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那裡發光》這部電影前面鋪墊很不錯,後面轉折很好!

2021-02-08 夏熬成秋

最陰暗與最屈辱時也嚮往著光,欲望是本性,這種掙扎也是本性,綾野和池脅固然演得好,菅田更是閃耀。陰暗頹廢的黑暗角落 令人不齒的底層生活,這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但也有人性的堅強和微弱的亮光,佐藤一次又一次拯救千夏於水火之中。

影片裡面的畫面很美,給燈光和攝影點讚,就算生活再無奈再黑暗,韌性和生命力照樣能讓生活發光,夕陽下的池脅千鶴太美。底層人的掙扎,挖掘得很深,裡面的配樂和兩個配角表演滿分,實至名歸這類故事不好拍,傷口舔血類的電影處理不好會很糟糕,這個是典型的處理出色的。

很哀傷的一部電影,充滿了不幸,人生剛剛看見一點曙光的時候又會被無情地打碎,對底層人民的深刻刻畫的電影,就是部分節奏略微緩慢了一點。那麼多的骯髒、不堪,一次次都被你看在眼裡。說實話,年紀越大越不喜歡這種從頭難受到尾的電影,看虎魚時就算最後因為他們分開而哭但過程中還是能看到光明與希望的。

很獨特有故事性的背光色調,可以很沉靜地慢慢看下去,小人物的沉重人生,雖然沒有講什麼,但是心裡就像是流過一池煮過的白開水。生活很艱難很不堪,也不是每一次走投無路的時候都還能苦中作樂、互相取暖。一個不是很複雜的故事講太長時間了,結局倒是很溫暖。

看完這部電影以後對綾野剛和菅田將暉的印象改觀了,原來非常不待見他們兩位,池脅千鶴好美。緩慢的劇情 沉默寡言的角色 平淡而壓抑的畫面,真摯的感情流露 日本電影要麼和日常生活那樣平淡,要麼如漫畫那樣喧譁,感覺很極端。年齡越大,就越難感動,這是看的幾度熱淚的電影,細節上很有新意,兩個人相互溫暖的故事,但比勵志治癒的老套路還是要高級一些,幾個主演都不錯 。

讓他們整條街停業整頓的,發現其實還是有烏冬好吃的館子呢,雖匠氣但能打動人,打動人就足夠了。即使在如此腐爛的生活裡,也還能找到一處讓自己發出光芒的所在,這麼想就覺得沒那麼虐心了。真是螻蟻般偷生的底層人,劇情壓抑,尺度驚人,剛君的氣其實很適合演文藝片。

相關焦點

  • 2014年日本電影旬報十佳 《只在那裡發光》登頂
    ,在本土電影十佳中,吳美保導演的《只在那裡發光》擊敗《0.5毫米》、《紙之月》等佳片登頂榜首;海外十佳電影之首被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澤西男孩》囊獲,擊敗了頒獎季熱門電影《少年時代》、《星際穿越》等熱片。
  • 《只在那裡發光》
    電影改編自佐藤泰志的同名小說。佐藤泰志是誰?這是一位充滿悲劇色彩的作家,出生於寒冷的北海道函館,五度獲得過芥川龍之介獎提名,卻從未斬獲大獎。41歲時自殺身亡在家中住宅,終生鬱郁不得志。生前未完成遺作《海炭市敘景》經導演熊切和嘉之手搬上銀幕,榮獲2010年日本電影旬報十佳影片第九名,這亦是逝世沉寂二十年後的榮譽,佐藤泰志的名字自此被大眾熟識。佐藤泰志生前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在四年後也贏得走入銀幕的機會,這便是《只在那裡發光》,本片在日本國內31塊銀幕上同時公映,首周初登場觀眾滿意度排名第四位北海道函館異國風情的街道和優美的小城風光,人群漫步在每條街道。
  • 日本小說改編的電影:《只在那裡發光》,點亮彼此,微光取暖!
    這個電影的故事發生在遠離大都市的小地方,描寫了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無所事事的佐藤偶然結識了假釋出獄的拓兒。一天,拓兒邀請佐藤去家裡吃飯,拓兒的家在一個破敗的木屋裡,非常的貧困不堪。《只在那裡發光》改編自佐藤泰志的長篇同名小說, 佐藤泰志是一位充滿悲劇色彩的作家,生前不得志,41歲自殺身亡,死後4年他生前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改編的電影被搬上螢屏,這便是《只在這裡發光》,佐藤泰志的名字才被廣大觀眾所熟知。這部影片的鏡頭沒有經過細緻、過度的修飾,北海道異國風情的街道和優美的小城風光貼近實際的自然平淡。
  • 《只在那裡發光》英國參賽 獲瑞丹斯電影節大獎
    《只在那裡發光》英國參賽 獲瑞丹斯電影節大獎 時間:2014.10.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高崎影節舉行頒獎禮 《只在那裡發光》成大贏家
    高崎影節舉行頒獎禮 《只在那裡發光》成大贏家     當天頒獎禮上,席捲日本國內影展各大獎項的《只在那裡發光》主創陣容攜手出席。憑藉該片榮獲最佳男主角的綾野剛,當天由於工作安排未能出席。同樣憑藉該片榮獲最佳男配角的菅田將暉、高橋和也;榮獲最佳女配角的池脇千鶴;榮獲最佳導演的吳美保悉數亮相。菅田激動表示「能夠與高橋和也一同獲得這個獎,我感到非常開心。」
  • 《素描》女主男主毀了這部劇,故事不錯,但後面像換了編劇和導演
    故事很好,但是被面癱女主毀了,前面鋪墊的太多,最後匆匆收尾,和鬧著玩似的......弄的劉檢察官在曾經的孤兒學校哭笑不得。整部劇糅雜了太多沒必要的情感和鏡頭,估計是剪片時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可能後面換編劇和導演了吧,要不是女主哀怨面癱臉,R的憤怒擠眉弄眼,這部劇至少還能上一顆星!配角們的表演還可以
  • 《只在那裡發光》電影是一個痛苦絕望中的人,互相治癒的故事!
    這部電影讓我們明白了有時候真的只有死亡才能解決痛苦,活下去並非勵志故事,不靠空洞的勸勉而靠愛。有點飄邈,沉淪中瞥見身上還有另外一個清澈的自己,卻無法停止沉淪。也只能用那偶爾閃現的清澈,慰藉一下沉淪的人生,節奏稍慢,拍攝得當,故事把主題吃得太狠,演員們都很好。
  • 《犯罪現場》:故事不錯,可惜後面崩的太徹底
    今天我們來說說最近正在熱映的由古天樂跟宣萱主演的香港警匪片《犯罪現場》,我看過的感受是:故事很好,可惜被玩壞了。下面關於《犯罪現場》影評奉送給大家,有劇透,小心查收哦!1. 都說古天樂是勞模,《犯罪現場》是古仔今年第六部電影,還有好幾部標記今年上映沒確定具體日期的。
  • 妖精的尾巴:前面鋪墊了那麼多,那麼帥氣的反派,設定全部崩塌了!妖尾爛尾了?
    妖精的尾巴是一部人氣爆棚的熱血長篇動漫,前面兩季的共有277集,漫畫有55卷的大長篇,而其故事已經完結有一段時間了,而漫畫最終決定在今年十月放送後面的故事以及結局,這個消息可是振奮人心,此前這部妖尾在2016年完結第二部,到現在也是等了兩年了
  • 《隱秘的角落》前面很好,後面爛尾
    1->10集都相當不錯,除了嚴良那個神經病父親,其他每個演員都演技炸裂,編劇也超級牛批。可是就像權力的遊戲一樣,最後2集突然爛尾了,每個人的智商都好像突然清零。比如:完全沒辦法理解冷凍廠裡那段戲。
  • 後半段才是靈魂,前面都是鋪墊
    很多人看靈劍山說後半段崩了,那都是壓根沒看懂這部小說的主題的,後半段才是靈劍山的靈魂,前半段不過是鋪墊,所謂前半段好看,後半段崩,那是因為前半段你能看得爽起來,但後半段就是壓根不讓你爽。這部小說前半段是修士碾壓凡人,天才碾壓普通人,表面上是爽文,但其實是在給後半段鋪墊,前面修士怎麼碾壓凡人,天才怎麼碾壓普通人的,後面仙人下凡就怎麼碾壓你這些修士和天才,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你前半段要是能爽起來,你的三觀就已經不正了,靈劍山看完讓人難受的地方在於這部作品很辛辣的用某些看似三觀不正的方式把我們這個社會真正三觀不正的地方揭示了出來。
  • 洪金寶這部抗日神作,讓周潤發的電影之路,迎來重大轉折
    似乎是冥冥之中註定的緣分,在1980年巧遇事業轉折的洪、周二人,在1984年又進行了一次合作,拍攝了電影《等待黎明》。這部《等待黎明》上映後,橫掃各大影展,拿下了不少榮譽。02:構思精巧的故事,陣容強大的經典獨特的故事結構,可謂是這部《等待黎明》的一大亮點。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利用黑夜、黎明的交替,通過對4場「等待黎明」戲份的突出表現,來完成人物情感的塑造、故事劇情的轉折。
  • 《唐人街探案》網劇為第三部電影做了很好鋪墊
    還有三天就是大年初一了,這個春節檔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強悍的電影之爭,多部電影同時一天上映。不過後來徐崢導演的《囧媽》和陳可辛導演的《奪冠》提前一天上映。更是將這個系列的電影推向了高潮。
  • 我的兄弟在文山州,那裡風景不錯,三七和酒很好,人更熱情!
    萬物之靈的人類,為他生存的土地賦予了靈魂和文化,文化,從不缺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文山文化,山名、縣名、州名都是文化的文字打頭,後面綴上山。地母文化的發祥,富寧、廣南等地是百色起義,無不是體現反映著這個地方的文化。
  • 按照旗袍美探劇本來說,高偉光前面不那麼發揮,可能後面會自然些
    按照劇本來說,高偉光前面不那麼發揮,努力跳脫束縛,可能後面會更自然些,但這個角色也就毫無亮點了。而這個劇最大的看點,其實就是男女主的化學反應和精緻的服化道,但是劇本又沒有給男女男主感情發展以更大的空間,後面部分以案件講述為主,卻又不新鮮不抓人,尤其探長對蘇小姐幾次保護的時候,恰恰是探長對案件判斷錯誤的時候,這個很影響感情代入,探長應該是對案情真相心裡有數。
  • 他真是全場最靚的仔:脫了前面又露後面
    正因為舞臺劇的先聲奪人效果,1970年這部舞臺劇被奧斯卡名導威廉·弗萊德金率先搬上了大銀幕。本來是一場嗨上九重天的生日狂歡,因為麥可大學室友艾倫的突然出現,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變得刀光劍影起來…「我只希望我們能夠不這麼恨自己」,今天亦然。片名《樂隊男孩》其實是出自經典老片《一個明星的誕生》的一句臺詞。男主角對朱迪·嘉蘭飾演的女主說:「你是在為你自己和所有樂隊的男孩唱歌。」由於朱迪·嘉蘭是全世界第一位同志偶像,「樂隊男孩」指代誰已經非常明顯——這是一部獻給同性戀的自鑑。
  • 《心迷宮》:轉折轉折再轉折,淺析170成本的結構藝術
    這部電影就是中國著名獨立電影人忻鈺坤的處女作——心迷宮Deep in the Heart那麼電影是如何將一個發生在三四天之內的故事通過「轉折」來變的燒腦懸疑的呢?一、多線索、多視角的時空交錯式結構應運,用不斷推倒「假象」的轉折方式還原真相。
  • 《心迷宮》:轉折轉折再轉折,淺析170成本的結構藝術!
    有這麼一部國產片,170萬成本,拍攝26天完成,省去了電影美術要求,卻用一個故事,通過複雜的結構,把人物所在的時代與生活背景極致呈現,將人性剖析的淋漓盡致。這部電影就是中國著名獨立電影人忻鈺坤的處女作——心迷宮Deep in the Heart簡單的成本、不知名的演員、廉價的道具,但絲毫沒有影響電影在故事上的精心布局。
  • 《奇門遁甲》前面四平八穩,後面蒼白無力套路流水
    看前面,各人物都是不錯的展開,劇情推動也算自然。從被救走開始就太強行推動,主角又是套路式的拜師學藝,最後一個唯心論的開掛跳級。總之後面的太假太無力,人物之間感情也是刻意做作,何必加上去呢?國產電影沒有點愛情戲是不是就拍不出電影?結局也毫無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