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頻繁發同一個主題,主要是我沒想這麼快就基本定稿。但昨晚發了上一篇之後,頭腦有點清醒,太活躍,就借著這個勁把 plot.jip method 繼續寫了,想了想就是把橫坐標軸換了,然後在添加一個按最大值對原始螢光信號進行標準化的功能,基本上就完成了,這樣又刪掉了一個 ggplot2 和 scale 的依賴,這對新手來講會更好一些,少一些依賴,少一些提示,對熟練工來講,自己作圖更方便,即使是喜歡用 ggplot2 也沒關係,那不存在問題,對於喜歡 base plot 的來講,從頭開始作圖太麻煩就在我這個基礎上修改好了,今晚就簡單寫一下使用教程,方便不熟悉的童鞋們參考。
最近有點忙糊塗了,還是補充一下在線實時更新的地址,微信這點就不方便:
國內瀏覽快:http://zhu_jie_dong.gitee.io/photoanalysis/anay-6800.html#plotfluor
國外瀏覽快(國內也沒問題除了新疆地區):http://zhu_jie_dong.gitee.io/photoanalysis/anay-6800.html#fluro68
項目主頁:https://github.com/zhujiedong/jiptest
今天就演示一下完整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當作說明來看。
安裝我是沒能力,也沒精力提交 CRAN 的,如果需要,還是請在 github 安裝,有可能需要安裝 remotes
install.packages("remotes")
然後安裝:
install_github("zhujiedong/jiptest")
如果因為網絡原因失敗,可以轉戰 gitee:
install_git('https://gitee.com/zhu_jie_dong/jiptest')
導入數據導入數據,實際上就是將所有測量的數據放在一個單獨的文件夾內,所謂單獨,就是只有測量的 ojip 數據的 excel 文件,不能有其他的.例如我放在了 ojip 文件夾內五個數據文件:
library(jiptest)
jip_data <- read_files("ojip")jip_dcdata <- read_dcfiles("ojip")
計算相關參數這個要求同上,直接出結果:
actest <- jip_test("ojip")
dctest <- jip_dctest("ojip")
例如我隨便顯示一部分結果(參數太多)
調製信號計算結果:
連續信號計算結果:
![]()
可以看出,對於進行標準化的參數,連續光和調製光是比較一致的。
作圖作圖和昨天相差不大,如果僅僅是簡單查看,那麼直接用默認參數就好,需要調用上面最開始導入的數據文件:
默認使用標準化的螢光信號(也就是除以最大值,標準化到 0~1 之間,LI-6800 在 1.4 之後的版本也提供了儀器上查看的界面)。
默認調製光圖形![]()
默認連續光圖形![]()
查看結果是可以的,當然有些情況下需要進行調整才方便做展示用。
定製化圖形的方式這個是這次改動的重點之一,例如都使用原始信號分別做上面兩幅圖:
定製調製光圖形這裡使用原始螢光信號,然後更改圖例顏色等,主要是 add_leg = FALSE 不增加默認的圖例,以及 normalized = FALSE 不使用信號標準化。其他請參考幫助 ?plot.jip。我簡單寫了一下幫助文檔,大家應該基本能看明白,我實在沒時間好好寫一下。還是那句話,好看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每個人審美不同,側重點不同,圖形的意義是直觀清晰的表達。
plot(jip_data,
ylab = 'Normalized fluorescence signals',
add_leg = FALSE,
col = palette.colors(n = 5, "set 1", alpha = 0.8),
main = "Demodulated signals", pch = 14, normalized = FALSE)
legend(
"topleft",
unique(jip_data$SOURCE),
col = palette.colors(n = 5, "set 1", alpha = 0.8),
pch = 14,
cex = 0.6,
pt.cex = 1.2,
bty = "n")
![]()
定製連續光圖形
這個值改了兩個地方,是連續光的圖形
plot(jip_dcdata, legend_pos = "bottomright", normalized = FALSE)
關於標準化和非標準化圖形差異大的問題,這個比較簡單,原始信號比較低的那條線,是不同物種的不同葉片,所以不具備比較價值,另外4條線是一個葉片,不同暗適應時間的數據,我只是數據測試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