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樂 海之聲 譚盾之藥 譚盾大手筆串起青島「珠鏈」「音藥周...

2020-12-28 瀟湘晨報

7月20日,由青島交響樂團主辦的「2020青島·譚盾音藥周」正式開幕。在5天的活動中,譚盾大手筆串起1907電影博物館、八大關景區、西海岸、棧橋人民會堂,以青島的人文「珠鏈」展現他的音樂理念,把他的「俠樂」系列、自然系列以及最新的抗擊疫情作品《武漢十二鑼》展現給樂迷。這是對譚盾音樂創作歷程的精彩剪輯,也體現了他寄托在國風、國樂中的時尚元素、浪漫情懷。譚盾表示,在疫情讓人與人、國與國割裂的情形下,希望藉助音藥周為全世界的人注入一劑「良藥」,帶大家重新擁抱自然,治癒心靈。

譚盾和青島交響樂團演奏人員一起為演出進行排練。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雷 攝

樂藥同源,魯湘同音「山東話和湖南話裡,樂、藥都是同一個音。 」湖南人譚盾自稱特別喜歡山東,尤其青島,給了自己特別多的靈感。兩屆青島譚盾音樂周,「音藥」是他始終堅持的主題,「『藥』和『樂』同字同音同源,二者的繁體字非常相似,這種聯繫中蘊藏著音樂與萬物的無限奧秘。音藥的概念來源於遠古時代,那時人們用音樂治病,以樂為藥。 」7月21日,譚盾特意邀請上海音樂學院劉紅教授登壇開講,在八大關景區為觀眾帶來 《關於『樂』與『藥』的演講》。

此次譚盾青島之行,選擇的點都有獨特的意義。周一晚間1907電影博物館的演出,他除了把電影《水》《紙》、音樂《水樂》帶到青島,還邀請了來自15個國家的音樂家演繹《武漢十二鑼》,這也是他為疫情下的武漢創作的新作品。周二,譚盾選在八大關演繹蒙古養生音樂,特邀馬頭琴藝術家、長調歌唱家獻藝,配以「音藥」主題演講。周三,在西海藝術灣海上實景演出現場,呂思清、朱琳、張櫓三位音樂家合作演奏譚盾的《武俠·復活》。 「俠樂」是譚盾自《臥虎藏龍》以來的一大音樂特色,「我們回到大自然,在海邊做一場擁抱大自然的演出,向全球直播。 」周四,譚盾與青交合作 《交響搖滾·巴赫宇宙》,特邀青島籍琵琶藝術家韓妍助陣,「我們本來想做一個5萬人的大演出,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只能在人民會堂獻給三分之一的觀眾,非常遺憾,但這個時候全世界看著青島,我們一定要把青島永遠的時尚、活力、浪漫呈獻給全人類。 」

給世界一劑良藥「受疫情影響,當下割裂的世界、隔絕的人類需要一劑非常好的藥,讓我們重新擁抱、重新整合、重新融化到大自然裡,這件事只有音樂這份良藥才能做得到。所以青島交響樂團就是我們的藥店,音樂是我們的靈魂之藥。 」長期遊走在東西方音樂界,譚盾的音樂哲學跨越了國界。 「世界患了割裂症,這種症只能用音樂治癒,而音樂是永遠不能割裂的橋。我們通過音樂節讓世界重新走向擁抱;青島音樂節特別有國際性的導向,它傳遞了中國人的愛、天地人和的融合感。音樂給當下分離割裂的世界注入融合劑,讓全世界整合起來。 」

作為青交終身榮譽指揮,譚盾表示,「對於青交,我是覺得感恩不盡的;作為音樂人,我能夠報答青島這個城市的,就是助力這個時尚的青島、浪漫的青島、藝術的青島。 」青交副團長、首席劉玉霞表示,譚盾的音樂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感謝譚盾大師給我們帶來這麼好的機會,讓樂團感受不同的音樂流派和豐富的音樂文化。」譚盾也強調,青島是一個國學、國風、國樂深厚的地方,「我們這次的演出地點都是青島的驕傲,也是青島的時尚所在;這個城市給我太多的靈感和關照,每年我都會來到這個城市,為打造時尚青島貢獻一份力量。 」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青島·譚盾音藥周下周啟幕 邀杭蓋樂隊玩跨界
    青島新聞網7月16日訊(記者 張力偉)由青島交響樂團主辦的「2020青島·譚盾音藥周」將於7月20至24日在青島舉辦。屆時,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作曲家、指揮家以及青島交響樂團終身榮譽指揮譚盾先生將來青全程參與活動。音藥的概念來源於遠古時代,那時人們用音樂治病,以樂為藥。
  • 譚盾玩「陶樂」 製造《大地之聲》
    譚盾玩「陶樂」   自著名的「水樂」成功之後,世界級的音樂家譚盾又從長沙潼關、江西景德鎮、河北唐山、廣東佛山、陝西富平和臺灣鶯歌六大陶都「淘」來上百件「樂器」,製造出一曲古樸與新奇交織的《大地之聲》  9月20日至23日,一場世界頂級音樂盛事——瑞士琉森音樂節即將首次降臨中國,入駐國家大劇院。
  • 譚盾現身搜狐博客詮釋新作《大地之聲》
    譚盾現身搜狐詮釋新作《大地之聲》  9月18日下午六時許,著名音樂家譚盾現身搜狐博客,親自詮釋最新和瑞士琉森音樂節的合作和新作《大地之聲》。  享譽世界的歐洲琉森音樂節於中國國慶前夕首次移師北京,世界著名指揮大師阿巴多力邀世界知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於9月23日晚在國家大劇院親自指揮他為國慶60周年創作的《陶樂:大地之聲》。這部作品是與馬勒《大地之歌》的對話,並由世界著名馬勒交響樂團做中國首演。
  • 敦煌故事,甘肅之聲 ——譚盾為深圳音樂廳帶來原汁原味的「敦煌...
    敦煌故事,甘肅之聲 ——譚盾為深圳音樂廳帶來原汁原味的「敦煌聲音」 2021-01-11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譚盾貴陽奏響「自然之聲」展現人與自然的融合
    原標題:譚盾貴陽奏響「自然之聲」展現人與自然的融合 著名指揮家、作曲家譚盾21晚登陸貴陽大劇院舉行「聆聽自然·保護自然」音樂會。作品《水樂》《心經》讓海內外樂迷聆聽自然之聲、感受歷史文化。
  • 譚盾:大音希聲達天下
    團員問他出了什麼事,他講出了他和費城交響樂團的那段淵源,而他面前一半的樂手當年曾經就到過中國。「那正是命運在敲門」,譚盾很信奉這句話。譚盾是著名的中央音樂學院1978班的學生。1986年他去了紐約,那時候的紐約是世界之都,是夢想者和藝術家的樂園。和譚盾一起到紐約的有很多中國藝術家,陳凱歌、顧長衛、陳逸飛、張藝謀、馮小剛等等。
  • 譚盾將用兩岸三地的土製成樂器演奏垚樂
    譚盾將用兩岸三地的土製成樂器演奏垚樂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3月22日20:43   新華網臺北3月22日電(記者向建國 李寒芳)著名作曲家譚盾本月
  • 取家鄉之水,奏天地人和——譚盾《敦煌·慈悲頌》震撼長沙音樂廳
    1月4日晚,譚盾《敦煌·慈悲頌》在長沙音樂廳湘江大廳奏響。下半場第一樂章《禪園》,兩名打擊樂手用水杯敲打水面,「水鼓」之聲奇特靈動。演出現場。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夏君香 長沙報導1月4日晚,長沙音樂廳湘江大廳,譚盾《敦煌·慈悲頌》演出中場休息過後,交響樂團和合唱團已就位,全場靜候指揮出場。有觀眾在座位上小聲說:怎麼還有兩個水盆?是要灑水嗎?下半場第一樂章《禪園》,兩名打擊樂手用水杯敲打水面,「水鼓」之聲奇特靈動。合唱團唱完烏巢禪師二十八字偈語之後,水聲滴答,合著鈴鐺之音嫋嫋遠去。
  • 譚盾,一個大時代下的瘋子
    譚盾說湖南普通話吐字比較用力,尤其在平翹舌音方面,你能看得到其雙唇努力的形狀,放慢二分之一的節奏,艱難地將zhi chi shi的音從嘴裡發出。譚盾不就是個音樂瘋子嗎? 為力求節目效果,欄目組在錄製前一周,從上海飛赴青島與譚盾見面溝通。即將參加2014青島·大劇院藝術節的譚盾,肩膀披著一件衣服。因為長期指揮,肩膀勞累,他特別注意保護肩膀不受涼。一見面,譚盾非常謙和地對導演說「節目裡我說什麼比較合適?我今天主要聽聽你們的意見。」
  • 取家鄉之水 奏天地人和——譚盾《敦煌·慈悲頌》震撼長沙音樂廳
    下半場第一樂章《禪園》,兩名打擊樂手用水杯敲打水面,「水鼓」之聲奇特靈動。合唱團唱完烏巢禪師二十八字偈語之後,水聲滴答,合著鈴鐺之音嫋嫋遠去。觀眾們均直起身,眼睛緊緊跟著聲音的來處,伴隨著樂聲漸歇,終於把背靠回座椅,輕籲一聲:哦!下一樂章《心經》的號聲響起,場景從樹木蔥蘢的高山,轉入黃沙熾烈的大漠。
  • 譚盾給貴州的這份驚喜出圈!(後附譚盾DVD獲獎名單)
    攜手龔琳娜、哈斯巴根、榮辰初、林喆與貴陽交響樂團「聆聽自然·保護自然」音樂會落下帷幕此次是譚盾首次來貴州舉辦音樂會兩個多小時的音樂會動靜作為唯一線上直播平臺與近20萬未能到現場的海內外樂迷一同聆聽這場「自然之聲」
  • 獨爆:譚盾和譚維維又撞出了火...
    作曲家把這部歌劇的第二幕和第三幕中的部分樂曲,編在一起,共含5個部分,融合了波斯音樂和俄羅斯音樂的風格,悠遠寬廣,有著天籟之樂的美譽,也叫《韃靼舞曲》,它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也是譚盾經常在新年音樂會上指揮上演的西方經典樂曲。
  • 西北師範大學舉辦譚盾先生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暨「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12 月 27 日,記者從西北師範大學獲悉,國際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正式受聘成為西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聘任儀式在西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行,隨著音樂學院學子們一浪高過一浪的掌聲與歡呼聲,譚盾和世界著名歌唱家黃英、王傳越、吳虹霓、王雲鵬一行五人走進了音樂廳。
  • 譚盾「交響搖滾&巴赫宇宙」音樂會雲南震撼登場
    譚盾先生在音樂會現場指揮(雲視網訊 記者 文劍)明年5月,聚首美麗春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空靈、磅礴的音樂讓「春城之約」插上翅膀飛向全世界。,入選國務院新聞辦籌拍的《中國國家形象片之人物篇》。
  • 把聲音拍成電影-譚盾的女人秘訣
    本場音樂會是這兩部在藝術本源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聲音電影問世近20年來,首次同臺呈現,對觀眾來說將是一次非常難得的聲音經歷。▲譚盾與女書傳人胡欣等他蟄伏鄉間尋找女書傳人,親自收集和拍攝消逝中的女書文化實事及與之相關的原始音樂素材。
  • 譚盾首次獻藝貴陽 海內外樂迷可線上觀賞
    張偉 攝中新網貴陽8月18日電 (記者 張偉)中國著名指揮家、作曲家譚盾將帶著「慈悲天地」「有機自然」攜手新藝術音樂歌者龔琳娜、原生態呼麥男低音與古代奚琴獨奏哈斯巴根、打擊樂演奏榮辰初和林喆譚盾與貴陽交響樂團18日在貴陽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會上獲悉上述消息。此次是譚盾首次來貴州舉辦音樂會。音樂會還將採取線上直播的形式,未能到現場的海內外樂迷可一同聆聽「自然之聲」。
  • 觀音的感悟——直覺譚盾視覺音樂
    為了能夠讓現場的嘉賓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視聽音樂的現場質感,譚盾還特別邀請了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團在他將舊鋼琴拆卸重組構成的圓型新樂器上演奏即興打擊樂。強勁有力的音符隨著樂手打擊手法的改變,而不斷撞擊著觀眾的心房,我想這大概是歷史上最獨特的一場打擊音樂會了。在欣賞演出的同時我們突然發現,譚盾也非常專業地舉起了手中的攝像機。在這些來自上海音樂學院打擊樂團的樂手們的演出中,我們發現了一位演奏非常投入,以至於把手都打破了的小夥子。因此在演出結束後,我們也特別的採訪了他。
  • 譚盾與遊戲音樂,一場從符號到意義的「實驗」
    如何在其中做出深意,是譚盾創作之始面臨的現實問題。    在譚盾發來的那十幾條微信語音裡,最讓團隊興奮的是結合遊戲角色皮膚的設計理念、將「風火山林雷」這些自然元素和五虎將的「仁義威忠勇」做出呼應。但具體要用什麼樣的樂器去做對應,用什麼樣的形式去做對應,譚盾還沒來得及透露。
  • 江青|我與青年譚盾一起創作的日子
    男主角在似夢似幻中穿上了龍袍,得意忘形中情不自禁的狂笑,則崇拜權勢之心不言而喻,而這幾聲狂笑則是譚盾自己親自上陣錄的。他告訴我: 「本來請了搞聲樂的人來錄,結果左試右試味道都出不來,我就乾脆自己上了。」萬沒想到的是龍袍、玉帶給我惹來了麻煩,使《負·復·縛》在排演匯報第一場《魚與熊掌》後就「流產」了。舞院領導對全國第一個舞蹈大專班很重視,同時又對現代舞、現代音樂不放心。
  • 譚盾「開講」水樂堂 左耳巴赫,右耳禪鍾
    譚盾覺得,他來這裡就是來「聽水」的,當年邀請音樂夥伴實驗性地在水中演奏打擊樂《水樂》,他說,那是永恆與母愛的喻示。「打擊樂可以把內在的魂魄擊打出來。 1978年,這位「農民音樂家」帶著一把只有三根弦的小提琴,憑著一股執拗勁打動了招考老師,奇蹟般考入中國音樂教育最高殿堂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趙行道、黎音海直至獲得作曲碩士學位。 入學那天,譚盾挑了根扁擔,前一個背包,後一個生鏽鐵桶,惹來全班鬨笑——「湖南地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