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開車吃肉戴手錶,到底算不算真修行?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國強民富。人們不僅生活物質上極大豐富,精神文明也逐漸得到重視。景區越來越多,娛樂場所也越建越大。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作為佛教大國,不建個寺廟仿佛無法撐起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
寺廟多了,和尚也多了。真和尚假和尚到處可見。
街頭的和尚開豪車,戴名表,喝酒吃肉經常可以碰到,甚至娶妻生子的也略有耳聞。大家雖然對這種現象不會像上面真和尚一樣怒斥,但基本上也是當騙子一樣嗤之以鼻,唯恐避之不及。
就算是寺廟的真和尚,恐怕也很多人會懷疑他們到底是不是真的在修行。和尚職業化,寺廟商業化讓人們對佛教的變化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例如前些年對於少林寺的商業化運作就在網上引起很多爭議。
和尚開豪車。
和尚買肉吃。
和尚在奢侈品店買表。
就像上圖這位喇嘛騎摩託車都會引起熱議。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除了羨慕就是嫉妒了!呵呵!
那麼多事實告訴我們,看到的和尚未必是真和尚,看到的真和尚也未必真修行者,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朝拜添香油?
所謂和尚未必都修行,燒香客也未必真信眾!
中國之大,什麼菩薩什麼神沒有?你想出海平安拜媽祖;你想生孩子,自然有送子觀音;你想發財自然有財神爺;跑江湖的拜關二爺;做妓女的拜二師兄……人有欲望總會有神出來「了」你心願。你拜的哪是什麼菩薩什麼神,不過是為心願找個寄託罷了。
《金剛經》云:
須菩提!於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佛是看不見摸不著聽不見嗅不到無法覺察的,這是一種智慧,世人未必都有領悟這種智慧的能力,於是便有了方便法門。所謂方便法門就是說你能參悟佛法的奧義自然可以成正果,如果你沒辦法理解那麼你照著佛法的方法去做也能得到幸福。
又云: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可見,如果你參拜佛祖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是修行佛學智慧,佛祖也不歡迎呀!
那些並沒什麼信仰,有事就拜神的香客卻源源不斷地為寺廟積累財富。
話說回來,無論是國家法律還是佛教戒律,都沒有規定和尚不能開豪車戴名表。甚至大部分國家和寺廟也沒有說不能吃肉不能成家。寺廟有錢了必然和尚們的福利也會相應地好起來。
那麼問題來了:喝酒吃肉,開豪車戴名表,結婚生子到底算不算真和尚?
問題分開來說:
喝酒
喝酒在佛教中是不允許的,佛祖認為喝酒後,酒精會讓人迷失本性,這是不利於修行的。
吃肉
其實在佛教傳入中國的時候並沒有不能吃肉的戒律。《戒律廣本》寫得很明白:佛教沒有吃素的規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葷」。這個葷,不是我們現在的概念,指雞鴨魚肉一類的動物食品。佛經裡葷字不讀hun,要讀成xun,燻的意思,指氣味燻人的蔬菜,「葷乃蔬菜之臭者」。《梵網經》講得更具體:「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辛」,葷就是這五種蔬菜。在南朝時,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幾近發狂,首先提出了不食肉的規定。
而從我理解的佛學上講,不管你吃的是肉還是素菜,都是對於身體的補充,身體需要什麼就吃什麼,身體不需要那麼多你還強行加塞自然就胖了。而不管你是廋或胖最後還是要還給這個世界。
開豪車戴名表
很多人對和尚的印象就是苦行僧,衣著樸素,託缽化緣。(化緣這個詞並不是乞討募捐的意思,而是讓有緣人與佛結緣接近佛法。)
真正修行的人並不在乎物質,而是隨緣。假如有車開沒必要選擇步行耗費時間體力,假如有錶帶沒必要靠看太陽來猜時間,假如有手機用沒必要選擇寫信……
開豪車、戴名表、用蘋果手機,想買什麼買什麼這算不算是放縱慾望呀?
這個恐怕別人很難判斷,畢竟欲望是一念間的事。遇到一個物件然後你買了這是隨緣,想要一個物件非他不買這是欲望。如果自己有臺豪車開了,有隻名表戴了,不動一念,我覺得也不會影響他的修行(那他的修為還真的蠻高!)。
結婚生子
其實修行的人住家出家都一樣,但是一般人住家都逃不過一個情字。所以寺廟為意志不堅定的出家人提供了庇護,免受俗世困擾。
你永遠無法知道一個和尚是不是真的在修行。就算他住在寺廟,穿著袈裟,會念幾部經書可能不過是一個寺廟職員,又或在開著豪車時靈光一閃的剎那已成佛!
不管怎樣,希望更多的和尚讓更多的人接近佛教了解佛法領悟佛學,將釋迦摩尼的智慧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