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由青島交響樂團主辦的「2020青島·譚盾音藥周」正式開幕。在5天的活動中,譚盾大手筆串起1907電影博物館、八大關景區、西海岸、棧橋人民會堂,以青島的人文「珠鏈」展現他的音樂理念,把他的「俠樂」系列、自然系列以及最新的抗擊疫情作品《武漢十二鑼》展現給樂迷。這是對譚盾音樂創作歷程的精彩剪輯,也體現了他寄托在國風、國樂中的時尚元素、浪漫情懷。譚盾表示,在疫情讓人與人、國與國割裂的情形下,希望藉助音藥周為全世界的人注入一劑「良藥」,帶大家重新擁抱自然,治癒心靈。
譚盾和青島交響樂團演奏人員一起為演出進行排練。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雷 攝
樂藥同源,魯湘同音「山東話和湖南話裡,樂、藥都是同一個音。 」湖南人譚盾自稱特別喜歡山東,尤其青島,給了自己特別多的靈感。兩屆青島譚盾音樂周,「音藥」是他始終堅持的主題,「『藥』和『樂』同字同音同源,二者的繁體字非常相似,這種聯繫中蘊藏著音樂與萬物的無限奧秘。音藥的概念來源於遠古時代,那時人們用音樂治病,以樂為藥。 」7月21日,譚盾特意邀請上海音樂學院劉紅教授登壇開講,在八大關景區為觀眾帶來 《關於『樂』與『藥』的演講》。
此次譚盾青島之行,選擇的點都有獨特的意義。周一晚間1907電影博物館的演出,他除了把電影《水》《紙》、音樂《水樂》帶到青島,還邀請了來自15個國家的音樂家演繹《武漢十二鑼》,這也是他為疫情下的武漢創作的新作品。周二,譚盾選在八大關演繹蒙古養生音樂,特邀馬頭琴藝術家、長調歌唱家獻藝,配以「音藥」主題演講。周三,在西海藝術灣海上實景演出現場,呂思清、朱琳、張櫓三位音樂家合作演奏譚盾的《武俠·復活》。 「俠樂」是譚盾自《臥虎藏龍》以來的一大音樂特色,「我們回到大自然,在海邊做一場擁抱大自然的演出,向全球直播。 」周四,譚盾與青交合作 《交響搖滾·巴赫宇宙》,特邀青島籍琵琶藝術家韓妍助陣,「我們本來想做一個5萬人的大演出,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只能在人民會堂獻給三分之一的觀眾,非常遺憾,但這個時候全世界看著青島,我們一定要把青島永遠的時尚、活力、浪漫呈獻給全人類。 」
給世界一劑良藥「受疫情影響,當下割裂的世界、隔絕的人類需要一劑非常好的藥,讓我們重新擁抱、重新整合、重新融化到大自然裡,這件事只有音樂這份良藥才能做得到。所以青島交響樂團就是我們的藥店,音樂是我們的靈魂之藥。 」長期遊走在東西方音樂界,譚盾的音樂哲學跨越了國界。 「世界患了割裂症,這種症只能用音樂治癒,而音樂是永遠不能割裂的橋。我們通過音樂節讓世界重新走向擁抱;青島音樂節特別有國際性的導向,它傳遞了中國人的愛、天地人和的融合感。音樂給當下分離割裂的世界注入融合劑,讓全世界整合起來。 」
作為青交終身榮譽指揮,譚盾表示,「對於青交,我是覺得感恩不盡的;作為音樂人,我能夠報答青島這個城市的,就是助力這個時尚的青島、浪漫的青島、藝術的青島。 」青交副團長、首席劉玉霞表示,譚盾的音樂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感謝譚盾大師給我們帶來這麼好的機會,讓樂團感受不同的音樂流派和豐富的音樂文化。」譚盾也強調,青島是一個國學、國風、國樂深厚的地方,「我們這次的演出地點都是青島的驕傲,也是青島的時尚所在;這個城市給我太多的靈感和關照,每年我都會來到這個城市,為打造時尚青島貢獻一份力量。 」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