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判:臂間刺道苦相思,這回還了相思債

2021-02-07 法律讀庫


靈隱寺僧名瞭然,戀妓李秀奴,往來日久,衣缽蕩盡,秀奴絕之,僧迷戀不已。一夕,瞭然乘醉而往,秀奴不納,瞭然怒擊之,隨手而斃。事至郡。時蘇子瞻治郡,送獄院推勘。於僧臂上見刺字云:」但願生同極樂國,免教今世苦相思。」

【判決】

 子瞻見招結,舉筆判《踏莎行》詞云:

 這個禿奴,修行忒煞,

 雲山頂上空持戒。

 一從迷戀玉樓人,鶉衣百結渾無奈。

 毒手傷人,花容粉碎,

 空空色色今何在?

 臂間刺道苦相思,這回還了相思債!

判訖,押赴市曹處斬。

這則判詞出自著名詩人、詞人、書法家兼高級領導幹部蘇軾同學的手筆。「以詞代判」體現了蘇同學的風味。該案最早見於宋代皇都風月主人編著的《綠窗新話》,宋代以來的《醉翁談錄》、《事林廣記》、《花草粹編》、《堯山堂外紀》、《草堂詩餘續集》等民間作品都有記載。從蘇軾《踏莎行》一詞看,「瞭然殺妓」案具有真實性,但可能案情上有所演義,增強故事的可讀性。 

案情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杭州西湖畔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的靈隱山麓之間,建於東晉鹹和元年,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和十大古剎之一,也是江南禪宗「五山」之一,煙火非常旺,前來的香客絡繹不絕。

有個名叫李秀奴的女子前來燒香拜佛,祈求姻緣。秀奴乃煙花女子,系北宋杭州怡秀院(西湖店)的頭牌,連續96個月總公司個人業績排名第一,但慢慢厭倦這種迎來送往、推杯換盞的日子,想尋求意中人,過著西施與範蠡泛舟西湖的生活。正所謂:「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閱人無數,終不得求。

負責接待秀奴的是靈隱寺年輕一代佼佼者瞭然和尚,小鮮肉一枚,自幼遁入空門,不懂人間歡愛,不悉男女情事。瞭然與秀奴的相見,註定是要碰撞出火花的。

臨別時,秀奴實在是為瞭然的風情指數捉急,將「牛皮癬」的小廣告塞給瞭然。瞭然駐足目送秀奴,唯見秀奴天際行。

後瞭然按圖索驥,開著導航,順利找到了怡秀院西湖店,見到日思夜想的秀奴。瞭然的到來,著實讓怡秀院和秀奴吃驚不小。但仔細一想,幹這行的不就是「笑迎天下客,結識有錢人」。

經過大半年的親密接觸,秀奴分分鐘感到瞭然不是可以終老的人,因為他的情商指數跌破發行價,他的福布斯指數低於北宋貧困線。可憐的瞭然和尚,還天真地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打算辭職後帶秀奴南下務工,他已在秀奴身上花光了所有積蓄,連唯一的大件物品袈裟和缽盂也給當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是時候說分手了。秀奴是什麼人?社會化程度高,與佛塔中的瞭然,有著截然不同的三觀,分屬兩個世界。被放鴿子的瞭然既回不了怡秀院了,也回不了靈隱寺了,流落街頭,整天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就在失戀後的第33天,萬念俱灰的瞭然覺得是該作個了斷了,先在胳膊上紋個二維碼,再買把殺豬刀,吃飽喝足,然後天黑去怡秀院找秀奴。

秀奴告訴門衛說她不在。正當瞭然要轉身離開的時候,隔著玻璃門看到秀奴與客戶打情罵俏,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瞬間血壓飆升180,拎著殺豬刀衝進怡秀院,二話不說,掄起刀來就砍,分秒之間秀奴已是骨肉分離,倒在血泊中。

接到報警的官差立即將瞭然逮到縣政府。鑑於人命官司,縣政府又及時上報市政府,當時大文豪蘇軾任市政府通判(法院院長),負責審理該案,命人將被告人帶上法庭。

庭審中,瞭然對其故意殺人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請求法庭準許其表露心跡。在得到準許後,瞭然擼起袖子要掃碼,二維碼上刺著兩行字:「但願生同極樂國,免教今世苦相思」。進一步印證了被告人的犯罪動機。

判決

 蘇軾法官見被告人認罪伏法,本案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即行結案,以一首詞牌名《踏莎行》作判詞,當庭宣判。

判詞為:「這個禿奴,修行忒煞。雲山頂上持齋戒。一從迷戀玉樓人,鶉衣百結渾無奈。毒手傷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間刺道苦相思,這回還了相思債。」

他講,你這個瞭然和尚,修行太差,不能恪守佛家的清規戒律。竟迷戀上青樓女子,但又沒錢養「金絲雀」,真叫人無奈。見自己被拒之門外,怒火中燒,下毒手殺死年輕美貌的業務骨幹李秀奴,佛家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又到哪裡去了呢?既然你胳膊上上刺有「但願生同極樂國,免教今世苦相思」,看來你是要一條路走到黑,這回就如你所願,讓你去償還這筆相思債!

 品讀這則個性化十足的判詞,需要討論幾個問題:

蘇軾因受佛教家庭薰陶及天府佛國地緣影響,與佛家結下不解之緣,尤其是「烏臺詩案」後,完成了由儒家入世到佛老出世的心態轉變,在其創作的許多詩詞中都蘊含佛禪之理。這種人生的成長與感悟造就了蘇軾對「身在佛門,不行佛事」之人有偏見,有他曾為品行不端和尚題字為證:

  日落香殘,去了凡心一點(禿);

  火盡爐寒,來把意馬牢栓(驢)。

稱和尚為禿驢是罵稱,具有極強的感情色彩。在判詞中,蘇軾法官雖改用「禿奴」,但換詞不換意,表達了個人強烈的感情色彩,有失法官超脫、中立的角色定位。

再從判詞中「修行忒煞」、「雲山頂上持齋戒」、「空空色色今何在」等表達,則可以看出法官審判該案的主觀色彩。原本,這些內容案與案件定罪量刑無關,卻對法官自由心證產生了重要影響,進而影響客觀公正判決。

本案被告人系和尚,屬於社會公眾人物,具有比社會第三人更高的「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義的務和要求。

宋太祖曾下詔:「道士不得畜養妻孥,已有家者,遣出外居止。」後來宋代法令規定:「諸僧道輒娶妻,並嫁之者,各以奸論,加一等,僧道送五百裡編管。」這就是更高義務在規範層面的體現。

就本案而言,因被告人僅僅是想娶被害人為妻,且被害人不同意,所以單就該行為不構成通姦罪,也不成立通姦罪未遂或預備犯罪形態,也就不存在數罪併罰的問題。但可以納入故意殺人犯罪中予以評價,被告人違反佛教規範,尋花問柳,因法律無禁止性規定,所以該出軌行為不屬於法定從重情節,可作為酌定從重情節,體現了社會對和尚更高的要求。

關於本案被害人是否具有刑法意義上的過錯,從目前的案件情況看,不得而知。但是,我們有理由推測被告人與被害人之間有過爭執與矛盾,被害人在明知被告人無恆產且不可能與其結為秦晉之好的情況下,仍以結婚為幌子騙取被告人錢財。

當然被害人這麼做有可能是為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業績,也有可能是出於公司的強迫和威脅,這裡面可能會涉及詐騙犯罪,導致被告人落得人財兩空的境地,遂產生報復被害人的犯意。這裡的被害人過錯可以作為酌情從輕的量刑因素大,但有必要查證屬實。

本案被告人如實交代犯罪事實,是否構成自首?

根據《宋刑統》關於自首的規定,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時間條件。「諸犯罪未發而自首者,原其罪」,自首的前提條件是「犯罪未發」,也即官府未發現犯罪事實,或者他人未向官府告發其犯罪行為。

(2)範圍條件。殺人、傷害、越度關及姦污良人等犯罪原則上不適用自首。

(3)對象條件。一般應由犯罪人向官府自首,特殊條件下允許犯罪人向被害人自首。

(4)一般需要親自向官府出首,然而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由別人代為自首。

(5)實質條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就本案而言,雖然被告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未能在犯罪未發前主動投案,且該犯罪原則上不適用自首之規定,故不成立自首,可以作為酌定量刑情節。

蘇軾並沒有援引任何法律條文,而是從倫理道德角度進行判決,判完後並押赴市曹處斬。這主要受當時大的法制環境的制約和影響,以及蘇軾作為詩詞大家的個性化行事方式,使得這則判詞流傳千古,為後世所演繹、所津津樂道。

如果該案放在今天來判,恐怕結果不會是這樣的,根據現行死刑證據標準的有關規定,被告人實施殺人行為,屬於事出有因,且在義憤之下實施,其主觀惡性相對不大,另外能夠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構成刑法上的坦白,且被害人存在一定過錯,故作出「被告人瞭然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判決的可能性較大。

延伸

 從犯罪學角度考量,犯罪的發生、發展到後果一定是有其根源。本案中瞭然作為「佛二代」佼佼者,最後卻走上犯罪的道路,為之感到惋惜和心痛。

除瞭然自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外,一方面與大宋對和尚管理失之於軟有關,雖然北宋之初對和尚娶妻禁慾問題管理很嚴,上升到刑法規範的高度,但到北宋中期,已出現和尚「皆有妻孥,雖居宮觀,而嫁娶生子與俗人不異」的狀況,時人稱呼和尚之妻為「梵嫂」。

瞭然正是在這種大環境、大背景下,也想找個「梵嫂」,由於社會經驗不足,搞得葬身情海;另一方面也與靈隱寺管理失之於松有關,靈隱寺作為名寺,瞭然前前後後離開公司半年有餘,靈隱寺管理者睜一眼閉一隻眼,員工在外是死是活也不過問,造成瞭然失戀後,流落街頭,如果組織上能及時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勸導其重新返回公司,恐怕能夠避免了這一悲劇發生。從這個角度講,瞭然是用個人生命為大宋對佛教事業管理不嚴買單。

 從情理角度考量,瞭然刺在胳膊上的兩句詩「但願生同極樂園,免教今生苦相思」,也是本案的一個亮點,也平添了一份血色浪漫。

儘管瞭然用暴力的手段結束了李秀奴的生命,但是因正為這兩句詩,降低了瞭然的「戾氣」形象。從詩中能讀出,瞭然對李秀奴的真愛,為之典當所有家產,為之流落街頭,既然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為愛殉情,有著佛教般的虔誠與執著。只是李秀奴誤入歧途太深,不知珍惜,有道是「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好在,蘇軾同學成就這對冤家,判他們化蝶成雙,比翼雙飛!

【圖片來自網絡,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相關焦點

  • 和尚找名妓求歡不成反殺之,蘇軾親自審判還寫下一詞,成罵人典範
    這件事情發生在蘇軾擔任杭州通判的時候,因此蘇軾了解了整個事情的經過後,心有感慨,寫下了下面這首詞——《踏莎行》:《踏莎行》這個禿驢,修行忒煞,雲山頂上持齋戒。一從迷戀玉樓人,鶉衣百結渾無奈。毒手傷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間刺道苦相思,這回還了相思債。
  • 相思入骨相思苦
    《相思》唐·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是一首眷懷友人之作,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三五七言》唐·李白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還如當初不相識。
  • 古代判決書五花八門:蘇東坡用對聯判和尚斬立決
    李志剛  近日爆出的河南陝縣法官 「眼花」判錯案的官司,吸引了頗多關注的目光,很多人認為這簡直是一種充滿了黑色幽默的莫大諷刺。其實,中國古代同樣不乏稀奇古怪的官司,古代的判決書也是五花八門。  隨手翻翻古代的判決書,發現其中一些判詞既不陳述案情事實,也不援引法律條文,只有老百姓一看就懂的簡短結論。但判詞的用語卻是語鋒機巧、精彩詼諧。  「對聯」型判決書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將判詞這種老套的公文變得妙趣橫生。
  •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 幾次細思量,情願相思苦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幾次細思量,情願相思苦。——胡適《調寄生查子》短短幾句詩,讓多少有情人勾起過往,憶起佳人。短短幾句詩,蘊含著兩人一生的未了情緣。同時她在古制——包辦婚姻的圍剿下嫁給了別人,丈夫還娶了小妾。「曾經以為人生就這樣了,平靜的心不會再有浪潮。」短暫的三年婚姻。她離婚了。他到杭州養病,她隨風而至。愛得死去活來,愛得你儂我儂不足以形容此時的戀情。他要為她離婚。怎奈妻子比想像的彪悍,持刀要挾,要先殺兩個孩子在自殺。
  •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1、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百種相思句,萬種相思訴.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鳳求凰·琴歌》6、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元稹《離思五首其四》9、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曹植《明月上高樓》10、悽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納蘭性德《虞美人》11、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九首唯美相思古詩詞,一顆紅豆便能寄相思,卻載不了相思
    這世界充滿了喧囂,走的慢一點,再慢一點,看雲綣雲舒,花謝花開,不要錯過美好。這世界還充滿了別離,看淡一點,再淡一點,心中有情,便不畏懼路途遙遠。惟願,長長的路,我們慢慢走,深深的話,我們淺淺談。二、最難忘的相遇:兜兜轉轉,還是遇見你。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世間唯有相思苦
    秋風詞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莫如當初不相識。翻譯:秋天的風是如此的悽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葉飄飄,聚了還離散,連棲息在樹上的鴉雀都心驚。
  •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別讓你的相思,成為一個人的獨角戲
    世界上最苦的味道,對有些人來說應該就是相思之苦了。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無論如何寬慰自己,終究無法放鬆下來。告訴自己一萬遍要放下,仍然會有一萬零一次的失敗。愛一個人的感覺很奇妙,可能對方不是最完美的人,甚至算不上優秀,可對方在你心裡就是最好的一個人。
  • 相思唱和|我有相思往日同,君可情如舊
    【浣溪沙】詞/岐超慣付痴情不自知,一言難儘是相思。而今更比舊時痴。有愛緣君思往事,無言為你寫情詩。回眸旭日已偏西。【卜算子】詞/吟兒誰在種相思,誰數相思豆。不曉秋來幾枝紅,盼得人消瘦。此物最銷魂,總怕傷心透。
  • 山歌書-阿哥阿妹相思苦
    簡譜是《最好山歌書》313首對唱:雙鷹/春兒男:愛情讓人好煩惱,日夜相思受煎熬男:愛也就是一個字,天天讓我苦相思,心裡夢裡都是妹,一天想妹無數次。女:愛也就是一種情,卻讓妹妹好傷心,每天都在想阿哥,黑夜想到天亮明。
  •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古詩裡的相思苦
    那麼相思苦不苦?不苦。因為鏡銘說了「歡樂未央」,未央是無盡的意思,這一生有你牽掛,便是無盡的歡欣,只求「君心似我心,不負相思意」——這是宋朝人的話了。即便現實把他們分開,他們的相思也不肯斷絕。如一個長長的鏡銘上寫著「「君行卒,予志悲,久不見, 侍前稀,君有行,妾有憂,行有日,返無期,願君強飯多勉 之,仰天大息長相思。」
  • 若問相思為何苦,因為相思已入骨
    蒼茫大地,縱有氣象萬千,但唯有來自生命的相思才是傳越亙古的經典。相思是兩顆心觸碰的距離,是這段距離中意念奔流的希望和妙曼。我也曾似那個把愛看得如生命,如歲月,如時光,以為只要擁有就能天長地久的小女人,執你之手,不為勃心閃動,只期願能在開滿玫瑰花的地方,和你共度一場美麗的相思緣……生命周而復始的往來,而愛與思念
  • 思念是一種病,21句相思詩詞,道盡相思的「苦與甜」
    —— 白居易《夢微之》想你逝去九泉屍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髮滿頭。8、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俞彥《長相思·折花枝》害怕相思折磨自己,相思之情卻早蔓延,到了相思時怎麼都無法擺脫它,心中才稍稍平靜眉頭又露出幾分。9、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 《抖音》伊人嘆嘆不盡相思苦憶華年是什麼歌
    最近喜歡刷抖音的人,在裡面肯定有刷到過這樣的一個一句歌詞,那就是:「伊人嘆嘆不盡相思苦憶華年」。很多人都想要知道這一首歌究竟是叫什麼名字。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抖音》伊人嘆嘆不盡相思苦憶華年是什麼歌,有不清楚的玩家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 欲問青天這人生有幾何怕這去日苦多什麼歌 一曲相思歌詞半陽
    欲問青天這人生有幾何怕這去日苦多什麼歌 一曲相思歌詞半陽  近日,半陽新歌《一曲相思》正式上線,歌曲一上線就收穫了不少好評。那麼下面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是這首歌的歌詞及歌詞含義。  一曲相思歌詞半陽  這人間嫋嫋炊煙  和風花雪月浪漫  痴情人多半貪戀  愛恨情仇的好看  又讓你痛不欲生  又讓你趁醉裝瘋  終有天脫胎換骨  直到哭著笑才懂  欲問青天這人生有幾何  怕這去日苦多  往事討一杯相思喝
  • 燕子聲聲裡,相思又一年。十首寫相思的詩詞,句句經典!
    關於相思,作家桐華在她的《長相思》裡這樣說過:「思念是一杯有毒的美酒,入喉甘美,銷魂蝕骨,直到入心入肺,便再也無藥可解,毒發時撕心裂肺,只有心上人的笑容可解,陪伴可解,若是不得,便只餘刻骨相思,至死不休。」相思的這杯酒啊,誰飲都得醉!
  • 相思,與時光纏綿
    自從離別後,時光也變得難捱,而相思的滋味侵入骨髓。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 ,雲間水上到層城。——唐·李冶《明月夜留別》這是個難忘的夜晚,離別時人兒脈脈無語,而月兒也悄然。月光皎潔,別情依依,難以割捨。
  • 明知相思苦,何必苦相思。往後餘生,只生歡樂不生愁
    生活裡,端正明確的態度,找到自己的位置,就會忙而有樂,煩而有趣,痛而有甜,苦而有笑,曲折路上,堅信不疑,前行路上,繼續努力,就是勝利。人生的種種美好,之所以珍貴,正是由於時間和生命的有限,你的步伐慢,風景會落幕,偷偷溜走的時光,美好的事件,會讓你心存不甘,永久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