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的倪匡:寫科幻不因金庸古龍 嘆人生無憾

2021-02-20 金庸江湖網

中新社記者盧哲

「我的人生很平凡,23歲之前在內地,23歲之後來香港到現在。講完了。兩句話。」臺下一陣鬨笑,倪匡擺出滿臉認真。

一套藍色的唐裝,褲子是寬鬆的九分長,能看到提得高高的白色毛襪。踏著看起來很舒適的包腳拖鞋,拄著細細的龍頭樹枝拐杖,79歲的倪匡留著小平頭、戴著無框眼鏡,臉色紅潤。他走上臺,一屁股深陷在沙發裡:「你們提問吧,我自己在臺上演講很奇怪。」

香港知名作家、衛斯理系列作者倪匡的口述傳記《倪匡傳:哈哈哈哈》最近出版,香港書展18日把倪匡請來與現場300觀眾見面。書名「哈哈哈哈」,是倪匡的招牌大笑。

倪匡說,提問我用廣東話回答,我的廣東話不好,不過我的普通話更差。還有,我上海話也說不清楚,這點跟衛斯理正好相反。哈哈哈哈。


兩句話的人生怎麼會是傳奇

談新書,倪匡圓頭一仰,「哎呀都是老生常談,現在外面傳我的故事多著呢。」他擺手,「說得最多的就是我當年騎馬從內蒙古來香港,這怎麼可能呢,竟然還有人相信,還不斷問我那匹馬怎麼樣了,一百多個人問,哎呀好煩,於是我說,吃掉了。」

新書標籤「倪匡半生傳奇」,倪匡搖搖頭,「是香港人生活太好,普通事不知為何成了傳奇。所以我不自己寫書,是真的覺得自己太平凡。」

有沒有人找你說要拍倪匡的電影?「人生就兩句話,拍什麼電影?實在要拍,90分鐘,我就坐在鏡頭前面不停的寫稿寫稿。拍完了。」


五十年前的「閃婚」 現在「初戀的感覺」

很少寫愛情小說的倪匡在新書中講述了自己的50年的婚姻故事。「我跟太太認識三、四十天就結婚了。閃婚?那時候沒有這個詞嘛。感情夠了就行啦,時間算什麼?」

倪匡太太近年身體不好,偶爾會有幻像。「想像力比衛斯理還豐富。」倪匡笑笑:「這兩年好一些,都在家裡休息。」倪匡說,年紀大了的太太越來越像聽話的小女孩,握著老夫人的手,有「初戀的感覺」。「每天要哄,幸好她現在記憶不大好,不記得很多話昨天我已說過,哈哈哈哈。」一天陪太太多長時間?「24小時呀,別人照顧不放心。」


寫科幻不因金庸古龍常看網絡小說

「坊間傳說我寫科幻是因為看到金庸古龍寫武俠寫得好,趕快轉向。其實寫作有什麼競爭呢,要是我中意寫,就一直寫下去啦。」

對於自己的科幻小說,倪匡評價是「本本都喜歡」;當然「有些結尾草草了事的,就沒那麼喜歡。」

「我有時候無聊,也會看看自己寫的書,有些情節印象較深,有些都不記得。常常看著看著想,你完了,情節這樣下去看你怎麼收尾,後來看到最後,果然收不了尾,哈哈哈哈」;倪匡自己笑得肩膀亂抖,「所以他們說我虎頭蛇尾,我寫作不負責任嘛,寫完都不愛看第二遍。」

金庸曾重寫自己的作品,衛斯理會不會有個「新版」?倪匡搖頭:「不要不要,我不想重寫了,說了我很懶的。」

心態不老的倪匡自言現在常常上網看網絡小說。「作者的名字記不住,越取越怪,書名更誇張,長達二三十個字。」倪匡說,現代的武俠之所以難出大師,「大師一要寫得好,二要寫得多。現在的武俠小說有些寫得很好,」倪匡舉了一個香港和一個臺灣的作家名字,「但是寫得多的人,很少。」

曾為金庸「代筆」寫瞎阿紫

在武俠讀者圈子裡,一直流傳一個傳說:倪匡曾經為金庸代筆寫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並將小說人物阿紫的眼睛「寫瞎了」。

倪匡也在這本傳記中給予確證並詳細交代細節經過。那是1965年,正在《明報》上寫連載小說《天龍八部》的金庸,要離開香港到歐洲漫遊兩個月。金庸邀請倪匡為自己代筆,以保證報紙連載專欄連續性。倪匡答應後問:你要我怎樣寫接下來的情節呢?金庸回答他說,「不必按照原來的情節,可以另外發展一個短篇故事。」聰明的倪匡一聽便明白:等金庸外遊回來,代寫的部分可以完全刪去,而不影響金庸繼續接著自己此前寫的情節。金庸還特別交待:「你可不能把人弄死,書中每個人都是有用的。一個人都不能死哦。」

金庸一走,倪匡開筆上陣。素來愛搗蛋的倪匡,因為不喜歡阿紫這個角色,就把阿紫的眼睛「寫」瞎了。金庸回來以後一看阿紫的眼睛瞎了,就找倪匡「理論」:不是事先說好不能弄死其中任何一個人的嗎?倪匡則回應他「我是弄傷人而已,打打殺殺哪有不傷人的。」兩人是至交好友,這段插曲自然也成為兩人友誼史的一段趣話。


愛苦瓜和飲湯人生無遺憾

倪匡說,來港多年,最有趣的是「至今學不好廣東話」。「我曾經在報紙上寫『廣東話不是人說的語言』,被人鬧到抽筋,哈哈」。不過生活上非常適應,也愛上曾經以為「有毒」的苦瓜,更愛飲「紅不紅、黑不黑的湯」。「噢,還娶了廣東妹。」

關於人生的遺憾,倪匡眨眨眼睛「問倒我了,從未想過這個。」倪匡說,自己沒有遺憾,也不曾後悔,「我覺得每個決定都有當時的理由,從頭再來也一樣。」

相關焦點

  • 做編劇捧紅李小龍、代筆金庸寫瞎阿紫、發掘古龍,詩酒風流的倪匡
    本篇寫的是倪匡,先說倪匡一個小故事。1985年9月21日古龍大俠因喝酒喝掛了,驚聞好友噩耗,倪匡悲痛欲絕。轉念一想兄弟一場,走的時候不能沒有酒呀。於是自掏腰包買了48瓶XO放古龍棺材裡陪葬。因為古龍離世的時候正好48歲。
  • 給古龍金庸代筆,把《天龍八部》的阿紫寫瞎,倪匡:武俠難免受傷
    而在現代文壇,也有不少代筆的事情發生,最能拿到檯面上來說的,就是金庸找倪匡代筆的故事了。倪匡跟金庸都是大陸人,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去了香港。由於金庸成名比較早,所以他在創建《明報》後拉了這個小老弟一把,給倪匡提供平臺寫出了《衛斯理》這樣的經典科幻小說。而倪匡,也理所當然地幫老大哥代筆寫文章,而且還把《天龍八部》中的主要角色阿紫給寫成了瞎子。
  • 曾代筆寫《天龍八部》 60年好友倪匡豁達面對金庸仙逝:人都會死
    在金庸眾多文友中,倪匡是風格卓異的一位。10月30日晚,封面新聞記者通過郵件聯繫到倪匡,老友仙逝,願其節哀,他回覆說,人到了一定年齡,必然要面對死亡,「不必過分悲傷。」彰顯倪匡為人為文一貫曠達直率的風格。     金庸與倪匡   金庸與倪匡的友情,是一段佳話。年輕時因文字工作與金庸結緣,兩人其後成為好友,相識近60年。
  • 倪匡:自稱漢字寫得最多的人
    但是,到了2012年的第31屆金像獎,著名導演徐克代表香港電影界把一座「終身成就獎」鄭重送到77歲的倪匡手上,並稱他是「樂天創意掌門人」。自稱漢字寫得最多的人。他還曾在老友金庸出國期間代寫《天龍八部》連載,也曾替古龍代筆寫了部分《絕代雙驕》。為此,倪匡頗為得意地自撰一聯:「屢替張徹編劇本,曾代金庸寫小說」。倪匡的代表作品有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等,武俠小說則以《六指琴魔》為代表。作品特色是想像奇特、天馬行空、常有神來之筆。順說,倪匡之子倪震也是作家、媒體人,倪震妻子是影星周慧敏。倪匡妹妹則是香港小說家亦舒(原名倪亦舒)。
  • 文史 | 科幻鼻祖倪匡的「哈哈」人生
    當時,李果珍才20歲,據說兩人去婚姻註冊處,註冊官直搖頭:「太年輕了,太年輕了……」那天是1959年5月20日,走出高等法院,倪匡從報攤上買了一份新報紙,正是《明報》創刊號,而它的創立者,就是已經憑藉《射鵰英雄傳》確立了武俠宗師地位的金庸。金庸的作品,令倪匡覺得光芒萬丈,每次看完,他都會反覆問自己:「何以小說可以寫到如此精彩的地步?在我的作品中,有這樣精彩的嗎?
  • 金庸不能算是「香港四大才子」,倪匡和黃霑才符合標準,這是為何
    說起香港四大才子,可能如今的年輕人就不太熟悉了,他們四人分別是:金庸、倪匡、黃霑和蔡瀾,想當年他們四人的才華那可謂風靡整個華人圈。金庸的武俠小說自然不必多說;倪匡的科幻小說,可以稱得上是華語科幻小說第一人了;黃霑所作詞作曲的粵語流行歌,影響了整個華語樂壇;蔡瀾不僅監製了多部成龍主演的巨片,還是將香港美食傳遍世界的重要人物。
  • 這是倪匡代寫金庸《天龍八部》最成功,也最絕妙的一筆
    香港四大才子,為大陸熟知的也不過倪匡與金庸。兩人相差11歲,籍貫都是浙江,一個以武俠聞名,一個靠科幻立身,都憑寫作發了大財。作為文人同行,兩人本身也是很好的朋友。金庸已去,倪匡也85了。說起兩人,很多讀者熱衷於倪匡代筆金庸的橋段,倪匡本人,也以曾以代筆金庸為人生兩大快事之一。
  • 金庸: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在多少年前,金庸先生就已經看淡了生死,以一種頑童的姿態笑對人生。曾有人問他:人生該如何度過?他答曰:大鬧一場,悄然離去。10月30日下午港媒突然發布新聞: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享年94歲。1998年11月8日,朱玫在香港灣仔律敦治醫院過世,死因是肺癆菌擴散,享年63歲。 金庸的第三任妻子叫林樂怡,比金庸小27歲,她認識金庸的時候才16歲。後來他們結合,在情感之路上漂泊了大半生的金庸,終於找到了歸宿。 關於婚姻與愛情,金庸曾經這樣說:最好是一見鍾情,從一而終,白頭偕老。
  • 倪匡曝網友改寫金庸小說變黃色文學 金庸氣到跺腳
    倪匡與本報記者合影。   1963年,倪匡寫的首篇以衛斯理為主角的科幻連載小說《鑽石花》在《明報》副刊首次刊載。2013年,也是衛斯理「誕生」50周年。展品包括倪匡手稿、報紙連載復刻、小說封面原畫等,吸引大量讀者關注。昨日,在維港旁邊的一處餐廳,倪匡接受了記者採訪。一邊進餐一邊回答記者提問,倪匡全程談笑風生,無話不談,談金庸,說莫言;聊妹妹,憶古龍。   金庸如今飯量好   倪匡與金庸多年老友,來往甚密。他樂意分享金庸近況,「聽力有點問題,他又不肯戴助聽器。
  • 金庸、古龍和徐皓峰
    現在覺得,金庸寫少年的成長,古龍寫成年人的生活。徐皓峰,寫的是中老年的寂寞。再讀金庸,覺得完全是直男少年的視角。金庸筆下的人物,個個形象鮮明,但是關係模式,卻差不多。比如:女追男終成眷屬。我很喜歡蔡瀾寫的《蔡瀾談倪匡》。那是倪匡歸隱舊金山,蔡瀾每次出差美國,都專門去探望他,兩位老頭吃吃喝喝瞎聊天,順手寫篇小文,積而累之,成了一書。這本書,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讀到古龍去世,倪匡往他棺木中塞酒,焚棺木前,倪匡抱著棺木不撒手,幾個人拖開他。都覺得,是古龍小說中的片段。金庸小說裡,人一定要「體面」。
  • 【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
    四人中,黃沾已因癌病於2004年逝世,當時是一件轟動香港的大事。四大才子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裡程碑。在我們談及香港文化的時候,希望我們的腦際隨時可以想起:寫流行曲的沾叔與寫科幻的倪匡、寫美食的蔡瀾和寫武俠的金庸,他們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 梁羽生批評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太荒誕 金庸:倪匡幹的
    金庸只好請老朋友倪匡來幫忙,請他代寫一段時間,避免小說連載時「開天窗」。 倪匡比金庸小11歲,他們都來自內地,同為浙江老鄉,同屬「香港四大才子」之列(另外兩人是蔡瀾、黃沾)。倪匡於1957年來到香港,認識了金庸,並在金庸的鼓勵下以「衛斯理」為筆名,創作了一系列科幻小說,在青少年間廣受歡迎。
  • 當古龍遇到金庸,誰更牛叉?
    那一段日子,他常聽別人開玩笑說:「別怕挨餓,大不了去寫武俠小說。」當時臺灣的租書業鼎盛,武俠小說的市場需求量極大。熊耀華想,我何不試試寫武俠小說,說不定可以賺些外快。熊耀華的父親年輕時曾寫過武俠小說,他的書房裡有不少武俠作品,熊耀華便是在那時受到啟蒙。
  • 倪匡電郵回復金庸仙逝:不必過分悲傷
    60年好友倪匡電郵回復金庸仙逝 人必然要面對死亡「不必過分悲傷」  金庸去世後,萬眾悼念。除了廣大讀者,很多跟他打過交道的名人也紛紛在網絡上回憶往事,以表緬懷。「金古梁溫」之武俠名家溫瑞安,便手書「獨孤不朽,令狐無敵」以表悼念。
  • 古龍葬禮上迴光返照?倪匡倒酒嘴角卻流血,一生嗜酒,48瓶XO陪葬
    說起古龍和金庸的區別,曾經有人這樣說,他說古龍是處在江湖之中而去寫的這些武俠小說,那麼金庸呢?則是身在江湖外去來寫這個武林江湖,相比之下,兩人各有千秋,是很難分出一個高下的。但說起兩人的生活,我想還是古龍的生活更加讓人感興趣吧!其實在古龍小的時候,他的遭遇也是非常不幸的。
  • 人物 | 浪子古龍:如果金庸是杜甫,他則更像是李白
    1999年版電視劇《絕代雙驕》對人性的探究是古龍中後期作品與以往武俠小說最大的不同,他說,「武俠小說中已不該再寫神,寫魔頭,應該開始寫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楚原拍的古龍片是至今為止,拍古龍拍得最為神似的。然而在古龍看來,楚原既不能完全忠實原著,其塑造的人物也與他心中想像的有所差距,所以還是不大滿意。古龍決定投資電影公司,親自編劇、導演。可惜的是,所謂「隔行如隔山」,古龍拍出來的片子,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拿出來給人看,就是好友倪匡都不例外。
  • 哈哈哈哈哈,倪匡真是好玩得要死啊
    有一回,他和蔡瀾談到人生本質之類的事。蔡瀾說:「人生真好,沒有痛苦更好。」倪匡不以為然:「肉體上的痛苦避免不了,精神上的痛苦只是一種感覺,你不要去感覺這種感覺,不就行嗎?他和古龍是摯友,一到臺灣就混在一起,兩個酒鬼,天天宿醉。他說,古龍喝酒,是用倒的,不是用喝的。後來因酒出了事。古龍英年早逝。倪匡傷心不已。三天說不出話。他說,「古龍太可惜,他死時僅48歲。
  • 古龍:傷心的人,必是多情之人
    五十年代後,臺灣武俠小說大為流行,古龍身邊的朋友慫恿他賣掉手頭的文藝作品,改寫武俠小說。古龍為了賣文換酒,開始寫武俠小說。有人說,金庸是在江湖外寫江湖,而古龍是身在江湖寫江湖。不是沒有道理的,金庸是博學的文人,但未經刀光劍影的真實江湖。而古龍本身就是江湖人。古龍好酒,領完了稿費先要買好酒。他一天能喝好幾瓶XO。
  • 金庸,在「 成人童話 」裡外的日子
    ▲ 金庸與倪匡金庸和倪匡、黃沾和蔡瀾並稱為「 香港四大才子 」。其中,金庸和倪匡的私交甚好。當年金庸連載《天龍八部》的時候,有一陣子太忙顧不上更新,就請倪匡代筆,囑咐他,千萬別把裡面的人寫死。倪匡假意推辭了一番,還是很高興地接過來寫。他個人很不喜歡阿紫這個人物,結果任性地違背了金庸的設定,把她的眼睛寫瞎了。等到金庸回來,找他興師問罪,倪匡耍賴地說:「 你臨走時叫我不要弄死人嘛,我是弄傷了,打打殺殺肯定會受傷嘛。」金庸攤手無奈,拿他沒辦法。金庸的讀者知道這件事後,有人跑去質問倪匡,你為什麼要把阿紫眼睛弄瞎?
  • 金庸給人使命,古龍則給人喜好
    現在覺得,金庸寫少年的成長,古龍寫成年人的生活。徐皓峰,寫的是中老年的寂寞。再讀金庸,覺得完全是直男少年的視角。金庸筆下的人物,個個形象鮮明,但是關係模式,卻差不多。比如:女追男終成眷屬。那是倪匡歸隱舊金山,蔡瀾每次出差美國,都專門去探望他,兩位老頭吃吃喝喝瞎聊天,順手寫篇小文,積而累之,成了一書。這本書,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讀到古龍去世,倪匡往他棺木中塞酒,焚棺木前,倪匡抱著棺木不撒手,幾個人拖開他。都覺得,是古龍小說中的片段。金庸小說裡,人一定要「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