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丨別輕易給人貼標籤

2021-03-05 央視一套

第一次見丹丹的男友楊博士是在一次爬山的時候,他喝完水將水瓶直接扔在了地上。

 

我看了他幾眼,然後走過去對他說:

 

把瓶子撿起來,我們戶外是不能隨便扔垃圾的,要記得帶下山。

 

他看了看我們,不好意思地說:「我看到旁邊有垃圾我就直接扔了。」邊說著邊把垃圾撿了起來。

 

從這開始我就給他貼上一個標籤:「亂扔垃圾不講究的男博士。」甚至對他的博學多才都嗤之以鼻。

 

雖然看到他出了幾本書,還作為著名教育機構的老師,但在我心中,他仍然有一個固定的標籤形象,甚至從亂扔垃圾、不講究,到變成不可靠之人。

 

後來我們一起參加書友會的活動,楊博士談吐不凡,觀點深刻獨到,我才發現原來他並不是我心中認為的那麼不堪。

 

丹丹給我們分享了楊博士讓她不可思議的一面:原來一個看似高冷、穩重的男博士,一個博學多才、受人尊重的輔導老師,會因為工服上掉了兩顆扣子變得像小孩子一般生氣。

 

丹丹說:你一開始給他貼上標籤就認為他是這種人,甚至還將這種負面評價泛化到他身上其他方面的特質,整體上他得到了一個偏低的評價。

 

這其實就是心理學所說的評價的「暈輪效應」,我們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識經驗以偏概全、以點概面。

 

就像網上所說:每個人都好比一個多面體,如同切割後的鑽石,最起碼也是塊鋯石,反正甭管什麼石,多面體在陽光下都是會折射發光的。

 

你只看到一個面向,就給對方貼了標籤,無疑失去了看到多面體的機會,也失去了看到人性的多面體折射出絢麗的彩虹之光的機會。

 

不要隨意給人貼標籤,喜歡的方面給一個較高的評價,不喜歡的方面給一個較低的評價,而無論哪種情況都會讓我們識人不清。

人們常常會依據自己的第一印象給遇見的人和事貼上標籤,進行分類,然後再按照所貼的標籤下定義,作判斷。

 

標籤這種東西,一旦被打在身上,便很難消除外界的看法。

 

它代表著你就是這樣的人,對那些沒有真實接觸過的人而言,標籤成了他們了解自己的一個途徑。

 

最怕別人沒有真實接觸過,就以標籤作為衡量一個人好壞或者品質德行的標杆。

 

叔本華曾說過:人們通常關注的是世俗常規給予一個人的角色和位置。所以一個人就像商品一樣地被貼上標籤並受到商品式的對待,至於這個人的自身是什麼,根據其個人素質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人們只是隨意地,並且只是意外地提及。

 

所以,不要根據別人貼的所謂的標籤,去做自己的判斷與決定,也不要隨意就對別人扣帽子,下定義。

相關焦點

  • 給人貼的標籤,叫我們不能為人
    在我們與人的交往中,我們會給別人貼一些什麼樣的標籤,「自私」,「喜歡吹牛」,「熱情」,「務實」,「搞笑」,「愛抬扛」等等。當我們在遇到一個人,通過溝通和觀察,給別人貼上一個標籤之後,在以後的交往中,我們就會被這些標籤所左右,不僅會叫我們始終會和這個人操持距離,也會叫我們拒絕再去看這個人其他的優點。
  • 60歲央視男主播私生活曝光:對不起,你輕易給人貼標籤的樣子真膚淺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文 | 上元趕路 · 主播 | 楊槍槍來源 | 每晚一卷書(ID:JYXZ89896)最近,前央視主播張宏民因為一張吃雪糕的照片遭到全網群嘲。有人想著追逐名利,事業有成,當然也就有人想著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過平平淡淡的小日子。一個漁夫在海邊曬太陽, 富翁看見他,問他為什麼不去打魚?「你為什麼不去多打些,好賺錢買更大的漁網更大的船?」富翁就說:「有了更大的船和漁網就能打更多的魚啊!」「錢足夠多的時候,就僱些人幫著打魚,然後你就可以在海邊買個房子,天天曬太陽。」
  • 別讓貼在身上的標籤,束縛了你
    文|若杉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許許多多標籤,有些標籤關於身份確認,比如,你是誰的女兒,誰的老公,做什麼工作,處於什麼樣的職位。有些標籤關乎個人特質,比如,你溫和還是暴躁,大度還是斤斤計較,性格敏感還是大大咧咧。
  • 汕尾的電動車用戶,您的車貼上消防安全標籤了嗎?
    現在全市開展電動車「消防宣傳行動」電動車要貼上消防宣傳標籤,您的電動車上貼了嗎?swxf為進一步降低因電動車違法行為導致的火災事故,提升群眾消防安全意識,近日,汕尾消防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電動車「消防宣傳行動」,為廣大群眾的電動車粘貼消防宣傳標籤。汕尾消防印製了電動車消防宣傳標籤20萬份,組織各縣(市、區)對電動車進行統一粘貼宣傳標籤。
  • 婁藝瀟說得對,演員被貼標籤是好事
    文丨唐令昨天,《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播出了第三期。演完《三十而已》中王漫妮那段餐廳名場面後,婁藝瀟說的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她說:「很多人問我來這個節目,是不是為了撕掉之前經典角色的那個標籤。對於演員來說,比擁有標籤、被標籤限制更殘酷的,是沒有標籤。因為那對於需要在銀幕上通過角色被人看到的演員來說,沒有標籤直接等於被忽視,甚至近乎隱形。這一期裡的孫千和孫陽就是個例子。
  • 別再給孩子貼標籤了,危害有多大你根本想不到!
    不要給你的孩子貼任何負向的標籤。特別是六歲以前的小孩,還沒有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父母的依賴很強,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父母貼的標籤去尋找歸屬。偶一為之的玩笑話不算標籤,畢竟誰說話也做不到滴水不漏。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斷將對孩子的評價重複強化,就會形成固有標籤,甚至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一輩子。
  • 我給你貼了個標籤
    人比較容易做的一件事是給人貼標籤,這也給自己的雙眼蒙上了一層薄紗。第一次見到你我感覺你有些反應遲鈍,於是我給你貼了一個呆萌的標籤。跟他相處我感覺他為人直白爽快,於是我給他貼了一個直爽的標籤。後來我再同他們相處,這個標籤都被貼在了他們身上,我不用抬頭都看得見。這還算是正面的,有些標籤可是有些狠毒的。看他長相粗蠻,我就給他貼了一個不像好人的標籤。看他行為輕浮,我就給他貼了一個小人的標籤。可是我並不了解他們。
  • 因電視劇被貼上「金貴」標籤的4種食物,其實很便宜,別被誤導了
    以前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好,很多人對於新鮮事物的了解大多來自於電視,通過不同的電視節目可以讓我們認識到很多新知識,就連一些沒吃過的食物也是從電視中認識到的,而現在生活條件有了質的飛躍,我們平時吃的食物也越來越豐富了,很多以前覺得金貴的東西,實際上是可以常吃的。
  • ORSHANG貼標機丨為什麼對產品的貼標要使用機器設備呢
    ORSHANG貼標機丨在生產包裝企業,為產品貼上標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個好看、平整的標籤能夠提升產品的外觀同樣還可以增加客戶對產品的喜歡。貼標機能為生產包裝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今天我們就開看看產品貼標使用機器設備的好處。
  • 晨讀5分鐘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精選(四)
    主播丨依蓮《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精選(四)般若第二  次日,韋使君請益。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
  • 女神 娜塔莉·波特曼:做撕掉標籤的人
    而且人生動態,偶然在前行路口等待降臨,生命河流的走向與水量總在變動之中。可惜的是,我們都確信三分鐘即食的泡麵無論營養還是口味都遠遠遜於老火湯,可面對一個人,我們往往輕易將那些大而無當或者偏激片面的形容詞脫口而出,就像往文件夾上貼上「與客戶會議記錄」「標書資料」的便籤條那般容易。故而,我們習慣瞥人一眼,就裝先知:律師,必定精明而乏味。
  • 晨讀5分鐘 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十五)
    只是深入禪定後,才偶爾看到過去所接觸的人與事。師批:不可縈繞於懷。我感到用功上去之後,偶爾有一絲情慾之感覺。師批:功夫上去了,還有情慾嗎?但這時我知道,馬上將其化掉。師批:能化掉是真上去了。有時也沒有做夢,於睡眠中也沒有動情慾心,而不自知地遺精了大約一月左右時間。答:漏丹是做工夫的大忌。你年紀還輕,情慾未淨,免不了要遺精。現教你一法,以固精關。每日早晚各做一次。
  • 運氣測試:選一款便利貼,測你同學會給你貼上什麼標籤?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病嬌、公主病、腹黑 你從小到大都有非常不錯的人緣,你總是可以輕易地得到身邊的人寵愛,這也在無意之中讓你患上了「公主病」。你總是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更多的寵愛,而從來不懂得去付出,你因此得了「公主病」。如果你在哪個同學那裡沒有得到公主的待遇和禮遇,你會牢牢埋在心裡,對著他笑的同時,時刻尋覓時機來報復他!
  • 不給人才貼「永久牌」標籤
    原標題:不給人才貼「永久牌」標籤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18日從教育部了解到,為推動人才「帽子」、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
  • 這個標籤不要隨便貼,危害你想不到
    這樣的情景其實發生在大部分家庭中,當孩子不願意和別人交流,不願意當眾進行表演,甚至都不敢一個人睡覺的時候,家長就會給孩子貼上「膽小,懦弱」的標籤。那麼,孩子為什麼總是不願意主動和別人交流,對什麼事情都畏首畏尾呢?要先了解一下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孩子膽小懦弱的原因1.性格內向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內向,不願意表現自己。
  • 你給孩子貼的標籤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
    是不是會自我懷疑,原來我就是一個自私的人,我就是一個笨蛋。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呢?很多時候只是孩子發生了某種行為,但是你非要貼個標籤給他一個心理暗示:你就是這樣的人。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這就是標籤效應。那我們要如何做才能避免讓孩子成為被貼標籤的人呢?這裡本書的作者心心媽給出了兩種替代貼標籤的方案來解決問題。
  • 蟹老闆晨讀 do the dishes
    往期晨讀:(請點擊標題收聽)021. 蟹老闆晨讀 | leaving work020. 蟹老闆晨讀 | It takes a long time.019. 蟹老闆晨讀 | can't afford to wait018. 蟹老闆晨讀 | running out of time017.
  • 《芳華》:請撕下貼在自閉兒身上的標籤,還他們一個普通身份
    而最終被貼了「活雷鋒」標籤的劉峰幫助別人就成了理所應當和必須的責任,被幫助之人不但不感激,反而在他因為無意中犯了錯誤遭到處罰後,那些曾經得到過幫助的人竟然無人願為他說一句公道話,更沒人伸出援手。而這種貼標籤的可怕在於,一旦對號入座後就變得理所應當。因為你是「活雷鋒」,所以你的善良不再矜貴。
  • 阿迪達斯授權商採用商品級RFID電子標籤貼
    近些年,一些關鍵零售商早已剛開始公布有關方案,採用RFID來為其絕大多數乃至所有庫存量標籤貼,以提高效率和回報率。他期待依靠商品級RFID,提高庫存量的精確性,降低無產成品,改進損害防範措施及行騙應對措施,並最後完成自助式結帳。
  • 蟹老闆晨讀 keep an eye on
    往期晨讀:(請點擊標題收聽)012. 蟹老闆晨讀 | over a low heat011. 蟹老闆晨讀 | Can you turn the TV down?010. 蟹老闆晨讀 | How did the interview go?009. 蟹老闆晨讀 | Just drop me here.008.