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文章前,趁四下無人,脫下襪子看看自己的小腳趾甲是不是分兩半,外側小,內側大。
如果有的話,那麼祝賀你,已經找到自己的祖宗了,是山西省洪洞縣人後代。
咳咳,是開玩笑的,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其實這種小腳指甲分兩半叫作跰趾,為什麼叫跰趾呢,因為外側小的指甲好像快要脫離內測大的指甲,像要逃跑的樣子,所以用「跰」來形容這種指甲。
在醫學上被稱為瓣狀甲,指小腳趾甲分瓣,而不是完整的一塊。
該說說關於它的美麗傳說了。
傳說在距今600多年前洪武年間,政府為了避亂戰亂,將人丁興旺的山西人民遷往中原。
古時候的老百姓都是非常戀家的,不願意遷走,於是士兵就在每個人的小腳趾甲上砍上一刀,用作標記,以後但凡是小腳趾甲分兩半或有裂痕的,都是山西移民,這個傳說流傳至今。
這個傳說雖然不靠譜,但是有部分的事實依據。早在2005年,復旦大學的邊教授就根據這一傳說進行遺傳學方面的研究。
結果發現,跰趾的比例從山西向東南方向遞減,與歷史上移民情況吻合,所以傳說雖然是虛構的,但是當年的山西人民確實存在跰趾現象。
還有一個說法是純種漢族人才會有跰趾。
面對這個說法,中科院和復旦大學齊上陣共同研究,對來自漢族和維吾爾族的志願者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顯示58.79%的漢族人和51.15%的維吾爾族人都有跰趾,也就是說有沒有跰趾跟是不是漢族沒有關係。
國外學者也研究過,結果也發現跰趾並不是漢族特有的,東南亞、西歐、非洲一些國家都有跰趾的案例。
從遺傳學角度來說,有沒有跰趾主要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這麼說太複雜了,說簡單點就是跰趾的遺傳跟男女無關,都有可能會遺傳父母的跰趾,即使是兄弟姐妹,跰趾有沒有遺傳也不相同。
舉個例子,跰趾是一個常染色體顯性性狀,就是父母小腳趾甲表現出跰趾,如果這對父母不停的生小孩,那麼就會出現有的小孩有跰趾,有的小孩沒有跰趾。
所以從遺傳學角度來說用跰趾來區分民族也是不合理的。
DrX說:這種看似變異的指甲,其實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剪腳趾甲就會比較費力,因為不好剪,容易弄傷甲壁,引發甲溝炎等問題,還是得悠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