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請撕下貼在自閉兒身上的標籤,還他們一個普通身份

2020-12-01 羿雲天說

伴隨著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上映,關於部隊、青春以及送別的詞彙再度被提及。而影片中黃軒飾演的劉峰也因為老好人的角色設定和精湛演繹,吸粉無數,他的善良和無私,幫助了別人,但是最終卻只是得到了一句喜歡,在他落難時無人認可與幫扶。

影片中,劉峰因為做夢都想去上的大學,有人更需要,他便拱手相讓;

戰友讓他帶去修的手錶,太過名貴沒人敢修,他便自己研究後修好了;

戰友結婚,為了給他省錢,他自己買材料親手做了兩個沙發;

南方的女戰友,不喜歡吃餃子,他就給她煮掛麵;

食堂煮破的餃子沒人吃,總是他主動打來吃;

就連豬跑了,別人第一時間也是叫他幫忙。

他竭盡全力地幫助所有人,大家也熱情地叫他活雷鋒。

可好人總是難做。劉峰的善良在渾濁的背景下,顯得那麼單薄和無助。

因為一次不大不小的「觸摸事件」成了劉峰人生的分水嶺。在他被下放和生活潦倒時,之前受他幫助的戰友,一個都沒來相送。

縱使這樣一個一心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人,得到的也只是被幫助之人稱讚他是一個好人,是一個活雷鋒。而最終被貼了「活雷鋒」標籤的劉峰幫助別人就成了理所應當和必須的責任,被幫助之人不但不感激,反而在他因為無意中犯了錯誤遭到處罰後,那些曾經得到過幫助的人竟然無人願為他說一句公道話,更沒人伸出援手。

而這種貼標籤的可怕在於,一旦對號入座後就變得理所應當。因為你是「活雷鋒」,所以你的善良不再矜貴。就是這樣一個被貼上了「活雷鋒」標籤的人,一度活在眾人自私和虛偽的無盡索取中,做了好事是你應該的,不幫別人就成了你的不是和錯誤。你是活雷鋒就應該如此,而不能有拒絕甚至反抗。這種貼標籤而束縛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的做法無異於就像是對待自閉症患者一樣,社會大眾憑藉媒體的片面報導和自己的主觀臆斷給自閉症患者貼上了「傻子」、「精神病」「天才」、「暴躁狂」、「攻擊者」,等等的標籤。

自閉症本來只是因為有著異於常人的行為,表現為社會交往、交流障礙和行為異常。至今醫學界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法。自閉症患兒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

他們大多數時候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據2016年12月發布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Ⅱ》中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自閉症人數超過1000萬,並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遞增,其中14歲以上人群約為800萬。而他們一旦被人為武斷地貼上標籤,就會在眾人的大腦潛意識中形成第一印象的刻板記憶,從而很難糾正和撤銷。

這樣的後果直接導致,更多普通人對待自閉症患者的態度顯得過於簡單粗暴和直接武斷,認為是「傻子」「精神病」者就惡意的遠遠躲避,乃至惡語攻擊;認為是「天才」「神童」者就會在言行中形成一種高高在上的膜拜觀念,覺得既然是天才和神童了,那就不需要可憐和幫助了;覺得有暴躁行為和攻擊行為,就會聯手搭建一道有形的牆壁將自閉兒阻隔於普通人群的圈子之外,包括但不限於拒絕他們進入普通學校、公園、商場、遊樂場以及更多的公共場所。

而本該是每個人公平享有的場地和權益,也因為這種被貼了標籤的刻板印象而有意無意地將自閉兒人為隔絕。

正如作家張雁所說,為什麼我們可以包容普通人的特殊行為,卻不能包容自閉症等特殊人士的普通行為?

我們可以容忍一個「正常」的人沒規矩沒教養,卻要求有自閉症的人嚴格遵守我們認為的正確行為規範。面對自閉症兒童被拒絕、被漠視甚至被毆打事件,有人會脫口而出「既然有病,就在家好好呆著」「看不住孩子就別帶出來」,更有甚者,髒話當場脫口而出。

自閉症患者不是毒蛇猛獸,更不是天才異類,他們只是因為天生的精神疾病,而無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他們也希望得到普通人的生活和認可、包容以及融合。他們需要的也僅僅只是一個普通人唾手可得的普通身份的認可與尊重。

那些自以為是的普通人們,請撕下貼在自閉症兒童身上的標籤,還他們一個普通身份!

相關焦點

  • 社會多方助力下,他們在撕下「殘障」的標籤
    「不是憐憫,而是震撼」「美好可以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重構他們的信心和力量」……在廣州,這樣一場場大型殘健共融活動正在興起,給這片土地的人們撕下關於「殘障」的標籤,開始彼此連接。這背後,不僅僅是殘障人士主動走了出來,社會愛心力量更支撐起這些美好的可能性。
  • 楊穎、鹿晗在跑男外的對決:演技雙突破,誰能先撕下流量標籤?
    儘管每次都有頂級的資源對接,但是Angelababy、鹿晗過往的演技根本就對不起他們所擁有的資源。也因此在網友們的眼中,Angelababy、鹿晗的身上就被貼上了「流量明星」的標籤。他們的口碑也是出現了兩極分化,只要不拍戲,上綜藝、拍雜誌,人們就樂意捧著。
  • 別讓貼在身上的標籤,束縛了你
    文|若杉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許許多多標籤,有些標籤關於身份確認,比如,你是誰的女兒,誰的老公,做什麼工作,處於什麼樣的職位。有些標籤關乎個人特質,比如,你溫和還是暴躁,大度還是斤斤計較,性格敏感還是大大咧咧。
  • 後人設時代,那些為藝人辛苦貼上的標籤,撕下後總會痛的
    就這樣,當時年僅大三的楊天真,就為自己在橙天娛樂謀了一個職位。利用慶生這個天然流量,成功將媒體注意力轉移到孔維身上。隔天的娛樂頭條,幾乎都是孔維豔壓範冰冰等字眼。類似的還有很多,許多藝人的人設標籤都是出自楊天真之手。例如:&34;朱亞文;&34;張雨綺等等。隨著&34;來臨,觀眾逐漸變得更加理智,明白&34;這個道理。對人設標籤越來越不感冒甚至反感。所以眾多明星加入了撕標籤的大軍當中。
  • 撕下標籤踢走豪門,這姐的人生也太精彩了
    但港媒非得角色上升演員,把「姣精」標籤貼到了陳法拉身上(註:「姣」是風騷的意思)。陳法拉極其討厭這個外號,不止一次說希望不要再這麼叫她。兩部《溏心風暴》裡的乖乖女,她演起來中規中矩。不過因為劇集大火,人設又惹人憐愛,也收穫了不少人氣。但乖乖女這種低難度角色,畢竟只能入門。當陳法拉試圖再上臺階挑大梁,就顯得各種吃力。
  • 麋先生邀蘿莉系本本做自己 她罕曝低潮:每天都被貼不好聽的標籤
    蔡琛儀/臺北報導麋先生新歌《稀有品種》MV商請好友們演出,包括金曲製作人YELLOW黃宣、網路創作者本本、兔美等,要大家忠於自己的原味,撕下旁人貼的各種標籤;由於演員多是麋先生的好友,麋先生充當一日經紀人,照顧各好友的需求,也在他們拍攝時緊盯現場
  • 馬東曾親手撕下「相聲大師之子」標籤,如今又成功撕下央視的標籤
    馬東的央視主持人的身份早已被人們遺忘,就像他當年親手撕下「相聲大師之子「」的標籤時那樣,他已經成功撕下央視的標籤。李湘跟他坐同一航班的飛機,李湘坐在商務艙,而馬東坐的卻是經濟艙,尷尬的是倆人還遇到了,李湘還開玩笑說:湖南衛視怎麼這樣!
  • 李若彤撕下「小龍女」標籤放飛自我太撩人變身妖豔「蘇妲己」
    李若彤撕下「小龍女」標籤,完全放飛自我,變身妖豔「蘇妲己」!文娛圈也有格調產生的變革的藝人,但是這樣的狀況很少,因為他們的人設一般很不變,這是為了他們恆久發展斟酌,粉絲承擔了這樣的你,忽然產生改變,很多人承擔不了,不會再愛你了。一般狀況下,藝人的人設已不變了。
  • 婁藝瀟說得對,演員被貼標籤是好事
    對標籤的負面評價,讓我們忽略了一點,標籤對於一位演員來說,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甚至於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標籤直接和角色綁定,當我們提到標籤,往往指向演員飾演的某一個或者某一類角色。換句話說,這其實意味著演員通過角色被認可。就好像趙薇永遠有小燕子的標籤,這種標籤一直伴隨她走到現在,但也沒有限制住她的導演身份。
  • 關曉彤一直致力於撕下身上「關大壯」的標籤,現在開始走性感路線
    小婊貝們也都知道,自去年開始,關曉彤就一直致力於撕下自己身上「關大壯」的標籤,其團隊也對她的飲食跟體態控制得十分嚴格,但這一通操作過後,卻並沒有得到她想要的結果,有不少吃瓜群眾對她的第一印象仍是「關大壯」這三個字。
  • 和王菲女兒同校,開馬薩拉蒂上班的秦霄賢,想撕下富二代標籤好難
    即使後來從藝跟了郭德綱也是很豪的,上班從不擠公交、地鐵,而是開車,開的還不是一般的現代大眾而是瑪莎拉蒂。一個開瑪莎拉蒂來說相聲的小夥子,這感覺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段子了吧。外表有稜有角的秦霄賢還被評為德雲最帥面孔,擁有了「德雲雙帥」的標籤,那麼和秦霄賢並列雙帥的便是郭老師的兒子郭麒麟。 而與「雙帥」標籤一直並存的,就是讓秦霄賢有點忍不了的「富二代」的標籤了。秦霄賢怎麼貼上富二代標籤的呢?
  • 我給你貼了個標籤
    人比較容易做的一件事是給人貼標籤,這也給自己的雙眼蒙上了一層薄紗。第一次見到你我感覺你有些反應遲鈍,於是我給你貼了一個呆萌的標籤。跟他相處我感覺他為人直白爽快,於是我給他貼了一個直爽的標籤。後來我再同他們相處,這個標籤都被貼在了他們身上,我不用抬頭都看得見。這還算是正面的,有些標籤可是有些狠毒的。看他長相粗蠻,我就給他貼了一個不像好人的標籤。看他行為輕浮,我就給他貼了一個小人的標籤。可是我並不了解他們。
  • 別再給孩子貼標籤了,危害有多大你根本想不到!
    不要給你的孩子貼任何負向的標籤。特別是六歲以前的小孩,還沒有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父母的依賴很強,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父母貼的標籤去尋找歸屬。偶一為之的玩笑話不算標籤,畢竟誰說話也做不到滴水不漏。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斷將對孩子的評價重複強化,就會形成固有標籤,甚至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一輩子。
  • 郭採潔撕下「女王」標籤 變身蓬頭垢面屌絲女 牽手雞湯暖男古天樂共度《巴黎假期》
    哪怕在風雪中奔跑,凌亂的也只會是hold住姐唐宛如在這部由阮世生導演,古天樂郭採潔主演的浪漫愛情電影《巴黎假期》裡,郭採潔就將撕下貼在她身上的「女王」標籤,變身失戀、失婚、失業的「三失」女屌絲。實際上在我們《一票難求》的現場,劉剛也壓抑不住他心中的小問號「我覺得對於我來說,最感興趣還是郭採潔扮演的角色,蓬頭垢面的,我特別想知道,曾經小時代四女王和這個角色蓬頭垢面的一個女生差別在哪裡,到底有哪些區別。
  • 「小鮮肉鼻祖」羅中旭《蒙面》撕下偶像標籤
    不管是功成名就的巨星,還是冉冉升起的後起之秀,在舞臺之上面具之後,都給了觀眾們一個正視他們唱功的機會。就像羅中旭在摘下「藍瘦的海盜很香菇」面具時所說的那樣:「這個舞臺的魅力所在,就是大家都不知道這個歌手是誰的情況下,盡情地發揮自己演唱實力,這也是我來到蒙面的原因。」
  • 劉敏濤:撕下年齡標籤,將叛逆進行到底
    這就是劉敏濤的生活狀況,和大多數女人一樣,她的生活軌跡幾乎完全符合社會對一個標準女性的評判標準,沒有大的起伏和波瀾。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劉敏濤越來越感覺這種看似歲月靜好的生活,讓她窒息難受,這種空殼般沒有自我的生活狀態,讓她陷入度日如年的境地,她想過逃離,想過叛逆,但終歸還是有些疑慮。
  • 晨讀丨別輕易給人貼標籤
    從這開始我就給他貼上一個標籤:「亂扔垃圾不講究的男博士。」甚至對他的博學多才都嗤之以鼻。 雖然看到他出了幾本書,還作為著名教育機構的老師,但在我心中,他仍然有一個固定的標籤形象,甚至從亂扔垃圾、不講究,到變成不可靠之人。
  • 童星出道曹駿王莎莎,撕下標籤打破魔咒,挑戰自我演員請就位
    《演員請就位2》本季受邀名單中,有兩人的名字勾起了大家童年的回憶,那就是曹駿和王莎莎。可是曹駿和他們不同,他8歲入行拍戲,幾乎每部作品都是男主一番的,現在想想,除了動畫片兒童劇,其他的作品哪裡有孩子來擔當主演的。曹駿的名字,在2000年前後的電視作品中,完全是可以扛收視率的。
  • 給人貼的標籤,叫我們不能為人
    當我們在遇到一個人,通過溝通和觀察,給別人貼上一個標籤之後,在以後的交往中,我們就會被這些標籤所左右,不僅會叫我們始終會和這個人操持距離,也會叫我們拒絕再去看這個人其他的優點。比如有的人喜歡展望未來,並且提前許諾,結果沒有做作到,在有的人眼裡,給這種人就會貼上「說大話」的標籤,也有的人會給他們貼上「騙子」的標籤,因為我們習慣給別人貼標籤的方式不同,我們對一些事情的容忍度也不同,所以每個人身上被貼的標籤都會不一樣。
  • 當年《兩隻蝴蝶》入選「中國十大噁心歌曲」,龐龍也被貼上了標籤
    不久後,《兩隻蝴蝶》入選「中國十大噁心歌曲排行榜」,龐龍被貼上了網絡歌手的標籤。他被牢牢地困在《兩隻蝴蝶》的窘境裡,成了讓人鄙夷的歌手,他的努力和才華也淹沒在一片質疑聲裡。後來,他回到學校做了一名音樂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