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小說可謂篇篇都是經典,每一篇都看透人性,讀完讓人受益匪淺。
與其他幾部悲慘的基調不同的是,《封鎖》沒有了舊式大家庭的陰暗,男女主角都是舊上海都市社會白領,男主是銀行會計,女主是大學英語助教。
兩人是在一輛被封鎖的電車裡相遇。
這點跟現代的偶像劇頗有點相似。
但如果你單純地把她看作男歡女愛的偶像劇,那就太低估張愛玲了。
張愛玲最拿手的就是從簡單的,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提煉出生活的精髓,人生的道理。
《封鎖》當然也不例外。
再來說回情節:
男女主角在電車相遇後,男主呂宗楨為了躲避討厭的親戚,故意搭訕女主翠遠,讓那個親戚識趣地走開。
等親戚走後,呂宗楨不得不繼續搭訕翠遠,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沒想到,聊著聊著聊出了感情,男女主雙方互生愛慕,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其實,一開始呂宗楨根本沒看上翠遠,不僅沒看上,還覺得不怎麼喜歡。
「他不怎麼喜歡身邊這個女人。她的手臂,白倒是白的,像擠出來的牙膏。她整個的人像擠出來的牙膏,沒有款式。」
看到這裡真是覺得有些男人就是沒品,你不喜歡就不喜歡,不喜歡還要去撩一下,撩得翠遠心花怒放。
那麼什麼時候,呂宗楨對翠遠有了心思,甚至後來想要納她為妾呢?
仔細閱讀原著,不難發現,男人不單純的心思是從這個動作開始的,即主動揭短。
和未婚男人不同,未婚男人會極力維護自己的尊嚴、面子,不會輕易在對方面前暴露自己的短板。
而已婚男人,尤其是經受不住「七年之癢」,婚後有了花花腸子的已婚男人,就像老油條一樣,深知女人的心理,尤其是好女人的。
他們在好女人面前會主動揭短,自己的,家人的,以博取對方同情。
《封鎖》中的呂宗楨也是這樣。
聊著聊著,話鋒一轉,就聊到了家裡那位。
「你不知道——我家裡——咳,別提了。」
說說別提了,結果還是說到了點子上:
「我太太——一點都不同情我。」
不得不說,已婚男人主動揭短這一招太狠了。
簡直就是好女人的軟肋。
雨果早就在他的《笑面人》裡說過:女人有一個弱點,就拿憐憫心來說吧,它容易變成愛情。
女人好像天生有那種悲憫的心理。
對於深陷「火爐」中的人天生有種保護欲。
這也是很多深陷婚外情的女人常常有的「使命感」:「他跟她在一起不快樂,跟我在一起快樂,我要把他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
但往往,好女人不會發現,自己都深陷泥潭,無人救贖。
就比如《封鎖》裡的翠遠。
她自己就被家人逼得瀕臨崩潰。
小時候,被家裡人逼著讀書,一步步走向金字塔尖;成年了,被逼著快點嫁人,還得嫁個有錢人。
自身難保的她要是嫁給呂宗楨,真能獲得幸福嗎?真的解救呂宗楨於不幸的家庭嗎?未必。
況且,翠遠自己盤算了一番,對方也只是讓她做小,並沒有真心實意想和她和和美美地白頭到老。
家裡那位再無聊,也還是他的原配,也是他一生要陪伴的人。
好女人啊,千萬別上了已婚男人的當,在男人一開口揭短的時候你就要知道,對方的目的不純,對方只不過是利用你的同情心。
因為已婚男人一抱怨家裡那位,無非透露著這幾層意思,邊透露,邊看你的反應。
1、家裡那位我看不慣,我不知道以前怎麼就看上她了。
這咋一看好像沒什麼,但卻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如果你一旦不理智地表示同情,或者和他站同一戰線,一起痛批他老婆。
別說人家兩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就算真的鬧矛盾,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
聰明的女人絕不會允許自己趟這趟渾水。
2、你跟我們家那位相比,實在好太多了。
一旦得到對方的認可、同情,心思不單純的男人接下去要表達的就是,你比我家那位賢惠、大方、優雅、識大體。
反正這個時候,什麼高帽都給你扣上。
咋一聽,是有點飄飄然。
但這種話,天知道這個男人跟幾個女人說過。
有人說出gui和家bao 一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
他能這麼跟你說,也能跟別的女人這麼說。
3、好期待我們在一起生活,我們有發展的可能嗎?
大部分老闆都喜歡給員工畫餅,而大部分男人也喜歡給女人畫餅。
婚前,他們會大放厥詞地描繪未來地生活,讓女人為之動心。
一個好女人,在對一個男人有悲憫心理的時候,她已經悄悄對他動心了。
只要這個男人稍微再暢想一下美好未來,女人就很有可能失去理智,被他牽著鼻子走。
《封鎖》中的翠遠也是這樣。
當她理解和同情呂宗楨的遭遇,理解他過得並不幸福後,面對呂宗楨的試探,她心裡想的是:嫁給他做妾,氣氣家裡人也沒什麼不好。
女人啊,一被男人俘虜,就失去了理智。
朝夕相處的家人,和一個今天剛謀面,聊了不多時的男人,還是一個其貌不揚,沒錢沒權的已婚男人,翠遠心中的天平居然傾向了後者。
很多人婚後不幸福,正是因為婚前的不謹慎。
因為家人,因為面子,因為社會因素,就很少為了自己走入一場婚姻。
女人啊,真的得在婚前擦亮眼睛,看清楚對方的真面目,也多為自己考慮,畢竟婚姻是一輩子的事情。
誰也不想有一場短暫又受傷的婚姻。
-END-
我是麥子,點擊上方關注,從經典作品入手,說一點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