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祝福的詞語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但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能夠做到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圖文無關
小的時候,家裡很窮,想吃點好吃的,想穿一件漂亮的衣服,無奈沒錢,只好放棄。上學時,本想上一所心儀已久的學校,結果由於種種原因,無法實現,委屈只能藏在心裡。大學畢業分配時,到了一個和自己專業風馬牛不相及的單位。半輩子的工作、生活,總覺得是事事不如意。常聽老婆嘮叨的一句話就是:年輕時想穿一件漂亮的連衣裙,結果財力有限,買不起。到老了,能買得起了,結果是身材變了,買了又穿不了。這幾天看到了微信群裡發的一段調侃50-60年代出生的人的順口溜,其中幾句是這樣寫的:正當壯年,企業不行;年富力強,掙錢不行;混到退休,工資不行;想去旅遊,經濟不行;經濟好了, 身體不行;寫點東西,文化不行。這是對50後、60後生活的一個真實的寫照,但其實任何一個人,何嘗都不是這樣,人這一生啊,難得如意。
圖文無關
杭州靈隱寺內,掛著這樣一幅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語言雖樸實無華,卻飽含著人生哲理。人生一世,萬事順心、萬事如意,只是一種理想,一種美好的願望。無論是偉人,還是平民百姓,誰也無法實現。其實,我們不需要傷感更不需要去抱怨,我們的理想生活就應該是萬事只求半稱心,習慣知足常樂、隨遇而安。尤其是人到中年後,更應懂得生活的態度和方法: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做到通達明智、沉浮自如。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當世間功利的奴隸,不為凡塵中各種攪擾、牽累。不去強求完美,時刻認識到:自己努力去做了,就是完美。
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