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熱搜榜》:譚盾《武漢十二鑼》線下中國首演

2020-12-23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

第10期

《揭榜時刻》

947|文|藝|熱|搜|榜

10《印象派與巴黎的美好年代》羅依爾藝術脫口秀

熱搜指數:2.5

近年來,隨著《今晚80後脫口秀》、《金星秀》、《吐槽大會》等脫口秀綜藝的熱播,讓脫口秀這一表演形式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脫口秀通過幽默搞笑的段子,結合實事生活,反應出許多社會現象和群眾心理狀態,獨到犀利的角度也逐漸獲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藝術KOL、策展人羅依爾的「藝術脫口秀」正是藉助了脫口秀這一形式,讓藝術「出圈」。早在2016年,他便開始嘗試以脫口秀方式來普及文化藝術,同時在各大博物館、美術館推廣藝術通識教育,累計巡演超過500場,藝術系列主題多達100個,旨在讓大眾在歡笑中愛上藝術。

《印象派與巴黎的美好年代》便是他近期正在上演的藝術脫口秀系列之一,他表示,對印象派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繪畫作品上,更多的深思需要人們從故事和藝術本身慢慢探索與發現。

「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用脫口秀的形式講藝術,讓藝術更接地氣。

09 音樂劇《尋找聲音的耳朵》

熱搜指數3.2

今年10月,這部曾在去年引發廣泛關注的音樂劇將再度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的舞臺。這次的展演恰逢電影原作《尋找聲音的耳朵》15周年紀念,該作曾經入圍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創原班人馬歷時三年精心打磨,將電影以音樂劇的形式再現。

據說,今年的15周年紀念版又一次大刀闊斧地全新改版,無論從舞蹈編排,還是劇情架構、細節處理,甚至主角的人物線都有很大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本輪《尋找聲音的耳朵》的小演員歷經三輪篩選面試,導演在面試時除了考察表演天賦,更多看小演員的內在能量——對自己的信心和表達的欲望。今年音樂劇受到疫情影響幾度延期,小演員們積累了太久的等待與盼望,將在舞臺上釋放出動人的色彩。

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看起來是給孩子的音樂劇,其實卻是寫給家長、寫給所有成年人的音樂劇。

08 第七屆MOCA動漫美學雙年展:史努比70周年

熱搜指數:3.7

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第七屆動漫美學雙年展攜手美國《花生漫畫》共同為史努比(Snoopy)70周年慶生。這是《花生漫畫》首次與中國的美術館合作大型藝術展覽,同時也是《花生漫畫》與中國藝術家最大規模的一次跨界藝術創作。

史努比和它的小夥伴們誕生於1950年,由《花生漫畫》的作者——美國漫畫家查爾斯·舒爾茨所創造,在這70年的漫長歲月裡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逐漸地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卡通形象之一。

在本次上海動漫美學雙年展中,除了可以看到史努比的經典形象作品,還邀請了20位中國大陸和港、澳、臺三地的藝術家和組合與《花生漫畫》跨界合作,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藝術新作,囊括了繪畫、雕塑、音樂、影像、多媒體互動等多種藝術形式,點亮史努比充滿中國特色的新篇章。

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陪伴幾代人成長的卡通形象史努比給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了歡樂,期待跨界合作衍生出新的可能性。

07 小不點大視界音樂劇《鵝鵝鵝》

熱搜指數4.2

《鵝鵝鵝》是已經在全世界熱演18年,感動超過十萬觀眾的兒童音樂劇。其製作團隊是英國頂級兒童劇團「旋轉花火」(Catherine Wheels)。自1999年成立以來,該劇團創作了大量經典兒童劇,導演安妮被稱為「英國兒童劇第一人」,可以說是她奠定了英國兒童劇今日在國際上的頂尖地位。此次上演的是《鵝鵝鵝》小不點大視界「環球藝術實驗室」與「旋轉花火」在2017年的改編作品。

劇中的這隻大白鵝,文能賣萌、武能裝瘋、進可搗亂、退可服軟,更重要的是,它與小女孩瑪莎的相遇,一段只有24小時的友誼,見證了融化冰川的力量。《紐約時報》曾評論:「讓人笑聲連連、鼻頭酸酸。」

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這部兒童劇超越了年齡與國界,傳遞了愛與信任,值得家長與孩子共同感受。

06《敦煌·慈悲頌》QQ音樂獨家上線

熱搜指數5.1

今年7月29日,由譚盾親自執棒演繹的《敦煌·慈悲頌》為期10天的上海夏季音樂節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是一部「將敦煌壁畫變成聲音」的作品,帶領觀眾展開了一場自己和大自然的深切對話。

譚盾花了3年的時間研究敦煌壁畫,並選定了其中6幅譜成曲,在聞名遐邇的德勒斯登音樂節進行了首演。後來,在澳大利亞、美國、中國香港等地的演出都獲得極大成功,並於2019年在西安、敦煌、長沙、青島、上海等城市進行首輪中國巡演,所到之處均一票難求,觀眾反響非常熱烈。

為了讓更多樂迷共享,《敦煌·慈悲頌》日前在QQ音樂獨家上線,這是譚盾指揮法國裡昂國家管弦樂團和德國呂貝克國際合唱學院與沈洋、譚維維、王傳越、朱慧玲等歌唱家的現場錄音版本,短時間內已經吸引了近數萬網友付費收聽。

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敦煌·慈悲頌》28首全集售價60元,花兩個小時聽懂敦煌,還是相當值得的。

05 上海民族樂團音樂會《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

熱搜指數5.6

9月23日,上海民族樂團《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音樂會將由駐團指揮姚申申、彭菲執棒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音樂會選取湖北、重慶、新疆、雲南、西藏、青海、貴州等上海對口支援七省市的音樂元素進行採風創作,邀請當地演奏家同臺合作,通過全新編創的民族音樂作品、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樂器,以「源遠流長」、「紅土花開」、「天域頌歌」、「共飲江河水」四篇章逐一呈現。藏族傳統樂器扎木念、雲貴高原的月琴蘆笙、新疆的彈布爾,將與竹笛、馬林巴、笙、琵琶等樂器交融對話。

同時,音樂會採用多媒體音樂現場的表現形式,通過多媒體影像與音樂語言的交融呼應,給觀眾帶來「移步換景、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

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在音樂中感受來自七個地區各具特色的藝術風貌和人文風情,一展中華大地異彩紛呈的文化魅力。

04 蕭邦圓舞曲全集——吳牧野鋼琴獨奏世界巡演

熱搜指數6.2

9月20日,曾在義大利布索尼國際鋼琴比賽、巴黎瑪格麗特-隆鋼琴比賽等國際比賽中榮獲殊榮的鋼琴家吳牧野將登陸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完整演繹蕭邦圓舞曲全集。

吳牧野對蕭邦音樂情有獨鍾,他的演奏情感細膩,音色千變萬化,將詩意的情懷注入蕭邦作品中,在巴黎求學的十五年時間讓他對蕭邦圓舞曲有了更透徹地研究。尤其是他演奏的蕭邦三拍子的獨特韻味,會讓你感受到不一樣的蕭邦律動。

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吳牧野擁有超凡脫俗的演奏技巧和華貴獨特的浪漫氣質,將東西方文化巧妙融合,他演繹的蕭邦值得期待。

03 陳銳在家錄製的新專輯《巴赫無伴奏小提琴組曲選集》DECCA全球數字發行

熱搜指數6.6

2020年的新冠疫情使世界陷入停頓,但也創造了一個自我反省和重新體驗音樂力量的時刻。華裔小提琴家陳銳認為:「音樂治癒靈魂,特別是巴赫的音樂,領先於時代提醒我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近日,他的新專輯《Solace》(安慰)由Decca以數字方式全球發行。

為了實現這張專輯,陳銳在唱片製作人喬納森·艾倫(Jonathan Allen)的遠程協助下,在費城家中從零開始建造了一間專業錄音室,不但完成專輯錄製,還拍攝了一部紀錄片來分享整個製作過程。

陳銳挑選了《巴赫無伴奏小提琴組曲》六首作品的六個樂章,來表達疫情影響下的強烈的個人情感。從《第三帕蒂塔》「前奏曲」的快樂開始,緊接《第一奏鳴曲》「賦格」表現的曲折前行,轉而進入《第二帕蒂塔》「薩拉班德舞曲」所代表的人類的黑暗、脆弱和面對孤獨的心情,再演變成《第二奏鳴曲》「快板」試圖找到線索和終點的折磨感,最終以喚起希望的《第三奏鳴曲》「廣板」和《第三帕蒂塔》「加沃特舞曲」結束。

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在家錄製新唱片的路子或許成為一種新的樣態。標誌著後疫情時代的全新的藝術生活方式的來臨。

02 水墨緣——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

熱搜指數6.8

海派美術的變遷,與近現代、現當代中國美術發展命運相連。在中國近代美術的發展演變中,以上海為中心的移民社會形成了各種異質文化的匯聚和融合,也形成近代傳統繪畫轉型與西畫東漸之間的獨特文化關係。

由中華藝術宮精心策劃的「水墨緣——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8月起與觀眾見面。作為中華藝術宮重要的學術項目,該系列展每期都會推出卓有影響力的八位名家,中國畫與西畫各佔一半,呈現獨特的美術史敘述模式和文化史的思考語境。首期聚焦任伯年、吳昌碩、吳湖帆、黃賓虹、林風眠、劉海粟、吳大羽、倪貽德八位近現代名家及其代表作,為觀眾敘述海派藝術的「中國故事」。

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這裡是感受海派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上海海納百創、兼容並包的城市氣質也在畫中有所體現。

1 上海音樂廳開幕音樂會·譚盾

熱搜指數7.3

9月19日,上海音樂廳90周年開幕音樂會將重磅上演。譚盾攜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青年琵琶演奏家韓妍奏響最強音,由譚盾創作完成,被譽為「聲音的紀念碑」《武漢十二鑼》將在線下舞臺進行中國首演,這部作品在今年疫情期間通過線上傳播給予世人鼓勵與支持。

同時,譚盾將特別為上海音樂廳90周年送上音樂祝福——根據巴赫的C大調前奏曲改編創作的《天地再生·生日快樂》,作品同時期許「天地再生」的音樂理念能讓聽眾領悟到世界輪迴流轉不息的自然規律,無論是人類還是宇宙,在歷經挫折後都將迎來充滿希望的新生。

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譚盾每次新作品推出總能引起各界的關注,這與他在創作中素材的布局整合運用有很大關係。超強演出陣容的加盟也是作品更完美呈現的最好方式。

長按下方海報中的二維碼可直接收聽節目

廣播收聽方式:上海地區聽眾可打開收音機調至FM94.7收聽

手機收聽方式:下載阿基米德APP,搜索「文藝熱搜榜」,進入節目社區收聽及回聽往期節目

主播:洪韻本期編輯記者:洪韻、周婕、應玥、李長纓、馬辰監製:潛韻婷

來源:經典947

相關焦點

  • 《文藝熱搜榜》:譚盾《武漢十二鑼》線下中國首演,陳銳隔離在家完成巴赫「小無」的錄製
    第10期《揭榜時刻》947|文|藝|熱|搜|榜譚盾花了3年的時間研究敦煌壁畫,並選定了其中6幅譜成曲,在聞名遐邇的德勒斯登音樂節進行了首演。後來,在澳大利亞、美國、中國香港等地的演出都獲得極大成功,並於2019年在西安、敦煌、長沙、青島、上海等城市進行首輪中國巡演,所到之處均一票難求,觀眾反響非常熱烈。
  • 讓武漢銅鑼引發世界共鳴 譚盾新作全球首演
    知名音樂家譚盾攜其新作《聲音寶塔——武漢十二鑼》(《武漢十二鑼》)在音樂會上閃亮登場,用鏗鏘有力的聲音為中國抗擊疫情鼓勁加油。能容納1800人的音樂廳座無虛席,一票難求。在舞臺上,兩面古銅色大鑼分立前排兩側,直徑超過1.5米,高大威武,格外醒目。還有10面大小不等的銅鑼錯落有致地擺放在音樂廳各處。
  • 武漢鑼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知名交響樂團青睞的中國樂器
    鮮有人知,武漢鑼已悄然出口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各國知名交響樂團選用,享譽世界。今年6月,漢鑼製作技藝被評為第六批省級非遺項目。武漢最大鑼廠六成產品出口疫情暴發後,著名音樂家譚盾為武漢祈福,創作《武漢十二鑼》,現場演奏所用的大抄鑼來自武漢。「在飛機上聽到螺旋槳的聲音,總感覺是武漢鑼聲。」
  • 奏生日歌,敲武漢鑼,90歲的上海音樂廳,今天歸來!
    演出前排練,通過全方位的音響、聲場測試,譚盾決定,從交響樂團到獨唱、琵琶、古箏,不用一支麥克風,「因為聲音非常溫暖、非常清晰、非常透亮。」音樂會上獻演了譚盾為疫情中的武漢而作的《武漢十二鑼》,為此,上海音樂廳專門派車到武漢,千裡迢迢運了十二面巨鑼來上海。演出現場,四面鑼陳列舞臺臺口,八面鑼分列觀眾席兩側,將觀眾環抱。
  • 《文藝熱搜榜》:交響樂《紅樓夢》即將世界首演
    第19期《揭榜時刻》947|文|藝|熱|搜|榜聚焦俄羅斯音樂 | Z.E.N.三重奏第二張DG專輯《Burning Through The Cold》發行11月9日,中國愛樂樂團20周年中國巡演將來到上海保利大劇院。樂團首席指揮餘隆將帶領中國愛樂樂團攜手知名小提琴家林瑞灃為愛樂者獻上呂其明的《紅旗頌》、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和德沃夏克的《G大調第八交響曲》。此次中國愛樂樂團20周年巡演除北京外,還將在長沙、重慶、武漢、珠海、麗水、常州、杭州、南京、瀋陽等10座城市的保利劇院舉行。
  • 譚盾用武漢銅鑼讚美生命,尚·馬龍用湖北編鐘傳遞希望
    比利時安特衛普,當地時間2月15日晚,12面武漢銅鑼響徹伊莉莎白音樂廳。這是音樂家譚盾新作《武漢十二鑼》世界首演。它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學、歷史學、音樂學、科技史學等多個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疫情發生後,身在海外的譚盾,希望能通過發掘武漢當地的音樂素材來表達對武漢的支持。在紐約飛往布魯塞爾的飛機上,他不眠不休、一氣呵成地完成了《武漢十二鑼》。
  • 譚盾:大音希聲達天下
    那時候譚盾大概想不到,12年後他會重現這樣的一場「連線演出」,只不過這一次是同步的。4月12日,譚盾協同武漢、上海、紐約三地、來自15國的19位藝術家,通過5G網絡和六塊屏幕直播了全新作品《武漢十二鑼》中國首演。
  • 本周《文藝熱搜榜》:龔琳娜譚盾首度合作,上海音樂廳貝多芬盲盒
    上周剛和上海愛樂樂團合作了2019-2020樂季閉幕音樂會而登上《文藝熱搜榜》第七名,本周又憑藉即將上演的7月27日夏季音樂節專場音樂會衝上熱搜榜。這場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舉辦的戶外演出將再現宋思衡在疫情期間創作的鋼琴組曲《音樂疫情日記》。不同的是,這次作品經過音樂人田汨的改編,將由宋思衡攜手歌手霍尊以及上海交響樂團弦樂四重奏演繹全新的版本。
  • 經典947全新節目《文藝熱搜榜》今日開播,熱搜你的文藝生活
    自7月5日起經典947推出全新節目《文藝熱搜榜》每周日17:00~18:00主持人洪韻為你推薦近期最值得關注的10場文化藝術活動第1期《揭榜時刻》947|文|藝|熱|搜|榜10保利Art雲上音樂廳系列熱搜指數:2.4
  • 《文藝熱搜榜》:交響樂《紅樓夢》即將世界首演,HAYA樂團上海開唱在即
    搜|榜聚焦俄羅斯音樂 | Z.E.N.三重奏第二張DG專輯《Burning Through The Cold》發行樂團首席指揮餘隆將帶領中國愛樂樂團攜手知名小提琴家林瑞灃為愛樂者獻上呂其明的《紅旗頌》、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和德沃夏克的《G大調第八交響曲》。此次中國愛樂樂團20周年巡演除北京外,還將在長沙、重慶、武漢、珠海、麗水、常州、杭州、南京、瀋陽等10座城市的保利劇院舉行。
  • 《文藝熱搜榜》:德國「古典音樂獎」全新發榜
    第11期《揭榜時刻》947|文|藝|熱|搜|榜10蘇州交響樂團2020-21樂季與第二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熱搜指數02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熱搜指數:6.8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BMF)將於今年10月10日至20日舉辦,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條件下,今年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歇」為主題,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在其官方APP「BMF俱樂部」上為觀眾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
  • 俠之樂 海之聲 譚盾之藥 譚盾大手筆串起青島「珠鏈」「音藥周...
    7月20日,由青島交響樂團主辦的「2020青島·譚盾音藥周」正式開幕。在5天的活動中,譚盾大手筆串起1907電影博物館、八大關景區、西海岸、棧橋人民會堂,以青島的人文「珠鏈」展現他的音樂理念,把他的「俠樂」系列、自然系列以及最新的抗擊疫情作品《武漢十二鑼》展現給樂迷。
  • 2020青島·譚盾音藥周下周啟幕 邀杭蓋樂隊玩跨界
    青島新聞網7月16日訊(記者 張力偉)由青島交響樂團主辦的「2020青島·譚盾音藥周」將於7月20至24日在青島舉辦。屆時,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作曲家、指揮家以及青島交響樂團終身榮譽指揮譚盾先生將來青全程參與活動。音藥的概念來源於遠古時代,那時人們用音樂治病,以樂為藥。
  • 《文藝熱搜榜》:滬上各大劇院和院團迎來新樂季,郎朗新專輯...
    第9期《揭榜時刻》947|文|藝|熱|搜|榜10音樂劇《澀女郎》熱搜指數:2.5音樂劇《澀女郎》改編自朱德庸先生的同名經典IP06金星舞蹈團《謎魅上海》熱搜指數:5.2金星舞蹈團去年剛度過了20歲生日。從1999年成立至今,這支國內第一家民營現代舞蹈團體,已發展成為中國現代舞蹈的中堅力量。
  • 《文藝熱搜榜》:張昊辰挑戰貝多芬全部鋼協,電臺主播書寫老中青三...
    第5期《揭榜時刻》947|文|藝|熱|搜|榜10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音樂形式跨界融合熱搜指數:2.5在最新公布的戶外演出排期表裡,《文藝熱搜榜》關注到8月16日金聖權與朱芾的主題策劃格外亮眼。這兩位演員攜手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副教授、經典947《妙侃音樂劇》節目嘉賓主持張毅用百老匯不同時期的經典音樂劇唱段帶觀眾體驗「百老匯的發展史」。讓人驚喜的是,這兩位演員不止考慮了演出的好聽好看,還關注到了音樂劇知識與文化的普及。
  • 《文藝熱搜榜》:原版《劇院魅影》2021中國巡演上海站官宣,藝術...
    第17期《揭榜時刻》947|文|藝|熱|搜|榜張信哲的「民•潮—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以《愛如潮水》、《用情》、《愛就一個字》等歌曲聞名的張信哲,不僅是萬千歌迷心目中的
  • 譚盾新作《敦煌遺音》(上)世界首演 「復活」敦煌古樂器遺音
    譚盾新作《敦煌遺音》(上)世界首演 「復活」敦煌古樂器遺音 2017-05-13 21:10: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