監會多次強調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多方拓展中長期資金來源,促進投資端和融資端平衡發展。

進一步來看,自2019年10月起,公募基金常規產品分類註冊機制開始實施,註冊效率得到提高;2019年12月,多家基金評價機構響應監管號召,聯合發布倡議書,優化基金評價制度……以上政策和措施都為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營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

此外,公募基金扎紮實實提升投資業績,自身的專業投資能力得到了廣泛認可。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來已經有39隻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超過100%(分級基金僅算母基金、剔除C類,下同),這一數據較上周五明顯提升,當時只有24隻。而在12月初實現翻倍此類基金的數量尚不足10隻。而若納入指數型基金,今年實現翻倍的基金已經達到43隻。

公募「頭部」優勢進一步鞏固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是權益類基金髮展的大年,一是因為基礎市場較好,投向股市的權益類基金市值攀升,規模出現較大擴容;第二是監管層積極引導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基金註冊、發行、評價、基金投顧等方面都迎來最好制度環境;第三,在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下,權益類新基金受市場追捧,爆款基金頻頻現身,頭部基金經理產品「單日售罄」,「炒股不如買基金」的理念也深入人心。

事實上,就在公募基金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的主動偏股型(包括普通股票、偏股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已超過150位(含合管基金)。其中,廣發基金劉格菘管理的基金規模超過800億元,易方達基金張坤、南方基金茅煒、匯添富基金胡昕煒、鵬華基金王宗合、景順長城基金劉彥春、嘉實基金歸凱、匯添富基金楊瑨的管理規模均超過500億元。

一方面,在績優基金經理和渠道營銷的合力下,百億元級「巨無霸」基金不再是稀有物,已成為新發基金火爆發行的點睛之筆,單只基金的認購紀錄更是迭創新高。回顧過去十年公募市場的百億元級新發基金的數量:2019年為27隻、2018年為14隻、2017年為8隻、2016年為12隻、2015年為20隻、2014年為5隻、2013年為3隻、2012年為13隻、2011年無、2010年為3隻。據此估算,2020年已打破年度百億元新基金髮行數量的歷史紀錄,成為新發基金的「超級大年」。

但另一方面,這些百億元級爆款基金仍主要聚集在易方達、華夏、匯添富、南方、鵬華等頭部基金公司。這些公司產品研發及銷售渠道實力雄厚,甚至上演了「15隻百億元基金一日售罄」的劇情。不過,面對年內新基發行盛況,仍有11家基金公司並未趕上,其中以小型公募和成立時間較短的次新基金公司為主。

從基金公司發行爆款基金產品的數量和規模來看,匯添富、易方達、南方、鵬華等基金公司的新發爆款產品相對較多,分別收穫10隻、5隻、3隻、3隻百億元級爆款基金,募資規模分別達到1587.19億元、902.39億元、580.04億元、559.36億元。

而就基金公司新發基金產品總規模來看,匯添富、易方達、南方、廣發、鵬華等基金公司的發行規模均達千億元,是今年新發基金的「主產地」。嘉實、富國、招商、華夏、景順長城、工銀瑞信、華安、銀華、中歐等基金公司的新發基金規模也均超過500億元。

不難發現,在基金「頭部化」效應顯著的當下,頭部基金公司的吸金能力越來越強,中小型機構生存空間進一步縮小。有分析人士就指出,就中小型基金公司的角度而言,當前最好的應對策略還是提升產品競爭力、增強資產配置能力、做好基金淨值管理等。

〖 財聯社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超級公募年,多項數據創新高!總規模18.54萬億,新發超3萬億,「繼續...
    今年以來,公募整體發展也是有目共睹。公募基金市場規模連續邁過15萬億元、16萬億元、17萬億元、18萬億元大關,可謂氣勢如虹。截至12月24日,公募基金總規模攀升至18.54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公募基金產品數量更是從去年底的6500多隻增長到今年10月底的7600多隻。
  • 公募基金正式進入18萬億時代 今年新發基金規模或破3萬億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 今年公募基金是資本市場的焦點,爆款基金頻出,行業規模增長迅猛,一口氣跨過了15萬億、16萬億、17萬億、18萬億四個關口,正式進入18萬億時代。
  • 公募基金規模增3萬億元 百億元級爆款基金多達40隻
    3.06萬億元、1408隻、超1倍增長,公募基金新發市場的發展軌跡在2020年註定不平凡。權益類基金今年大發展逾3萬億元新基金火爆發行的背後,是權益類基金市場正在悄然挑起「大梁」。2020年,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權益類基金產品的發行熱度也隨之升高。這一年,伴隨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科創板首個指數發布和公募基金產品可參與新三板精選層投資等多項權益市場深化改革政策的出臺,權益類基金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
  •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已逾3萬億元,超前三年之和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總規模已逾3萬億元,超前三年之和2020年收官在即,公募基金新募集產品合計規模已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達3.04萬億元!這是中國基金業22年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一年新基金成立規模超過3萬億元。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新成立基金1355隻,合計募集規模3.04萬億。這不僅刷新了2019年新基金髮行規模保持的歷史最高紀錄1.42萬億元,更是超過了前三年(2017年至2019年)基金成立總規模之和,前三年總和為2.99萬億元。
  • 2020年進擊的公募:爆款基金迭出 整體規模邁上18萬億大關
    ,新基金髮行數據創下歷史紀錄,整體規模邁上18萬億大關,成為大資管行業的中堅力量。新基金髮行數據創下歷史紀錄,整體規模邁上18萬億大關,成為大資管行業的中堅力量。  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髮行總規模為3.06萬億元,逼近2017-2019年三年基金髮行總規模之和,創下公募基金行業新的歷史紀錄。
  • 私募總規模接近16萬億 百億私募大爆發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私募基金管理的總規模達到15.91萬億元,較去年底大增2.17萬億元,連續跨過14萬億元、15萬億元兩大整數關,直逼16萬億元。同時,存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46萬家,較去年底增加140家;管理基金數量9.47萬隻,較去年底猛增1.3萬隻。
  • 搜狐財經基金周報 | 22隻新基金成立總規模達713億;公募基金總規模...
    原標題:搜狐財經基金周報 | 22隻新基金成立總規模達713億;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18萬億 其中,有5隻新基金募集規模超過了100億元。 受疫情衝擊,2020年許多行業都異常艱難。壓力之下,公募基金積極進取,大有收穫。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行業規模達到18.31萬億,首次突破18萬億大關。 發行市場一片火爆,權益基金髮行從年初「火」到年尾,主打股債策略的「固收+」基金也顯示出強大的「吸金」能力,整體發行量已接近3000億元。
  • 喜提超級大年,2020中國公募基金十大新聞來了!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年內成立新基金1398隻,合計募集規模3.12萬億元。這當中,權益基金是絕對主角,發行規模達到2.001萬億,佔比64.15%,這也是權益新基金第一次年度成立規模超過2萬億。其中,有40隻基金髮行規模超過100億,這一數據是今年新基金創下的又一個新紀錄。
  • 基金迎3萬億「超級大年」 大熱過後更需穩健前行
    證券時報記者 方麗2020年,爆款公募基金可謂從年頭「紅」到年尾,助推基金行業眾多數據刷出歷史新高。一方面,截至12月16日,年內成立新基金1355隻,合計募集規模達到3.04萬億元,這是基金業史上首次出現單年度新基金成立規模超過3萬億;另一方面,今年權益基金唱起主角,整體發行規模逼近2萬億元,佔比達64.23%,這也是年度權益新基金合計成立規模的歷史最高紀錄。今年公募基金出現「超級大年」,有諸多助推因素。2019年底,證監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
  • 公募管理規模重返17萬億,債基三連降
    權益基金規模增長強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9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85家;另外,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截至7月底,上述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7.69萬億元,較6月底的16.9萬億元增加7851.23億元,增幅為4.64%。
  • 博時資本陳喆:公募REITs潛在規模超萬億 三大挑戰待解
    陳喆:歷經了多年的探索、推動,市場上對公募REITs的推出需求已呼之欲出,此次《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公開徵求意見,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中國REITs發展空間廣闊,僅基礎設施存量市場規模已突破百萬億,預計近期可證券化的潛在規模超過1萬億。
  • 基金大年「AB面」:頭部「熱」難捂尾部「冷」
    □本報記者 李嵐君 逾3萬億元新發規模、1300餘只新基金成立……這些數據映射出公募基金大年裡的豐收和喜悅。 幾家歡喜幾家愁。在整體管理規模邁上新臺階、頭部基金公司規模擴張的同時,位於尾部的小公司們正在苦苦掙扎。
  • 工行資產託管規模近20萬億 累計託管公募基金規模達3萬億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1月11日,記者從工行方面了解到,截至2020年末,工行資產託管業務規模近20萬億元,其中累計託管公募基金近1200隻,託管規模達3萬億元。據工行方面介紹,工行開辦資產託管業務已有20多年,目前為國內最大的託管銀行。
  • 工行資產託管規模近20萬億 累計託管公募基金規模達3萬億 - 經濟...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1月11日,記者從工行方面了解到,截至2020年末,工行資產託管業務規模近20萬億元,其中累計託管公募基金近1200隻,託管規模達3萬億元。據工行方面介紹,工行開辦資產託管業務已有20多年,目前為國內最大的託管銀行。
  • 權益投資「王者歸來」 公募話語權提升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寧鵬 上海報導2020年堪稱公募基金的「豐收」之年。在賺錢效應推動下,全行業資管規模屢創新高,其中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大增,截至三季度末的規模已增長至3.79萬億元。權益規模重回巔峰公募基金行業經歷了22年的發展壯大,截至2020年9月底,管理規模已近18萬億元。與此前主要依靠貨幣基金撐起半壁江山相比,今年的發展可謂「硬核」。海通證券統計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非貨幣規模合計約10.70萬億元,站上了10萬億元大關。
  • 權益大年公募基金髮行兩極分化 中小公司缺席盛宴各有「苦衷」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作者:張桔2019年成為公募基金的大年,全年公募新發基金成績斐然:公募全年發行新產品數量達到1047隻,創出歷史新高;全年總發行規模達到1.43萬億元,平均發行規模達到13.68億。但是,有多家基金公司沒有參與到這場權益新品發行盛宴中,例如東吳基金、益民基金等等。
  • 18萬億元,是高點更是起點
    公募基金歷年分紅金額(單位:億元)  中國公募基金業在2020年再上一層樓,新基金髮行規模創下歷史紀錄,整體管理規模跨越18萬億元大關,成為大資管行業的中堅力量。  這一年,受益於A股結構性行情,公募基金表現再超預期,「炒股不如買基金」愈發深入人心。  這一年,理財資金大「搬家」,爆款基金頻出,公募基金已成為居民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  這一年,公募REITs破土而出,基金投顧業務穩步推進,科創50ETF大步流星,行業頻現新亮點。  對於公募基金業而言,2020年是進擊之年,更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
  • 冰與火之歌:3萬億新紀錄即將誕生 這些公司卻顆粒無收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0年是公募基金「大年」,截至目前,新基金髮行份額不僅創下了歷史紀錄,且即將突破3萬億份。但另一邊,今年以來卻仍有10來家公司「顆粒無收」。面對「冰與火」這一幕,基金公司怎樣才能實現更好發展?
  • 冰與火之歌:3萬億新紀錄即將誕生,這些公司卻顆粒無收
    2020年是公募基金「大年」,截至目前,新基金髮行份額不僅創下了歷史紀錄,且即將突破3萬億份。但另一邊,今年以來卻仍有10來家公司「顆粒無收」。面對「冰與火」這一幕,基金公司怎樣才能實現更好發展?即將創造「3萬億」紀錄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來共有1316隻基金成立,發行份額達2.93萬億份,為1998年以來年度新成立基金份額最高值(2019年新成立的1034隻基金總份額為1.42萬億份,排名第二)。業內人士指出,按照目前節奏,全年新成立基金份額有望突破3萬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