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韓國影史第一個金棕櫚獎,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寄生蟲》奉俊昊
很難直接定義這是一部什麼類型的片子,喜劇片?悲劇片?恐怖片?諷刺篇?恐怕都有。這就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影片,有著超現實主義的劇情,然而卻深刻揭露出了現實社會中的種種問題。
前半部分劇情緊湊而且幽默,令人放鬆,但是,當隱秘地下室開始出現在鏡頭中的時候,意味著大反轉的開始:劇情的反轉,氣氛的反轉,精神的反轉,毫無疑問這是讓所有觀眾都始料未及的。
樸社長一家人外出露營的那個晚上讓人非常印象深刻。就是那個混亂的晚上,才最終造成了悲劇的結局。
電影作為一種文藝作品的表現形式,其全部的藝術源泉是人類的社會生活。因此,電影創作的社會歷史背景對電影內容所表達出來的問題及觀點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所以,我們首先來看看《寄生蟲》這部電影具有的深刻社會背景:據新聞報導,今年韓國的經濟依然呈現環比下降,達到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而同時,韓國的失業率創下了19年來的新高,失業人口達到有記錄以來的高峰。
而電影中關於金家的狀況也是有所敘述的,金家父金基澤先後研了炸雞店和臺灣古早蛋糕店,結局都是倒閉,之後去從事了泊車,後就是做一些臨時性的工作維持生活,像"大神」一般過著日子。而吳近世也是開蛋糕店倒閉後欠了一屁股債, 只能像蟑螂-樣的生活在樸家地下室。樸家的男主人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社長,職位相當於中國某個集團公司下的總經理。
而前些年,韓國曾掀起了一波早古蛋糕的熱潮,但是因為2016年爆發H5N6禽流感以及被爆出在用料上欺騙消費者而導致市場銷量大跌,八個月內倒閉了400家以上的蛋糕店,所以我們看出在整個經濟下滑、市場受到衝擊的時候,先倒下的是處於社會底層的群眾。而對於幾個家庭之間的貧富差距,可以說很赤裸裸的表現在電影的很多情節之中,比如
金家居住的類似地下室一樣的房子,全家手機停機,靠蹭別人家wifi連接網絡,孩子也沒錢去讀書等。而一場看似「災」的大雨,就能輕易地淹沒了家,就好像瞬間失去了一切,只能寄居在體育場,這對於基澤這個家庭支柱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這也讓人想起多年以前在我國首都北京發生的"7。 21」雨,訪統計77人遇難,這是生活在北京地下肌百萬蟻族遇到的悲慘境遇,這難道都僅僅是天災嗎?
不過,通過這部電影的一些情節,我們還是能夠找到關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一部分原因的。上層對社會各類資源的壟斷, 樸社長一家基本不用花時間在各種生活瑣事上,而把時間投在他的事業上,對於他子女的輔導輒就是聘請各種名牌大學出來的畢業生,後競升到社會頂層投入大量資源;而處於社會底層的金家呢?基本還是在為每天的衣食住行奔波,女兒惠敏壞起補習,以致沒能進入大學。在這樣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生產方式下,上層資產階級的富裕是建立在對下層無產階級的剝削的基礎上的,處於上層的富人只會越來越富,窮人只會越來越窮。
當電影在進入我國觀眾的眼中時,不可避免地會想到我國的貧富差距的問題。據世界銀行的有關報告,中國社會的基尼數已擴大至。458;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目前的基尼係數為0。45,佔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佔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而佔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佔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中國國家統計局前期公布的數據也表明,我國最富裕的10%人口佔有了全國財富的4%,而最貧窮的10%的人口所佔有的財富僅為1。4%。
包括後來看了一些著名的影評,我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電影中很多鏡頭的內涵。這這部電影真的相當用心,很多鏡頭都是為下一部的劇情埋下的伏筆,非常值得人二刷三刷,是一部非常有內涵的電影。
無論如何,影片揭示出的貧富差距以及對富人的那種深刻的諷刺,都非常具有現實意義,這部獲得將近40個大小獎項的電影,非常值得用心去體會一下。
在感嘆電影反映出我們所處的殘酷社會現狀的同時,也讓我們去思考究竟怎樣去解決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也許當這種剝削的資本主義制度的生產反式改變、直至消失的時候,才會迎來-個更為公平的社會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